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

小皇帝突然送了一大堆侯爵出去,即便之前有朝臣得知了些許口風,也沒想到小皇帝竟然會是如此的大方,一時間地磚上不知多了多少因為手抖揪掉的鬍子。

由不得這些大漢臣子們不激動,想他們世代忠良,對天子忠心耿耿,對大漢勞苦功高,不知付出了多少血汗才得了一個小小爵位,也不知虛脫了多少身子骨才有了今日的顯貴。

可現在呢,這些個亂臣賊子們一朝撥亂反正,直接就勝過了他們多年的辛勞,這讓他們如何肯甘心?

有些見識的人還好,縱然心中不忿,但也明白當前局勢看似平穩,實則一個不慎便會讓大漢傾覆,因此只是沉著臉,默然以對。

但那些短視之人就不行了,一個個如同死了爹一樣的向小皇帝大呼不可,特別是針對李郭汜二人的敕封,大喊絕對不能讓亂臣賊子居高位,否則就會寒了人心如何如何。

李易沒有再表態,他就站在大殿中看著這些老老少少們的表演,他已經向小皇帝明說了,不厚賞西涼諸將,西涼軍必然生亂,而且,強行說他們誅董卓有功,也能讓李易與小皇帝這兩個主謀的身上少一些仇恨。

朝堂上的爭吵持續了足足小半個時辰,最後還是按照李易與小皇帝商議的計劃行事,不過,因為這一鬧,倒是讓小皇帝對李易的好感又多了一些。

李易現在要功勞有功勞,要兵馬有兵馬,卻是始終不曾逼迫他半分,哪像這些朝臣們動不動就尋死覓活的欺負他。

於是,這念頭一動,小皇帝就起了將李易留在長安的心思……

下午過半,宮中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而且幷州兵馬也有一千人進了皇城,許多書信送到了城外軍中,接下來就是等著看城外西涼軍的反應了。

李易確定暫時沒事了,便叫徐晃點上四百可靠的忠義軍,準備帶出去回家看看,不過沒等他離開皇宮,就撞見了老大一堆人,亂哄哄圍成一片,在他們中間,兩個白胡子老頭掐架掐的好不生猛。

李易見狀,頓時兩眼冒精光,口中連稱聲厲害!

你道這幫人是誰,赫然全是朝堂之上的大人物啊,至於動手幹仗的那兩位,更是了不得。

一個是王允王司徒,至於另外一個,因為被王允老拳打的有點面目走形,李易走近了才看清楚,竟然是當代大儒蔡邕,也就是才女蔡琰的老爹。

李易帶著幾個侍衛上前想要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可是一眾朝臣們瞧見他來了,頓時散開,王允與蔡邕也不打了,各自站在一邊,不過看王允的樣子,氣呼呼的,好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一般。

李易看了看周圍,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李易說話的時候心裡已經猜出個大概了。

就在王允與蔡邕互毆的地方不遠,董卓的屍體正躺在那裡,牛輔的屍體已經被收斂去了,但董卓身份特殊,在朝堂上沒有明確下令之前,誰也不敢輕動。

於是,李易自然的就想起了在原本歷史上,董卓死後,蔡邕因為替董卓說了兩句話,王允就不顧群臣反對將蔡邕給弄死了,而蔡邕的死,也成為了王允人生最為輝煌時的一大汙點。

本以為這次沒了美人計,沒有大權在握,王允不可能再對蔡邕下手,卻不想他們兩個還是對上了。

想到此,李易暗暗比較了一下,同樣的功勞,同樣的形勢,自己可比王允低調多了。

大權在握時的王允對蔡邕說殺就殺,而現在的李易卻絕對不會那樣。

李易胡思亂想了一番,這才發現壓根沒人搭理自己,頓覺老大的沒趣,感覺自己是太好說話了,這幫大老爺們都不害怕自己。

考慮到自己不會再長安久留,也不怕得罪人,李易嘿嘿一笑,故作兇惡道:“長安內外危機四伏,今日中午有人在街頭鬥毆,被巡邏兵丁發現便是當場斬首,兩位都是當世大儒,千萬莫要自誤啊!”

