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8章 芥蒂盡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8章 芥蒂盡去

李易執意要去祭奠張濟,文聘也沒辦法,最終只能將自己帶來的護衛全都交給了周倉,讓周倉千萬要保證李易安全。

至於文聘自己,他倒是沒有非跟著一起去的想法,因為他知道,這其中萬一真的有什麼變故的話,他留在城裡,遠比跟李易在一起有作用。

在周倉的帶路下,李易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張繡所在的營地,看守營門的士兵看到來人眼生,但人家氣勢不凡,不敢絲毫怠慢,老遠便問道:“請問來的是哪位將軍?”

虞翻要開口作答,但李易卻是自己下了馬,說道:“某是李易,特為祭奠張濟將軍而來。”

那守門的小卒頓時一愣,李易的大名在張繡的營中可是如雷貫耳,他自然是知道的,但是,李易忽然出現在他面前,這就有些太不真實了。

這時典韋等人也都下了馬,見士卒發愣,虞翻上前補充道:“這位便是襄侯。”

那小卒回過神來,渾身一個激靈,臉色有些白,磕磕絆絆的道:“小人見,見過襄侯。”

李易點頭示意,道:“無需多禮,你們將軍可在營中?”

“在的,在的。”

得知李易身份之後,這小卒有點激動,但心裡更多的還是害怕,作為張繡的部下,李易這個名字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盤旋在他們頭上的陰影,即便現在,依舊讓他們他壓力山大。

“還請勞煩通報。”

李又又說了一句,他不是來挑釁的,並沒有仗著自己身份就要往裡面硬闖,但是,也不知是李易態度太好,打動了那個小卒,還是小卒根本就不敢阻攔李易,直接說道:“不用的,襄侯請進。”

那小卒說著,便招呼幾個人直接開啟了營門,請李易入內。

李易暗暗搖頭,對張繡的軍紀感到不滿,但也沒有提出批評,而是對身後說道:“你三人隨我進去,其他人留在外面即可,對了,惡來,你將那杆長槍帶上。”

周倉感到不妥,低聲說道:“主公難道就不帶上些護衛?”

李易笑道:“放心,張繡不會傷我的。”

說罷,李易便徑直向前走去,典韋與虞翻跟上,周倉本就不是膽小怕事的人,見李易如此豪氣,他也不說啥了,當即快走幾步,跟在了典韋的身後。

因為張濟那邊出了差錯,張繡只帶了他的本部兵馬,一共不到四千人,所以這個臨時營地的規模不大,李易在那小卒的帶領下,很快就到了張繡祭奠張濟的大帳。

李易來的太突然,而且守門士卒也沒有通報,直接就把他給迎了進來,所以直到現在,張繡還不知道李易已經入營,相反,倒是在外的那些士卒,其中有人認出了李易的面貌,一個個驚訝得不行,然後下意識的跟在了李易幾人的後面,等李易到張繡大帳前的時候,身後已經跟了好幾百號人了,而且這個人數還在繼續增加。

眼看李易就要進去了,裡面的張繡終於察覺到外面的聲音有些嘈雜,大踏步的走了出來,身上還裹著麻布,面露哀傷之色,但也有幾分怒意,大概是被外面的動靜給驚動了,心中不快。

然後,張繡剛一走出來臉上的表情就凝滯了,他居然看到了李易。

雖然張繡這次是奔著李易來的,也預先設想了好幾種與李易見面時的情形,可他實在沒想到李易來的這麼快,更沒想到會是在這裡與李易相見。

這一瞬,張繡的腦袋裡都是空空的,有些茫然的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李易看著張繡,心中嘆息了一聲,在洛陽衝突之前,張繡其實是個意氣風發的漢子,但是沒過多久,就被他給打擊得鬱鬱寡歡,為了不讓人恥笑,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張繡都沒出過門。

可是,現在再見張繡,李易卻發現張繡雖然年紀不大,可身上卻有了一種中年的頹廢感,不過想想也是,張繡生活中的坎坷實在太多了。

李易上前一步,想要與張繡說話,然而張繡不知是本能反應還是怎地,李易只是稍稍一動,他卻是直接往後退了一步。

張繡的反應有些出乎李易的預料,甚至連張繡自己都沒能想到,但反應過來之後,他就感覺面紅耳赤,自己怎麼就如此畏懼李易了?

