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9章 揚州情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09章 揚州情況

按照陳登最一開始的建議,甘寧在殺了笮融之後,可以到陳家的莊園中暫避,等風頭過了在去找李易匯合,但李易覺得這樣不好,風險太大,因為甘寧他們畢竟好幾百人,萬一不訊息露出馬腳,或者被那個嘴巴不嚴的人洩露了風聲,甭管會不會連累李易,反正陳登在徐州是待不下去了了。

於是,李易就定下了一個自認為更加穩妥的方案,讓陳登派了幾個嚮導,帶著甘寧他們去廣陵和下邳的交界處找個山溝溝先藏一段時間,等李易大軍經過的時候歸隊。

這麼做首先就完全避免了暴露陳登的可能,二來,則是以防萬一,一旦糜竺沒能順利就任廣陵太守,那麼甘寧他們就要去廣陵搞事情,或是直接截殺,或者找幾個為富不仁的土財主再搶一遭,反正要想辦法把那新來的太守給弄走。

平心而論,李易的安排是非常不錯的,而且還是多手準備,但是,許多時候任憑你計劃的再好,也擋不住意外的發生。

甘寧一行人在進入廣陵之後,第一天就被當地一家姓陳的大戶察覺,陳家人一開始默不作聲,一直等甘寧他們找到地方落腳,這才聯絡鄉里之人,直接聚集了上千青壯向甘寧他們發難。

甘寧帶著的五百人可是李易麾下最精銳的將士,莫說一千老百姓,哪怕人數翻個幾翻他也不懼,但甘寧已經不是當年的甘寧了,他知道除非萬不得已,這仗絕對不能打,於是甘寧一行人只能跑,五百精兵猛將愣是被一群老百姓用鋤頭攆了好幾十裡遠。

然而事情到這裡還沒結束。

徐州的世家雖然比較貪,但對於守土一事上面,還是比較齊心的,再加上曹操的舉動也確實遭人恨,於是,眾人對於曹操留下的敗兵是一點不客氣,在陳家動手之後,幾個大家族也紛紛動員了起來,前後動用了不下萬人,追著甘寧他們在廣陵來回跑,最終將甘寧他們給困在了一處小山上。

好在這時候,糜竺終於到了廣陵,這些世家不怕糜竺,卻害怕李易,於是一合計,就準備把這份功勞讓給糜竺,畢竟他們自己打的話難免要死人,而且也沒什麼實質性好處,還不如讓給糜竺,讓雙方的關係融洽。

糜竺自然是滿口答應了,他來廣陵來的這麼快,就是因為知道甘寧被當地人追的跟狗一樣,快撐不住了,急需他來幫忙。

於是,糜竺收下了當地世家的好意,並擺宴道謝,就在一群人喝的五迷三道的時候,糜竺派人給甘寧他們透了訊息,並讓開一條小路,叫甘寧他們連夜跑了。

第二天,糜竺和世家之人發現甘寧他們不見了,都是非常懊惱,原本還有人想著互相推卸一下責任,但糜竺很大方的把過錯算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並安慰以及口頭嘉獎了這些世家,然後又不疼不癢的拍了一些追兵,總之算是將這件事給糊弄過去了。

至於甘寧,卻是跑到了長江邊上,然後沿江而上,以求早日迴歸大部隊的懷抱。

自從在廣陵被人盯上之後,甘寧不能打,只能跑,感覺非常的憋屈,然而,這只是甘寧自己的想法,甚至連李易和蒯越這些人都沒能察覺,甘寧的表現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是多麼的睿智神勇。

承縣的那一戰,夏侯淵這個主將都敗了,折損過半,可甘寧這個無名小將卻領著一支殘兵,先是避開李易幾萬大軍的圍剿搜尋,然後又突入下邳,將下邳的高官幾乎殺了個精光,事後還全身而退,孤軍衝入廣陵,哪怕面對四面圍堵,最終還是成功脫身,讓李易的大舅哥剛上任就丟了顏面。

毫不誇張的說,甘寧這一趟輾轉數百裡,殺官奪財,且自身丁點損傷都沒有,這表現,就算是那些古之名將也難做到,於是,甘寧的表現自然就吸引了許多有心人的目光。

曹操那邊自不必說,他聽說自家有個能人居然還在徐州孤軍奮戰,頓時就起了愛才之心,奈何他找夏侯淵查詢,夏侯淵卻壓根對不上號,再加上曹操感覺無論是陶謙還是李易都不可能給他面子,所以最終也只能很惋惜的放下了救人的想法,不過即便如此,他也一直對甘寧等人的動向保持著高度的關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曹操還是他身邊的智謀之士,從來都沒有對甘寧等人的身份產生懷疑,畢竟笮融都被殺了,幹這事的除了曹操的人,還能有誰?

