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3章 蔡邕急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3章 蔡邕急了

李易沒想到劉琦的反應會這麼強烈,暗道君子果然可以欺之以方,然後握住劉琦手腕,微微用力,低呵一聲道:“大公子!”

聽到李易的聲音,劉琦稍稍抬頭,正好看見李易盯著他的眼睛,誠懇道:“在李易眼中,大公子與州牧一般,都是赤誠君子,這些胡話休要再說了。”

劉琦目光複雜,輕輕搖頭,慘笑道:“襄侯這般寬慰於我,但是,你可知我做了什麼,哈哈哈……”

劉琦笑的有些發癲,剛開始聲音很大,可到了後面,就再次哽咽起來,喃喃道:“襄侯可我為何明明與你約定好了同來南陽,卻為何忽然出走江陵,不敢與你同行?”

“你可知,蒯越對你動手之前,其實我已經知曉此事,只是被私利遮掩雙眼,竟然對襄侯安危不聞不問。”

“你可知,趕路這幾天中,我雖然快馬加鞭,心中卻是驚懼不已,生怕到了南陽,襄侯會一怒害我性命。”

“襄侯說我是君子,如此君子……呵呵,我實在是萬般慚愧啊!”

劉琦這些天來心理壓力本來就大,此時對著李易一番訴說,似乎有控制不住的架勢,揮起巴掌就要抽自己的臉,李易見狀,趕忙將劉琦的手腕抓住,死死的按住他,嘴唇動了動,其實李易也想抽劉琦一個大耳刮子,不過他知道不能那麼幹,忍了老半天方才說道:“其實,不瞞大公子,此事之前我就已經猜到了。”

劉琦臉色一白,然後羞愧的閉上了眼睛。

李易拍了拍劉琦的肩膀,道:“我雖然知道事情緣由,但依然不怪大公子。”

劉琦眼皮輕顫,沒有睜眼。

李易繼續道:“聖人尚且一日三省,以大公子如今年紀,偶爾有些差錯,也是難免,我又豈會因此責怪大公子?”

李易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坦然,渾然忘記了他與劉琦年紀差不多的事實,甚至,就連劉琦自己也忘記了這一點。

劉琦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麼,李易卻已經搶先道:“我這裡有一句話想要送與大公子,不知大公子可願一聽?”

劉琦現在心中滿是歉疚,見李易這麼說,趕忙睜開眼睛,說道:“襄侯請講,琦必然銘記於心。”

李易微微一笑,道:“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劉琦口齒輕動,喃喃著,細細咀嚼著李易話語的味道,片刻後,一直緊皺的眉頭微微鬆開,向著李易深深一拜,沉聲道:“襄侯金玉良言,叫琦茅塞頓開,今生至死不忘襄侯點撥之恩!”

李易笑著將劉琦攙扶了起來,道:“大公子無需如此,我也是不忍大公子因為往日一念之差,就此心中鬱郁,否則,乃是荊州一大損失,也是天下百姓的損失啊。”

劉琦又是慚愧,又是感動,低著頭深吸一口氣,猛的抬起頭來,鄭重說道:“襄侯說的是,我將來必然不會叫襄侯失望!”

說道最後,劉琦的目光開始漸漸變得堅定起來,李易見到如此變化,心裡不由打了個突,自己只是想忽悠劉琦而已,該不會因為自己的話,叫劉琦從此小宇宙爆發,開始奮發向上吧?

