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

老漢聞言,臉上的表情明顯怔了一下,伊籍見狀,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微笑,他覺得是自己說起江夏戰事,把老漢給嚇到了,但馬上,伊籍就感覺到了一絲不對頭。

因為那老漢看伊籍的眼神開始變了,倒不是惡意,只是單純有點不屑,還有點同情,就好像伊籍自以為很高大上的問了對方一個很愚蠢的,類似你為什麼晚上睡覺,白天做工,這樣簡單的問題一般。

伊籍是個溫和君子,見狀心裡固然納悶,卻也不惱火,只是被老漢看得尷尬,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然後躬身對著老漢一禮,很是虛心的問道:“老丈,可是伊某哪裡說錯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漢知道自己有些無禮了,趕忙收回目光,然後做恍然大悟狀道:“是了,是了,尊駕是外頭來的,不知道也是正常。”

伊籍好奇道:“此話怎講?”

老漢理所當然的說道:“袁術雖然佔過南陽,而且不顧百姓死活,讓我等遭罪不少,但他這次是與劉使君打仗,與南陽有什麼關係?”

伊籍忍不住笑道:“老丈大概還不知道吧,袁術這次可是自立稱王了,等同於謀逆,可見他的野心大的很吶,而且這次出兵,更是盡起揚州精銳,是非要拿下整個荊州不可,到時候南陽自然不能倖免。”

伊籍覺得自己說的已經很直白,很嚴重了,不料老漢還是那副不以為然的態度,搖搖頭說道:“那又何妨,只要李襄侯還在,縱然袁術真的來了,我等照樣不會畏懼。”

伊籍理解不了這老漢是哪裡來的自信,便問道:“老丈難道覺得襄侯能擋袁術兵鋒?”

老漢這時與伊籍交談了一會,膽子也大了不少,聞言忍不住又白了伊籍一眼,反問道:“昔日董卓之強,天下英雄不能奈何,然而因為襄侯,董卓旦夕間灰飛煙滅,今日袁術還遠不如董卓,難道還會是襄侯對手?”

伊籍無奈的笑了笑,強弱之分,相剋之道,根本不能用老漢的說法來做判斷,倘若跟他說這話的是個官員,他能找許多的道理看來批判對方,可面對的是個種田老漢,他只能啞口無言,除非伊籍願意豁出幾個時辰來跟老漢較真。

老漢見伊籍被自己“說服”了,老懷甚慰,又補上一句:“這道理,在我們這裡,即便是三歲孩童也都曉得呢。”

伊籍不喜歡抬槓,不想就這個問題與老漢爭辯,乾脆感嘆道:“聽老丈教誨,伊某也就心安了,有襄侯在,荊州無憂矣。”

老漢覺得這話中聽,先是一個勁點頭,但馬上頭搖頭道:“李襄侯是我們南陽的,可管不了整個荊州的事。”

伊籍笑道:“這次老丈的話可就不對了,襄侯是荊州官員,荊州有事,襄侯又如何能夠置身度外?”

老漢之前態度一直都算恭敬,就算翻白眼也是偷摸的,但這次卻是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板著面孔哼了一聲,道:“荊州是劉使君的荊州,與我們襄侯可沒有多少的關係。”

伊籍心中一動,又道:“這是為何,南陽不是歸於荊州麼?”

老漢呵呵了一聲,道:“南陽是荊州的不錯,可劉使君原本說好要給南陽糧食的,為何忽然就給我等斷了?”

伊籍自然聽出了老漢語氣中對劉表的不敬,而且這件事背後的原因也沒法給老漢解釋,只能說道:“州牧心懷一州之地,日理萬機,需要顧及方方面面,許多安排,自然都是有道理的,只是我等凡俗一時不能理解其中深意罷了。”

老漢撇撇嘴,道:“你休要矇騙老夫,老夫知道,當初袁術在南陽橫行無忌,我等百姓生活無望,只能期望劉使君活命,但劉使君卻遲遲未有動作,坐視百姓被人戕害,最後還是襄侯到來,見我等悲慘,便不顧風險,單人匹馬去了襄陽,這才為我等百姓請來援軍,只可惜當時帶兵的不是襄侯,沒能打出什麼勝仗,但我等百姓,卻是有良心的,無論如何都不敢忘了襄侯的恩德!”

