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

見小皇帝這般,張遼只覺得在大殿中強作恭順實在是心累,輕嘆一聲,便藉口宮門處還需要他時刻盯防,退了下去,當然,他也沒忘記留下個可靠的人聽著裡面的動靜,免得有人失心瘋想害了李易。

張遼剛到外面,正巧看到李易走了過來,便把李易拉到一旁,將剛才的事情悉數說了出來。

李易聽後看到張遼皺著的眉頭,卻是笑了,道:“文遠無需憂心,便是董卓這等讓天下震動之人都死在了你我手中,幾個短視老翁,你我又有何懼?”

張遼聽罷楞了楞,隨後也露出了笑容,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李易大步走進殿內,向小皇帝施了一禮,朗聲道:“陛下,李郭汜等人經臣勸說,已經明悟,深感有愧於陛下,有愧於天下,願痛改前非,以長子入宮為質,從今往後只聽天子號令,繼續為陛下領兵作戰,征討不沉,以求將功贖罪!”

聽到李易的稟報,不光小皇帝,就連其他朝臣也都是松了口氣。

大家都清楚,沒有董卓的西涼軍,就像是沒了束縛的野馬,一個不慎就是傷人傷己。

不過,大概是因為李易將事情說的太過容易,讓人覺得李郭汜等人比較好欺負,一個老臣站了出來,問道:“你是說他們手中還繼續掌握兵權?”

李易看了眼面前的老臣,知道這人名做楊彪,說來算是朝堂上比較不錯的一個人了,而且他還有個很有名的兒子,就是那個因為“雞肋”而被曹操殺了的楊修。

感覺到楊彪語氣似乎不善,而且看自己的時候很明顯的有一種大人對小孩訓話的態度,李易嘴角動了動,笑道:“卻是如此,怎麼,楊太尉認為不妥麼?”

楊彪卻是看也不看李易,轉身向小皇帝道:“陛下,西涼軍乃虎狼之輩,惡行累累!李郭汜,叛逆之臣!將虎狼之師與叛逆之臣,日後必生大亂啊!”

楊彪說罷,頓時又有幾人跟著附議。

小皇帝雖然有點小聰明,但他年紀實在太小,很容易被他人左右思維,現在被幾個臣子一說,立馬也開始擔心李郭汜會引兵馬作亂,尋思著如何將李郭汜等人的兵權奪取,可他想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於是只好看向李易,奈何李易卻是低著腦袋,一副恭恭敬敬的樣子,好像根本沒察覺到小皇帝的求助的目光。

小皇帝有些不自在的動了動屁股,道:“李愛卿,你怎麼看?”

李易有點小生氣,明明之前和小皇帝說好的,現在他居然想改變主意,李易感覺很鬱悶,奈何這是天子,不能懟,於是,李易衝著楊彪拱手說道:“既然楊太尉認為李郭汜不可掌握兵馬,想來是已經有了妥當安置的辦法才會這麼說的,何不將一切道與陛下,難道還要藏著掖著?至於李易嘛……呵呵,晚輩年紀輕輕,見識淺薄,實在不敢在楊太尉面前妄言。”

這話乍一聽軟綿綿的,其實卻是夾槍帶棒,聽得楊彪鬍子頓時就翹了起來。

楊彪之前對李易目光不善,其實並非是像其他人那樣,因為嫉妒,或者說忌憚,而是純粹的出於公心。

他打心裡覺得李易根本不是大漢忠臣,只是一個見風使舵,賣主求榮的投機小人罷了。

董卓對李易有知遇之恩,李易尚且說反就反,說殺就殺,這等薄情寡義之人將來能真正忠於小皇帝?

不得不說,楊彪的眼光還是很好的,而且他也沒說錯,讓李郭汜等人繼續掌握兵馬,很可能就是將來禍根。

可問題是,楊彪能看出問題在哪裡,卻不代表他有解決問題的法子,現在李易將皮球踢回來,小皇帝也滿含期待的看著他,楊彪就坐蠟了。

楊彪站在那裡憋了好一陣,也沒憋出個什麼好辦法,最後只能雙目泛紅的向小皇帝一拜到地,道:“老臣無用,無能為陛下分憂!”

小皇帝臉上頓時滿是失望,也幸好楊彪沒看到這表情,否則今日回去怕是得病上一場。

李易笑而不語,不管你是不是忠臣,想要拆自己的臺,那就是仇人。

見楊彪啞火,李易這才清了清嗓子,道:“陛下,既然楊太尉不肯說,臣這裡倒是剛剛想到一策,李郭二人繼續執掌兵馬,同時封李為幷州刺史,郭汜為幷州治中從事,如何?”

