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3章 荀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3章 荀攸

一眾襄陽的將校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總之,在蔡瑁的裹挾下,全都不得不向著州牧府殺去。

而在路上,蔡和也帶了六千兵馬趕來,與蔡瑁匯合,將整個州牧府圍得水洩不通。

原本州牧府外圍是有護衛的,但一個照面,就再次做了投名狀。

最初一切都很順利,只是在攻打府門的時候,遇到了困難。

因為府門狹窄,軍陣難以施展,而劉表府內的武士雖然只有三百來人,卻多是好手,如今面臨絕境,在王威的指揮下很是勇猛,蔡瑁命人幾番衝殺都沒殺進去,反而丟下了一百多具屍首,甚至還折了一個他本家的校尉。

更讓蔡瑁火大的是,他騙王威,讓他投降,不然就殺他兒子,可王威竟好像渾然不在意兒子死活一般,直接對著蔡瑁各種罵,彷彿蔡瑁就是那世上最卑鄙之人一般。

就在蔡瑁失去耐心,準備叫蔡和調來爬梯,讓大軍四面開花,然後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拿下這裡的時候,忽然有個蔡家的護衛匆匆跑到蔡瑁面前,稟報道:“家主,軍陣外有人求見。”

蔡瑁皺眉道:“是誰?這時是來求情的麼?某不是說了麼,無論是誰,一概不見,若有糾纏,直接羈押!”

那護衛臉色有些遲疑,道:“那人非是荊州之人,而且自稱是蜀郡太守,說今日求見是為,是為……”

蔡瑁皺皺眉,作為官員,他自然是有一定訊息的,聽說蜀郡太守這個位置已經空置了好長一段時間,倒不是朝廷沒有任命,而是被任命的那人不知道是跑哪裡涼快去了,還是說半道上被山賊給砍了,總之,一直都沒有去上任。

蔡瑁下意識的有些不喜,當官嘛,得有個當官的樣子,那蜀郡太守太不像話。

蒯良原本對蔡瑁這邊的對話並不感冒,但他聽到“蜀郡太守”四個字時,心中便生出疑惑,走了過來問道:“那人說是為了什麼?”

護衛偷看了蔡瑁一眼,小心翼翼道:“他說是……是為了搭救我家家主性命……”

護衛說罷,脖子就是一縮,果然,立時就見蔡瑁怒道:“哪裡來的狂悖之徒,竟然如此大言不慚,去,給我將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護衛也是為難,旁人求見,這關鍵之時他自然能回絕了,可對方是個官身,而且還言及蔡瑁生死,作為跟隨蔡瑁多年的人,哪怕他心裡也很不高興,但還是必須要和蔡瑁說一下才行。

“德且慢動怒!”

這時蒯良出聲攔住了蔡瑁,對他笑道:“德可知那個一直未上任的蜀郡太守是何許人也?”

蔡瑁對蒯良倒沒使性子,很光棍的搖頭,表示不知道。

蒯良也不賣關子,解釋道:“那蜀郡太守姓荀名攸,出身潁川名門荀氏,論輩分,已故前司空荀爽為其祖父,其叔父荀則在曹操賬下效力,你我久在荊州,從未荀家人與劉使君有所瓜葛,所以,此人忽然求見,必然不是為了那圍牆中人而來,既然如此,德為何不見上一見,若是他言之有理,便以上賓待之,若他胡說八道,想來襄侯……不,想來主公應該樂於收下,畢竟主公與曹操關係不睦。”

蔡瑁深吸一口氣,又看了一眼前方的州牧府,他感覺自己方才反應有些不對,平時若是有人這般求見,他雖然不高興,但絕對不會二話不說就要給其難堪,可他剛才的發應卻是有些不對。

很快,蔡瑁想明白,因為今日事情太過順利,劉表堂堂一州之主被他圍困,這讓蔡瑁心裡有些飄,冷不丁的聽到有人說他要生要死的,自然就容不下人了。

蔡瑁讓自己冷靜了下來,轉頭看向蒯良,發現蒯良看他的目光有些玩味,頓時猜到,蒯良剛才似乎已經看出他有些不對了,便苦笑一聲道:“就依蒯兄之言罷。”

很快,那僕人領命下去,不多時就領了一個三十多歲的文士過來,那文士向兩人拱手道:“荀攸,見過軍師,太守。”

蔡瑁點點頭,算是還禮,畢竟荀攸那話還是讓他有些不痛快的。

但蒯良明顯就熱情地多了,笑著還了一禮,道:“客氣了,你我同為朝廷太守,若是知道尊駕就在襄陽,良必當親自登門拜訪。”

荀攸笑道:“太守過謙,其實說來慚愧,攸數日前已經遞上辭呈,想來如今已經到了天子案頭。”

蒯良怔了一下,他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這位當官不上任,墨跡到了現在乾脆辭官,真是有夠瀟灑的。

蔡瑁乾咳一聲,問道:“聽聞你有事要道與本官,不知所為何事?”

