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0章 分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0章 分兵

對於豫章,李易是完全不放在眼裡的,而且他也不是想要只憑著手裡的三萬人就打下揚州,早在李易還在蘭陵的時候,就已經往襄陽去信,讓那邊調撥兵馬,並任命張遼為統兵大將東進。

張遼對上劉勳,而且張遼還兵多,那結果還不是顯而易見?

豫章之後就是丹陽,在揚州諸郡之中,除了暫時正在打仗的廬江,要說哪裡的官場最為混亂,丹陽則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袁術剛到揚州的時候,時任丹陽太守的是周喁,但因為袁術的稱王僭越之舉,周喁看不下去,奈何周家又與袁家牽扯太深,於是,周喁索性就棄了太守的職位,袁術便趁機得到了丹陽。

原本袁術是要任命自家的親信之人管理丹陽的,但很湊巧的,曾經位列三公的安陽侯周景之子周尚帶著家人從長安歸來,周家也是當世望族,周景是靈帝時候的老臣,當過司空、太尉,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周尚的幾個兄弟現在也都在朝中擔任高官,雖然如今的權勢大不如前,但影響力還是相當不俗的。

於是,袁術為了給他自己壯一壯聲勢,就邀請周尚擔任他的王府長史,但周尚的腦袋又沒坑,知道上了袁術這條破船他周家幾代人辛苦攢下的名聲肯定會被拖累,於是周尚便婉拒了袁術,但又怕袁術翻臉,便退而求其次,向袁術請求擔任丹陽太守。

袁術雖然沒能達成心願,但也不願意與周尚難看,一番考慮之後便答應了周尚的請求。

原本事情就應該這樣了了,可隨著在襄陽城下的兵敗,以及陸康的起事,袁術非常擔心周尚會效仿陸康,也對著他的後背來上一下,於是,袁術不等回到壽春,就讓他的族弟袁胤取代了周尚的太守之職,以此來加強對丹陽的掌控。

兩次丹陽太守的任命,袁術的判斷本身都是沒問題的,只是卻有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那就是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面,丹陽連著換了三任太守,這簡直就跟兒戲一般,讓官府的威信一降再將,地方上不少世家豪族開始聚攏青壯,圈地盤,開始關上門自己做土皇帝,雖然沒有人敢學袁術造反,卻也將丹陽給搞得烏煙瘴氣。

新任太守袁胤是很想解決這個地方豪族的,但是袁術已經決心施行仁政,改變形象,而且那些地方武裝單個雖然不算多強大,但聯合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袁術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於是就駁回了袁胤清繳他們的意見,轉為安撫——其實就是放任不管。

正是因為袁術如此的應對,哪怕丹陽緊挨著九江,原本是可以成為袁術強援的,但如今卻是自家一團糟,跟豫章那邊差不多,也很難給袁術提供支援。

最後剩下的就是會稽了。

相比揚州其他幾個亂糟糟的郡府,會稽算是比較安定的一個,而且甭管是朝廷,還是袁術,亦或者地方世家,好像誰都沒有與會稽為難的意思。

究其緣由,蓋因會稽的太守姓唐,叫唐瑁,他家裡有一個喪夫守寡的女兒,而他的女婿則是被董卓下令毒殺的漢少帝,弘農王劉辯!

劉辯這個皇帝的結局是非常悽慘的,也非常引人同情,他被毒殺的時候年歲還不大,並無子嗣留下,后妃也僅有一位唐姬,也就是唐瑁的女兒,在劉辯死後,唐姬一個女子過得自然非常辛苦,甚至險些被李傕強納為妾,最後幾經輾轉,還是託了李易的福,這才回到了會稽他父親所在之處。

唐瑁可能是想與皇家劃清界限,也可能是憐惜自家女兒還年輕,他有意找個人家讓唐姬改嫁,但唐妃卻是誓死不從,要為少帝守節,唐瑁也拿她沒辦法,於是,唐姬就這麼在會稽住了下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是因為唐姬的存在,不管是世家還是袁術,都輕易不願意去為難唐瑁,畢竟劉辯的事情太讓人同情,如果有人去為難他的遺孀,肯定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正是因此,會稽暫時算是揚州的一塊淨土,也是早早的就被李易視為囊中之物的地方。

