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4章 金殿翻臉(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4章 金殿翻臉(中)

童貫等的就是趙佶這一問,當下就奏道:“陛下,就在去年末今年初時,夏國興慶府內就曾出現了一場不小的動-亂,之後更是爆發了該國太子、越王等為首的數股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如今其國內更是不穩……而這一切動-亂的根由,其實都是由孫途所引起。”說著,他便把孫途信中詳述的其在西夏的種種經歷作為用簡明的說法給道了出來。

這一番話說下來,不但是趙佶,就是其他臣子也都聽得有些發怔,這一切要是事實,那孫途的膽子也太大了,而他的功勞也確實如童貫所言,比之以往任何一件功勞都要大得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知道西夏這些年來早已成為大宋心頭之患,雖然他們未必真能對宋構成多大的威脅,但其卻一直拖住了大宋最精銳的西軍,導致他們想要奪取燕雲十六州的大計不得不一拖再拖。另外,與西夏的多年交戰,也消耗了大宋太多的錢糧國力,光是西軍的軍費支出就在百萬以上。

如果這一切真是孫途所為,並導致夏國內亂不休,就算大宋不趁此機會出兵滅其國,這也算是一樁天大的功勞了。趙佶此時更是喜上眉梢,忍不住讚道:“若真如此,孫途能為大宋身入敵國冒此等大險,倒真是個難得的忠貞臣子了。”

“陛下聖明,臣正是因為瞭解孫途的為人,知道他一向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所以才敢說他在青州的種種作為定然也是為我大宋考慮!”童貫趁機就想把此事給徹底定性。

高俅一聽這話便有些急了,再顧不上皇帝現在是個什麼態度,急忙再度出聲:“童樞密,你這話可未必作得了準啊。你是如何知道夏國的這場變故就是因孫途而起?就因為他自己給你寫了書信表功嗎?這等話你居然也敢信?要我說,他這分明就是在搶奪不是自己的功勞。”

高俅一發話,其黨羽人等也都紛紛附和了起來:“是啊,童樞密,光憑那孫途的一面之詞如何能作得了準?說不定他這幾月裡只是在遼國東躲西藏才得以脫身,根本連夏國都未曾去過呢。”

“就是,他能從遼國活著回到大宋已是天大的僥倖了,又如何能趕去千里之外的夏國,還在那裡鬧出此等大事來!”……質疑者不斷提出自己的看法,倒讓趙佶都有些猶豫起來了,童貫所言到底是不是真,別是他也被人欺騙了吧。

高俅早猜到了高俅會在此事的真實性上提出質疑,所以此時並不見絲毫慌亂,只是掃了眾人一眼道:“陛下,臣可不敢大膽欺君,若非孫途能拿出實證來,臣也不敢在此提出了。”

“哦,卻是什麼證據?”

“其一,便是這枚夏國精銳鐵鷂子的令牌,這是他從夏人手中奪取,並憑之逃出夏都的關鍵所在。”童貫說著便取出了一直藏著的那枚令牌,這自然也是孫途隨信送來。

看著這枚形制與大宋腰牌很有些不同的鐵令牌,趙佶倒是又信了幾分

。但還是有人哼聲道:“一枚令牌算什麼證據?西軍那裡必然有大量繳獲,而且童樞密你可是在西線與夏人有過多次交鋒之人……”後面的話雖然沒說完,但言下之意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認為這是童貫作假了。

這話讓童貫心頭一惱,深深盯了對方一眼後,也冷哼了一聲,這才繼續道:“只有這一件物證當然不夠,但臣這裡卻還有人證。”

“人證?莫非童樞密是打算讓夏國君臣來我大宋作證嗎?”高俅調侃了一句,他還真不信對方這時候能拿出什麼人證來。即便退一步他真有什麼人證,自己也大可說此人所言不可信!

童貫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在看了眼皇帝後,方才將目光落到了臣班裡的一人身上:“禮部李侍郎,你此番去往夏國可去拜見了他們的樞密使烏古魯牙,並在那裡與遼國使者意外相遇嗎?”

被他點到名的李侍郎神色陡然就是一變,自己在興慶府的行動居然都被童貫給掌握了?而這時,殿上君臣都拿眼看著他,讓他只能硬著頭皮上前一步,點頭應道:“正是如此……”

“那之後呢?”童貫說著,不等對方開口,便又自己答道:“你與遼使曾在那烏古魯牙跟前好好地爭辯了一番,結果還沒讓其表態呢,又有人出現攪亂了當時的局面,可有此事?”