而且這一退還是當著好多人的面,豈不是又要被人恥笑?

張繡正想著如何彌補一下顏面,但李易已經再度上前,順著張繡往後退的方向,走到了張繡的身邊,很自然的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臂,輕聲道:“聽聞張濟將軍遭難,易甚是痛心自責,所以,特意連夜趕來,還望張繡將軍允易前去祭拜。”

以往李易見到張繡,沒有一次不是滿滿的強勢,壓得張繡不得不低頭,甚至喘不過氣來,可這次,李易卻是溫聲細語,聽得張繡一陣恍惚,若非面貌不差,他都要以為這個李襄侯是假的了。

張繡看著李易,深吸一口氣,躬身道:“襄侯驟至,張繡不及迎接,多有失態之處,還望襄侯勿怪,襄侯裡面請。”

這時張繡已經恢復了一些冷靜,說話有了些調理,同時也發現,今日的李易相比長安的時候,雖然對他的態度異常溫和,可李易身上的氣勢卻是越發駭人了,張繡甚至都不敢與李易對視。

而且張繡還看到,李易身上雖然衣著考究,卻是沾染著不少的灰塵,看樣子的確是剛剛趕路回來的樣子。

張繡心中有些觸動,抿著嘴不知在想什麼,李易因為是來祭拜的,倒也沒繼續多言,只是由張繡引領,往大帳中走去。

不過,張繡沒走幾步,就忍不住回頭望去,因為他瞧見,李易身後居然只跟了區區三人。

其中周倉是他見過的,虞翻雖然健碩魁梧,但是個文士打扮,也不像是多厲害,典韋倒是一眼看上去就給張繡一種打不過的感覺,但是,這人也太少了吧?

張繡又往三人身後看了看,確實不見其他人了,忍不住問道:“不知襄侯隨行何在,繡好著人安排,以免怠慢。”

李易搖搖頭道:“隨行護衛都在營外,只有他們三個與我一起進來了。”

張繡略一思索,臉色就是微微一變,忍不住再度往外面望去,他有些擔心是自家的士卒將李易的人給攔在外面了,那樣的話怕是要遭。

李易沒有察覺到張繡的想法,不過虞翻卻是看到了,主動解釋道:“張繡將軍莫要多想,是主公說不能打攪張濟將軍清淨,這才讓護衛留在營外的,與他人無關。”

張繡眼中閃過一抹詫異,有些牽強得對著虞翻笑了笑,然後再度看向李易,神色複雜。

一行幾人就這樣在沉默的氣氛中來到了靈堂,李易點燃了長香正要上前祭拜,卻見前面棺槨是開啟的,裡面只有幾件衣衫鞋帽。

注意到李易的視線,張繡握了握拳頭,有些悲憤的說道:“張繡無能,叔父被害之後,竟然連其屍身都無法奪回,如今只能以衣冠祭拜。”

“原來如此……”

李易低頭呢喃了一句,上香,行禮,然後面對著棺槨站定,緩緩說道:“張濟將軍既然應允入我麾下效力,便為我部署,本應是一樁喜事,哪想到未等將軍建立功業,易也未能與將軍把酒言歡,將軍卻先沒於賊人之手,實是叫易心痛惋惜!”

“將軍生前,李易沒能為將軍做什麼,不過身後,李易卻是可以應下兩件事!”

“第一,易會派人前往長安,贖回張濟將軍,以及其他幾位將軍屍骨,運回荊州厚葬!”

在戰一旁的張繡猛的抬起頭來,似是不敢相信,李易會許下這個承諾。

李易沒看張繡,只是繼續說道:“若是疆場廝殺,大丈夫死則死矣,李易不會多說什麼,可李傕郭汜設計擒我部下,再行殺戮,此事絕無妥協之理,李易保證,今後若與李郭二人交戰,對此二人不受降,不留活路,他日必以其二賊首級祭奠將軍!”

張繡愣愣的看著李易,眼睛有些酸,過了好一會,這才有些哽咽的叫道:“襄,襄侯……”

如果李易只是贖回張繡的屍首也就算了,畢竟對李易來說,那不過是花上一些錢財和時間就可以了。

但是李易當面表示,將來不會接受李郭二人的投降,這可就非同小可了。

雖然張繡覺得李易將來肯定能夠擊敗李傕郭汜,但那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李易能夠許下重利,威逼李郭二人投降,這才是上上之選。

可現在李易直接表明不會留下兩人的性命,這就相當於李易直接放棄了很大的利益,這時實實在在的誠意。

“襄侯,這……這如何使得?”

