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

蔡瑁,李易覺得這是一個不太好評價的人。

李易印象中蔡瑁的人生中主要就幹了兩件大事,第一是帶著劉表的家當投了曹操,第二就是用自己的腦袋幫美周郎和他的小朋友來了一出反間計。

乍一看,蔡瑁好像就是一個沒什麼大出息,也沒什麼好運氣,整體來說是屬於比較悲催的那種傢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是,稍稍用心揣摩一下這個人,便叫李易不敢有絲毫掉以輕心。

先說蔡瑁的勢,如今蔡瑁身後的蔡家,在荊州可是首屈一指的大世家,再加上他手握兵權,蔡瑁在荊州的影響力,恐怕僅次於劉表。

然後就是蔡瑁的才,劉表之前能迅速平定荊州內部宗賊之亂,蔡瑁出力甚多,可見蔡瑁縱然不是英明神武,也絕對遠在中人之上。

後來赤壁之戰時,周瑜也是因為看了蔡瑁的水營感到忌憚,這才有了反間計。

江東周公瑾何許人也,能讓周瑜忌憚的人,又會差到哪裡去?

如果曹操沒有一時糊塗,有蔡瑁張允為曹操訓練水兵,赤壁一戰的勝負還真的不好說。

至於蔡瑁的人品,帶著荊州投曹操,這事幹的確實比較沒出息。

可是看看劉表最後那幾年的表現,完全就是一塌糊塗啊,今天要把荊州送給劉備,明天又要廢長立幼,曹操與袁紹打仗,居然連背後捅刀子的勇氣都沒有,有劉表這種墨跡的主公做榜樣,他的下屬又能有多少英雄氣概?

因此,蔡瑁或許人品有點問題,但在李易看來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如果主公夠強勢,不讓蔡瑁過分給家族弄權的話,這還是一個很好的鎮守一方的人選。

一邊在心中思考著應對,李易快步走到廊下,就見迎面走來一個不到三十歲的男子,身板雖然健碩,卻又透著幾分文士氣質,想來便是那蔡瑁了。

“這位便是李襄侯了?”

蔡瑁先拱手開口說話了,在看到李易的時候,蔡瑁心中感覺稍稍有些詫異,根據之前傳來的訊息,知道李易很年輕,可真正見了面後蔡瑁才知道對方比他想的還要年輕的多。

而且李易身上的氣質讓他感覺有些不同尋常,倒不是不好,只是單純的與他之前所見的任何人都不同。

再看看李易腦袋上的那一串頭銜,左將軍,襄鄉縣侯,南陽太守……

莫名的,蔡瑁不禁記起了昨晚在妹妹面前將劉表吹的天上有地下無的,現在想想,若是放在同樣的年歲,劉表對比李易貌似也不算什麼啊。

心中雜念雖多,卻也只是一閃而逝,蔡瑁快步走到了李易面前,眼中帶笑的打量著李易,看上去頗為親切,任誰也想不到,便是這人昨日還說要在甕城設下刀斧手伏殺李易。

李易也看著蔡瑁,頓了頓才還禮道:“不才正是李易,面前便是軍師吧,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我觀軍師有昔日班都護之風啊!”

蔡瑁聞言好不快活,畢竟是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同時心思也是急轉,李易稱呼他為軍師,這是在表示順從,願意以劉表為主麼?

於是,蔡瑁心中稍寬了一些,他來之前可是下過一番功夫的,主要是擔心李易年輕,鋒芒太盛,不好相處,現在看來這也是個知趣的人。

蔡瑁連忙擺手道:“這般稱讚萬萬使不得啊,特別是在襄侯面前,更是叫蔡某羞愧啊。”

“這是為何?”

李易看著蔡瑁眨了眨眼睛,似乎頗為疑惑。

蔡瑁笑道:“襄侯誅殺董卓,為國除賊,乃當世英雄,蔡某不過鄉野之人,無寸功於國家,如何敢與班都護相提並論?”

李易一臉嚮往的向長安方向拱了拱手,道:“為國除賊,全仰仗陛下天威,李某不過是有些許匹夫之勇罷了,唉,愧對陛下厚愛啊,反倒是軍師……”

李易轉向蔡瑁,道:“軍師助州牧安定荊州,讓百姓免於災禍,這可是惠及萬民的大功勞啊!”