荀攸臉色一正,肅然道:“攸是為了搭救軍師性命而來!”

蔡瑁沒想到當面荀攸還敢這麼說,心裡老大的不痛快,但還是強忍著怒意問道:“哦,不知是何人要害蔡某性命?”

荀攸拱手答道:“襄侯,李易!”

……

瞬間,以三人為中心,好大一片地方,沒有一個人敢出聲,只有一個個的呼吸聲顯得是那麼的沉重,那麼得刺耳。

蔡瑁臉色已經有些猙獰了,咬牙眯眼看著荀攸,似乎隨時都要一刀將他砍了,畢竟他今日這事情都是為李易做的,而且還做得很好,可荀攸卻來說李易要殺他,這不是挑撥離間麼,而且還毫無水平,單純就特麼是來膈應人的。

虧得蔡瑁經歷過一次生死,心性上沉穩了許多,換做之前的他,估計已經叫人把荀攸給拖下去了。

一旁蒯良一開始也是一驚,他首先想的是荀攸可能是個蠢貨,但看荀攸說話時氣定神閒,就如同談論家常一般,沒有半點緊張之色。

蒯良並不認為荀攸說的話有道理,別的原因不提,只是蒯家,蔡家的地位,李易就算得了荊州,也不能輕動,而且,今日他與蔡瑁都是有著大功勞的,李易如果事後無端加害,必然會寒了人心,如何還能成就大事?

只是荀攸的神色太過淡然,說他胡言亂語,實在不像,難道……

想到一個可能,蒯良笑道:“尊駕不可妄語啊,襄侯的功勞,於國家於天子,當世無人能比,襄侯的仁義,我等也是看在眼中,欽佩仰慕非常,至於襄侯的眼光,更是卓絕,自長安起便不斷有賢才追隨,對此,朝廷亦知,是以才會任命襄侯為徵南將軍,統管荊州戰事,至於我與德,正是順應天意民心,為襄侯做些小事,雖然不敢言功,但以襄侯賢明豁達,豈會害了我等?”

一旁的蔡瑁沉著臉點著頭,然後又瞪了荀攸一眼,他對蒯良的話很是認同,不認為荀攸能說出什麼東西出來。

可是,荀攸聽了蒯良的話卻是哈哈大笑,甚至笑得太厲害,最後都捂著肚子彎下腰,一直等到蔡瑁的已經想要拔刀,荀攸這才起身搖頭嘆道:“我笑兩位身在局中而不自知啊!”

“嗯?”

蒯良依然不明,蔡瑁更是如此,只能繼續瞪著荀攸,露出一種要殺人的目光。

荀攸絲毫不懼,繼續道:“兩位方才說了,襄侯賢明,在攸看來,李襄侯儘管出生尋常,但氣度遠勝袁紹陶謙之流,謀略更非袁術曹操之輩能比,至於其他方面,這城中的劉使君雖有‘八駿’之名,然而千百年後,誰還知道劉使君寫過怎樣的文章?反觀襄侯,僅僅憑藉那三篇蒙學經典,便足以流芳千古,然而襄侯之後又以秘法生產新紙張,刻印書本,如此功績足以稱聖做祖!”

蔡瑁與蒯良兩人一時都有點呆愣,原本他們覺得,荀攸此來多半是想挑撥離間的,畢竟他叔叔在曹操那邊,荀攸來這挑撥一下正常,可聽荀攸對於李易的評價,又是聖又是祖的,這正是在挑撥離間?

似乎是察覺倒了兩人那怪異的目光,荀攸微微一笑,道:“李襄侯,以仁義之名,不拘泥手段,行霸主之事,如此英雄,百年難見,也正是因此,蔡軍師才會有性命之憂!”

蔡瑁雖然依然不相信李易會害他,但聽了荀攸對李易的不吝稱讚,他也漸漸的開始感覺,荀攸應好像不是胡謅。

蒯良抿嘴思索片刻,然後忽然抬頭看向被圍困的州牧府,雙目微微睜大,然後又看看蔡瑁,看看荀攸,最後微微張嘴,露出一個滿是無奈的笑容。

荀攸見蒯良似乎想明白了,便為蔡瑁解釋道:“軍師今日可是威風,以飲宴之名剪除劉使君羽翼,然後又以優勢兵馬,將此地圍困,只要片刻功夫,便能將劉使君擒拿,而今後,軍師必然因此聞名於天下!”

