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

“散了吧……”

關羽愕然的看著劉備,臉上滿是震驚與不解,還有心痛。

三兄弟一路走來,雖然確如劉備說的那樣,磕磕碰碰的,一點都不順暢,可之前無論情況多麼艱難,三人中不管是誰,從來都沒有過散夥的想法。

可劉備卻忽然提出這個,關羽實在是無法接受。

張飛那邊卻以為是自己聽錯了,有些愣神的問道:“大哥,你說什麼?”

劉備吸了下鼻子,轉過頭,有些不敢正視兩人的目光,低聲道道:“我說……散了吧,就是……大家散了吧。”

張飛的眼睛漸漸瞪大,最後張嘴大叫道:“大哥,你這是說什麼胡話!”

“不是胡話,只是……明智之選。”

劉備的聲音並不大,然而,他的胸膛卻起伏的非常厲害,可見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中是有著怎樣的波瀾。

“啊啊啊!”

“狗屁的明智之選!”

張飛忍不住罵了一聲,這還是他第一次對著劉備罵人,但不管是劉備還是關羽,都沒有說他。

張飛臉色有些猙獰,指著城池的方向,大聲怒道:“大哥你這麼說,不就是因為李易想要我等性命麼,然今日這般兇險,我三人都能全身而退,等回到蘭陵,有兵馬在手,還需怕他?難道他敢攻城?就算真是那樣,大不了跟他魚死網破,讓他顏面無存,可我們自己就先散夥算是什麼道理!”

劉備的聲音依然平靜,問道:“那些兵馬,有幾人願為你我死戰?”

張飛臉上表情一僵,頓時沒了聲音。

劉備現在掌管的兵馬不少,其中有兩千是田楷給他的青州兵,還有就是陶謙給他的四千多徐州兵,除了這些,劉備到了蘭陵之後,為了守城,收攏流民,徵召壯丁民夫,又得了三千多人,這些加起來,劉備麾下差不多有一萬人了。

一萬人,乍一看,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勢力,可實際上卻是非常糟糕,田楷給的那些人自然不是精銳,戰力尋常,而且還讓他們跟著一個明顯不是核心人物的劉備來徐州打仗,這軍心一直都很糟糕,也就是劉備安撫人心厲害,換個人帶兵,估計早就有許多逃兵了。

陶謙給的那四千人倒算是精銳,然而,他們真正聽令的是陶謙,劉備雖然有能力,可他根本沒有時間去收服這些人。

最後劉備自己招募的那些人對劉備倒是感官不錯,然而也是時間太短,根本沒怎麼訓練,而且缺少兵刃甲冑,戰力非常一般,在城牆上扔扔石頭還行,下了城牆多半就是炮灰的命。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指派兵馬去和曹操打仗還行,可要是讓他帶著人去跟李易拼殺,動員起來太難了,很可能會是那種一觸即潰的局面。

對於軍中是怎樣的情況,張飛自然也清楚,他眼中閃過一抹不甘,咬牙道:“那我們兄弟就離開徐州,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我等容身之地不成!”

劉備仰面嘆息道:“如今天下漸亂,各地烽煙不斷,四處皆是野心勃勃之輩,你我兄弟非是名門世家,於此亂世之中當如何立身?”

“不是兵馬,不是城池,只有名聲!”

“李易若只是勢大,我不懼他,縱然他有精兵十萬,我今日不敵,來日再做計較便是,然而李易的名望實在太高了,乃眾人眼中國之柱石,陶使君說李易可比冠軍侯,但在我看來,如今李易之重於天子而言,還要遠勝過昔日冠軍侯於孝武皇帝。”

劉備有些無力的攤開雙手,苦笑道:“陶謙原本還願對我等以禮相待,然而李易幾次巧舌之後,便已經疏遠,甚至還生出了殺心,之前幽州,青州不容我等,現在徐州也不容,天下雖大,真的還有我容身之處?呵呵,什麼想雄壯志啊,罷了,罷了吧……”

劉備的聲音非常消沉,他受的打擊太大了,對劉備來說,局勢再困難都可以接受,他都能打起精神,奮力一搏,可現在前路漆黑一片,根本看不到半點希望,這叫劉備如何去拼,如何去搏?

