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8章 親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8章 親情

郭嘉在軍事方面的安排,其實是有著李易的影子的。

早先閒談之時,李易提到過“民兵”的概念,也在南陽試探性的搞過一段時間,但因為沒開始多久,荊州就發生了戰事,戰後荊州急需穩定,這類事情也被擱置了下來。

而郭嘉則是根據荊州的實際情況,將這件事情推廣,甚至讓其成為了一種長期可行的制度,大大的增加了荊州的戰爭潛力。

對此,李易非常滿意。

然後,郭嘉繼續與李易說其他方面的事情。

在世家的這一塊,在李易離開荊州之後,荊州世家整體安穩,就算偶爾幾個有其他心思的,也是那種排不上號的小家族,像是蒯家,蔡家這些荊州的頂級世家,他們的眼光都很長遠,做事也非常聰明,郭嘉的工作能夠快速的順利展開,離不開那些人的鼎力支持。

不過,近來的世家之中,卻是多了一類比較特殊的存在。

如今河北連年征戰,京畿一灘爛泥,兗州,徐州也是殺得血流成河,如此混亂的局勢中,不光百姓要避難,那些世家也擋不住,為了身家性命,不得不背井離鄉,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就選擇了荊州。

遷到荊州的世家之人,不管他們是為了自家生計,還是為了個人前程考慮,不少人都想要在荊州出仕,對於這些人,除了其中太過不成器的,郭嘉基本是照單全收,做足了一個李易求賢若渴的表象,不過實際上,在任命的時候卻是頗為小心,除了極少數特別出眾的,其他基本都放在一些不屬於要害,但也不會覺得被輕視的位置上。

對此李易頗為關注,他讓郭嘉回去整理一份名單遞上來,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名人在其中。

最後,郭嘉與李易說了外部問題,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

因為呂布和曹操的爭鬥,兗州百姓這一年的生活可謂是苦不堪言,根本就不能好好耕種,即便僥倖種出來了一些糧食,也很難落到他們手裡。

比如呂布的人今天來徵了糧食,但過兩天曹操的人打過來,又徵他們一遍,甚至乾脆給他們扣上一個依附叛逆的名頭,將他們的糧食盡數收走,就連百姓自己也當做戴罪自身,押到軍中充當炮灰。

這場戰事對兗州的生產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或許有人心善,想對百姓留下一些餘地,但實際上,在你死我亡的戰爭面前,根本容不得心軟。

於是,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百姓們過不下去,無法耕種,然後呂布與曹操雙方也慢慢的沒了糧食供給,然後,這場戰爭比較的就不再是誰的精兵猛將更多,而是比誰的資源多,誰能先把誰給耗死。

最初,呂布在這方面是佔據優勢的,可是,袁紹介入了。

袁紹給曹操提供了許多的糧食與軍械,大大的緩解的曹操的壓力,這才讓曹操逐漸的搬回劣勢,甚至直接佔了兗州的東北諸郡,只要這個勢頭持續下去,很快就能佔據兗州的主動。

呂布也看到了前景的糟糕,於是開始尋找外援。

按說李易是呂布最好的外援,但當初呂布意氣風發的時候打了李易的侍衛副統領趙大,傷了李易的臉面,呂布自然拉不下那個臉去求李易,於是,他就找到了同為幷州人的河內太守張楊。

張楊比較夠意思,確實是幫助呂布,但河內的情況也就那樣,能對呂布的幫助有限,根本不能與袁紹相比。

無奈之下,呂布終於還是決定向荊州求助。

不過呂布依然拉不下臉去找李易,而是聯絡了當時還是南陽太守的賈詡,呂布雖然與賈詡不熟,但畢竟共事過,希望賈詡能贈送他一些糧食,助他度過危機。

賈詡自然不可能答應,但他也不拒絕,於是,他口頭應下了這件事,然後遞到襄陽等待批覆,也就是後世的走流程,結果這個流程一走就是幾個月,到最後連賈詡自己都走了。

於是,呂布借糧的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

對於兗州的情況,李易要的是他們雙方互相纏鬥,而不是一方壓倒另一方,所以,李易與呂布的關係即便有了裂痕,但他也不可能撒手不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介入兗州,李易有著兩個方案,第一,就是直接給錢,給糧,讓呂布和曹操,代替他與袁紹互相消耗。

