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

其實李易也是無奈,蒯越的身份在那擺著呢,還有劉表的保護,他真心動不了。

於是,李易想要從這件事情上表明自己的態度,就只能從兵馬上做文章了。

之前那些時間,李易對荊州的兵馬,也就是劉表能完全掌控的兵馬,有了一定的瞭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新野駐軍一萬餘人。

襄陽城內外三座大營,有將近三萬人。

南郡大概有萬人,江陵因為地處要害,有將近兩萬。

最後,就是荊南,也就是劉磐與黃忠麾下,那裡大概有萬五千人,這些兵馬主要是用來震懾經南四郡。

當然,這些兵馬的數字上多少都有些水分,而且,除了這些兵馬本身,如果動員起來,還能在各個縣城動員起來不少人。

原本就李易與劉表商議的,李易也就是招攔一萬多人,而現在,如果順勢想著劉表張口要兩萬,李易稍稍操作一番,膽子再大一點,拉起小三萬人難度真心不大。

有了這麼多人,劉表就算是想動李易,也動不了了。

荊州軍的戰鬥力李易已經見識過了,砸的一筆,蔡瑁親自帶隊都被紀靈以絕對劣勢的兵力打的跟狗一樣,小命差點都沒了。

而且,劉表現在雖然有十來人兵馬,但每個地方都需要兵馬鎮守,在世家沒有豁出家底支援他的情況下,真正能用於拉出去作戰的機動部隊,也就兩三萬人,與李易將來的麾下人馬差不多。

李易麾下可是有著張遼徐晃這等猛將,真打起來,李易感覺自己能贏。

只是,李易擔心劉表會不會答應這個條件。

賈詡與郭嘉也開始在心裡盤算,他們感覺到,李易要兩萬人,有些觸碰到劉表的底線了,雖然不怕,可失去了襄陽的支援,李易這邊的日子會苦很多。

賈詡想了想,猶豫道:“此事……怕是有些困難啊。”

李易嗯了一聲,輕輕皺了下眉頭,其實他也對此沒什麼把握。

郭嘉忽然開口道:“主公,既然要徵兵,主公為何只要區區兩萬人馬,在嘉看來,主公大可告訴州牧,募兵五萬!”

“奉孝不是在說笑?”

李易有些愕然的看向郭嘉,他不知道郭嘉怎麼想的,怎麼開始滿口跑火車了。

郭嘉微微一笑,顯得很是自信,道:“主公增加募兵,除了增強實力,就是表示對州牧對蒯越一事的處置不公表示不滿,既然是表示不滿,何將胃口放的大一些?”

李易問道:“可州牧必然不會答應。”

“呵呵……”

郭嘉發出一陣有些不懷好意的笑聲,道:“如果一切太平,州牧自然不會答應,可是南陽再度生亂,或者,豫州,揚州興兵來犯呢?”

李易猛的瞪大了眼睛,是啊,南陽沒事,好端端的,李易自然不能徵兵,可要是有了外部壓力,那就不一樣了,到時候就算李易不募兵,劉表為自保,都得上杆子募兵。

而之前新野的戰績已經告訴劉表,他手下的人打仗不行,只要文聘不出山,這募兵的事多半會交給李易,也就是放在南陽去做。

李易恍然大悟,之前只是把眼光侷限在了荊州內部,被郭嘉這一提醒,卻是直接開啟了出路。

李易忍不住站起身,來回走了幾步,忽然說道:“奉孝所言甚是,只是袁術雖然有意荊州,而且兵鋒正盛,但袁紹也難舉大軍發兵南陽,即便是佯攻也很難做到。”

“這個簡單。”

一直在思索的賈詡也開口,說道:“袁術此人見利忘義,目光短淺,主公只要許諾將來願奉袁術為荊州之主,而主公求劉表與蒯越人頭,袁術必然答應。”

“而且之前幾次刺殺已經傳遍荊州,袁術必然有所耳聞,主公為報私仇選擇袁術,袁術斷然不會懷疑此計有詐!”

