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0章 遠征江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10章 遠征江南

方謙的到來確實有些不合常理,因為如今朝廷的封賞都還在路上呢,實在沒必要先派人進行通知,哪怕這是某些人為了調走方謙從而好徹底掌握樞密院的一切大權,也完全可以把他派去別處公幹。至於朝廷對孫途及其麾下將士的褒獎什麼的,也大可等到相關的犒賞等物到了青州後一併說明,如此效果還能更好些呢。

所以在孫途看來,他的出現就顯得有些多餘了。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此來青州還有別的職責。

只略作思忖,孫途就直接說道:“方承旨來我青州應該還有其他事情要說吧,你我之間就不必藏著掖著了,有話直說便是。”

方謙聞言不覺略顯尷尬地一笑:“哈哈,還是瞞不過千里的一雙慧眼啊。既然你都如此說了,我也不好再做隱瞞,我此來除了將朝廷的封賞告訴你外,更有一樁要事相告,就在不久前,樞密院兵部等相關衙門已向官家進言,認為江南方臘之亂為禍甚大,如今當地官軍卻又平亂不力,所以需要從別處抽調得力兵馬前往支援,而千里你麾下的這支兵馬乃是我大宋少有的精銳之師,所以大家的意思,就是希望你能儘快,平定江南亂局。而我此來,就是為了早一步通知千里,讓你儘快有所準備,等相關封賞到位後,就是你率軍出征之時了。”

即便孫途確實有所準備,可在聽到朝廷的這一決定後,還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來。片刻後,他才低聲道:“這是朝廷的意思,還只是高俅等人的主意?他們的用意究竟為何?”

方謙只是帶著深意地一笑:“這有區別嗎?如今官家和朝廷眾臣皆已做出決定,連旨意和樞密院的調令都已頒下,此事已成定局。千里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快做好相關準備,到時才能儘快上路。”

孫途吐出了一口濁氣來,果然福兮禍所伏啊,好不容易遇到了一連串的喜事,這才幾日工夫,更大的麻煩就又找上門來了。朝廷讓自己帶兵江南平亂,說的倒是義正詞嚴的,可其實那些人在打什麼主意,他可是心裡門清啊。

這分明就是對自己有了忌憚,擔心讓自己繼續在山東待著會把勢力不斷擴張,最終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便想著把自己從山東調走。一旦自己率軍去往人生地不熟的江南之地,怕是很難再有所發展了。甚至於,只要在那邊的戰場上有所閃失,朝中那些傢伙就會以此為藉口,好好對付自己了。

可這事又不好回絕,因為他孫途說到底還是朝廷官員,除非此時打出造反的旗號來,否則就只能聽從命令行事。而孫途也很清楚,以自己如今的實力,真要與整個大宋朝廷為敵卻還遠遠不夠呢。

半晌後,他才正色看向方謙:“那童帥是個什麼看法?”

雖然童貫早就去了邊關,看似和朝中之事沒有半點關係,可其實孫途很清楚這不過是表象。以童貫在朝

中的勢力,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很快被其所知,更別提高俅等人如此大動干戈了。

方謙的目光微微一垂,不敢與孫途對視,口中則輕聲道:“童帥也覺著一切當以大局為重。如今江南局勢糜爛,確實該有人前往收拾了。而千里你就是那個最適合擔當此任之人!”

“童帥當真是高看我了,我手下不滿兩萬兵,可江南方臘可聚集了超過十萬兵馬啊,朝廷之前已派去不下二十萬兵馬都難平賊亂,我前往恐怕也只是杯水車薪罷了。”

“千里太過謙了,有道是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你和麾下的將士兩者兼備,自能平定賊亂。”方謙說著,又寬慰他道:“而且去了江南你也不必太過擔心人地生疏,童帥一直以來都與朱節度使交好,有他配合你平亂,必能馬到功成!”