但這只是下策,因為這是一個長期投資,消耗多少暫且不論,關鍵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到回報,而且最終依舊要憑藉武力才能真正得到兗州,並且萬一呂布沒頂住,前期的投資就打了水漂,呂布要是打得太好,還有可能養虎為患。

之所以會有這個方案,那是建立在李易在徐州實力受損,短時間內無法再對外出兵的情況下施行的。

但是,李易在外的戰事非常順利,郭嘉自然不可能繼續採用這一套保守的策略,這才壓下了呂布求糧的事情,他要逼著呂布低頭,讓呂布求著李易直接出兵兗州。

現在呂布已經被逼到一個點上,郭嘉判斷,最晚來年開春,雙方大戰再起之前,呂布肯定還會派人來求李易,然後李易就可以從中操作了。

這些事情郭嘉與李易說了一個多時辰,然後就拱手告退了。

其實李易離開襄陽這麼久,各種事情說幾天都說不完,但郭嘉只是撿重要的說了,因為李易可是剛剛回來,只回家換了身衣服就來與他們商談正事。

郭嘉作為一個聰明人,他知道除了工作上要讓李易滿意,生活上也要讓李易舒心,所以,現在不是大嘆工作的最好時機,更何況,李易家裡還有些小情況,他就更不可能拽著李易不妨了。

李易知道郭嘉是給他騰出時間,而且他也感覺有些心癢癢,於是,很快就回了自家宅院。

剛剛入城的時候,李易就回來了一趟,當時鶯鶯燕燕一大群,全都在迎接他,但李易那會實在匆忙,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些話,便又離開了,現在得空,李易自然要好好的跟自家人溫存一番。

不過,李易剛進自家後宅,他就發現了一些與過去不太一樣的地方。

後宅的婢女人數明顯多了,多出了許多李易不認得的生面孔,而且這些婢女的模樣都不差,甚至李易都覺得這些婢女的模樣根本就是衝著他的眼光去挑的。

更讓李易奇怪的是,這些婢女身上的衣服也不差,雖然是婢女的身份,但看上去已經與那些尋常的世家小姐不差多少了。

這讓李易感覺很納悶,他雖然往後宅裡面陸陸續續帶了不少的妹子,可從未下過命令讓人去給他找什麼美貌的侍女,甚至許多主動要給他送妹子的,除了魏延這傢伙僥倖成功了,其他人基本全部折戟。

心裡好奇,李易也就不著急往前走了,對著一個看著面生,但挺順眼的婢女招招手,將她叫到身邊,問道:“你喚作什麼,又是哪裡人氏?”

婢女沒想到李易一進後院,還沒去見夫人就先找自己說話,這讓她心中又是緊張,又是歡喜,特別是想到剛剛入府時的被夫人叮囑的話,然後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小臉紅撲撲的,連眼神都變得恍惚起來。

李易見這婢女似乎陷入了某種幻想,只能輕咳一聲,這才讓那婢女回過神來,然後趕忙對著李易福了一福,柔聲道:“婢子叫做小青,原本是舞陽人氏,跟隨父兄來到荊州投奔表親。”

李易點點頭,又道:“既然投奔親戚,那你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婢女答道:“當時聽說老爺府邸之中缺少使女,而老爺是當世英雄,又是仁善之人,父親極為敬佩,便將我送到這裡服侍老爺。”

李易砸了咂嘴,這婢女的回答沒問題,可不知為何,他心裡總感覺裡面有點別的味道。

就在李易想繼續問問時候,前面走來了一個很是纖柔的身影。

“夫君!”