張繡有些激動的說著,李易看著他,沒有正面,而是說道:“於公也好,於私也罷,李傕郭汜二人我都是不喜,但其勢力不小,再加上又有天子在其手中,所以,我雖然欲殺之而後快,但此事卻非倉促可為,所以,將軍不要心急,但我可以應允,將來若是討伐二賊,便以將軍為先鋒,如何?”

聽著李易的溫聲細語,張繡已是被感動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終於,他心中剩下的最後一絲糾結也被解開,往日種種芥蒂盡數散去,直接就在張濟的靈前對著李易跪了下去,深深一拜,哽咽道:“襄侯仁義,張繡,張繡往日多有過錯,還望襄侯可以不計前嫌接納,張繡願為襄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易眼中閃過了一絲笑意,但很快便被他隱去了,李易彎腰將張繡扶了起來,只見張繡卻是落了眼淚,正在擦拭。

換做平時,張繡就算感動也不至於掉眼淚,可現在他叔父死了,在這麼大的變故之下,李易並沒有藉機繼續欺負他,反而是好言好語,這讓張繡很受不了了。

李易看著張繡,輕嘆一聲說道:“當初長安之事,其實也有我的不對。”

“襄侯,這……”

張繡要說,但被李易抬手打斷,然後繼續道:“我當初還在爭取董卓信任,卻又不能一昧的阿諛奉承,必須要做出點功績來,奈何當時西涼軍的情況,唉,最終機緣巧合之下我就選中了將軍,這才有了後續的一系列衝突,說來,其實是我對不住將軍。”

李易說話間已經鬆開了拉著張繡的手,轉身要對張繡行禮致歉,張繡哪裡敢承受,慌忙說道:“襄侯言重了,這些我已經都聽文和說了,襄侯做的都是仁義之事,是關乎天下的大事,我當時助紂為虐,應該有此一遭,而且……”

張繡一臉慚愧的道:“當時軍紀鬆散,我也是忘了當初學藝時的初心,放任士卒胡作非為,也幸虧有襄侯痛斥,不然後來還不知會再做出多少的惡事。”

“所以,當初之事,張繡心中已經不再有半點怨言!”

李易拍了拍張繡的肩膀,看著他的眼睛認真道:“你能這麼想,我很欣慰,也很放心!”

李易看了眼後堂的方向,一邊緩緩踱步過去,一邊說道:“當今天下混亂,各地戰事不休,我等與天下群雄爭鋒,事成,今後萬世敬仰,事敗,也能在青史上留下名號,總之,這一輩子如何都是不虧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那些尋常百姓呢?當今亂世,對百姓太過無情了,但有兵禍加身,百姓輕則背井離鄉,淪為流民,重則全家身死,曝屍荒野!”

“你莫要怪我說話太直,當初在長安,董卓自身軍紀不明,所以我找你麻煩,一半是為了董卓,另一半才是為的百姓,但在今後,你當再三切記,行伍之人,手執利刃,殺的是賊敵仇寇,並非良善百姓,這一點是做人本分,是霸業根基,也是我李易自己的底線,所以,在兵馬整編之前,你當督促將士,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請襄,不,請主公放心,末將謹記,今後必然約束將士,若是再有害民之舉,自願將人頭奉上!”

張繡說話聲音很大,為表鄭重,甚至再次拜倒在了李易的面前。

其實,如果李易剛一見面就給張繡談軍紀的問題,張繡不管嘴上怎麼說,心裡肯定都是有些不痛快的,甚至,他還會認為這是李易在故意拿往事羞辱他。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李易只帶著三個人進入他的大營祭拜張濟,盡顯誠意與信任。

然後李易還表示要接回張濟屍首,還宣告今後不給李郭二人活路。

這其中的誠意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讓張繡自己都產生了愧疚。

原先張繡覺得李易就是個滿腦子陰謀詭計,實則沽名釣譽的傢伙,可現在不一樣了,張繡怎麼看都覺得李易是個好人,有仁義,有氣度,人家心裡裝的是全天下的人,這樣的人定然要為天下之主。

而他張繡才智平庸,卻能侍奉如此主公,是他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