“可是,軍師想過沒有,此舉固然讓軍師名聲扶搖而上,李襄侯也會對軍師讚賞有加,然而,今日荊州之主因為軍師算計,束手待斃,他日襄侯也為荊州之主,豈能不對此心生忌憚?”

蔡瑁心頭頓時就是一驚,脫口道:“這都是襄侯的安排,蔡某只是奉命行事!”

荀攸嘆道:“計謀雖好,可唯有軍師才能夠成事啊!”

“之前劉使君孤身入荊州,得軍師與太守之助,方能立足,襄侯卻是不同,身邊有智謀之士,麾下有敢戰之將,還有數萬精銳忠心耿耿,今次若是再勝袁術,名聲甚至能與袁紹比肩,所以,襄侯治理荊州,雖然需要諸位,卻不是離不開諸位,而且,以襄侯志向,豈能受制於人?”

蔡瑁腦門上忍不住冒出了冷汗,之前他只是按照李易密信內容行動,因此對於之後的影響他並沒有想太多,可現在被荀攸一提醒,他才恍然發現,自己幹的事兒很可能讓李易忌憚。

蔡瑁很想罵上一句,這特麼叫什麼事啊!

他發誓,自己對李易沒有任何不好的想法,而且蔡瑁也相信,李易也對他沒惡意,奈何今天的事情就像是一根刺,說不得哪天李易就想起來了,那時候就該他倒黴了。

而且,即便李易想不起來,旁人就不能進點讒言了?”

蔡瑁有些慌神了,之前李易在襄陽,他與李易接觸最多,當時的感覺不提,可後來在李易一步步暴露野心之後,這才明白了李易的手段,知道李易又多可怕。

以蔡瑁的推斷,如果李易感覺到他能威脅到自己的生命,肯定會下手對付他的。

至於說蔡玉的那層關係……呵呵,雖然李易有好色之名,可從未聽說李易因為女人昏頭的。

蔡瑁越想越不淡定,下意識的左右來回走了起來,片刻後,忽然對著荀攸拱手一拜,道:“還請先生教我!”

“不敢,軍師快快請起。”

荀攸見說動了蔡瑁,也就不再託大,反而擺出了虛心姿態道:“‘教’之一字,攸愧不敢當,因為只要假以時日,軍師定然也能想通此事,然後找到保全之法。”

先保護了一下蔡瑁的面子,荀攸方才繼續說道:“襄陽世家勢大,只要願意,就能如今日這般左右一方州牧生死,昔日劉表重用軍師之時,心中有何嘗沒有忌憚?只不過無力改變罷了。”

“而荊州世家之中,論勢力又以蔡蒯兩家為最,偏偏軍師還掌管兵馬,縱然襄侯不願對軍師動手,襄侯身邊幕僚也必然會找機會對軍師動手。”

蔡瑁聞言,當即說道:“蔡某願交出兵權,今後不再統兵!”

這句話蔡瑁說的很乾脆,一點遲疑都沒有。

這並不是荀攸勸說的功勞,而是蔡瑁自己確實就有這個打算。

早先對陣紀靈的那一場,險些要了他的命,給了蔡瑁很大打擊,最近與袁術的碰撞,還是連戰連敗,更是讓他絕望,現在一說起帶兵,蔡瑁就感覺身心俱疲。

所以,對於軍權,蔡瑁真的不像以往那樣熱衷了,放棄讓自己一腦袋包軍權,換來李易的好感,蔡瑁非常樂意,他相信李易不會因此就虧待他。

然而,荀攸卻是搖頭道:“此乃下下之策。”

這回不光蔡瑁不解,蒯良也不明白了,因為交出軍權,不參與軍事,已經很顯誠意了,如果這樣都不行,難道要蔡瑁退隱不成?

見他們疑惑,荀攸笑道:“軍師若直接辭去軍權,未免太過刻意,且容易生出閒言蜚語,襄侯肯定左右為難,甚至因此對軍師不喜,就連其他人,也為因此輕視軍師。”

蔡瑁感覺頭大,問道:“尊駕可有上策教我?”

荀攸微微一笑,很是自信的道:“待荊州事定,軍師只要向襄侯自請為長沙太守,如此,不僅隱患盡去,襄侯更會以軍師為知己,蔡家也可享終生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