董卓是李易殺的,李儒也算是被李易給氣死的,也就是說,李易給劉辯報了仇,說他是唐姬的恩人一點都不為過,憑著這情分,旁人需要讓著唐家的人,李易卻不用,而且一封書信過去,李易有八成把握讓唐瑁主動開城投降。

……

就這樣李易一邊收攏著揚州的情報,一邊有條不紊的調動大軍,首先是在下邳聚集兵馬,然後過淮水,入廣陵,在東陽“購買”糧食,並做出威逼吳郡的姿態,然後李易便調轉方向,去了下邳的淮陵,因為這裡是下邳之中最為接近九江的地方。

其實,李易是很想借道豫州進攻壽春的,因為從豫州進軍的話,雖然需要渡淮河,但李易只要打下下蔡和平阿兩處縣城,然後就可以順著肥水而下,直接逼近壽春,相當的便利。

而從下邳方向進攻的話,雖然不用渡河了,可李易卻是要連拔七八處城池才能打到壽春城下,難度比走豫州差不多要高出一倍。

可惜李易前些天沒忍住,又砍了孔融的使者,所以李易是真的不敢繞道豫州,鬼曉得孔融會不會在關鍵時刻在後面給他來一下,所以,最終李易還是選擇了從淮陵出兵,並在四月初十的時候抵達了揚州第一站,鍾離縣的城下。

鍾離城外十里的大營之中,李易與一眾官員圍著一處剛剛做好的沙盤,其中正是鍾離縣周圍的大概地形,而在旁邊還放著一疊圖冊,是當初龐德公送給李易的地形圖,李易現在是用兩者相互印證,希望藉此找到一些合適的好辦法。

而在眾人思索對策的同時,徐庶則是在一旁與眾人說著剛剛整理出來的最新情報。

“甘寧將軍已於數日之前得手,吳郡許貢為表誠意,帶著酒肉親往河岸迎接甘寧,但甘寧突然發難,許貢來不及防備,被甘寧親手斬殺,隨行之人也死傷大半,根據甘寧信中所述,其中有著不少官員,而且多為許貢心腹。”

李易臉上笑容綻放,對蒯越說道:“興霸這一次功勞著實喜人,軍師可莫要將他漏掉了。”

蒯越笑著恭維道:“主公放心,而且若非主公指揮得當,甘寧也難有此功績。”

李易微笑著搖頭,這話他沒接,因為他並不想跟自己的屬下們爭功。

李易對徐庶問道:“興霸如今何在?”

徐庶答道:“甘將軍殺了許貢之後,又在當地奪了三艘大船,如今正沿水路向主公這邊趕來,只是為了不洩露行蹤,並不能全力趕路,所以具體時間不好估算。”

李易點點頭,道:“回信給他,讓他以穩妥為先,若有意外,以自身安全為重,允他便宜行事。”

李易這個交代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給甘寧鬆開韁繩,以免再次出現像是廣陵那樣的局面,當時要不是糜竺去的及時,甘寧這些人就真的危險了。

當然,所謂的“便宜行事”究竟是如何的“便宜”,李易沒有明說,但他相信甘寧會明白的。

徐庶記下這點之後,繼續說道:“袁術早知主公要對揚州出兵,數日之前就開始調集各地兵馬,其中豫章因為防備江夏,無法支援九江,廬江孫策分兵三千,已入九江,丹陽袁胤號稱出兵兩萬,但根據眼線來報,其實丹陽出兵不足一萬,餘下會稽未有動作,吳郡之前倒是在整頓兵馬,似乎要有動作,但隨著許貢身死,那些兵馬已經盡如嚴家兄弟與朱治手中。

“所以,算上丹陽與廬江援兵,如今九江約有兵馬接近六萬,不過其中新丁居多,具體戰力不好估算。”

“另外,自從主公大軍抵達淮陵,袁術便認為主公當從淮水以南進軍,於是,袁術便盡數撤了位於淮北的下蔡,平阿,義城三地兵馬,將九江兵力盡數屯於淮南。”

“就目前所探得的,壽春守軍實數當有兩萬餘人,袁術本人坐鎮,紀靈領兵一萬五千,駐紮鍾離,陳紀雷薄領兵五千分駐當塗與馬丘聚一線,然後陳蘭守陰陵,橋蕤守西曲陽,這兩處具體兵力不詳,但兵力最多不過六七千。”

