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4章 陸康身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4章 陸康身死

面對孫策赤果果的威脅,那幾個還未署名的人互相對視一眼,心中短暫的掙扎了一下,便做出了選擇,然後不約而同的提著刀走向了他們那位可憐的同僚。

至於說為何不趁著這個機會給孫策來一下……

或許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有那種想法,但在剛剛那人做了榜樣之後,這種念頭自然也就熄了。

很快,在那個被孫策重傷的校尉絕望的閉上了眼睛之後,孫策長呼一口氣,心中微感舒暢,大笑道:“好了,些許雜事已了,稍後大家各回各營,安撫將士,穩定軍心,將來我等齊心協力,何愁不能飛黃騰達?”

這時又有親衛進來給那幾個將校送上錢財,這叫他們多少有些意外,他們本來覺得自己站出來太晚,拿不到這份好處了,不想孫策倒是挺大方的,沒有在這方面剋扣。

看著這幾人也收下好處,孫策點頭道:“孫某不吝惜富貴,今後也願與諸位以誠相待,但是,若是有人心存他念,行那不義之事,休要怪孫某不顧情面!”

說話時孫策的目光落在了剛剛被眾人亂刀殺死的校尉身上,顯然是在說這便是榜樣,眾人心中不由凜然,甭管願不願意,盡皆躬身道:“我等願遵將軍號令!”

看眾人的模樣,孫策感覺差不多了,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客套了幾句,便讓他們各自退下。

而那些人剛一離開,孫策便對周泰說道:“幼平,今日你便多辛苦一些,那些人雖然暫時被我以手段控制,但肯定有人心中不服,之後的事情說不得會有些波折,你這就帶人防備各營,一旦發現有人作亂,可先斬後奏,直接帶兵過去斬殺為首之人!”

“得令!”

周泰重重的一抱拳,也不說多,直接就出去準備了。

周泰離開後,孫策又擺擺手,示意那些親衛們也出去,帳內便只剩下了孫策,程普,黃蓋,韓當幾人。

按說這時候孫策應該鬆口氣才是,可他的臉色卻是越來越沉,最後更是重重一拳砸在了几案上,恨恨道:“可惡!李易壞我大事!”

程普三人見狀則是嘆了一聲,雖然沒有直接發表意見,但看表情顯然是與孫策的感受差不多。

因為李易真的是壞了孫策的大事。

孫策早先是想把吳郡那邊當做自己立身之本的,但事情不成,便順勢將目標落在了廬江。

孫策的計劃很好,打敗了陸康,袁術任命他做廬江太守,之後只要有個一兩年的時間,孫策感覺自己就能將廬江完全消化,進而有了脫離袁術的資本。

但李易的揮兵南下,直接就打亂了孫策的安排,不過孫策倒也沒慌了手腳,反而趁著袁術從他這裡調兵的機會,名正言順的送走了軍中最為忠心袁術的一批人,在那之後孫策麾下的兵馬數目就減少了,可他對於全軍的掌控力卻是加強了許多,否則像今天這樣的事情,帳中只要有三五個袁術的死忠站出來反對,然後他們再順勢裹挾上一批人,孫策的計劃就很難進行了。

所以,李易的南下最初對孫策影響算是利弊各半,是可以接受的,不過後來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調離那些忠於袁術的人之後,孫策就開始考慮自己將來的方向,當時孫策有三個計劃。

首先,是孫策自己的主張,他想放棄廬江,回軍北上與袁術一同夾擊李易。

不過對於這一條,孫策麾下大多數人都不贊同,甚至就連孫策自己也不是很堅持,因為北上和李易交戰,其中多少勝算姑且不論,關鍵是即便勝了,孫策除了心裡面能痛快一下之外,根本沒多少實際的利益可沾,相反,能撈到好處的只有袁術,而袁術的聲望再度高漲,孫策想自立門戶就難了。

所以,這個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之後孫策在眾人的共同參與下,定了兩個方向,其一是繼續攻打廬江,幾百陸康,佔領廬江做為根基,其二則是揮兵丹陽,打下丹陽作為根基。