除了曹操,對甘寧最感興趣的就是被袁術新任命的吳郡太守許貢,許貢一直都在招兵買馬,如今隔壁有一支如此生猛,而且還是無家可歸的隊伍,他實在沒有理由不動心。

於是許貢便了十多人渡江,一路追查,最後找到甘寧,表示了招攬之意,答應給甘寧一個都尉的職位,並允諾會向袁術舉薦甘寧。

甘寧在收到許貢送來的書信之後,整個人都有點蒙,他怎麼都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不過甘寧這人也是比較聰明的,雖然一時沒能理清頭緒,但還是覺得其中可能大有可為,於是他沒有直接回覆許貢,而是派人快馬聯絡李易,請李易做決定。

李易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剛剛在下邳送笮融入土,他對此事也是非常驚訝,隨後略一思量,就決定讓甘寧答應許貢的招攬,並讓甘寧趁著許貢不明情況的時候將許貢殺掉,然後快速抽身。

得出這個決定,李易雖然是順勢而為,卻也是在他掌握揚州整體情況的前提下做出來的。

當初許貢幫助孫策殺了原吳郡太守盛憲之後,孫策有意佔據吳郡,但袁術卻不放心孫策,再加上袁術又不好直接讓他的親信去接收勝利果實,畢竟孫策在吳郡那一戰打的確實漂亮,於是,幾番權衡之後,袁術乾脆點了同樣有功的許貢做吳郡的太守。

許貢上任之後,也算是沒有辜負袁術的期望,很快就安定了吳郡的形勢,並藉著袁術的名頭將境內的嚴白虎與嚴輿兩個宗族豪強編入官軍,全都加封都尉,讓他們制衡同樣在吳郡帶兵,並與孫策親近的朱治。

許貢的表現讓袁術非常滿意,便直接將許貢納入了他的核心,之後袁術稱王出兵荊州,許貢雖然沒有隨軍,但也是鼎力支持,提供了不少兵馬,並幫助袁術安頓後方。

所以,對李易要對揚州開戰,除了首當其衝的九江,也就是袁術的所在之外,第二個需要重視的地方就是吳郡,吳郡與廣陵比鄰,中間有江水阻隔,屬於是那種互相很難大規模出兵,但又很方便派出小股部隊騷擾的存在。

李易原本的想法是在廣陵留個幾千人,對吳郡採取守勢,防備許貢給他搗亂,等拿下九江之後再回頭徹底解決他,但許貢現在竟然看中了甘寧,要引狼入室,李易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索性就讓甘寧去殺了許貢。

在李易揮兵九江的情況下,許貢就算是死了,袁術一時也很難顧忌吳郡形勢,兒吳郡那邊沒了主事人,原本互相制衡的嚴白虎嚴輿與朱治肯定無法和平共處,窩裡鬥是早晚的事情,哪怕明知道李易打敗袁術,下一步倒黴就是他們,這兩人依然無法團結起來,因為這是人性。

提到了許貢,自然也要說一下李易手裡的其他情報。

首先是孫策,當初孫策殺了吳郡太守盛憲之後,便有了佔據吳郡自立的想法,為了達到目的,他甚至答應了讓孫權去壽春做人質,準備先得了吳郡,然後慢慢經營勢力。

但讓孫策想不到的是,即便如此,袁術也沒有選擇他,而是任命了被他策反的許貢做了吳郡太守。

孫策非常不服,甚是都對袁術產生了恨意,而就在此後不久,袁術稱王,並出兵荊州,孫策先是震驚,然後就是大喜,認為這是他的機會到了,因為袁術此舉與造反無二,他正好可以藉著大義名分向袁術發難。

