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四宇天際最新章節列表 > 奪寶卷 二十二、意外又遭意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奪寶卷 二十二、意外又遭意外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路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徵旗大將壇。

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

話說國學館眾人浩浩蕩蕩行了大半個月,在這期間,有人覺得這趕路的腳程有些慢,先去前面打探一下,之後往往便沒了訊息。有的人則是無聲無息就不見蹤影。

不過 整支隊伍拉的有點長,每次離開的人又不是很多,所以沒什麼人會在意。加之半路上也有不少人加入,總的來說人數變化不大,人員變動不小。

行進至此,雖然沒有發生高手來到半路劫寶的事情,但意料中、意料外的事情也發生了不少。

這一天,大部隊來到一條峽谷的谷口,董和斌讓眾人都停下來休整一下,他自己則拿著地圖與龔文煜、林士平兩人檢視。

林士平指著地圖說道:“是這裡,看來我們比原定的時間早到了。”

看著峽谷對應地圖的位置,再一推算時間,確實比預定的時間早了三五日。而這一切,還真得感謝前幾天的異變天氣。

那時節,眾人走在一條荒廢已久的山間小道上,這條路原本是古代戰爭時,用來秘密傳送情報以及物資的。

後來天下太平,經濟中心、防禦中心的轉移,這裡基本廢棄不用。加上皇帝也不希望有人知道這條密道,給安定的統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就不讓人再提及這裡。久而久之,這裡邊被茂盛的植被所佔領,常人很難發現。

不過董和斌手中的地圖,卻是古圖加新圖,既有古時的老路,也有本朝新修的道路。有老路的時候就走老路,沒有老路的時候才走新路。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別人預先算出他們行走的路線,從而提前設下埋伏。

這山路除了不好走以外,還天氣多變,原先上午豔陽高照,走著走著,就發現頭頂陰雲密布。

眼看著就要下大雨了,董和斌連忙招呼眾人選了一處高地,在那搭建帳篷躲雨。

不一會兒,天空已是黑得跟鍋底扣下來似的,接著豆大的雨珠傾盆而下。

這雨太大了,就算躲在帳篷裡,半個身子也已經溼了,有的人建的帳篷不穩,一陣風就給刮到山坡下去了。眾人躲在帳篷裡瑟瑟發抖,連個火都生不起來。

“這上午還好好的,怎麼這會兒就下起暴雨了?”

“是不是咱們沒給山神老爺上供,他老人家發怒了。”

“我們都是一窮二白跑江湖的,拿得出手的,山神老爺也看不上。能不能過得這一關,得看國學館舍不捨得。”

“捨得又能怎樣,這深山老林的,有錢也買不到貴重物品。”

“他可以先許下重願,等過了這關再命人採辦貢品送回來。”

“這裡連山神廟都沒有,許願還願去哪,東西貢品放哪?”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大雨過後,山路更加難行,眾人無奈,只得在此過夜。

因雨水的原因,附近的柴枝都是溼的,點起來除了能產生嗆人的煙趕蛇蟲鼠蟻,什麼作用也起不了。沒辦法,只能啃著乾糧就著雨水。

一邊吃,一邊幻想著眼前的是人間美味。

這樣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日子已經過了好幾天了,平時還可生火打些野味來吃,可這樣的天氣,也只能靠想象了。

到了夜間,雨水有一陣沒一陣的,但還好不是很大。因為身上的衣服潮溼,難受的睡不著,眾人乾脆盤腿運功驅走身上的水分。

這一夜,沒有往常的打呼、磨牙、說夢話,反倒顯得異常安靜。這一靜,許多聲音就聽得更清晰了。

後半夜,眾人本已漸入佳境,忽然間只感大地震動,轟隆之聲不斷傳入耳中。

“怎麼了,山塌了還是獸驚了。”

隨著說話聲,眾人紛紛從帳篷裡出來。震動之聲並非來自眼前,而是順著山道向遠方拐彎處。

雨已經停了,雲也散去了,一輪明月當頭照,看來明天是個好天氣。不過沒有火把,僅憑一點月光,是不可能去遠處看究竟發生了什麼。畢竟這如果是有人暗中搞鬼,那他們便是去一個栽一個。

還好震動持續的時間不長,眾人從帳篷出來的時候基本已經停止,似乎也沒什麼危險。

董和斌先安撫眾人各自小心好生休息,又安排了一些人輪流守夜,眾人才有安心回去,但也不敢熟睡。

之前有不少人說先行探路,之後就沒有了訊息。大部分人雖然沒有在意,但董和斌還是放在心上。因此第二日探路的工作,就交給了有經驗的龔文煜。

沒一會兒,就見龔文煜神色匆忙的趕了回來。

“怎麼了?”見龔文煜面色不對,大夥兒忙問道。

“全是泥石阻塞,輕功好一點的還過得去……”