將目標定在廬江沒什麼好說的,畢竟孫策已經在廬江打很久了,至於說轉去丹陽,卻是因為孫策好友周瑜的建議。

周瑜在書信告訴孫策,丹陽在出兵支援袁術之後,後方非常空虛,且人心浮動,已經出現亂想,孫策若是有意取丹陽,他願意裡應外合,可保證孫策一戰得丹陽。

於是,孫策就開始在這兩個方向上搖擺了,他本人是傾向於去丹陽的,因為他非常賞識且信任周瑜,周瑜不是胡吹大氣的人,既然周瑜敢保證讓他一戰而勝,那肯定就是一戰而勝。

不過,孫策的其他部下卻是全都傾向於繼續攻打廬江作為根基,畢竟他們在廬江廝殺了好幾個月,花費了好大的功夫,眼看陸康已經成了強弩之末,結果現在就因為一個小輩的兩句話,說不打就不打了,這真的有些兒戲,莫說程普黃蓋這些人接受不了,就算是最下面的將士們也同樣接受不了。

所以,孫策在周瑜和自家部下之間猶豫,一時沒能做出選擇,而就在他糾結的時候,九江那邊就傳來的訊息,說李易大勝袁術,連奪數城,這讓孫策非常擔心,生怕袁術扛不住李易,要知道一旦李易打敗袁術之後繼續南下,而他還沒有落腳之地,那一切就全完了。

在那之後孫策就有些焦躁了,不過,更讓孫策受不了的訊息還在後面,又過沒兩天,孫策又收到訊息,李易要和袁術和談了,這是孫策樂意看到的,可孫策卻沒想到他自己竟然成為了談判桌上的條件之一,這叫孫策如何能忍?

孫策原計劃是一步步穩紮穩打,慢慢來的,奈何李易強行拆臺,為了不讓袁術拿他的人頭去給李易示好,孫策不得已,只能在李豐到來的時候選擇發難,篡取了這支兵馬的指揮權,並走到了袁術的對立面。

如今事情雖然是成了,可孫策卻是恨李易恨得牙癢癢,因為糧食,布帛,錢財,馬屁,鹽鐵等等物資他全都沒有準備好呢,離了袁術,就只能自力更生了。

程普見孫策動怒,心中嘆息,輕聲寬慰道:“少將軍無需為李易擔心,壽春城高水深,不是輕易能夠攻破,說不得李易要消耗一兩年時間,這些時間就是少將軍的機會,還愁不能找到一塊落腳之地?”

孫策握著拳頭,深吸一口氣,慢慢搖頭道:“我不是擔心這個,而是李易這賊子,實在是欺人太甚了!”

程普等人忍不住點頭,臉色難看,因為這事不管怎麼看,完全都是李易在針對他們,仗著勢大欺負人,是個人都要感覺憋屈。

不過程普他們到底是年紀大上不少,雖然氣惱,但更加看重現實,故而調整了一下情緒之後,程普便說道:“事情既然已經如此,我等縱然煩憂,也是無用,如今營中存糧不過半月之用,當務之急是速速選擇落腳之處,只有如此,將來才有機會找李易雪恥,為太守報仇啊!”

“罷了!”

孫策嘆了口氣,然後看著三人問道:“三位難道還是堅持取廬江?”

程普等人互相看看,然後點點頭,不是他們信不過周瑜,實在是周瑜太年輕,又沒打過仗,事關生死存亡,他們不得不小心。

“這……”

孫策也是為難,雖然他可以一言而決,但面前這幾位不單單是他這支隊伍的核心,更是叔伯長輩,他們的態度孫策真的不能忽視。

就在孫策想要繼續說些什麼的時候,大帳的簾子被人拉開,一個年輕人快步走了進來,面有喜色,邊走邊道:“將軍,我有妙計可破陸康!”

孫策轉過頭,見來人是諸葛瑾,而諸葛瑾素來沉穩,謹慎,少有如此歡喜的時候,不由讓他大為好奇,問道:“當真?我記得子瑜之前不是贊同轉道丹陽的麼,怎麼今日忽然就變了注意?”

諸葛瑾向著孫策和程普等人拱拱手,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瑾堅持去丹陽,那是因為陸康雖然勢微,但皖縣並非輕易刻下,但如今取皖縣已是易如反掌,瑾又何必捨近求遠?”

孫策眨了眨眼睛,程普等人臉上也有了期待,他們從來都不懷疑能否打下皖縣,只是時間長短罷了,現在諸葛瑾說有妙計,或許真的是真的有好辦法?