“不,不錯。”李侍郎再度點頭,心中的不安卻是越發的強烈了,自己的一切舉動竟都在童貫的掌握之中,這也太可怕了吧。

“其實當日出現的幾人裡就有一個是孫途,當時他化名孫千里,託身在越王手下。也正是因為有這一層庇護,所以他才能在興慶府內鬧出那場大亂子來。如今西夏國中還在畫影圖形捉拿這個叫孫千里的‘逆賊’呢,若各位不信,大可派人去夏國打聽一番。另外,這千里正是孫途的表字,此事也有許多人都知道。如今各位可還懷疑孫途是在冒功嗎?”童貫說著,再度看向了高俅等人。

而這一回,他們終於是不再出聲,因為事實已經擺在了面前,他們當然不好再強行否認。同時不少人心裡也是一陣驚訝,這孫途的膽子和本事還真是大到沒邊了,不但在遼國安全脫身,居然還跑到西夏鬧出了這麼大的亂子來,怪不得此人能在短短時日裡升為一路都監,怪不得他敢在青州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甚至能引得童貫和高俅兩大權臣因他直接翻臉呢!

趙佶倒是大為高興,連連點頭道:“如此說來,這個孫途確實是有大功於社稷了,朕還真想親眼見見他,並好好封賞於他呢!”

“陛下,臣以為即便如此,也不能抵消那孫途在青州犯下的重罪!”隨著高俅的一個眼神,立刻就有官員再度上前進言:“他縱然在外立下汗馬功勞,可在青州照樣是罪不可赦。功是功,罪是罪,可不能混為一談!”

“項郎中此言差矣,那孫途既然一心為國,那他在青州所為

也必然事出有因。之前就已說過,他是為了避免青州出現民變兵變才出手斬殺的高翔等人,所以在我看來這不但不是罪過,相反卻是另一樁功勞了。”

“不然,我大宋百年從未有官員被人以私刑殺害,這等做法與謀反何異……”

霎時間,殿上群臣再度因為這個問題爭吵起來,高俅的黨羽,童貫的附庸,再加上一些本就對武將抱有成見的文官……諸方勢力各提理由,爭論不休,一時間卻是誰都說服不了誰,而且大家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響,情緒看著也是越來越是激動了。

就是趙佶也沒想到群臣會為此爭得如此面紅耳赤,頓時也有些呆了。直過了好半晌後,才把面色一沉,喝道:“都給朕住口!”

見皇帝動怒,群臣這才發現自己有些過於投入了,連忙收聲,然後再齊齊向皇帝請罪。趙佶倒是沒有怪罪他們的意思,只是苦笑道:“你們這麼爭吵就是吵上三晝夜也未必能有個結果啊。而且你們各自所說都有一定的道理,還真就讓朕有些不知聽誰的好了。”說到這兒,他的目光便落到了離自己最近的那名半閉著眼睛,似乎在打瞌睡的老臣身上:“蔡太師,對此事你又是個什麼看法啊?”

此言一出,在場人等全都屏息以待,蔡京在朝會上雖然一直很沉默,但任何事情他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要他開口,就必然是一錘定音。

而蔡京就好像剛被人叫醒了似的,慢慢張開了老眼,掃了高俅和童貫兩人一眼後,才低咳了一聲道:“陛下,老臣以為那孫途是忠臣還是別有居心咱們在這兒也是爭不出來的。要知其本心,就該試他一試才行。”

“太師的意思是?”趙佶頓時來了興趣,趕緊問道。

“那孫途之前就曾為朝廷立下諸多功勞,練兵用兵皆有些本事,還曾平定了青州匪亂。而現在,山東境內正有一股盜匪橫行,讓朝廷一時拿他們沒有辦法,不如就讓孫途率軍平亂。只要他能做到這一點,那就證明他確實是我大宋干城,之前種種也皆是功勞了,到時陛下再厚賞他也不遲。但要是他未能平亂,這便是他的一項罪狀了,不知陛下聖意如何?”蔡京慢悠悠地將自己的意思給道了出來。

趙佶細細一想,也深以為然地點頭:“這倒確實是個法子。那梁山賊寇自去年以來四處劫掠已造成不少地方混亂,朝廷雖幾次派兵圍剿卻都無功而返,既然孫途本就是京東路都監,又善於用兵平亂,那就讓他自己用功勞來洗刷罪名吧!”

“陛下聖明!”說這話的並非蔡京,而是童貫。而在見他說出這句話後,高俅心裡就是咯噔一下,本來還覺著有些道理的他,立馬覺察到此事不簡單,恐怕童貫早就和蔡京通了聲氣了。

&&&&&

2020第一個週一,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初,求票就得求得早,求推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