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5章 何人為右軍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5章 何人為右軍師?

蒯良。

荀攸說出這個名字,讓李易感到非常滿意,同時也在他預料之中。

前世李易雖然知道荀攸是個大才,可以承擔重任,但所謂知人善任,並不是只看對方有沒有才華就行的,在具體安排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對方的心胸,氣度以及性格等等因素。

必須有了整體的,細緻的考量,這才能給對方確定位置,或者說,判斷這個人是否合適自己團隊。

現在荀攸說蒯良能為江夏太守,而蒯良恰恰也是李易心中江夏太守的第一人選,這說了明荀攸不單有眼光和才幹,更能分得清輕重,識大體,讓李易如何能不高興?

李易讚許的看了荀攸一眼,雖然沒有明說,但其中意思,荀攸是領悟到了,微笑低頭,等著李易後面的話。

李易沉吟片刻後,卻是有些猶豫的說道:“先生,單單是安撫江夏的話,其實易也以為蒯良為最佳,只是,易心中還有猶豫,不能做最後決斷。”

“敢問襄侯,這是為何?”

荀攸一邊發問,同時已經開始在心裡替李易思索了起來。

因為之前試探已經足夠了,李易既然認可了荀攸,就不會再給他玩太多虛的,平白寒了人心,是以很乾脆的說道:“我入主荊州後,原本荊州官員,多數必定留用,而且還必須有人得以重用,否則,將來荊州士人,難免會以為我用人只分親疏,然後離我而去。”

“其實,在見到先生之前,易原本也想過以蒯良為右軍師,韓嵩為江夏太守,以此讓襄陽官員知道易的用人之道。”

“然而,在親自去過江夏之後,我擔心以韓嵩之才,恐怕不足以應付江夏局面,而且江夏與揚州比鄰,其中變數太大,我更加不放心韓嵩經營江夏,於是,我又傾向於讓蒯良為江夏太守,然後輔以干將,可保江夏無憂。”

“只是如此一來,易又當以何人為右軍師,以誰來向荊州世家表示易的用人之心?”

荀攸眨了眨眼,敏銳的察覺到,李易在這時候並沒有提到蔡瑁的名字,顯然,李易將來是不想把蔡瑁留在襄陽的,不然單單以名望來說,蔡瑁當個右軍師也是夠格的。

心中對自己之前的安排有些得意,不過荀攸表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拱手問道:“此事不難,只是不知襄侯對蔡軍師準備如何安排?”

對於荀攸的忽然提問,李易微微有些詫異,不明白荀攸提蔡瑁幹嘛,而且就之前的言語,荀攸應該不難猜到他對蔡瑁的態度。

看到李易眼中的疑惑,荀攸微微一笑,道:“之前攸幾次與蔡軍師夜談,發現蔡軍師似乎有意長沙太守之位,為襄侯鎮守荊南。”

“長沙太守?”

李易一怔,然後下意識的起身,問道:“先生所言當真?”

“攸自然不敢在襄侯面前胡言亂語!”

李易臉上頓時浮現喜色,蔡家,蒯家,他們在襄陽的勢力太大了,雖然他們暫時忠心,可放著他們在襄陽發展,真不是什麼好事情。

蒯良那邊還好說,畢竟雙方私交一般,暫時讓他當個右軍師,供起來,將來就算蒯家有想法,李易也能拉下臉來。

可蔡家不一樣,蔡瑁說起來還是李易的大舅子,蔡瑁如果想留在襄陽,李易真的不好拒絕,而且他也挺喜歡蔡玉那位有點彆扭的大小姐,自然更加不想與蔡家生出矛盾。

本來李易以為這是一樁頭疼的事,沒想到卻從荀攸口中得到了意外驚喜。

李易先是感慨,但馬上就感覺有點不對,以蔡瑁的智慧和眼光,雖然不會刻意給他添堵,甚至也會主動為他著想,可想讓蔡瑁做到“善解人意”地步,這就有些難為他了。

再聯想到這次回到襄陽後,蔡瑁對自己的態度似乎恭敬了許多,連蔡玉的事情都沒再跟他提起,這表現簡直就跟換了個人似的,顯然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者是蔡瑁想通了什麼……

李易慢慢的把目光轉向荀攸,只見荀攸笑而不語,李易眨眨眼睛,忽然明白,蔡瑁的變化,多半是荀攸的功勞啊。

李易拍拍荀攸的手,道:“先生用心良苦,易記在心裡了。”

荀攸笑笑,沒有明著承認這件事,繼續道:“恕攸冒昧,襄侯的右軍師之職,其實有人比蒯越,蔡瑁兩人更能勝任。”

李易好奇道:“不知是誰?”

