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誰難受誰知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編《文章會》(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編《文章會》(一)

“做了一個木頭箱子,讓出題的人坐在箱子裡,我們四個又找了幾根兒棍子,抬著那箱子走。”

“說這麼了半天合著你去宋朝給人家抬轎子去了?”

…………………………

別看先前郭小鐵自稱年底太忙,但真定下來讓他跟王小貓一起主持,他又提前跟王小貓溝通,希望兩人能在節目中再次演出一段相聲。

前文有述,王小貓是幾代人曲藝世家的傳承,他自己也是自幼練功、且功力不俗,但他卻曾經一度很牴觸說相聲,一心只想做個文人。近些年雖然不那麼牴觸了,也偶爾在自家茶館演出,可終究沒想繼承家業——走曲藝的路子。

再說這是個給電視劇選演員的節目、電視劇又是宋朝蘇東坡的故事,先演上一段相聲看著不彆扭嗎?

相聲是曲藝的一種,起源於清朝中晚期,是一門很“草根”的藝術。內容往往貼近生活、緊跟時代變革,講的就是老百姓身邊的事,讓人們既有親切感、又覺得可笑。所以傳統相聲段子大多說的都是清末、民初、現代的故事,跟宋朝和蘇東坡也挨不上啊?

郭小鐵當然也明白這些,所以他讓王小貓改編一個段子,能在內容上貼合這個節目。為什麼讓王小貓改編?因為郭小鐵太忙。

王小貓心說,你說了半天、自己不管?不管吧,還非得先說上一段相聲?而且王小貓近來整日創作劇本,還得兼顧自己寫的網絡小說,再要改編相聲實在太累、也覺得沒必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郭小鐵的一番話,卻讓王小貓心甘情願了。

“貓兒,我家不是幹這個的,可你家是曲藝世家,我特別羨慕你。你有才,你指什麼都能活著,你不想當相聲演員我也理解。可你家裡幹這個、從小兒學這個,你也是咱們天津衛曲藝之鄉長大的娃娃,你真就不喜歡相聲嗎?

我幹這行還行吧?現在走到哪兒不說相聲也不少賺錢,可如果咱們都不說了,這行當怎麼辦?我是真愛相聲!所以我到哪兒只要有機會就來上幾句,希望更多觀眾知道相聲、別讓它死了……”

這番話讓王小貓頗有感觸、甚至挺感動,所以郭小鐵雖然沒有時間參與創作,他自己也一定要改編出個能與這個宋朝電視劇環境相符的相聲。

王小貓和郭小鐵擔任主持人,在臺上說過了開場的串詞,準備演出這段相聲。

當然王小貓也好、郭小鐵也好,都是茶館傳統相聲出身,他們不喜歡說一報幕、就愣說上一段。他們沒有在臺上告訴大家要表演相聲,而是透過一些列“墊話”引出王小貓改編的傳統相聲《文章會》……

郭小鐵對大家說:“上次那個綜藝節目我們哥兒倆就一起主持一個分賽區,這回又是我們倆。可是說真的,小貓兒,這段兒時間怎麼老也看不見你呢?”

王小貓故意不理睬郭小鐵,挺胸昂頭——傲氣地看著臺下。

“誒、誒,小貓兒,幹嗎呢?咱這兒主持節目呢,你搭個腔兒行嗎?”

“哦,你跟我說話呢?”

“那可不,我這不問你‘怎麼老沒見你’嘛。”

王小貓板著臉、甚是驕傲地說:“以後啊,你跟我說話得客氣點兒,什麼‘哥兒倆’、‘哥兒仨’的?我現在身份不一樣了!”

“嗯?怎麼不一樣了?”

“你不是問前段時間怎麼老也見不著我嗎?告訴你。”王小貓故意壓低了音量、卻也能讓觀眾聽見,“我穿越了。”

“你‘穿越’了?穿越護欄、給逮起來了?早說啊,哥哥給你送被褥去啊。”

“什麼被褥?我穿越到宋朝了,我現在身份就不一樣了!”

“我看你這智商不一樣了是真的。你這不胡說八道嘛,那都是小說兒、電視劇裡胡編的。”

“什麼胡編?我真穿越了!宋朝——北宋,知道嗎?”

“行行,誒,那你既然真穿越了,你給我們說說,你到了宋朝都幹什麼了?給我們講講宋朝是什麼樣兒的。”

“我知道你這還是不信,不過沒關係,咱是真穿過去了,講講就講講。”王小貓又對臺下說,“這宋朝的生活,特別愜意、特別文雅。就拿我來說吧,穿越之後,我每天都讀讀書、吟吟詩。”

郭小鐵“哦”了一聲,這段他負責捧哏。

王小貓還在說著:“習習字、繪繪畫。”

“嚯?”

“著著棋。”

“還‘著著’棋?”

“唱唱歌兒、跳跳舞。”

“您還跳舞呢?”

“跳舞是為了健身。宋朝嘛,外敵太多。既然穿過去了,我就得為保家護國做點兒貢獻。”

“是,護國老師在下面兒坐著呢。”

“可他沒跟我一起去,光我去那兒健身了。也不止是跳舞,我每天很多運動,就為了強身健體。”王小貓說著,還擺了個架勢。

“您還‘很多運動’,都有什麼啊?”

“那太多了,最主要的——競走。宋朝人沒見過這種運動,我不但自己練、我還教他們,最後我們還組了一個四人競走隊。”

“四人競走隊?”郭小鐵問。

“那是,大家一起練嘛。”

“哦,那你們四個每天走多久、多遠?”

“不論時間,多遠——也說不好。就這麼說吧,在宋朝有人給我們出題目,他只要說個地方兒、我們四個就競走過去。”

“哦,誒,可他出了題目,你們要是不去,他也不知道啊?”

“怎麼能不知道呢?他出的題,他得跟著。”

“他也競走?”

“他不走,人家是出題的,考的是我們,我們帶著他。”

“帶著?怎麼帶著?揹著他?”

“揹著多累啊。我們四個做了一個木頭的大箱子,讓那出題的人坐在箱子裡,我們四個又找了幾根兒棍子,抬著那箱子走。”王小貓邊說著,邊比劃著肩膀上扛著根子的姿勢。

郭小鐵運了口氣、白了王小貓一眼,問:“說這麼了半天保家護國、鍛鍊身體——合著你去宋朝給人家抬轎子去了?”

“什麼叫‘抬轎子’?主要為了競走、順便負重健身,我能去當轎伕嘛?我可是有學問的人啊,我在宋朝還參加科舉呢。”

其實前面都是相聲的“墊話”,這才進入了這段《文章會》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