面對眾人期待的目光,諸葛瑾微微一笑,伸手往地上一指,道:“有此人頭顱做厚禮,何愁皖縣不破?”

孫策等人齊齊往地上看去,只見諸葛瑾指著的正是李豐那顆血糊糊的腦袋,孫策當即想到了什麼,眼前一亮,脫口道:“子瑜妙計啊!”

……

孫策於大營中殺李豐,反袁術的事情,根本就沒有想過隱瞞,所以,這件事剛發生不久,就傳到了李易的耳中,當時李易正在與眾人飲宴,聽到訊息後當場就跟楊弘翻臉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弘對於這個訊息也是震驚,憤怒,並且充滿了意外,他沒想到孫策居然敢背叛袁術,不過在看到李易決絕的態度之後,楊弘卻是忽的明白,李易很可能壓根就沒想過言和,孫策的反水其實才是他真正想看到的。

只可惜,楊弘明白的太晚了,而且形勢比人強,哪怕他心中恨極了李易,但表面上也不敢冒犯分毫,在再次試探李易,確定完全沒得談了之後,楊弘便在李易逐客之前黯然退去,返回壽春。

楊弘走後,李易當即就開始了動員,準備出兵西曲陽,可在李易大軍出發的前一日,卻是再次收到了一則關於孫策的訊息,並讓他退後了出兵的時間。

原來,當日孫策殺了李豐之後,便以諸葛瑾為使者入城,並將李豐的首級送給了陸康。

諸葛瑾告訴陸康,說袁術本就是亂臣賊子,如今又連敗於李易之手,恐不長久,孫策不願被袁術牽連,故有意依附於陸康麾下,希望陸康可以接納。

對於孫策的忽然請降,陸康自然是非常的意外,畢竟之前雙方都殺紅眼了,現在孫策猛的說要投靠他,陸康本能的懷疑有詐,於是便問諸葛瑾緣由,而諸葛瑾的回答則是非常的簡單明瞭。

李易乃是孫策仇敵,孫策縱然是死,也不會投靠李易,餘下丹陽,吳郡,這裡都有袁術的勢力,孫策過去難以容身,會稽倒是沒有袁術勢力,但唐瑁庸碌無為,孫策又與李易又仇,唐瑁很可能會因為畏懼李易而不敢接納孫策。

所以,揚州之內,也只有陸康能夠收留孫策。

當然,孫策投靠陸康有一個要求,那便是將來一旦李易打敗袁術,陸康必須保下孫策的性命。

陸康當了一輩子的官,心思自然細膩,可諸葛瑾的解釋合情合理,李豐的首級也是真的,他自己推演幾次,也覺得孫策想在揚州的勢力夾縫中活命,唯有投靠他才可以。

陸康與李易的交情不深,但他的名望夠高,李易又是個極為在意名聲的人,那麼只要孫策別故意去找李易麻煩,陸康自問是有把握保住孫策性命的。

而且,陸康心中還有另外一份打算,如果李易將來真要行那不臣之事,有孫策在,而且孫策還跟李易有仇,完全可以做他的助力。

所以,見過諸葛瑾之後,陸康基本就決定接受孫策了,不過陸康行事還是比較小心的,第一次見面時要求孫策孤身入城以示誠意,而孫策藝高人膽大,還真的獨個去見了陸康,並且表示願意將手下的兵馬交給陸康調派。

於是,陸康再不懷疑孫策,只道孫策是真心來投,非常歡喜,當晚就為孫策設宴慶賀,但陸康沒想到的是,眾人酒宴之後睡去,孫策卻是趁天黑帶著十幾人奪了城門,放城外大軍入城。

原本皖縣城池守衛是非常嚴謹的,就算孫策武藝再好,領著十幾個人也別想拿下城門,可白天的時候孫策降了陸康,對於皖縣裡面的人來說,就是沒了外敵,緊繃了幾個月時間的神經直接就松掉了,是以城池守衛很是稀鬆平常,這才讓孫策一擊得手。

孫策大軍入城之後,因為城中上到將官,下至普通士卒,從心理到身體全都沒有準備,於是,這場戰事幾乎是一邊倒,不等天亮,孫策就已經掌握了皖縣局勢,至於城中主事的陸家之人,包括陸康在內,則盡數被孫策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