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

可惜蔡瑁是古人,否則他此刻的心情用“臥槽”來形容最恰當不過。天見可憐,他原本只是想探探李易來荊州的態度,如果能深入瞭解一下這個人更好,因此,在見面之前,蔡瑁其實是有些擔心的,他怕李易口風太緊,問不出東西,然後影響到劉表那邊做決斷,畢竟南陽郡的事情不好再拖了。

結果讓蔡瑁萬萬沒想到的是,李易跟他竟然一點都不見外,他只是稍稍問了一下,李易就什麼都往外說,甚至“過線”了也不在乎,著實叫他有點承受不住。

如果李易是胡言亂語也就罷了,他完全可以當面笑呵呵,轉頭就把李易賣給劉表,然後帶著幾百刀斧手過來將李易給砍了。

可是,蔡瑁不得不承認,李易的眼光貌似比他看的要長遠的多,叫他自愧不如,而且李易的許多看法讓人聽過之後會產生一種恍然大悟之感,讓蔡瑁情不自禁的想要多交流一些。

除此之外,最最重要的是,蔡瑁沒從李易身上感覺到對他個人的敵意,這也是蔡瑁能與李易聊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易抿了口酒,微微閉目品味著其中甘甜,看上去極為陶醉,待他將一盞飲盡,發現蔡瑁還在那裡低著頭琢磨,心中一笑,道:“我已經說了自己,接下來就說說軍師,或者說蔡家吧?”

蔡瑁這時終於稍稍回過神來,拱手道:“請襄侯賜教。”

蔡瑁在心中已經隱隱有了主意,李易這人若是直接殺了也就罷了,否則,還是與之交好吧,不為別的,光衝著對方的眼光就值了。

李易臉色一正,道:“軍師在荊州得州牧倚重,軍中諸將也以軍師為首,荊州大半兵馬都在軍師的掌握之中,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聽聞軍師族中也有多人擔任軍中要職,蔡家同樣是風頭無二。”

“其餘荊州世家,如龐、黃、蒯等,雖然各有底蘊,但在州牧平定荊州之時,只有蒯家出力甚多,所以,其餘幾家遠不如蒯家得州牧器重,當然,也可以說他們不願意被州牧重用。”

“然而,蒯家雖有蒯越蒯良兩位大才常伴州牧左右,看似不可缺少,其實如同美人,招之則來,揮之則去,若是哪天州牧心煩,一言換了便是,荊州世家眾多,這點人才還是不缺的。”

蔡瑁見李易將蒯家的兩位與美人做比,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意,別看他們同在劉表麾下,也算是團結,一般不會故意對對方下絆子,但暗中的較勁爭寵還是有的。

李易繼續道:“可軍師卻是不同,軍師於州牧卻是枕邊利刃,沒有利刃在手,州牧便是睡覺也不安寧,而且,州牧伸手可及的利刃,只有軍師這一把,暫時無可替代,所以,蔡家為荊州第一,當之無愧!”

蔡瑁撫了撫鬍鬚,下意識的想要自謙幾句,可沒等他開口,就先注意到了李易那笑眯眯的眼神,心裡莫名一陣寒意傳來,感覺到李易的話應該沒說完,而且後面的多半不是什麼好話。

果然,就見李易自斟自飲,又是一盞美酒入喉,然後長長的呼了口氣,道:“軍師將蔡家經營到了如今局面,可謂是一時人傑,然而,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如今危機就在眼前,可將軍卻一葉障目,猶不自知啊!”

蔡瑁臉色微微一沉,他想說李易是在危言聳聽,因為就荊州局勢來看,袁術退走,他在外沒有強敵,在內與劉表正好的蜜裡調油,甚至馬上還會成為親家,這種局勢之下,荊州還有誰能危害得了他蔡家?

如果李易剛見面就說出這番話,蔡瑁必然開口駁斥,不會對李易客氣,但鑑於李易之前說的頭頭是道,叫蔡瑁不得不按下了心中不快,拱手道:“請襄侯明言!”

李易聽出蔡瑁的語氣比之前生硬了一些,不過他也不在意,笑呵呵的說道:“此中有些複雜,還請軍師聽我慢慢道來。”

“先說說這荊州之內,我剛才說軍師乃州牧枕邊利刃,但我想問問軍師,若軍師是州牧,身邊卻只有這一柄利刃,可否安心?”