真是那樣,可就是給自己的將來增加阻力啊。

不過很快,李易心中的顧慮就被打消了個一乾二淨。

因為李易的態度,將劉琦感動的不能自已,接下來,不用李易提問,劉琦就主動把蒯越給賣了個乾乾淨淨。

當日蒯越如何勸說讓他殺李易的話,只要是能記起來的,劉琦全都給李易複述了一遍。

李易在一旁聽著,感覺是真的語了,拋開本身立場問題,蒯越所作所為,雖然無法否認,一部分是受私心的影響,但更多的,蒯越是確確實實的站在劉表的角度來考慮。

這點劉琦也應該清楚,結果劉琦這一激動就把蒯越給賣了,連個抵褲都沒給蒯越剩下。

劉琦是被李易給感動了,想要以此表示他是個君子,事無不可對人言,可是,有些事情不能這麼幹,否則必然會叫人寒心。

李易可以斷定,只要自己稍後將這裡的談話對外透漏一二,將來蒯越,乃至整個蒯家都不會被劉琦父子所用了,畢竟跟著這樣分不清親疏內外的老闆,前途可謂是渺茫。

所以,李易也就不擔心劉琦能帶給自己的威脅了。

不過,與此同時,李易還有些後怕,因為蒯越對他的剖析實在是太到位了,簡直就像是肚子裡的蛔蟲,除了沒看出李易是想做皇帝,其餘在荊州這一塊上的謀劃,基本被蒯越給看了個透透,也就難怪在劉表不點頭的情況下,蒯越還要忍不住下殺手。

所有話都說開了,除去李易心裡對蒯越產生了許多想法之外,劉琦的情緒倒是漸漸平靜了,兩人又說了一會,李易便叫人給劉琦安排洗漱歇息,畢竟劉琦這一路奔波,確實是辛勞的很。

暫時安頓了劉琦,李易便召集自己的幾個心腹,將之前的事情說了一遍,很快,眾人對接下來如何對待劉琦有了個大概想法,總體來說,就是叫李易踩著劉琦樹立聲威。

之後,李易又單獨留下賈詡,問了一下他世家那邊的反應,得到的結果整體還算是滿意,只是有一點叫李易頗為頭疼。

李易之前給世家們贈書,除去那三篇讀書啟蒙之外,還有一本是他自己寫下,然後叫黃月英幫忙修正的易數之法總綱。

相對於讓世家捧在手心的那三本,易數之法卻是叫一眾世家看的懵了,他們根本不理解李易這是要幹嘛。

甚至,得到易數之法的幾個世家還心中墜墜,以為李易對他們有什麼意見,所以故意刁難,甚至是羞辱他們。

為此,有人特意找到賈詡,私下送了禮物,只為打聽打聽李易對他們究竟是幾個意思。

賈詡只能是好言安撫,示意他們不要放在心上,並且再三保證,易數之法是李易的心血,論及價值,還要在另外三本質上,如此才算是叫那幾個世家勉強放下心來。

李易聽到賈詡的稟報,當真是哭笑不得,而且他也察覺到了自己的疏忽,之前因為黃承彥父女二人的快速接受,讓他輕視了讓東漢人接受阿拉伯數字的難度。

甚至天真的以為,只要有一本教材就能讓他們自己入門。

賈詡離開後,李易就暗暗將此事記下,然後準備再去看看劉琦,不想被蔡邕攔住了。

蔡邕臉上滿是笑容,不過李易卻隱約覺得蔡邕的笑容中有些不懷好意,問道:“蔡老是有何要事?”

蔡邕笑呵呵道:“之前主公面見大公子之時,有州牧使者暗中找到了老夫。”

李易眉頭一挑,第一想法就是劉琦難道想說一套做一套?不過馬上他就否定了,劉琦應該不會這麼沒品。

李易將目光投向蔡邕,蔡邕乾咳一聲,道:“州牧那邊似是聽到一些風聲,聽說老夫被人所擄,就想要搭救一二,只是不明詳情,不敢貿然行事,所以,這才派人私下找到老夫接觸。”

頓了頓,蔡邕又補充道:“大公子對此事應該不知。”

李易又打量了蔡邕一眼,怪不得剛才感覺這老家夥的眼神不太對,原來還在惦記著自己之前擄走他的事情呢。

暗暗嘀咕了一句小心眼,隨即,李易便笑道:“換做早些時候我可能要為此擔心,不過現在嘛……應當不必了吧?”

李易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劉表派人接觸蔡邕是很正常的,畢竟蔡邕名頭那麼大,更何況現在蔡邕都願意喊主公了,這等人物的節操那絕對是滿滿的,李易完全不擔心劉表會借蔡邕的手坑害自己。

李易的態度很是輕鬆,不想蔡邕卻是臉色一正,嚴肅道:“主公,此事不可等閒視之。”

“嗯?”

見蔡邕如此鄭重,李易微微皺眉,也收起了打趣的心思,疑惑道:“這是為何,還請蔡老明言?”