兩人互相吹捧了幾句,然後對視一眼,又同時大笑一聲,然後很有默契的攜手走到屋內,侍女奉上酒水,然後退下。

兩人都很清楚,剛才的話雖然是吹捧,卻也是一個對對方態度的試探。

不過,李易暫時看不出蔡瑁對他抱著怎樣的態度,但是李易相信,蔡瑁應該從他的話中感覺到了善意。

李易攜萬民書入襄陽,可以說已經把巴掌扇在劉表臉上了,所以李易考慮再三後,決定自己可以著急見劉表,但具體辦事卻必須緩一緩,不能催促太急,不然將劉表惹惱了直接掀桌子,這結果可不是他想要的。

“襄侯自帝都而來,不知這荊州風土,可還入得了襄侯的眼?”

蔡瑁飲了一口酒,輕笑著問道,似乎也不急著直接進入主題。

李易舉杯向蔡瑁示意,飲罷,卻是沉吟不語,蔡瑁見狀,好奇道:“難道是有什麼難處,襄侯說不得麼?”

嘴上這麼說,蔡瑁心中卻是斷定李易要拿南陽來說事了,不過這樣正好,畢竟李易是“求”上門來的,總沒有讓他先提起南陽的道理。

不想,在蔡瑁的追問之下,李易卻是嘆了口氣,道:“董卓入洛陽之前,京畿繁華十倍於荊襄,可如今,雖然南陽有些許不太平,但荊襄卻也十倍於京畿。”

蔡瑁不由怔了怔,按照節奏,李易應該開始哭爹喊娘的叫屈了,可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而且,南陽已經一片糜爛,李易更是準備了萬民書,可現在卻說南陽只是有“些許”不太平,與之前的態度截然相反啊。

李易看了蔡瑁一眼,繼續道:“不過,再過十年,天下窮苦之地,怕是就要以荊襄為最了。”

“這是為何?”

蔡瑁脫口問道,然後才反應過來,自己似乎是被李易的話帶著走了,不過,既然李易不急,他也樂意花時間與李易聊一聊,畢竟李易是一個很傳奇的人物。

而且,蔡瑁自詡年長,李易若是想要在他面前賣弄才學,他應當也可以壓過李易一頭,好叫李易在荊州收斂幾分。

李易道:“敢問軍師,討伐董卓的那十八路諸侯,如今還剩下幾人?”

“唔?”

蔡瑁又是一怔,完全沒有跟上李易的思路。

“呵呵,如冀州韓馥,豫州孔,兗州劉岱,這三位均是一州之主,其中有一位還是漢室宗親,聯軍討董之時是何其的英雄了得風光無限,可現在才過去多久,卻是接連化作了塵土,可惜,當真是可惜啊。”

李易說話時聲音很輕,滿滿的遺憾之意,卻是聽得蔡瑁心驚肉跳,這是在暗指劉表麼?

還是說李易自己想要殺劉表?

蔡瑁目光微冷,心中有些怒意,但忍著沒發作,他想看李易接下來會怎麼說。

“如今袁本初取冀州,正鞭指河北,放眼四州之中,唯有白馬公孫瓚可與之一戰,但也只是一戰罷了,終究難免亡與袁本初之手。”

“袁公路剛剛落腳揚州,這是個不甘寂寞之人,手下又有精兵猛將,若揮師東南,一時難有敵手。”

“長安,天子所在,國賊雖死,但李郭汜受封之後卻遲遲不願領兵上任,也不曉得朝中發生了什麼變故,總之,如今長安城中風雲詭異。”

“至於中原,更是英雄眾多,暗流湧動,就如同是養蠱一般,也不知誰能熬到最後,當然,最後這位還要面對南北強敵。”

“唉……”

李易悠悠的嘆了一聲,道:“天下局勢混亂如此,荊州雖然有欣欣向榮之勢,可十年,甚至五年之後,荊州便是天下英雄決戰之地,稍有不慎,一切繁華皆做黃土,先生身為荊州軍師,不知州牧可有應對?”