李易點點頭,這個道理說得通,不過李易想了想,又道:“叫袁術出兵不難,但袁術也不會自壞根基,如今能動用兵力最多也就萬餘人,我這裡募兵兩萬足矣,可花費了這許多心思,只比原本多出幾千人,實在是不划算。”

“這……”

賈詡捋著鬍鬚,喃喃道:“其實,以袁術性情,做出窮兵黷武的事情不算是意外,只是,需得叫他看得見的好處才行,所以……主公容某想想……”

李易想起了袁術的原本的經歷,剛剛到揚州的時候,袁術還算是比較正常的,他是什麼時候開始自我感覺良好的?

忽然,李易心中一動,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

李易看了看左右,示意周圍侍從退下,然後低聲道:“兩位稍待片刻,我去去就來。”

郭嘉與賈詡知道裡要做什麼,不過還是很配合的點點頭,原地等待。

很快,李易捧著一個紅漆木匣走了回來,李易將木匣放在几案上,對典韋吩咐道:“惡來,你親自在外巡視,沒我的命令,不許任何人靠近十丈之內,若有人違令,殺!”

“喏!”

看到李易如此鄭重,典韋心中一凜,抱拳領命,然後一臉嚴肅的跑出去安排了。

現在屋中除了李易,剩下的就是賈詡,郭嘉,還有黃月英,這三人雖然都與李易很熟悉了,可看到李易的態度,也是感覺有些緊張,隱隱感覺到有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要發生。

李易分別看了三人一眼,道:“此事事關重大,除我之外,只會有你三人知曉,若是走漏了風聲,我等必然大禍臨頭!”

賈詡與郭嘉趕忙抱拳道:“請主公放心,我等絕對守口如瓶。”

黃月英也跟著表態,道:“師父放心,月英可以保證,即便家父問起,也不會透露半句。”

“好,我信得過你們,只是事關重大,所以必須要提醒你們一二。”

李易說罷,又對黃月英道:“這些事就無需記錄了。”

“是。”

黃月英放下筆墨,跪坐在一旁靜靜的看著木匣,她是真的好奇了。

李易輕輕展了展手,儘量取出手中溼汗,取下銅栓,輕輕的取下木匣的蓋子,只見一抹透著熒光的四方溫玉,緩緩的在眾人面前出現。

郭嘉與黃月英雖然聰明,但見識有限,可賈詡就不同了,他可是在洛陽與長安混過的,直接就不淡定了,猛的站了起來,叫道:“這是”

剛開口,賈詡的話音又戛然而止,他如果喊了出來,絕對是給李易遭災。

賈詡趕忙重新跪坐下來,臉上滿是興奮之色,顫聲道:“這……這是,傳國玉璽?”

“什麼?”

郭嘉與黃月英也嚇了一跳,他們剛剛雖然看出這是一方印璽,但理智讓他們根本沒敢往傳國玉璽這一塊想,現在聽到賈詡的話,再有李易的點頭肯定,一時都有些驚呆了。

郭嘉吞了口唾沫,抬了抬手,想摸摸傳國玉璽是什麼感覺,但馬上又想到這麼做是犯忌諱的,趕忙深吸幾口氣,叫呼吸平穩下來,這才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主公,這玉璽是真的,還是贗品?”

“自然是真的,貨真價實!”

李易說著,伸手將玉璽抓了起來,在手中轉了轉,叫他們看清楚上面的篆刻,還有黃金修補的缺角。

其實,李易也是許久沒有碰觸玉璽了,這一入手,他就感覺自己的心裡像是長了野草一般,野心怎麼收都收不住。

李易強行讓自己鎮定,不能失態,緩緩將玉璽放回,正要繼續說話,就見賈詡一臉激動的拜道:“玉璽在手,主公果真乃是天命之人啊!”

賈詡是真的激動,眼眶似乎都滋出了淚花,他原本就覺得李易肯定能打下一大片基業,現在看到連傳國玉璽都不聲不響的出現在了李易的手中,這只能說是天命了!