蔡邕沉吟了一下,說道:“主公雖然志向遠大,但如今羽翼還未豐滿,天下局勢雖然暗流湧動,卻也有待變化,所以,主公暫時應當修身養性,暗中積蓄力量,切不可過早暴露心中所圖。”

李易點點頭,示意蔡邕繼續。

“主公麾下,武有張遼徐晃,此二人皆為萬人敵,文有賈詡郭嘉,這兩人思維機敏縝密,尤其是戰陣推演一道,便是老夫也自愧不如。”

“這四人皆為當世大才,有安邦定國之能,若是州牧知道主公麾下有這般人物,心中必然忌憚非常,主公將來在南陽必然不得安生。”

“然而州牧始終不曾見疑於主公,為何?因為州牧雖然覺得主公前途無量,但主公卻缺少根基,手下無人可用,猶如那無根之木,雖然雄壯一時,卻難以長久,卻不知那四人皆是驚世之才,只是少了驚世之名啊。”

聽到這裡,李易心中一動,訝然道:“你是想說……”

蔡邕苦笑了一聲,道:“正是如此,老夫雖然垂垂老矣,武不比張徐二將軍,謀不如賈郭兩賢士,只是老夫的虛名卻是比他們大了一些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易臉上不由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笑意,他麾下的這些人,名氣全都是一般般,雖然跟著李易在長安幹了一樁大事,但風頭全被李易一個人給蓋住了,所以世人縱然知道張遼徐晃之名,但也只是認為他們沾了自己的光兒子,並不認為他們當真有多麼厲害。

至於黃承彥,雖然名氣不小,但也只是在荊州一地。

可蔡邕就不同了,在當今文人中的威望,真的沒有幾個能比得上蔡邕,遠的不提,劉表就比蔡邕差了許多,否則劉表也不會對蔡邕的事情這麼主動上心。

所以,李易收那些“無名之輩”當屬下就算了,沒人會在乎,甚至還會暗暗嘲笑他。

可要是連蔡邕也收了,而且蔡邕還一口一個主公的喊他,那麼旁人就很難淡定了,李易到底何德何能,居然連蔡邕都能收服?

不要忘記了,當初董卓那麼威風,對蔡邕還是禮遇有加,不敢有絲毫怠慢,可直到董卓都涼透了,也沒見蔡邕對他喊過一聲主公。

以荊州如今的情況,劉表知道蔡邕下落,必然提出邀請,如果蔡邕拒絕了劉表,而在李易麾下仕官,劉表心中必然會有疙瘩,而且這個疙瘩還不會小,誰也說不好會生出怎樣的變故。

李易皺眉眉頭,開始沉吟如何處理此事。

不論是為了學院,還是為了自己的名望,蔡邕肯定是要留在身邊的,這點不容商量。

與此同時,還要讓旁人無話可說,那麼……

李易正想著,忽然發現蔡邕嘴角始終都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李易念頭一動,問道:“蔡老心中可是已經有了解決之策?”

“這個嘛……”

蔡邕捻了捻鬍鬚,笑道:“其實,老夫已經在數日前將解決之法送到主公手上了,只需主公點頭即可。”

說罷,蔡邕就躬身退下,剩下李易呆了呆,很快就明白了蔡邕的用意,一時有些哭笑不得,同時,隱隱還有幾分竊喜。

“我本純潔啊……”

很無恥的低聲唸叨一句,李易便對著門外喊道:“惡來可在?”

“在,請主公吩咐!”

典韋趕忙入內,等著李易給他下令。

李易微笑著緩緩說道:“你去告訴兩位先生,就說我十日後納蔡大家獨女為妾,讓他們一定要安排妥當,廣邀賓客,千萬不能失了太守府的臉面。”

典韋開始還臉色嚴肅,以為是什麼大事,一聽原來是李易的私事,當時笑道:“主公放心,我這就去知會兩位先生。”

“去吧,記得,此時無需低調。”

“是!”

等典韋拍屁股走了,李易這才揉了揉臉,感覺這世道真的太好了,自己原本是打算玩玩情調,先戀愛後結婚的,結果自己還沒急,蔡邕這個老丈人卻是先上火了。

李易可不是什麼單純的少年,在蔡邕提出建議的一剎那,他就明白,蔡邕固然是為了免去劉表那邊的麻煩不假,同時也是想要讓李易與蔡琰將名分趕緊定下來。

畢竟,隨著李易走的越來越穩,有些事情自然是要趁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