李易說話的語氣與平常聊天沒什麼區別,但對蔡瑁來說,卻是壓力重重,臉上那種公式化的笑容更是再也笑不出來了。

對如今的天下局勢,整個荊州集團自然是有關注的,也有過許多推演,可是,蔡瑁忽然很無力的發現,那許多智謀之士的推論,竟然好像還沒有李易這短短幾句話來的明白。

這讓他不禁生出了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而且,李易問他劉表有什麼決斷,呵呵……

雖然劉表已經坐上荊州之主,可南陽正亂,荊南的幾郡也有人面服心不服,所以劉表集團的核心人物想的都是安穩荊州,至於說與天下諸侯爭鋒,那是好幾年之後的事,他們現在最多也就是想想,具體綱領卻是半點也無。

蔡瑁感覺很鬱悶,他如果什麼也不說,難免會叫李易看輕了荊州人士,但叫他臨場發揮,心口胡謅,這也是萬萬不可的。

就在蔡瑁為難的時候,李易很是善解人意的給了他臺階,道:“看來軍師與州牧韜略已經盡在心中,我這般相問,倒是冒昧了。”

蔡瑁點了點頭,臉色尷尬,不過,他的反應也不慢,這個問題他不知如何作答,乾脆拋回去好了。

就見蔡瑁一拱手,道:“襄侯既然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想來早已經有了對策,蔡某願意洗耳恭聽。”

李易撇了蔡瑁一眼,心中嘿嘿一笑,隨後淡淡道:“不知軍師這一問,是為了州牧,還是為了……蔡家?”

蔡瑁眉頭一挑,他發現自己的思路又被李易帶偏了,心中當真是鬱悶,索性道:“既不為州牧,也不為蔡某,而是為襄侯自己呢?”

話一出口,蔡瑁就有點後悔,這麼問顯得自己太沒品了。

不想李易卻是絲毫不見意外,笑道:“我欲在南陽開一書院!”

“嗯?”

蔡瑁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道:“書院?”

李易鄭重的說道:“沒錯,正是書院。”

蔡瑁嘴唇動了動,他發現自己徹底跟不上李易的思路了,當然,要說李易千里迢迢跑來南陽就為開學堂,打死他也是不信的。

而且聽李易的口氣,他如果真要開書院顯然不會是小打小鬧,可這書院豈是好開的?

雖然李易名氣不小,但也只是有名氣,算不得名士,而且年紀輕輕的,這完全不像是做學問的樣子嘛。

見蔡瑁臉上明顯透著不信的神色,李易低聲道:“不瞞軍師,為了開書院,我特意自長安‘請’了一位大儒坐鎮。”

“哦,不知是哪位?”

“呵呵,說起來還是軍師的本家啊。”

“我本家?難道是……蔡中郎!”

蔡瑁心頭一震,驚訝的看向了李易,如今長安太亂,李易裹挾蔡邕算不得什麼大事,所以蔡瑁並不清楚其中緣由,還以為蔡邕是因為欣賞李易,主動跟隨李易。

這麼一想,蔡瑁就更覺得李易深不可測了。

蔡瑁一拱手,問道:“不知蔡中郎現在何處?莫說州牧,便是蔡某也仰慕的很啊!”

李易輕咳一聲,道:“蔡中郎路上受了一些驚嚇,如今正在休養,待其康復後,易當親自陪蔡中郎來襄陽見過州牧。”

蔡瑁點點頭,笑道:“甚好,既然有蔡中郎在,襄侯這書院倒是叫蔡某也想要看一看了。”

李易忽然失笑道:“不瞞軍師,蔡中郎雖是我請來坐鎮,但書院所教授的學問,蔡中郎卻只能佔一半。”

見蔡瑁一臉疑惑,李易繼續道:“蔡中郎所學,可使人明是非,懂善惡,知羞恥,識良莠,然,亂世之中當有雷霆手段,這些文雅之學難免有些不足。”

蔡瑁微微皺眉,覺得李易這話太過冒失,不過鑑於李易之前給他的印象比較高深,並沒有出言質疑,而是問道:“那襄侯還打算要書院教授些什麼?”

李易點了點心口,道:“我自己鑽研出來的學問。”

蔡瑁麵皮頓時繃緊,他怕自己會忍不住笑出來,不過緊接著李易的下一句話,就把他的笑意給震了回去。

“旁人做學問,或是為了心中清明,或是為了一世顯貴,可我,卻是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軍師,你說說看,在書院中講這樣的學問,如何?”

蔡瑁嘴巴動了動,他想說李易是在大言不慚,可就聽這幾句話的氣勢,是個大言不慚的人能講出來的麼?

這要是真的,李易的心該有多大?

李易瞧見蔡瑁差不多給自己忽悠蒙了,微微一笑,繼續道:“有一處這樣的書院,有弟子百人,各個身負經世之學,軍師,你說,天下亂時,我李某人身為院長,當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