“朱節度使?朱勔嗎?”孫途嘿地一聲冷笑,在對方點頭後,終於沒有把那句“方臘之亂本就因他而起”說出口,只是在沉默後道:“既然朝廷已拿定主意,我作為臣子當然不敢推卸。不過,此番去江南平亂,我軍中一切後勤輜重務必要完全保證,再不能如之前般被人剋扣了。”

見孫途應下此事,方謙也是大松了口氣,當下便拍著胸脯保證道:“那是自然,千里你大可放心,等我回京,自會幫你盯著後勤事宜,絕不讓人再給你添亂了。而且,沐公子如今也在朱節度使帳下任職,有他在,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聽他提到童沐,孫途眼中終於是露出了一絲笑意來,這位舊友與自己一別數年,也不知在那朱勔手下過得如何。想必以他的能力和才幹,在江南總是有一番作為的吧。

可以說孫途能有今日這般地位除了自身的努力和一些運氣外,童沐也是幫了大忙的。當初在汴京要不是有他在童貫跟前幫著說話,孫途也不可能在短短時日裡就從一介布衣成為朝廷官員,然後再一步步走到如今了。飲水思源之下,孫途對童沐還是很有好感的,也想著有朝一日能報答他曾經的幫助。

見孫途笑了,方謙也算是松了口氣:“那就這麼說定了,千里你在青州好生準備,等封賞送到,就儘快出征。江南的亂局可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然可要影響到我大宋接下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國策了。”

孫途看了他一眼,這才徹底明白了他為何會急著前來說服自己了——被高俅等人支使出來還只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恐怕還是童貫在背後推了一把。因為童貫也急於看到儘快平定江南之亂啊,如此他才能合舉國之力發動北伐之戰。也只有在那場干係重大的戰爭中立下百年未有的功勞,他才能重回朝堂,與蔡京等人鬥出個勝負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孫途便是他達成目的的關鍵所在,所以哪怕會因此暫時丟失對樞密院的掌控,他也必須讓方謙跑這一趟。

“既然童帥已決定了,下官自當奉令!此去江南,定竭盡所能,為國平亂!”這一回孫途的回答尤其堅定,鏗鏘有力。

與他相比,麾下一些將領在得知朝廷的決定後,就顯得有些憂心忡忡了,尤其是謹慎如林沖、齊得勝等人,更是愁眉深鎖,忍不住道:“朝廷這一決定可太沒道理了!我山東軍馬連年作戰,如今好不容易才平定了境內多股賊寇,正當休養生息之時,居然又讓我等跨越數千裡地去江南平亂,將士們哪有這等氣力啊?”

“是啊都監,咱們歇息了才一個多月,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撐不住啊。而且既然是那些傢伙一力主張之事,在我看來定然不安好心,我們絕不能中了他們之計!”

倒是新投誠的宋江,此時卻說道:“各位說的雖然有些道理,可朝廷軍令既下,都監難道還能抗命不成?我等為人臣子,自當以朝廷之事為重,豈能一己私念而棄公事於不顧呢?”好嘛,他這個前盜匪頭子倒比朝廷將領有覺悟得多了。

只是這幾句話卻惹來眾人的一陣不滿,董平更是冷笑一聲:“宋寨主還真是忠心王事,若非我等知道前後,都要以為你乃難得的朝廷忠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我宋江既已歸順朝廷,自當盡忠職守,這麼說何錯之有!”宋江立刻辯解道,但迎來的卻是一陣嘲諷似的笑聲,卻讓他臉色陣紅陣青,大不是滋味兒。

如今能入堂商議大事的,梁山降將裡也就宋江、黃信、呼延灼寥寥幾人而已。因為本就是降將的關係,他們行事說話都很是謹慎低調,哪怕被人冷嘲熱諷,此時也不敢發作,只能低頭默忍。

孫途見其他人說得有些過分了,方才咳嗽了下道:“好了,都不要說這等傷和氣的話了。其實公明兄所言也很是在理,我等既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何況我已然答應了此事,所以今日我找你等前來並不是商議該不該出兵,而是商議如何出兵,以及到了江南後的下一步行動。”

孫途在眾人心中的威信還是很強的,他一表態,眾將再不敢提反對意見,只是依舊一個個愁眉不展,暫時是拿不出像樣的說法。畢竟大家都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知道此事,現在腦子還有些混亂呢。

這時朱武卻開了口:“都監,卑職以為最要緊的還是糧草問題,我們大可以向朝廷提出需要大量糧草供應,我們才能動身!”

這話立刻就贏得了不少人的贊同:“不錯,我們可不能再如之前那樣在大戰前缺糧斷糧了,就跟朝廷把條件給談好了,怎麼也得給我們送來幾萬斛糧食我們才好動身。”

宋江本想說什麼,但在看到孫途點頭後,他到底是把那話給咽了回去。他算是看出來了,這些山東官軍可比自己之前以為的要複雜得多,他們對朝廷的忠誠可遠無法和對孫途的忠誠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