蔡瑁眉頭一挑,此話有明顯的挑撥離間之意,乾脆不答,就看李易怎麼說。

李易也不敢試探太過,見蔡瑁不語,便轉而道:“當然了,以州牧睿智,自然做不出那傷人傷己之事,可州牧一旦再想收他人為利刃,軍師想來定是不快的,勢必要出手阻攔,之後不管事情成與不成,州牧即便嘴上不說,心中必然不悅,此為危機之一。”

“哈……”

蔡瑁哂笑一聲,搖頭道:“襄侯所言……呵,我也不做那虛偽之人,承認襄侯前面說的有理,可後半句,這點小事也算得上危機?”

李易面色不變,笑道:“這只是其一,軍師聽我說完可好?”

“請!”

“州牧雖為荊州之主,但荊州幾大世家真正為州牧效力者,不過蔡、蒯兩家,為何?因為諸多世家還在觀望之中,想看看州牧是否值得他們效力,或者說州牧是否有手段在這亂世中爭得一地安寧。”

蔡瑁忍不住打斷道:“襄侯此言差矣,州牧乃漢室宗親,名列八俊,才學當世少有,美名天下皆知,之前荊州之亂也是旦夕平定,如此威勢諸多世家已然看在眼中,何來繼續觀望一說?”

李易被打斷也不生氣,反問道:“州牧之才比之蔡中郎如何?”

蔡瑁呼吸一滯,不得不承認道:“略有不如。”

“州牧之名比之蔡中郎如何?”

“略……有不如。”

“呵呵。”

李易笑了,笑的有點壞,低聲道:“之前易所言略有隱瞞,還望軍師莫要怪我。”

蔡瑁心念急轉,奇怪的看向李易,卻想不到他在那裡騙了自己。

“實不相瞞,蔡中郎雖然才名滿天下,但在長安得罪小人,險些身死,當時是我救了蔡中郎一命,不過之後卻不是將蔡中郎請到南陽,而是將他‘擄’來的。”

“什麼!你,你竟然,好大的膽子!”

蔡瑁驚的目瞪口呆,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蔡邕這種人才華非凡,連董卓都對他尊敬的很,李易卻是敢擄走他,這要是傳出去,李易難道就不害怕被天下人唾罵麼?

李易彷彿沒看到蔡瑁的臉色一般,絲毫不見心虛,繼續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蔡中郎於我有用,所以我便要將他‘請’來,此事傳出去雖然對我名聲有礙,但當真誹我謗我者,不過一些愚蠢頑固之輩罷了,真正有識之士,卻是明白我所作所為,其實是兩利,即便蔡中郎本人雖然對我有些怒意,卻無半點怨恨。”

蔡瑁很想說李易這些看法都是歪理,可李易已經提前說了,誹謗他的都是愚蠢之輩,蔡瑁只好強忍著不去質問李易,不過馬上他心中就是一驚,道:“如此機密之事,你為何告訴我?”

李易微微拱手,溫聲道:“因為我想讓軍師知曉,我是以誠待軍師啊。”

以蔡瑁如今的地位,親近示好,或者拍馬屁的話聽的太多了,但李易這句以誠相待卻是叫他心中莫名有一道暖流湧動。

是啊,連擄走蔡邕這般“不要臉”的事都與他分享了,的確是真誠的不能再真誠了,同時也讓蔡瑁再次確認,李易對他,對蔡家真的是抱著善意的。

“襄侯好……好手段,蔡某佩服。”

蔡瑁苦笑著拱了拱手,隨後又保證道:“蔡中郎之事,蔡某絕對不言語第三人知曉。”

“哈哈,那就多謝軍師了。”

李易還禮,蔡瑁的話同樣是一種善意,雖然李易並不完全相信蔡瑁的保證,不過正如李易所說的,蔡邕的事情真正傳開也只是有些無傷大雅的小麻煩罷了,這可是亂世,人人都在為自家忙活,能有幾個閒著沒事來管蔡邕死活的?說不定還有不少人欣賞他這種乾脆的做事手段呢。

有了蔡邕的例子墊底,李易繼續之前的話題,道:“亂世之中,才學賢名固然有用,卻也有限,之前荊州宗賊掃滅,乃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再加上蔡蒯兩家推動,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州牧不過恰逢其會,與名望關系不大,所以,州牧的手段究竟怎樣,還是要看看才會知曉,因此,諸多世家選擇觀望,看似過於小心,實則穩妥之舉。”

可能是因為那句“以誠相待”起了作用,蔡瑁覺得自己與李易親近了一些,直言道:“那襄侯便是說我蔡家與蒯家孟浪了?”