伊籍心中苦笑,最開始劉表沒及時出兵,確實是做的不太好,但後來可沒含糊,是真的出了力,一個軍師一個大將都差點玩完,雖然是連戰連敗,但沒功勞也有苦勞啊,結果倒好,壞事全落劉表頭上,人情卻被李易給收了。

老漢話還沒說完呢,只見他對著宛城城池方向一拱手,又道:“當時襄侯知道我等在袁術退去後日子照樣難捱,就只選了宛城一地安身,其他城池全都交由劉使君託管,外人或許笑話襄侯,我等南陽百姓卻是知道,襄侯是以此給我等換來了救命的口糧,要是沒有襄侯,我等早就不知餓死在哪裡了。”

伊籍沉默,當初不少人都覺得李易面對劉表步步退讓,太過軟弱,也太過愚蠢,就連伊籍也有過類似想法,可現在看著老漢說起李易時那激動的樣子,伊籍知道,李易那步棋走的太划算了,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盡得百姓之心啊!

這時老漢臉上多了一些不滿,有些憤憤的說道:“襄侯這般的仁義,可那劉使君竟然出爾反爾,原本答應給南陽的糧食卻是說斷就斷了,襄侯如今為了給我等餬口,只能往不辭辛苦,從徐州買糧!”

“咳,你知道麼,襄侯上次納妾,正是徐州來的,為的就是能給南陽百姓促成此事,唉,我等能夠活命,全賴襄侯恩德啊!”

看著老漢那滿臉的唏噓,彷彿李易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伊籍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搐。

整個荊州上層人物都知道,這位李襄侯或許千好萬好,但有一點絕對不會錯,那就是好色。

王司徒的乾女兒,蔡中郎的親閨女,諸葛家的那一對,黃承彥的寶貝蛋,還有最近被人拿來做談資的蔡瑁他妹子……

和糜家的聯姻,李易心裡要是有半點委屈,伊籍就敢把自己的腦袋摘下來當夜壺。

原本,伊籍還想和老漢說說,那些糧食不管怎麼講,都是劉表拿出來的,你們怎麼能夠不對劉表感激如何如何,但現在,他卻是覺得很無力,感覺自己說再多,也很難改變老漢的想法。

甚至,伊籍都很懷疑,他如果告訴老漢,他其實是劉表派來的使者,老漢以及其他那些正對著馬車行禮的百姓,絕對會掉頭就走,根本不會再多看他一眼。

也可能會有回頭的,回頭唾他一口。

和老漢又客套了兩句,伊籍回到了馬車上,只是相比下車時的昂首挺胸,風度翩翩,回來的時候,伊籍渾身的精神氣好像都散了,整個人看起來都蔫巴巴的,一點勁兒都沒有。

伊籍可不是閒的沒事幹,去拉個老漢聊天,他是有目的的,想要透過老漢的話來判斷李易在南陽的威望如何。

結果卻是遠遠出乎預料,李易在這裡的威望,比他和劉表想像的要高的多,至於說一直在為南陽百姓提供糧草的劉表,就因為最近斷糧,已經徹底成了小人模樣。

伊籍對此很憂心,劉表雖然是一州之主,李易儘管只是太守,但世家對李易推崇,百姓對李易愛戴,而心向劉表的人卻是越來越少,就算撐過了袁術這一遭,劉表將來還能壓得住李易麼?

正胡思亂想間,趕車的車伕將馬車簾子掀起一角,輕聲道:“先生,已經到了安民鎮,不過也得到訊息,太守已經離開,轉去了新軍大營,先生是要在安民鎮歇息片刻,還是再往他處?”

伊籍稍稍回神,透過簾子往外看去,眼前的安民鎮說是一處鎮子,實際上除了沒有高牆,已經跟一座小城差不多了,根據伊籍打聽到的,裡面可是住了好幾萬人。

原本伊籍是想進去看一看的,但想起與那個老漢對話,他覺得已經沒有必要了,進去了如何?無非是換一些人,說李易的好,說劉表的不好罷了,能有什麼用處?

