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木匠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4章 蒙古軍三路南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4章 蒙古軍三路南侵

崔與之向朝廷舉奏有功人員,並要求解除自己的職務。他將為帥廣州六個月所得的薪俸、大米,全部交回官庫,分文不受。崔與之謝絕政事之後,安居廣州。趙昀一直想讓他赴京為相,親自下七道詔書,接連任命崔與之為參知政事、右丞相等職,留著相位等待崔與之赴任。趙昀甚至命令在京當官的李昴英暫停公務,去廣州專門勸說崔與之。但崔與之終因年老體衰,數月之間,上疏十三次請求辭免。

趙昀因為崔與之堅決請辭相位,只好同意他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的職位退休,任他擇地居住。同年十一月,八十二歲的崔與之去世。趙昀聞訊之後,追贈他為太師,諡號“清獻”,累次追封至南海郡公。臨終時,他囑咐家人道:不許作佛事,薄葬即可。崔與之病故後,一次李昴英為趙昀講學,談及崔與之一生的事蹟與操守。 趙昀深為感動,愈加讚歎,於是大書“菊坡”二字賜給崔與之的家人。

這時,窩闊臺派遣兒子闊端、大將塔海等人進侵蜀地;忒木解、張柔等人入侵漢水;溫不花、察罕等侵入江、淮,三路南侵,宋廷大震。 溫不花攻唐州,全子才等棄城而逃。幸虧趙範去增援,到上閘擊敗了敵兵,敵軍這才退去。闊端一軍進入淝州,知州事高稼孤軍無援,力戰身亡。蒙古兵進圍青野原,利州統制曹友聞連夜去救,方才打破敵軍的圍困。接著他又轉去增援大安,擊敗了蒙古先鋒汪世顯。

宋廷得到兩路的軍報,還以為蒙古兵不怎厲害,容易守禦,轉而恐怕魏了翁因此得功,反被他佔了便宜,不如調回了他,撤去軍權。於是由兩相建議,召魏了翁還,命籤書樞密院事。魏了翁固辭不接受,於是改授資政殿學士,出任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魏了翁仍舊力辭,朝廷令他提舉臨安府洞霄宮。魏了翁上章乞求退休,趙昀不肯答應,不久病逝。趙昀得知,以用才未盡為恨,特贈少師,賜諡文靖。

自從魏了翁去世,朝廷就缺乏了乏敢言之人,蒙古兵日益猖獗。趙範在襄陽,任用北軍將領王旻、李伯淵、樊文彬、黃國弼等為腹心。北軍權力在南軍之上,南軍心中不平,於是相互交訌。趙範駕馭不當,王旻與李伯淵竟然縱火焚城郭和倉庫,投降了蒙古。南軍將領李虎等人又乘機大肆搶劫,席捲而去。

襄陽自從岳飛收復以來,城高池深。到了此時,城中官民還四萬七千多人,庫中所貯財粟,不下三十萬,軍器有二十四庫,金銀鹽鈔,還不在內。南北一場劫奪,把累年的蓄積,蕩得精光。趙範坐罪被免職,朝廷以他弟弟趙葵為淮東制置使,兼知揚州。

趙葵墾田治兵,重整邊防。只是襄、漢一帶,蒙古將忒木等人長驅直入,攻破棗陽軍及德安府,進陷隨、郢二州及荊門軍。溫不花乘勢入淮西,蘄、舒、光州等地守臣,都棄城遠逃。三州兵馬糧械,都被蒙古兵奪得。溫不花直奔黃州,

騎兵從信陽直奔合肥。

闊端一路軍攻克武休,進陷興元,直入陽平關。利州統制曹友聞,和弟弟曹友萬、曹友諒,率軍馳援。他們卻遇風雨驟至,被敵軍所乘,曹友聞與弟曹友萬都戰死。闊端於是麾兵入蜀,不到一個月,成都、利州、潼川三路所屬府州軍,多被打敗而覆滅。

西蜀全境,只有夔州一路,以及潼川路所屬瀘、合二州及順慶府,勉強儲存。闊端在成都居住了幾日,又移軍北攻文州。知州劉銳、通判趙汝薌,固守待援,一個多月都沒有援軍。劉銳自知不能倖免於難,於是召集家人,令眾人服毒自盡。家人一向謹守禮法,不敢違慢。他的幼子才六歲,喝藥時還下拜而受。等全家死後,劉銳聚屍焚燒。他把所有公私金帛告命,盡行一炬,然後自刎而亡。州城被攻陷,趙汝薌被俘。他大罵敵人,竟遭慘死。軍民同死約有數萬人。

警報傳達宋廷,趙昀非常後悔,下詔罪己。鄭、喬二相,都上疏辭職,因此一併被免官。趙昀起用史嵩之為淮西制置使,去增援光州,趙葵去增援合肥,沿江統制陳鞾遏和州為淮西聲援。史嵩之聽說蒙古軍到了江陵,急忙檄令孟珙增援。