徐庶說完,退後一步,微微躬身道:“揚州兵力大抵就是如此了。”

李易點點頭,表示自己瞭解了,然後就蹙眉盯著沙盤沉吟不語。

李易知道,還有一點徐庶剛才沒有說,那就是袁術既然早就知道了他要打過來,事先必然加固城防,強攻的難度肯定會比平時高上不好。

到了如今,李易可以眼都不眨的將他的敵人引向死亡,可如果人太多,一次要決定幾千,乃至數萬條性命的時候,李易還是會感覺不忍。

就在李易思考的時候,旁人卻是忽然有人笑了一聲,李易轉頭看去,見是荀攸,不禁好奇問道:“先生為何發笑?”

荀攸一臉笑容的搖頭道:“來揚州之前,我聽說袁術自襄陽戰敗之後,便大有改變,一連下了許多賢明政令,比如善待士卒,比如不許地方官員盤剝百姓等等,當時我還為此擔心,怕袁術真來個勵精圖治,主公此戰怕是會有一些波折,可如今看來,呵呵,袁術還是那個袁術,不足為懼啊。”

荀攸這番話直接就引起了眾人的興趣,因為上一次李易雖然以少勝多,將袁術殺的打敗,可大家都知道李易是取巧了,之後的幾次戰事,李易也全都是在佔據絕對優勢下動的手,說句不好聽的,換頭豬去當主帥都能打贏。

可這次不同了,這次李易沒有機會取巧,袁術也不會大意,這次的征戰是兩個勢力間的硬碰硬,是以誰都不會輕視袁術,更不用說現在的袁術與之前的袁術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荀攸還公然嘲諷袁術就很有意思了。

見眾人看著自己,荀攸雙手比了比,道:“就當袁術有並劉萬,主公這邊有只三萬,雖然荊州還會出兵,但畢竟要等上一段時日,所以攸斷言,袁術麾下肯定有人建議袁術趁著荊州兵馬未到,直接盡起九江之兵與主公一決勝負,如此,袁術憑藉地利與人數優勢,勝算應當在六成以上,而主公這一路兵馬一旦失利,荊州那支偏師自然也就不算是威脅,可是啊……”

荀攸有些嘲弄的伸手指了指沙盤,道:“袁術放棄淮北城鎮收攏兵力,不但不合兵決戰,反而分兵層層拒守,由此可見袁術對上主公未戰已怯,拱手將優勢相讓,可見愚蠢,所以啊,攸才笑袁術還是那個袁術。”

荀攸說罷,眾人也笑了起來,感覺他說的很是有些道理,帳內凝重的氣氛也消散了許多。

不過李易心中卻是亮如明鏡,荀攸對袁術的嘲諷只有三分是真,因為出戰之前,李易就考慮過袁術直接派兵決戰的情況。

袁術只要傾巢而出,求的肯定是速戰速決,那麼李易就可以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辦法來應對,哪怕是退回下邳,固守淮陵,李易也堅決不跟袁術決戰,反正就是要拖著袁術的主力,仗著不差錢跟他打消耗戰。

而在這個時間裡面,張遼則會從江夏出兵,經豫章,抄袁術後路,讓他首尾不能相顧,一旦形成如此局面,袁術這一仗就已經輸了一半了。

所以,別看剛才荀攸說袁術步步為營如何如何不好,其實這卻是最穩妥的手段,畢竟李易是孤軍在外,袁術可以透過每一處城池來消耗李易的兵馬,而李易前進的方向上只要有一座城拔不下來,那麼李易征討揚州的計劃就要終止了。

荀攸不可能看不透這個道理,可他還非要“顛倒黑白”,那麼,荀攸的目的就只能是給這些將官們打氣,給他們樹立信心了。

因為李易說到底只是個草根,袁術卻是名門子弟,在李易將袁術按到地上摩擦之前,難免會有人對袁術心生畏懼。

眼看著眾人聽了荀攸的話之後精神頭明顯更好了一些,李易心中笑了笑,然後正色道:“紀靈以一萬五千人駐守鍾離,我軍三萬,雖能將之拿下,但死傷不然不少,之後再戰必然乏力,所以,我有意分兵三路,一路駐守鍾離,牽制紀靈,守護糧道,另兩路分取當塗、馬丘聚和陰陵,諸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