荀攸緩緩道:“蒯越!”

李易的眉毛下意識的往上一挑,臉上笑容也有些維持不住了。

倒是郭嘉深深的看了荀攸一眼,其中閃過一抹深得我意的神色,顯然,郭嘉也是贊同的,只是考慮到李易的感受,他沒有開口。

李易伸手摩挲起了下巴,蒯越,李易到現在都沒想好怎麼安置他。

之前蒯良為得李易信任,直接將蒯越送給他做人質,李易也沒客氣,蒯越現在還留在宛城。

蒯家如此坦率,雖然蒯越曾經叫人刺殺過他,而且李易的火氣也沒消散乾淨,但李易已經不好再明著報復蒯越了。

可如此一來,怎麼安排蒯越,就成了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

重用,李易念頭不通達。

摒棄不用,又實在是可惜。

要知道,之前劉表能在荊州立足,蒯越在其中可是居功甚偉。

在關於蒯越的問題上,李易思考了許多種可能,但唯獨沒有想過,讓蒯越來擔任右軍師一職。

李易目光注視著荀攸,他相信,荀攸不會信口開河,他既然敢這麼說,自然會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只聽荀攸問道:“不知襄侯特意空出的這右軍師一職,是真的需要這樣一位軍師,還是,需要一個右軍師之職來籠絡人心?”

李易啞然,荀攸一言就戳中了要害。

李易坦言道:“最初確實是為籠絡人心,直到見到先生後,才有變化。”

“多謝襄侯賞識。”

荀攸先謝了一聲,這才又道:“既然是為籠絡人心,那麼,以何人為右軍師,效果最佳?”

這次不等李易回答,荀攸自己便道:“襄侯成為荊州牧,幾乎已是必然,這點荊州官員人盡皆知,他們所在意的,是襄侯上位後,會如何對待他們這些劉表舊臣。”

“右軍師之職,徵南將軍府中次序僅在襄侯與郭軍師之下,如此高位,襄侯又要從襄陽城中取人,那麼唯有唯有蒯家與蔡家之人可以擔任。”

“兩家在荊州一文一武,威望相當,可以說,不管襄侯任命誰,都是情理之中,眾人也不會覺得例外,相反,還會覺得理所應當。”

“如此,既然世人都覺得理所應當,襄侯卻還要以此舉來表示自己的用人之心,效果雖然會有,但最後恐怕只能是馬馬虎虎啊。”

李易眉頭皺的更深,因為他發現荀攸說的好有道理,自己之前好像真的想差了。

荀攸繼續道:“攸早先在襄陽,聽聞蒯越曾指使刺客刺殺襄侯,但刺客被襄侯德行折服,不敢再行惡事,而襄侯也既往不咎,反而將之收為己用,事情傳開後,市井中便有人言,襄侯可比齊桓,將來必成大事,攸也是自那時起,真正決心投效襄侯。”

李易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然後乾咳一聲說道:“不怕先生笑話,當時那些言語,其實我叫人放出去的。”

荀攸一呆,面部肌肉僵硬了片刻,但很快就反應過來,哈哈笑著拱手拜道:“原來是齊桓遠不如襄侯!”

“哎,先生過譽了。”

李易不好意思的拱拱手,然而荀攸話鋒一轉,又問道:“既然襄侯放言與齊桓相比,也容得下一介布衣刺客,可為何面對真正的大才,卻遲疑了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

李易不好回答,他知道,自己能藉助穿越者的優勢爭霸天下,可他的心境還不能跟那些霸主相比,最起碼現在不能。

荀攸是個聰明人,並不是一定要跟李易掰扯他不開心的事,只聽他繼續道:“襄侯的左右軍師,皆為徵南將軍府中之人,都是襄侯親信,也只聽襄侯號令,就如郭軍師,能行使權柄,在外人看來因為他是軍師,可實際上,這全都是襄侯信任。”