最開始聽李易要小皇帝封李為一州刺史,許多人心中頓時不滿,不過很快的,這些人就冷靜了下來。

李與郭汜兩人在董卓麾下地位相當,而且互相多有攀比,之前有董卓壓著還好,並沒有鬧出明面上的矛盾,現在沒了董卓,時間一長必然會生出嫌隙。

現在讓李當刺史,再命郭汜在李手下做事,這兩人要是能好好相處那就怪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兩個如果去了幷州,就算鬥的再狠也影響不到長安。

想到這裡,哪怕是看李易不順眼的人也不出聲了。

李易見狀很是滿意,他也有著自己的打算,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袁紹是要一統河北的,如果將李郭汜這兩根攪屎棍扔到幷州,絕對能讓袁紹多頭痛個一兩年。

而且,有袁隗的血仇在,袁紹基本不存在收服兩人的可能。

小皇帝環顧一圈,問道:“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沒人說話,小皇帝又看向李易,君臣眼神交流了一下,道:“容朕思索一番再做決定。”

接下來李易又和小皇帝說了一些瑣碎的事情,比如為了長安城中安定,朝中文武,還有西涼將領全都暫留宮中,只要讓他們傳信出去安撫人心便可,雖然朝臣們很不滿這種監禁,但小皇帝點頭了,他們也沒辦法,而且要知道,宮門此刻還在張遼的手中呢。

正說話的時候,有侍衛入內稟報,呂布來了。

聽到呂布的名號,許多人都是一愣,就他們知道的資訊,呂布應當還在家養傷才對,怎麼會來了這裡?

小皇帝倒是知道一些,看向李易,見李易對他微微點頭,心中越發安穩。

很快,一個高大威猛的身形出現在了大殿門外,微微停頓之後,大步邁入殿內,赫然正是呂布。

只見呂布頭頂束髮金冠,腰繫珠寶玉帶,一身金甲燦燦生輝,腰間寶劍雖未出鞘,卻也讓人感覺鋒芒畢露。

呂布虎目掃過一圈,滿朝文武少有人敢與之對視,當真是氣宇軒揚,威風凜凜。

雖然認識呂布許久了,可李易也是今日方才看到呂布裝備齊全的模樣,心中不由感慨一聲:果然不愧是人中呂布!

不過,雖然欣賞呂布的風采,可李易還是給他打了個負分。

呂布今天是來表忠心的,不是來示威的,而且還帶劍入殿,實在是有點威風過頭了。

沒瞧見朝臣們一個個臉色都變了,就連小皇帝也往後挪了挪,顯然是被呂布的氣場給嚇到了。

對此,李易很無奈,他雖然利用了呂布,卻沒故意坑他,畢竟李易不能給呂布當保姆,這種小事都要做好交代。

呂布走到了李易旁邊,先瞪了李易一眼,他進來的時候又看到張遼了,心中自然對李易不滿。

李易趕忙將目光轉向另一側,呂布只道李易是畏懼他,哼哼一聲,這才向小皇帝行禮道:“臣,呂布,拜見陛下,請恕臣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其實李易是有些誤會呂布了,呂布並非是真的想要在小皇帝面前張揚,而是他身體傷勢並沒有痊癒,為了不讓旁人看出破綻,只能將氣勢做足了好嚇唬人。

“呂將軍免禮!”

小皇帝趕忙遠遠的虛扶了一下,然後問道:“呂將軍深明大義,朕心甚慰,不知城中情況如何?”

呂布站直了身子,朗聲道:“回稟陛下,臣麾下兵馬已經入城,控制了四門,城中雖有少許亂兵,但已無大礙!”

呂布的話讓眾人心中最後懸著的一塊石頭也落了地,殺董卓之後,最讓人擔心的便是西涼軍入城,那局面就難以控制了,如今皇宮與城門都被控制住,朝廷可謂是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李易也是松了口氣,問道:“不知奉先可知城外狀況?”

呂布瞥了李易一眼,道:“之前似乎有人偷襲南大營與東北大營,還放了火,有過一陣騷亂,具體情況不明。”

李易點點頭,向小皇帝道:“陛下,城外是張繡將軍領兵佯攻西涼兵大營,以免他們趁機入城!”

聽到張繡的名字,在場多人都有些愕然。

殺董卓一事顯然是李易謀劃的,但李易與張繡的矛盾可謂是人盡皆知,幾乎都到了不死不休的節奏,結果這張繡難道是腦袋被驢踢了,也幫著李易造董卓的反?

而且,張繡他叔父還與李郭汜軟禁在一塊呢!

瞧見眾人疑惑的目光,李易輕咳一聲,道:“的確是張繡,臣雖與張繡有些私怨,但為陛下盡忠乃是大義!了了私怨在大義面前如浮雲,何足掛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易這話說的是相當不要臉,畢竟張繡是被賈詡給忽悠瘸了,壓根不知道李易才是這事的主謀。

許多人認為李易這話有問題,但也沒往深處想,小皇帝更是感覺自己人格魅力爆表吸引忠臣義士來投,感慨道:“愛卿轉告張繡,此乃大功,待事情平定,朕自有重賞!”