賈詡甚至已經想象道了將來李易成為九五之尊,他也要被人冠上慧眼識英主的賢名。

要知道,賈詡可是第一個主動上門找李易求收留的,只要李易成功,絕對能成為佳話。

緊跟著賈詡,郭嘉與黃月英兩人也是對著李易行了個大禮。

由不得他們不激動,玉璽對李易來說只是野心,可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那真的是代表著天命。

說句不客氣的話,手裡抓著玉璽,就能忽悠好多人去賣命,當然,因為玉璽帶來的麻煩也會更多。

李易沒想到他們三人會有這麼大的反應,趕忙說道:“不必如此,快快請起。”

三人收了手情緒,不過,看著有些暈紅的臉色,顯然這心情不是那麼快能平復下來的。

李易將玉璽重新收好,相等他們心情恢復的差不多了在說話,不想這時,黃月英的臉色忽然白了一下,道:“師父,你難道是想要將玉璽送給袁術?”

黃月英細聲細氣的,可她的話直接叫郭嘉與賈詡嚇到了。

是想一下袁術的性情,若是袁術得到玉璽,那真是什麼事情都能幹出來。

眼看著幾人已經把“死諫”兩字寫到了臉上,李易趕忙說道:“不要胡思亂想,如此重器,我豈會交到他人手中?”

聽到李易的保證,三人同時松了口氣,李易真要送出玉璽,他們非得瘋了不可。

賈詡擦了擦額頭上的喊,苦笑道:“主公究竟是如何打算,還是直說吧,否則屬下實在是有些承受不住啊。”

李易哈哈一笑,掩飾了自己的心虛。

其實李易還真的動過獎玉璽送給袁術的念頭,當然,送出之前,他會先引上幾百張空白的聖旨做備用。

畢竟在李易看來,小皇帝還沒死,傳國玉璽雖然是國之重器,可連皇帝都是傀儡,一個玉璽再怎麼貴重也是死物,送給袁術,叫袁術做自己的臨時同盟,而且,如果袁術稱帝,提前腳亂漢末的這一嘆渾水,不管是對李易自己,還是對天下百姓,其實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好事。

只是李易沒想到玉璽在這些賈詡等人心中的分量這麼重,如此李易就捨不得交出去了,而且,真的送了,怕是得他們給罵死。

不過,因為他們的態度,李易也有了新的想法。

“玉璽自然是不能送出的,不過,我若是叫人偽造一方玉璽,然後叫袁術得到,你們覺得如何?”

“袁家底蘊深厚,若是偽造玉璽,必然被袁術識破,到時候豈不是會反過來怨恨師父?”

原本黃月英的很少開口參合李易政事的,不過玉璽實在是太過打動人心,她也是有些忍不住了。

李易笑了笑,黃月英雖然聰明,可談論正治,還是差了一些啊。

郭嘉因為太過年輕,不好折了黃月英的面子,只是笑了笑,不過賈詡的顧忌就少了一些,搖頭道:“據詡所知,傳國玉璽在大將軍死後,便隨著宮中內亂不知所蹤,董卓後來多方尋找,也不得玉璽蹤跡,如今也是因為天子年幼,大權旁落,沒有閒暇,否則必然是掘地三尺也要將傳國玉璽找出來。”

“玉璽,國之重器,如果主公名人偽造一方贗品,贗品落入忠義之士手中,必然會上報官府,然後嚴查造假之人,可若是落入有心人手中,卻是要生出別的心思了。”

說著說著,賈詡忽然冷笑了一聲,道:“其實,十常侍之亂後大漢江山風雨飄搖,世人全都將此歸罪與董卓,在詡看來,卻是有些偏頗了。”

郭嘉低聲道:“袁家?”

“正是!”

賈詡點頭,說道:“之前種種變故,幾乎全都少不了袁家在背後推動,只是董卓太過兇殘,這才脫離了袁家預期。”

“不過,為了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結盟,袁家為盟主,這聲望可我是如日中天,若非董卓遷都,避開聯軍鋒芒,雙方倘若當真在洛陽拼死一戰,袁家如今或許已經是……呵呵。”

賈詡冷笑了一聲,繼續道:“再看現在,袁紹雖然名滿天下,但行事手段卻是忽然有些下作,似乎急不可耐,一心一統河北。”

“袁術更是不必多說,心中貪念人盡皆知!”

“所以,詡斗膽斷言,袁家弟子早就志在天下,若得玉璽,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