“所以,在將軍府中,無論何人為右軍師,雖然就表面上來看,其地位還在張遼,文聘等諸多將軍之上,可實際上聰明人都明白,這位右軍師只能獻言獻策,沒有襄侯的手令,一兵一卒也調動不了。”

“所以,這樣一個有些虛的職位,給予蒯良或者蔡瑁,雖然理所應當,但二人只能感覺束手束腳,並不會因此感恩戴德,若是給了其他荊州官員,恐怕他們自己就睡不安寧,同時蔡家蒯家也難免會以為襄侯另有其他深意。”

“可是,倘若襄侯以蒯越為右軍師,首先蒯家必定感恩,蔡家也不會有怨言,至於其他荊州之人,他們不在乎襄侯是否會真的重用蒯越,只要襄侯將蒯越放到了那個位置上,便說明襄侯的寬容,既然襄侯連蒯越都能用,他們這些人又不曾與襄侯敵對,還需要憂心忡忡?”

“所以,襄侯若以蒯越為右軍師,將來百利無一害,還望襄侯三思啊。”

聽荀攸將話說到了如此地步,李易知道,自己只能將心裡頭那些怨念放下了,他上前將荀攸扶了起來,感慨道:“先生金玉之言,易自但聽從,只是這樣就難免要委屈先生了。”

荀攸笑道:“襄侯願聽攸之淺見,荀無論為太守,還是為小吏,俱甘之如飴,可襄侯若是不聽,攸縱然高為軍師,也是食之無味啊。”

李易哈哈大笑,道:“先生此言甚妙,來來,奉孝,你與我一同敬先生一杯。”

荀攸也笑呵呵的滿上一杯酒,道:“攸也當敬……主公一杯!”

隨著荀攸的加入,李易身邊的智囊團再次壯大,再加上李易原本就有的計劃,幾個人一合計,很快就將之後的大致事情給定了下來。

第二天,一隊快馬出了襄陽,直奔長安方向,送去了李易的公文以及劉表的舉薦信,然後襄陽城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劉表的喪事了。

襄陽城裡的諸多官員,許多都以為李易要馬上任命官員,重新整理襄陽勢力,但李易比他們想象的要低調的多,之後一連三天,李易都在為劉表守靈,根本不問政事,具體荊州事務,除去兵馬相關,其他全都照舊。

眾人見李易如此,也都稍稍心安,畢竟李易表現的這麼低調,其實也算是在對他們的一種示好。

不過李易也並不是真的只守靈,其他什麼都不做。

首先荊南那邊,李易已經叫人將蓋了徵南將軍大印的公文送了出去,並且“不經意”的在劉表的靈堂中表示了他要繼續征討揚州的訊息。

外人摸不準李易的具體想法,也懷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在征討袁術這件事的態度上是一致支援的,畢竟袁術跟荊州的仇太大了。

甚至,訊息傳出去之後,還有不少青壯主動要求從軍,希望能跟隨李易去打揚州,不過這些人都被李易以暫時不募兵為由給婉拒了。

如此過了兩天,文聘那邊傳來訊息,袁術已經快要退出江夏了,個別城池有所破壞,但不算嚴重,在承受範圍之內,此外,還有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袁術派使者找到文聘,送來了黃忠的訊息。

原來黃忠之前作為俘虜,被拘押在大營後面,所以一早就被揚州軍給帶走了,後來兜兜轉轉,又被送到了袁術面前,袁術原本是想殺了黃忠洩憤的,但想到紀靈,於是,袁術就提出用黃忠交換紀靈。

李易得到這個訊息後,長長的松了口氣,他自然是千肯萬肯的,而且讓李易感覺好笑的是,袁術擔心他不肯,竟然還表示願意加上許多珠寶來贖回紀靈。

這個其實也好理解,畢竟紀靈是袁術的先鋒,是很大的一個功勞,而黃忠雖然武藝很好,但在劉表那裡不得重用,也沒什麼太大名氣,兩人的“價值”相差實在是有些大。

李易當即給文聘去信一封,讓他務必要保住黃忠,同時派人將紀靈送往文聘處,這件事就交給文聘去處理了,雖然李易很想親自將黃忠迎回來,但此時此刻,他真的不適合離開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