李易代張繡謝過,便與呂布退了下去,群臣也去了一處偏殿,而偏殿旁邊不遠,就是被軟禁起來的西涼諸將領。

李易與呂布去見了西涼諸將,眾人一見呂布這般打扮,全都是心中一驚,之前傳言呂布一身武藝已經廢掉,無法再征戰沙場,可瞧他現在這精神頭,哪有半點虛弱的模樣?

眾人心中頓時多了幾分畏懼,隨後李易又告訴他們長安城已經被原幷州兵馬接管,徹底絕了他們的一些小心思,這才讓他們寫下書信,然後教人送出城去安撫軍心。

做完這些,李易笑呵呵的親自將張濟請了出來,將張繡在場外做的事情告訴了他,叫張濟直接聽的目瞪口呆,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李易又給張濟開了個“單間”,還囑咐守衛士兵千萬不要讓人委屈了張濟。

張濟見李易如此對他,縱然原本有一肚子的意見,此刻的火氣也消散了不少。

李易這麼做的確是有些示好意思,不過,他也沒安什麼好心,這種時候將張濟從一眾西涼軍將領中單拉出來,已經足夠讓張家叔侄吸引好大一波仇恨了。

安排了張濟,李易面露些許疲憊之色,呂布倒是興致頗高,李易見狀笑道:“奉先不累麼?”

呂布當即把臉一繃,道:“你要說什麼!”

李易啞然失笑,道:“奉先可知,我剛殺了董卓,便有人在朝堂上算計我,甚至還對文遠用了離間計?”

“嗯?”

呂布皺眉,目前的局勢是他控制了長安外城,李易控制了皇城,兩人可謂是大權在握,誰敢在這時候撩撥虎鬚?

李易於是就把之前張遼的話轉告給了呂布,然後道:“奉先若是想要離開長安現在還來得及與陛下說明,否則,將來便是要日日與這些人為伍了。”

李易一直都不待見這些朝臣,今日這種見縫就插針的挑撥離間更是讓他漲了見識,還有楊彪,雖然只是一個人,可他的態度卻代表了一大群人。

李易覺得呂布與自己身份差不多,休想得到這些人的好感,將來要麼被這幫人玩死,要麼就是被擠兌出走,不管怎樣,呂布能在長安堅持的時間怕是都不會長久。

既然如此,反倒不如給呂布提個醒,也算賣個人情。

呂布沉著臉考慮了一會,忽然笑道:“我有赤兔馬,方天畫戟,再有上萬幷州精銳,豈會畏懼幾個老匹夫!”

見呂布如此態度,李易心中嘆息一聲,也不再勸,同呂布一起去見了小皇帝。

這次因為沒有旁人打攪,只有幾個小黃門在一旁伺候,許多在朝堂上不便說的話,李易都講了出來。

小皇帝之前聽了朝臣的許多話,明裡暗裡都在說李易的不是,可相對來說小皇帝還是比較信任李易的,對李易的諸多建議無有不允。

因為有李易的事先提醒,呂布的態度也比在大殿上恭敬了許多,並且向小皇帝坦言說自己的傷勢還未恢復,沒有兩三個月的修養,是上不去戰場的。

這麼說是怕小皇帝腦袋一熱,將呂布派出去和人幹仗。

待三人說完了話,已經將近中午,小皇帝不顧腹中飢餓,直接召來眾臣,一連頒下了數道聖旨:

李易先殺華雄,後誅董卓,為除國賊,隱姓埋名,可謂是勞苦功高,賞千金,封襄鄉縣侯,南陽太守!

呂布領兵鎮壓長安亂軍有功,封溫侯,衛將軍,司隸校尉!

張繡誅董卓有功,封都鄉侯

張遼徐晃誅董卓有功,封都亭侯!

李誅董卓有功,封中陽縣侯,幷州刺史!

郭汜誅董卓有功,封祁縣縣侯,幷州治中從事!

除這些外,原西涼軍中如胡軫,徐榮等人也有封賞。

之前征討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亦沒有被落下,這是李易告訴小皇帝的,不能寒了忠臣義士的心,比如憂國憂民的袁術袁公路,就被封為了揚州刺史。

不過,這其中卻有功臣被“不小心”的遺忘了。

正是那在虎牢關下將呂布打的重傷險些身死的劉關張三兄弟,他們也是有功的,但李易不說,呂布也不會提自己的黑歷史,小皇帝更不知道他還有個真假難辨的皇叔,於是,破虎牢關的首功之人就這樣被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