後面的話龔文煜沒有說,但大家都明白,這些人當中,就算不是九流的武功,大部分也是六流、七流。在龔文煜的判定中,他們不要說輕功好一點,就算會輕功這一標準,怕是也沒多少能達到。

而現在的狀況,可比想象中的更嚴重。隊伍之中,除了人,還有騾車,就算人能徒手翻過去,騾車也過不去。難不成把騾子都宰了吃,東西以後由人來背。

除了這些以外,他們還面臨著一個新的難題——有人生病了,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

昨天淋了一身雨,晚飯乾糧加生水,穿著溼衣過了一夜。今天一早就有人開始發燒,有的人開始拉肚子。

如今前方的路被堵,眾人算是被困在這裡了。要走回頭路嗎,那得好幾天才能到有人的鎮集。他們這些人能等,可病人不能等。

這次出來,國學館的人想的比較周全,騾車裡有藥材,可眾人卻沒想到這樣的境遇,事先未準備好乾柴。

沒法生火怎麼煎藥啊,即便有藥丸,也不能就著生水吃,關鍵這帶來的藥丸也不是針對淋雨後發燒拉肚子的。

後來沒辦法,董和斌只得讓龔文煜帶著錢和地圖,翻過

坍塌的山路,去最近的村鎮買些治療拉肚子退燒的藥丸,再弄些乾淨的熟水來。剩下的人,則由林士平領著健康的人,找相對幹的木柴生火。

燒出的煙先在帳篷裡燻一下,祛祛溼氣與蚊蟲,再讓那些病人住進去。待病人休息了,其他人便開始著手準備飯了。

乾糧是不能吃了,得弄些野味來給大家補補。

食物的來源倒好解決,隨行的人當中有好幾位當過獵戶,打幾隻山雞野兔是沒什麼問題,但關鍵是燒製。

味道怎麼樣倒是其次,可這火不好生。難不成要給他們做煙燻肉?燻好了自然沒事,這要是做不好,半生不受的給病人吃,那還不得病上加病。

所以說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關鍵時刻,有人想到將那些古樹砍了,擷取中間乾燥的部分生火。

砍了幾棵手臂粗細的樹,破開其中發現,裡面也是溼的,無奈只得砍更粗的大樹。

這些大樹在這個林子裡也不知安然度過多少個春秋,今日卻沒來由的經歷此劫,不過為了病人,也不得不為了。

到了臨近中午的時候,終於看到了一些希望,肉被燒好了,有人嘗了幾口,味道還不差。這時,龔文煜也揹著個大桶趕回來了,桶裡有乾淨的水,新鮮的蔬菜,還有不少藥丸。

吃過飯、用完藥,病人們又繼續睡下,而這時的董和斌,便開始與眾人商議接下來該怎麼辦。

前方的路已經被堵了,憑著大家的力量,開一條容騾車透過的道也不是不可能,但那也要好幾天。在這種缺水少藥,天氣陰晴不定的情況下,別說那些病人了,就是他們這些健全的人,也不知能不能抗多少天。

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原路返回,但那也得好多天的時間。

兩條路各有好壞,往回走半天後,那裡的天氣便好轉了。到時候有乾柴,燒水做飯都很方便,病人多喝水多曬太陽,身體自然好得快。但弊端就是一路上顛簸,病人受不了,就是那天氣,誰能保證回去的時候天氣依然晴空萬里。

留在這裡,病人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等山道開好了,並也好的差不多了,但在這的缺點便是天氣不穩定,缺少可以維持的燃料。

就在眾人商議無果的時候,忽見一人掀開帳簾急匆匆的闖了進來。

“發生什麼事情況了?”

一見對方氣喘吁吁面帶焦急之色,董和斌便知不妙。

那人將氣喘勻,這才開始述說。

原來在大家商議的時候,其他人也沒閒著,有的打野味挖野菜儲備食物,有的四處巡視,看有沒有什麼其他的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中有兩個人合作,先找了一塊野菜多的地方將野菜都挖走,接著又在原來的位置開始挖陷阱。

他們想著,這裡既然有野菜,那平時一定會有動物來吃,他們挖好了陷阱捉幾隻活物帶在路上,下次要是遇到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地方,也好有東西打打牙祭。

想到這,也不管周圍有沒有什麼動物的痕跡,直接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