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倉庫到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2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中)

見蔡京如此奏對,讓趙佶頓時一喜,忙問道:“哦,太師有何妙策?”卻是一臉的期待。其實何止是他,殿上一干臣子也都把目光齊刷刷地落到了蔡太師的身上,看他能拿出個什麼樣兩全其美的對策來。

蔡京悠悠說道:“陛下所慮者,不過是如今北邊錢糧消弭無數,以至國庫漸空難以為繼。臣近來也深感此事大有不妥,故思忖良久後得一辦法,能在短時間裡使國庫充盈,不光能讓江南將士封賞不缺,就算今年再有什麼災荒,朝廷也足以應對卻又不耽擱了北邊大事。”

微一頓後,他的目光從側後方那些翹首以待的同僚下屬身上一掃而過,才道:“那就是頒行抵贖之法,准許民間犯事者無論罪行輕重皆可以錢糧布帛贖罪,如今天下在獄者也可一併推行。如此,不出三兩月間,國庫自然充足!”

此言一出,殿上譁然一片,尤其是那些正直的官員們,更是個個皺眉搖頭,議論紛紛:“這如何能行?要真如此,則律法何存?天下豈不亂了套了?”

“是啊,此乃飲鴆止渴,遺禍無窮之策,斷不能照準!”……

說這些話的,皆是地位並不甚高,訊息也不是太靈通之輩。像是御史臺的一些官員,在皺眉之餘,更是一陣無奈,他們是真沒想到蔡京會選在這個時候舊事重提,這個時機把握得還真是精妙啊。

原來這抵贖之法早在數年前蔡京他們就有意在朝中推行了,當然,他們如此上心此事可不是真為了國庫著想,說到底還是私心作祟。因為只要這法令一旦推行下去,相關衙門官員必能獲得大量好處,像蔡京這樣的高官所能得到的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如此一來地方官也好,朝中司法官員也罷,他們手中的權力就真能直接兌現錢糧了——犯了事的罪人若是想要抵贖自己的罪過,總得先討好相關官員才是吧?而且贖罪的錢糧數目也都由那些官員來定,為了能少繳一些錢糧,罪犯自然就得先出一筆錢來賄賂官員,如此,官員的收入就更多了……

此等法令的弊端實在太大,朝中有的是明白人,所以當初蔡京讓人試探著提出時,就遭到了無數官員的集體反對,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沒想到蔡京卻並沒有放棄這一想法,卻在今日又舊事重提,還正好拿來為官家解憂!頓時間,許多人心知不好,恐怕皇帝這回真要被其說服!

果然,還沒等其他官員出來反對呢,趙佶已笑著頻頻點頭:“蔡卿不愧是我大宋柱石,果然老成謀國。此法不但能解眼下之圍,還能為朝廷增收許多。準了!”

“陛下聖明,臣在下朝之後便使政事堂擬定相關律令,發於天下。”蔡京瞥見有人似要站出來說什麼,當即就大聲稱頌,同時把事情給徹底敲定了下來。如此一來,縱然再有反對者,也不敢駁了皇帝和自己這個宰相的面子,不然丟官都是輕的。

他深信只要此令頒行下去,只一年時間,自己的進項就能翻上一倍不止,畢竟如今刑部和大理寺的幾名主官可都是他蔡太師的門下啊。還有

,之前求到他頭上來的一些罪犯的家屬也只要準備一些錢糧就能安然出獄了,這對他在朝野間的影響也大有好處。至於因此法而會導致天下混亂,百姓日子更加艱難,為富不仁者更加肆無忌憚什麼的種種弊病,身處廟堂之高的蔡太師是不會在意的。

這一刻,諸多臣子都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了。有人是沒勇氣,有人是短時間內反應不過來,只能悻悻而立,滿面愁容。倒是原來還有些惱火的高俅等人,這時也是一副欣喜的樣子,也跟著紛紛稱頌皇帝聖明,蔡太師妙計了。

這時,高俅心中一動,又有了一個想法,上前道:“陛下,臣以為即便推行此抵贖之法可在數月內籌措起足夠封賞江南將士的錢糧,但這畢竟需要等上不少時候,恐怕前方將士依然會有所不滿。所以何不先許他們更多好處呢?”