李易這話純粹是胡扯,但這些朝臣們也不知道,王允與蔡邕更不知道,還以為李易是想學董卓濫殺,兩人心裡頓時一個咯噔。

蔡邕也就罷了,他只是個單純的文人,與李易沒什麼糾葛,覺得李易不會針對他,可王允就不同了,雖然明面上與李易關係不錯,但私下裡卻已經是相當的厭惡對方,王允還真怕李易一個大帽子扣下來把他給砍了。

形勢比人強,縱然心中不願,王允還是一拱手道:“好叫李將軍知曉,董卓老賊擅自稱王,大逆不道,惡貫滿盈,當戮其屍,剝其骨,縱然是粉身碎骨也不能贖其罪孽,可蔡中郎明知如此,卻道董卓乃是漢臣,不可使其暴屍在外,要為他正衣冠,還說應當讓他入土為安,老夫心中氣憤難耐,這才動了手!”

王允頓了頓,又道:“正好李將軍在此,老夫想問問蔡中郎,你這般作為,究竟是對陛下不滿,還是對董卓老賊念念不忘!”

李易明白了,雖然名知道這是王允在故意發難,但還是很無語的看向了蔡邕,這得多大膽才敢來為董卓收屍啊,都這麼大年紀了,咋還不曉得事情呢?

被李易這一掃,蔡邕有點不淡定了。

董卓雖然殘暴不仁,對蔡邕卻是很敬重的,蔡邕心中有感激,這才不忍董卓暴屍在外,想要順手幫董卓收斂一下,不想被王允撞上了。

一開始與王允上演全武行,蔡邕覺得也沒啥,可現在他也感覺氣氛有點不對了,他想幫董卓收屍不假,卻也沒到拼命的地步。

現在王允告到李易這裡,李易可是剛殺了董卓的,保不準李易真會對他下手。

蔡邕急忙道:“王司徒休要血口噴人,我與仲穎……董卓只有同僚之誼,對大漢,對天子絕無二心!”

王允敏銳的抓住了蔡邕的口誤,冷冷笑道:“仲穎……喊的當真是親切啊!”

不待蔡邕辯駁,王允便向李易正色說道:“李將軍可知道除惡務盡?”

李易暗罵一聲老滑頭,借刀殺人向來是老子的手段,你居然想把老子當刀使喚?

就算真的要除惡務盡,怎麼也輪不到蔡邕的頭上吧,真當旁人都傻呢。

而且,以蔡邕的名聲,李易殺了他絕對要被天下文人罵的體無完膚,更不要說,蔡邕還有個漂亮女兒呢!

李易心裡明鏡一般,不過,他還是點點頭。

蔡邕臉色一白,喊道:“李將軍……”

雖然蔡邕是個大儒,可他並不精於詭辯,被王允這一發難,一時間竟是不知如何應對。

李易沒著急答話,而是環顧眾臣,記得原本王允要殺蔡邕的時候,這幫人可是很積極的為蔡邕求情的,結果現在不一樣了,李易發現他們全部眼觀鼻,鼻觀心,竟然一個幫蔡邕說話的也沒有。

甚至,連李易的老丈人,以及李易覺得確實當得上“忠良”二字的一些朝臣們也沒有出聲。

李易思慮片刻,心裡便有些惱怒,別看這幫傢伙們現在不出聲,可一旦他手上沾了蔡邕的血,這幫傢伙們馬上就會對他口誅筆伐!

蔡邕貌似也看出了一點門道,臉色忽青忽白,最後滿是悲慼之色,連身形都有些搖晃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易沉吟了一會,搖頭笑道:“王司徒與我講這些卻是尋錯認了,我可不是廷尉,不敢越權,而且蔡中郎是否屬於董卓餘孽,也得陛下親口定罪才可以。”

自打董卓進洛陽後,這大漢廷尉的功能就廢的不能再廢了,李易現在想代廷尉行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一眾朝臣們覺得李易肯定得進坑,不想他竟然如此狡猾,都不知該說什麼好。

李易哈哈一笑,道:“我要回家看看了,還要勞煩諸位大人在宮中小心護衛陛下,嗯,當然了,除惡務盡也是必須的!”