想了想,伊籍對車伕說道:“若是可以,繼續去尋襄侯吧。”

伊籍的聲音有些沙啞,今次劉表給他的任務本就艱難,現在看了百姓的反應,可見李易絕對不是那些短視之人,所圖甚至長遠,這樣的一個人,難道會看不破劉表那二虎相爭之計,能答應劉表的請求?

伴隨著伊籍的忐忑,馬車晃晃悠悠的,又走了小半個時辰,到達了車伕所說的軍營,隨行侍衛上前通報,伊籍很順利的就進去了,並沒有被刁難。

此時軍營裡正是用飯的時候,甚至走在道上都能聞到陣陣飯香,伊籍一路晃悠的也有些餓了,忍不住狠狠的嗅了幾下,不過他的注意力很快就不在這上面了,因為伊籍發現,軍營中雖然人數頗多,也有正端著瓦盆的士卒低聲交談,但相對於整個軍營來說,就顯得很安靜了,根本不像他在襄陽軍營中見到的那種,一到吃飯時就跟市集似的,亂哄哄的景象。

這種場景讓伊籍感到了一些壓力,走路的腳步也輕了許多,而且莫名的,伊籍心裡有一種感覺,這些兵馬很可能比襄陽的兵馬要厲害。

伊籍又看了旁邊一個士兵的瓦盆中物,盛的是湯餅,分量挺多的,足夠一個男子吃飽,而且,其中竟然還透著肉香,只是伊籍又湊近細細看了兩眼,其中卻不見肉糜。

伊籍心中好奇,一指不遠處給士兵盛飯的大鍋,對侍衛問道:“伊某可否上前一觀?”

“別駕大人之前就有交代,先生一切都可自便,我等只護衛先生安全。”

侍衛應了一聲,伊籍也就不再客氣,順著香味快步上前看了看,發現一口鍋裡燉著一隻全羊,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不知道是什麼的骨頭,肉都已經爛掉了,只剩下骨頭,四周還飄著一圈的野菜葉子。

那些盛好湯餅的士兵走過這裡,伙頭都會給加上兩勺肉湯,湯餅也就有了肉味。

伊籍暗暗點頭,雖然這鍋東西看著不太好看,對他來說有些倒胃口,但不可否認的是,味道真心不錯,這點看那些盛飯時幾乎各個臉上都帶笑的士卒就能夠明白。

瞭解之後,伊籍便不再耽擱,由侍衛將他領到靠近中軍營帳的一處矮桌附近,那裡,李易正和幾個將官打扮的人圍在一起扒飯,似乎吃的太入神,對於伊籍的到來並沒有任何反應。

站在李易身後做保鏢的典韋倒是瞅了伊籍一眼,但馬上又收回了目光。

伊籍用餘光往身邊看了看,發現侍衛並沒有為他通報的意思,便只好自行上前一步,拱手拜道:“襄陽伊籍,見過襄侯。”

伊籍雖然是個文人,但並不文弱,說話時中氣很足,周遭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於是除卻李易未動,其他人紛紛側頭看向伊籍。

這時和李易一起吃飯的,除了徐晃之外,剩下的就是新晉提拔的幾個校尉軍侯,以及徐盛,周倉,劉闢等幾個有名有姓的傢伙。

不同李易去過襄陽,這些人沒有一個認識伊籍,自然是要打量他的,看看劉表派來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對於眾人的注視,伊籍微微一笑,輕展袖袍,既不倨傲,也不露怯,看上去非常得當,可實際上,伊籍內心深處,卻是頗為驚訝,甚至還有幾分驚慌。

伊籍並沒有逆天的相人之術,一眼就能看出對方才華多少,但最基本的參照對比,這等眼力伊籍還是有的。

此刻伊籍就把李易身邊的這些人與劉表麾下的將領們做對比,發現剛被劉表委以重任的張允,在李易這裡也就是個中流水準,像張虎陳生二將更是直接墊底,大概也就是把黃忠亮出來,方能得一個不弱於人的評價。

這讓伊籍很是不安,要知道,這裡還只是李易的新軍軍營,李易真正的嫡系部隊,是他的忠易軍,那裡面還有多少人才?

雙方正打量的時候,李易也吃完了,不過他又在碗底刮了刮,這才放下,但依舊沒看向伊籍,只是伸出食指輕輕敲了敲空碗,有些唏噓的說道:“食不飽,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