定下主意之後,孫策便開始暗中準備,他並不是腦子一個就要跟袁術幹上,那時候的袁術就像是利刃出鞘,鋒芒無匹,孫策要是跳出來,肯定就是個死,所以,孫策的計劃是等到袁術攻打荊州失利,或者說兵馬乏力的時候再行動手,那時候的勝算是最大的。

然而,袁術比孫策想的要差勁的多,浩浩蕩蕩出兵,結果沒幾天就敗了,損兵折將,然後一路退回了壽春,當時孫策很想趁機落井下石,可他猶豫再三,還是放棄了,因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藉這段時間的準備,他撐死能拉起兩千人,可袁術就算敗了,但手下還是有著幾萬將士的,雙方實力差距實在太大。

不過,讓孫策意外的是,袁術回來後很快就召見了他,當時孫策非常緊張,以為袁術察覺了他的一些小動作,不料袁術彷彿變了一個人一樣,就像是一個和藹的寬厚長者,與孫策說了許多當年和孫堅之間的事情,甚至還為了沒能照顧好他這個子侄向他道歉,聽得孫策一陣恍惚,

根本不明白袁術究竟是要做什麼。

在那次談話之後第二天,袁術召集眾人議事,任命孫策為中郎將,調撥兵馬,讓孫策出兵廬江攻打陸康,甚至還當眾允諾,只要孫策擊敗陸康,就任命孫策為廬江太守。

對於陸康這個人,孫策心中還是很敬佩他的,但是,袁術給的誘惑太大,如果讓他得了廬江,憑藉父親留下的人脈,孫策有信心建立起一番事業,於是,孫策就高高興興的,第一次挑起了大梁,渾然不知,陸康是袁術給他準備的投名狀,因為陸康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孫策只要殺了陸康,今後基本就不可能站到朝廷的那一邊了。

孫策沒能看透袁術算計,還以為袁術是真的開了竅,於是,孫策和陸康,一個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英氣勃勃,一個是老當益壯,老而彌堅,在廬江交戰之後,任憑孫策攻勢凌厲,但陸康就是不動如山,幾個月廝殺下來,雙方死傷都是不小,但戰事始終維持在桐鄉,舒縣,襄安一代,沒有半點變化。

換做過去,袁術肯定要以此訓斥孫策,但袁術兵敗之後確實是變了性格,不但沒有責怪孫策,反而讓人勞軍,寫信寬慰他,勸他要穩紮穩打,不要著急如何如何……

袁術的話讓孫策非常受用,雖然他早就想反了袁術,可如今的情況還是讓他非常羞愧,於是孫策將心中的情緒全都發洩到了戰場上,在之後的戰事之中,雙方的戰鬥越發殘酷,死傷比例也越來越大,陸康雖然厲害,可他卻沒有孫策心狠,於是,陸康這邊終於開始露出頹勢。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朝廷那邊傳來了赦免袁術的訊息,這對於一直以孤軍抵抗袁術的陸康以及追隨他的人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而且更叫人心寒的是,朝廷只是赦免了袁術,可對陸康這邊卻沒有任何交代,就彷彿是將他們放棄了一般。

於是,陸康這邊的軍心頓時崩解,數日之後,舒縣城破,而後半月之內,孫策又連破數城,陸康無奈,只能收拾兵馬撤回皖縣,憑藉城池與陸家弟子死守。

對於廬江的情況,李易是非常唏噓的,換他是陸康,他肯定受不了那個委屈,就算不造反,也得加入造反的勢力,不然念頭肯定不通達。

相比廬江和吳郡,揚州其餘幾個地方,雖然也都在李易關注之內,但在李易心裡的分量就比較輕一些了。

先是豫章,袁術從諸葛玄手中奪下豫章之後便任命了劉勳為豫章太守,想要統合豫章的勢力,但是,換了主人之後豫章的人才知道諸葛玄的好,相比諸葛玄,袁術和劉勳完全就是惡狼,於是,豫章上下對劉勳的管理非常不配合,而劉勳也欠缺治理手段,所以豫章一直都沒能真正的納入袁術的管理,反而時常有人不服管束,劉勳到處滅火,李易這次出兵揚州,劉勳就很難給袁術提供多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