李易這話說的有點陰陽怪氣,誰也摸不準他是個什麼意思,蔡邕松了口氣,在他想來只要李易不開口整他就沒什麼大事。

不過,蔡邕卻是沒瞧見王允目中閃過的一道兇光。

李易離開皇宮,便再也沒了之前的淡定,帶著四百忠義軍火急火燎的往自家趕,雖然他做了不少安排,卻也著實擔心家人出事。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在意的人只有那麼幾個,真不想她們出事。

當李易趕到自家府邸的時候,臉色直接就白了一下,他看到一隊兵馬將自家圍的嚴嚴實實,而且街道上還有血跡。

好在那些兵馬瞧見李易過來,當即就有人上前問道:“敢問可是李將軍?”

李易強自鎮定住,問道:“爾等何人,為何將這裡圍困?”

李易左手已經抓住劍柄,這幫人要是在他家裡禍害,非要殺絕了他們不可!

那士兵不知李易念頭,道:“我們奉呂將軍將令保護將軍家小,不過未曾看到將軍家人,只有二十多個亂軍想要入內劫掠,被我等殺退了。”

李易聞言大松了一口氣,暗道一聲慚愧,趕忙下馬道:“呂將軍有心了,也多謝諸位兄弟。”

那士兵連稱不敢,李易又回頭叮囑趙大,讓他取了財帛贈與這些士兵。

那士兵頓時大喜,沒想到李易這麼大方,之後自然就是忠義軍接手了府邸防禦,然後李易親自到後院將一眾女眷從地窖裡“請”了出來。

雖然這大半天她們沒直接遭罪,但心裡壓力著實不小,再加上上面有過一陣的廝殺,所以出來的時候大多數人臉色都不怎麼樣,許多更是臉帶淚痕,只有貂蟬最是鎮定。

這時,有人從宮中傳來訊息,王允把蔡邕告到了小皇帝那裡,小皇帝聽說蔡邕想要厚葬董卓,表示很生氣,直接就給定了罪,不過因為出不得皇宮,蔡邕暫時還留在皇宮裡。

除此外,王允向小皇帝告狀時,還隱約用上了李易的名頭。

李易得知這訊息,卻是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很高興,甚至都暫時壓過了與貂蟬好好交流一下的想法,直接命人備上馬車出門,同時又安排人將張遼與徐晃家的人接到自己府中,雖然這兩人還沒有成家,家中有的只是一些下人。

這次看到呂布主動派兵幫自己看家,李易是有些慚愧的,因為後世的一些評價,李易看待呂布時多少總是帶了一層有色的眼光,可這回的事情卻讓他知道,呂布雖然很容易出昏招,但也有出彩的地方。

記得呂布跟劉備打的時候,一直都對被俘的劉備家眷以禮相待,不敢有半點傷害,而且呂布自己顛沛流離的時候,始終也不曾丟掉家人,這點來說比劉備都要強。

正是呂布的“提醒”,李易才想到了去照顧徐晃張遼的家人。

不過,李易現在親自要去做的事,卻是要“禍害”蔡邕的家人了。

“便是這裡了?”

李易看著面前一處“蔡府”,向趙大問道。

趙大應道:“正是蔡中郎的宅子。”

現在李易的貼身護衛已經全都換成了趙大他們這一批陷陣營出身的人,至於原來的許剛等人,雖然依然向李易表示自己忠心耿耿,可李易卻是不敢再用,給了他們一些錢財,將他們遣散了。

“沒想到名滿天下的蔡中郎,家中竟是如此的簡樸。”

蔡邕的家並沒有位於“市中心”,所處的位置算是一處平民區,就如今的形勢,能在這裡安穩過活雖然也不錯,但奈何蔡邕名氣太大,於是就顯得廟小了。

趙大正要上前敲門,李易就喊住了他,道:“蔡中郎乃當世大儒,不可失了禮數,讓我親自敲門。”

趙大是知道李易是要來做什麼的,心中好一陣腹誹,但又不敢說什麼,只能看著自家將軍的表演。

李易敲了敲門,很快,一個老僕將門開了一道縫,見李易衣衫華貴,氣質不似尋常人,這才將門大開,恭恭敬敬的問道:“不知閣下何人,我家老爺上朝至今未歸。”

老僕心裡是有些忐忑的,今日長安城內兵馬來回調動他也看到了的,再加上蔡邕未歸,知道城中肯定出事了。

李易稍稍欠身,還了一禮,叫那老僕受寵若驚,然而,李易的下一句話就將他驚的如墜冰窖:“我是來報信的,蔡中郎被小人所害,下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