“非也,蔡家與蒯家接納州牧入荊州,於公可保荊州百姓,於私則讓家族壯大,實乃絕對明智之舉,只是,時也勢也,天下局勢變化之快,卻不是當時所能預見的。”

聽到這裡,蔡瑁忍不住又看了李易一眼,近來的時局變化,李易可是居功甚偉啊!

李易繼續道:“如果州牧有明主之相,日後荊州世家紛紛來投,與軍師同事一主,於州牧自然是有大利,然而對於蔡家還有蒯家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蒯家也就罷了,大家同是文臣,所爭不過口舌之利,唯獨軍師手握軍權,這叫旁人如何甘心?”

“其餘世家不管是為了公利,還是為了私心,入仕第一要做的便是削減軍師手中權柄,讓軍師做一個真正的軍師,或者是像文將軍那樣的一方大將,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州牧也會順水推舟,敢問軍師,到時候將如何應對?”

蔡瑁忍不住點了點頭,面色有些發黑,論智謀他自知比不過蒯家兄弟,其餘世家也不乏英才,李易說的那種局面如果出現,他還真的擋不住。

舉兵抵抗是不可能的,他的兵權雖大,卻是借了劉表的名義,如果作亂,必然上下離心,那就是自掘墳墓,自絕於荊州。

可是,如果沒了兵權,他蔡瑁的威勢還能剩下多少?怕不是新人笑舊人哭?到那時他又該如何自處?

李易打量了一下蔡瑁的神色,又飲了一盞酒,道:“軍師莫要心憂,我說的只是州牧能夠盡收荊州世家之心的情況,更多的可能卻是保持現狀,荊州仍是蔡家獨大,蒯家為輔的局面,不過那時候蔡家的危機卻是要從外而來了。”

“還請襄侯細說。”

蔡瑁對著李易行了一禮,態度比之前要客氣的多。

李易目光閃過一絲得色,但很快就壓制了下去,提醒自己千萬不可得意忘形,然後穩了穩心神,道:“州牧安定荊州後若有意南下或者進取中原,前提必須有荊州世家效力,所以暫且不提也罷,今日只說這困守荊州之局。”

蔡瑁見李易語氣似有些不以為然,道:“襄侯言下之意是州牧必然守不住了?”

“那是自然。”

“為何?”

李易笑道:“因為天下諸侯之中,以州牧年紀最長,只此一點,荊州必敗無疑。”

蔡瑁呼吸頓時一滯,他承認李易說的很有道理,但從年齡上將劉表一棍打死,是不是太不給面子了?

頓了頓,蔡瑁道:“大公子劉琦,為人慈孝,有州牧之風,州牧百年後可繼州牧之志!”

李易記得三國電視劇裡面,蔡瑁可是把劉琦欺負的夠嗆,叫他印象非常深刻,現在卻要幫劉琦說話了,當真是是世事無常,於是李易忍不住笑了起來,問道:“軍師可願為大公子肝腦塗地,出生入死?”

蔡瑁本就不自然的表情直接就僵住了,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法與李易爭論問題,不是他不行,實在是李易太不給面子,一開口就直指要害,絲毫不留餘地。

劉表名聲很大,恰恰荊州也需要一個名義上的掌舵人,所以蔡瑁願意接納,並奉劉表為主,可劉琦……

且不說蔡瑁與劉琦關係平平,就看劉琦本身不過中人之姿,太平盛世也就罷了,亂世中一個中人的州牧要來何用?

見蔡瑁再次被自己說的啞口無言,李易笑了笑,道:“看來軍師也明白了,荊州將來多半會落入他人之手,到那時,荊州諸多世家弟子各有前程,或擇主而仕,或做個富貴閒人,州牧妻兒若是聰明,亦可保全性命,唯有蔡家兇險非常,至於軍師本人,更是九死一生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