見劉備這般失落,張飛沒有再發脾氣,反而冷靜了許多,看著劉備認真問道:“大哥可是要歸隱?你我三人結義時便已經說了,同生死,共富貴,大哥若是歸隱,我與二哥同樣跟隨,大家照樣能一起快活,二哥你說是不是!”

然而關羽鳳眼低垂,卻是沒有贊同張飛的話。

“不!”

劉備搖頭道:“李易屢次誣我,害我,雖然不知他到底是為何如此,但李易殺我之心卻是異常堅決,所以,我縱然歸隱,恐怕也難逃他毒手,而且,今日眾目睽睽之下,軍令狀上已經署名,我若是掛印而去,豈不說明李易的種種構陷是真,坐實了我是個奸詐小人,那麼世人將會如何看我?我又有何面目苟活於世?”

關羽這時終於開口,問道:“大哥是想依那軍令狀,當真去與夏侯淵搏命?”

劉備緩緩點頭,一字字的說道:“大丈夫立於世,身可殞,名不可廢,縱然天要亡我,我也要讓世人仔看清楚,我劉備的心到底是黑是白!”

“大哥,你……”

張飛有些吃驚,原本他還以為劉備是徹底消沉了,卻沒想到,劉備竟然是真的要去跟夏侯淵拼命,以此保全名聲。

關羽沉聲道:“大哥好氣概!只是大哥為何捨棄我與翼德,難道大哥以為我與三弟是貪生怕死之人不成?”

“自然不是。”

劉備苦笑著道:“若是建功立業,博取功名,縱然有些兇險,我等兄弟也當一起,然而今次我乃是求死,雲長,翼德,如此我若是還讓你二人同往,我還有和面目自稱兄長?”

“大哥!”

張飛含淚道:“難道我和二哥就能看著你去與人拼命嗎?”

劉備也是紅著眼睛,卻沒回答張飛的話,而是對他說道:“你二人離開後,莫要再回河北,公孫瓚恣意行事,早晚必亡於袁紹之手,然袁紹雖然名聲在外,可野心太過明顯,也不是好去處,唉,這天下之大,大約只有益州可以安居,你們之後就去益州吧,只是莫要再求仕途,就用這些年的積蓄做個富家翁,娶妻生子,多行善事,將來你們能兒孫滿堂,我也就心安了。”

張飛越聽心裡越是難受,忽的大聲道:“好,大哥要我走,我這就走!”

張飛說罷直接轉身,劉備不由一怔,但關羽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張飛問道:“翼德要去何處?”

張飛梗著脖子道:“我回去,我去投李易,我今夜便取了他人頭!事情成了,我回來和大哥二哥喝酒,不成,就當我先走一步了!”

“你——”

關羽不知說什麼才好,他可不覺得張飛能刺殺李易,只能硬拽著張飛,好在張飛雖然氣悶的厲害,但也不是真的要走,順勢就站到那裡裡不動了。

見張飛安心下來,關羽這才上前一步,對劉備說道:“大哥想要保全我與翼德性命,弟感激非常,然而兄長為何只顧自己忠義,卻陷我與三弟於不義?”

“今日李易未下殺手,說是因為我三人兄弟情深,當時徐州官員盡數在場,可兄長如今卻讓我與翼德臨陣脫逃,這是何道理?兄長要是執意如此,弟無能,也只能與翼德同往,為兄長先行一步!”

“你,你們……唉!”

劉備轉過頭,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其實關張二人的選擇,他早就知道,可他還是忍不住想要勸他們離開,讓他們別跟著自己送死了。

正如劉備方才所說的,帶著他們奔前程可以,可如果叫劉備帶著他們往懸崖下面跳,這讓劉備於心何忍?