“此話怎講?”趙佶這時心情大佳,便笑著問道。

“臣以為可給江南將士們便宜之權,讓他們可奪附逆者之家財充作軍中之用,如此一者可讓將士獲利,二者也能懲治叛逆,為後來者戒,三者還能為朝廷省下一筆不小的開銷……”高俅立刻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皇帝又一次聽得頻頻點頭:“高卿所言,倒也在理,就照準吧。”

蔡京這時已經退了回去,聽了這話,似笑非笑地看了高俅一眼。這說法別人或許還不能即刻看出問題來,他卻是立馬就瞧出其中所包藏的禍心了。他這是要壞了孫途及山東軍的名聲啊,若孫途真這麼做了,江南局勢只會越發混亂,那些當兵的一旦真放開了亂搶,可就未必能收得住了。

而且,即便孫途不肯接受此法也沒關係,反正他高俅沒有任何損失。而且只要他有心,還可以在軍中散播相關之事,讓孫途在將士心中的威望大打折扣呢。可算是無本萬利,包賺不賠的買賣,實在是陰險得很。

直到見趙佶答應此事,高俅的心情才好了許多。說實在的,孫途這回再次建功可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長此以往,要是真讓其平了江南之亂,此人就真個再難對付,必成大患啊。而自己和他又早成怨仇,誰知道到時會是個什麼結果呢。

其實就連趙佶的內心對此也是有些複雜的,雖然孫途大勝反軍,拿下湖州讓他很是高興,可這也證明了他之前重用朱勔是個多大的錯誤。這傢伙在時,不但橫徵暴斂導致江南大亂,自身還無能到了極點,被反軍打得一退再退,都跑到金陵去了。

結果孫途剛把他一殺,只用了幾月時間,就把他兩年都沒能做到的事情給辦成了。兩廂對比,就顯得他趙佶之前確實信錯用錯了人,這讓他的臉面往哪放,威信何存啊?

正是懷著這等複雜的情緒,趙佶便快刀斬亂麻地將此事給敲定下來,沒有再在此事上多作糾纏。然後便下旨退朝,等著一切落實下去。

也是直到退出宮後,那些真心為國的臣子們才開始三三兩兩地湊到一起,討論著該如何委婉地抵制皇帝的這一亂命。

若是放在十幾年

前,遇到這樣的事情臣子們當朝就敢直接駁了皇帝的旨意,畢竟大宋朝廷百年來官員們早就養成了正面直懟皇帝的好傳統,別說是這種大有問題的亂令了,就是對天下有好處的政令,甚至是皇帝的家事,臣子們也沒少干預反對,趙家皇帝們對此還沒有半點脾氣。

可如今卻和當初大不一樣了,雖然皇權不是太張,可蔡京這位太師兼宰相的大權可是極重,而且他還最善於柔媚順主。當皇權和相權完全合在一起後,朝臣就不再是對手了。

因為以往觸怒皇帝雖然也會被貶官,但名聲卻會大漲,而且用不了多久又能被重新召回朝中重用。但現在,有了蔡京從旁下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一旦真被貶官離京,那這些官員就再也別想活著回來,蔡太師可是有著各種手段在其任上就將官員打倒批臭,最後身敗名裂,不死都算是幸運的。

正因如此,現在大宋朝堂之上奸臣當道,正道不彰,即便有那心存百姓社稷者,也只能苦苦啞忍,卻無法真為國做些什麼了。倒是像高俅、梁師成這樣的奸佞弄臣,個個地位顯赫,權柄極大,一呼百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既然明著反對只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這些官員就只能另尋他途了。而對這些個文官來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質疑孫途在江南的軍功,以達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只要朝廷不必再重賞江南兵馬了,那這個什麼抵贖之法不就不用推行了嗎?

想明白了這些,許多臣子就圍繞著孫途湖州一戰大作文章,認為此番大捷尚有不清不楚的地方,朝廷如此重賞怕是有濫賞之嫌;又或是認為敗敵數量有所虛報,必須派官員南下查問才能做準……反正是各種挑刺懷疑,只為了否定孫途及山東軍的功勞。反正朝中文官在對上武將時一向就有優越感,更看不上他們的功勞,這時自然是隨意胡說,完全沒有半點顧慮了。

有見於此,高俅也順勢開始推波助瀾,打算就這麼把孫途定性為偶有小勝,難言大功。

就在朝中風嚮往這邊而動時,江南卻再度傳來一道捷報,瞬間就讓滿朝官員都住了嘴——蘇州城外,大宋官軍圍殲一萬多反軍偏師,幾乎全殲敵軍,再取大勝!

前後只五六日間,江南就連續大捷,這實在太過振奮人心,就連東京的百姓都歡呼雀躍不已,這下朝廷就算想省著不給封賞都不可能了。而抵贖之法,也在這等情況下得以順利透過推行……

而到了這時候,許多人的注意力都已經從這道法令轉移到了江南的大局上,連續的大勝讓君臣百姓都歡欣鼓舞,覺著離平定江南賊亂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朱勔更是早被趙佶拋到了九霄雲外,這時要是有人再問他關於朱勔之事,他只會說一句,死得好!

&&&&&

勞動節雖然是法定假期,但像俺這樣勤勞的作者當然不會出現斷更這樣的事情了。。。。。所以,也請各位書友也勤勞一下,投幾票吧,月票和推薦票都可以啊。。。。畢竟今日月初,正是投月票的好時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