在入洛之役中,宋軍將帥違旨成風。四川制置使趙彥吶完全在聽從史嵩之的指揮,關鍵時丞相鄭清之讓他出兵支援入洛之師,趙彥吶就是不聽從。端平二年,蒙古兵自鳳州進至西川之西池谷,向沔州進軍。趙彥吶主張退守大安,當時沔州知州高稼認為守沔蜀存,棄沔蜀亡,堅決反對退守大安,他對趙彥吶說道:“今日之事,有進無退,能進據險地,以身捍蜀,敵有後顧,必不能深入,若倉皇召兵,退守內地,敵長驅而前,蜀事去矣。”

趙彥吶說道:“這也是我的想法。”表示願意與高稼一起守沔州。誰知到了臨戰時,趙彥吶早就撤兵逃走。高稼只得獨自守沔州,蒙古兵騎四邊圍集過來,高稼英勇就義。後來趙彥吶死了,史嵩之馬上收養了他的兒子。史嵩之與鄭清之總是相悖,鄭清之懲治了貪汙、棄城的鄭損。嘉熙四年,史嵩之為相即上奏,想恢復鄭損的原來官位。

後來因為直舍人院程公許上奏說道:“鄭損撤關外五州重屯,移之內郡,則丁西蜀禍,損實為之。使損官可復,不知千億萬之赤子死者可復生乎!”才使趙昀下詔收回成命。前漢川路運判吳申上奏談川蜀地區的事,趙昀感慨而痛心地說道:“蜀從前也是委寄非人。”吳申說道:“棄邊郡不守,鄭損也;忌忠勇而不救,趙彥吶也。”

端平二年,蒙古窩闊臺汗命將南征,兵分三路,分別自江淮、荊襄、四川發起大規模進攻。宋軍抗戰形勢仍如“常山蛇勢”,東西呼應:東恃江淮、中拒江漢、西恃秦巴山地。宋廷以荊襄為抗戰重點,配以重兵,除在唐、鄧一帶屯田備邊外,又以孟珙為襄陽都統制,訓練精銳之卒,分屯樊城、新野和唐、鄧之間。蒙古

軍遭到了宋軍頑強的抵抗,遲遲打不開局面。

端平三年三月,襄陽北平主將王旻以襄陽降於蒙古。一方重鎮,未經戰鬥,即為蒙古所有,此事在荊襄乃至整個宋廷造成極大的震動。鄭清之因此去位,朝廷詔不來崔與之,於是在喬行簡同盟的推動下,以喬行簡為相。這時的趙昀一心想達成和議,以求苟安。他派史嵩之任淮西制置使去前線督戰,史嵩之把督府設在遠離戰場的鄂州,放棄了戰略要地淮西,並力主和議。

此舉遭到大臣李宗勉的批評,他說道:“如果一位主將,整天以和字放在心上,勢必處處退卻,不敢向前,亦將遭來禍患。”史嵩之力主和議,起居舍人袁甫說道:“我與史嵩之是同鄉,但卻不瞭解他;然而史嵩之的父親史彌忠,則與我是老朋友。史嵩之輕易主和,史彌忠每次都會告戒他不要輕易主和。現在朝廷甘心用父子不同心的人,我以為問題不只是史嵩之太輕易主和,還在於朝廷也未免用人太輕易了。”監察御史王遂說道:“史嵩之本不知兵,矜功自侈,謀身詭秘,欺君誤國,留之襄陽一日,則有一日之憂。”

這時,遇到蒙古派將軍忒木觫進攻江陵,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即遣人給孟珙下達增援江陵的命令。再說孟珙到任黃州後,加緊築城牆挖城壕,招募流民開荒,安頓各軍,從而使黃州防務更加穩固。宋廷命他“兼主管管內安撫司公事”,節制黃、蘄、光三州及信陽軍的兵馬。

蒙古在南宋的川蜀、荊襄發動了全面入侵,連破襄陽、隨州、郢州及荊門軍、棗陽軍、德安府。蒙軍中路在主將塔察兒的率領下猛攻蘄州。趙昀急命在黃州的孟珙救援蘄州。塔察兒對孟珙的能力一清二楚,不願跟他過多糾纏。孟珙剛到,塔察兒而就撤圍而去,準備轉攻江陵。

江陵是長江中流的一座重鎮,襄陽府丟失後,京湖制置司便移治此處。蒙古軍如果攻佔這裡,既可以西攻川蜀,又可以沿江東進,還可以南下湖湘,後果不堪設想。宋廷命令沿江、淮西制置使組織救援,孟珙也即刻出發。

這時蒙軍在枝江、監利編造木筏,準備渡江,形勢逼人。孟珙本人其部下都是荊襄一帶的人,聞知蒙古軍入侵,都義憤填膺,要求反擊。孟珙深知力量懸殊,所以先集中力量封鎖江面。接著施展疑兵之計,以少示眾,白天不斷變換旗幟和軍服顏色;晚上就虛張火把,沿江排開數十裡,擺出一副大軍來援的樣子。蒙古軍不知虛實,頓時驚慌不已。孟珙便趁機傳令出擊,大戰一場,連破敵二十四座營寨,搶回被俘百姓兩萬多人,並將蒙軍的渡江器具一併焚燬,遏制了蒙古的進攻態勢。蒙軍無奈,只好撤離。

經過此役,孟珙扭轉了長江中游的戰局,憑藉這個功勳封爵隨縣男,被擢升為高州刺史、忠州團練使、知江陵府兼京湖安撫副使。不久,他又被授鄂州諸軍都統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