在劉備離開郯縣後,李易又在郯縣停留了兩天,這才啟程。

而這兩天時間,李易幾乎除了睡覺和方便,幾乎都是和陶謙待在一起的,除了糜家,李易沒有拜訪任何一個陶謙麾下官員,而李易麾下的官員,除了正常的工作銜接,其他基本沒有接觸。

雖然這些表現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往深處想,但絕對能給人一種,李易對徐州的人和地興趣不大的感覺。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私下裡張昭則是給趙煜去了一封信,大意就是說,李易此來徐州是帶著滿滿的善意,但為了不讓陶使君誤會,對李易和他們產生不必要的想法,所以呢,彼此就有點冷落了,還希望趙煜不要責怪。

這話說的小心體貼,可作為收信人的趙煜對陶謙的好感度絕對要下降好幾個點。

不過為了不然陶謙發現端倪,李易的小動作也就僅限於此了,他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接下來將要交手的劉備和曹操的身上,並說動陶謙,改變了他原本的作戰部署。

原本陶謙是徹徹底底的防守思想,讓劉備守蘭陵,李易為他守城襄賁,連反擊都不考慮,只等曹操久攻蘭陵不下,再加上有李易的大軍在後方震懾,讓曹操知道徐州並不是軟骨頭,那麼隨著糧草的消耗以及久戰無功,再加上各種外界的“輿論”壓力,曹操肯定會退卻,到時候徐州危機自然解除。

這個方案在李易看來憋屈之極,甚至是非常的莫名其妙,因為如今曹操領著主力開啟陽臧霸去了,在東海郡的只有夏侯淵,夏侯淵的兵力大概在一萬五千左右,就算沒有李易,陶謙只需要整合一下東海郡的兵力,以兩倍,甚至三倍的優勢兵力殺過去,是很有可能將夏侯淵吃掉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要夏侯淵一敗,曹操就進退為難了,很可能會直接退回兗州。

然而這麼好的機會陶謙愣是沒動手,如果之前是不想冒險的話,還情有可原,但李易到了之後,他還是這麼想,就真的是太慫了。

於是,李易就提出了另外一套方案。

如今曹操攻打開陽,臧霸雖然不敵,但也作戰勇猛,敢打敢拼,曹操已經沒了之前勢如破竹的勁頭,不過只要給曹操足夠的時間,拿下開陽還是不成問題的。

那麼,東海郡這邊,必須趕在曹操在開陽取得戰果之前,擊敗夏侯淵,迫使曹操退兵。

若是李易一開始就提出這個方案,陶謙是會有些猶豫的,但有了劉備的那道軍令狀,李易沒花多大功夫,便說服了陶謙。

於是,原本的東海郡的兵馬部署,自然也就發生了一些變動。

首先,李易不再駐守襄賁,襄賁由曹豹領兵三千駐紮,原劉備所在蘭陵,則轉角給了李易,至於劉備,給他的軍令則是,讓劉備聽從李易排程,暫時以少量精銳向夏侯淵所在的承縣進行襲擾,等李易在到達蘭陵之後,劉備本部兵馬便做先鋒出擊。

如果劉備與夏侯淵交戰佔優,李易便率大軍壓上,一鼓作氣將夏侯淵拿下。

如果劉備與夏侯淵交戰受挫,李易就隨機應變,或是再戰,或是回蘭陵防守,都可以。

總之,就是劉備先上,李易看情況。

這個打法徐州怎麼看都不吃虧,但陶謙對劉備那邊是有顧慮的,他不是心疼劉備,而是擔心劉備會被逼急了反水,或者臨陣脫逃,進而影響李易,導致兵敗,

不過李易對於這方面卻不是很擔心,因為劉備對於李易的大軍來說,是編外的人,大家根本不在一個大營裡面,所以劉備那邊就算出問題,對李易的影響也不大。

同時,李易之前讓劉備籤軍令狀,固然是給劉備挖了個坑,可那也是李易給劉備的一個機會。

如果簽了軍令狀,結果劉備卻跑了,那麼劉備的名聲也壞了,今後除了隱姓埋名,平凡的度過一生之外,很難再有什麼大的作為,這這種情況下,李易並不是不能放他一馬,給劉備一個生路。

只是李易自己也明白,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一個在危險面前拋棄名聲的人,或許依然能成就大事,但劉備絕對不在其中,否則李易又何必早早的就去壞了劉備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