一聲呼喚,李易移開視線,看到了向他走來的伏壽,於是,李易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個微笑,剛剛的些許疑問也丟到了腦後,直接迎了上去,拉住了伏壽的手,笑道:“我正要去找你,你卻是先過來了。”

伏壽看著李易的眼睛,柔聲道:“我聽說夫君回來了,便忍不住過來了。”

頓了頓,伏壽又道:“原本以為夫君與官員飲宴,天黑後才會回來的。”

伏壽的語氣依舊是柔柔弱弱的,但李易卻是聽得出,裡面有著一絲幽怨,畢竟他一走那麼長時間,回來也是腳不沾地,又開始忙,就算伏壽素來識大體,也是會有不滿的。

李易有些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然後伏在伏壽耳邊哈著氣道:“今天不忙了,晚上哪也不去,就在家中陪著你們。”

伏壽臉頰微紅,低著頭,所以她沒能察覺到,李易與她說話的時候目光頗為不良,甚至李易還悄悄的伸手在她的頭頂來回比劃了兩下。

當初李易剛與伏壽成親的時候,伏壽小小的,腦袋只能夠著李易的胸口,現在嘛,伏壽已經長大了,腦袋都超過他的下巴了。

這讓李易很是感慨,也很是期待,伏壽終於長大了,這幾年他等的也是很辛苦的。

伏壽可不知李易的心思,她還在想著李易剛剛的話,有些遺憾李易說的是“你們”而不是“你”,這讓伏壽稍稍有些遺憾,不過她也不是特別的在意,畢竟作為身邊人,她自然知道李易在家裡並不強勢,對她們都是極好的,只可惜……

伏壽眼中閃過一抹黯然,但很快就再次展露笑容,拉著李易往後面走去,而之前那個被李易問話的婢女則是一臉的惋惜,感覺自己錯過了飛上枝頭的機會。

伏壽一邊走,一邊與李易說道:“夫君征戰在外,姐妹們都對夫君很是掛念,每每夫君有書信到來,我都是將姐妹們叫道一起,誦讀夫君書信,讓姐妹們心安。”

李易有些不好意思,寫家書的時候,抄了多少的情詩他自己都記不清了。

先是笑了一聲,緊跟著李易便嘆道:“其實我也不喜奔波,只是為了成就大業,有些事情實在是刻不容緩,不然天下怕是要多死傷數十萬,乃至百萬人,唉,不過你放心,這次回來我是可以留下很長時間的!”

伏壽聽道李易說“大業”的時候,輕輕抿了抿嘴唇,連眼睛都紅了一下,不過她掩飾的很好,繼續與李易說道:“夫君志向,姐妹們都是知道的,我們雖然希望夫君可以時常陪伴身邊,但也明白不能以兒女私情束縛夫君腳步,所以,有些事情夫君當做,儘管去做,我與姐妹們絕對不會給夫君添亂,只是希望夫君多多珍惜自身,莫要太過操勞,更不要以身犯險,如此,便是我等姐妹幸事。”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啊!”

李易拉著伏壽的手緊了緊,一臉的幸福。

愛情什麼的,李易剛穿越的時候倒是特別期待,比如貂蟬啊,蔡琰啊,跟她們談戀愛談到死去活來,那感覺肯定超幸福。

但隨著位置越來越高,李易心裡遇望越來愈大,或者說越來越貪婪,再嘆愛情什麼的,就有點扯了。

而且,他家裡那麼多人,談戀愛能把他累死。

不過,這並不是說李易的感情就麻木了,他的確沒有追尋愛情,可他卻是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親情。

像是伏壽,雖然最開始跟他的時候伏壽年紀還小,李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把伏壽當個大孩子來看待,可事實上,伏壽心細聰慧,做事大氣,將李易的衣食起居照顧的非常之好,即便偶爾有點小吃醋,但也不驕不躁,更沒有胡攪蠻纏,而是越發的對李易噓寒問暖,百般體貼,甚至讓李易養成了一種本能,只要感覺心累,下意識的就會往伏壽那裡走。

這種吸引力即便是貂蟬也比不了的。

而且伏壽的手段也不差,以李易現在的情況,後院要是換個當家人,比如貂蟬蔡玉她們,不是威望不足鎮不住場子,要麼就是帶頭搞事情,把後院給弄得雞飛狗跳。

李易都想不出還有誰能像伏壽這般好,將家裡的事情給安排的井井頭條,從來都沒讓他為家務事多費半點心神。

也是因為伏壽,李易才能將家當做家,而不是將這裡當做一個睡覺的地方。

所以,伏壽在李易心中的位置一直都很重,儘管李易也說不清楚,自己對伏壽到底有沒有愛情,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易已經將伏壽當做親人了。

親情與愛情,在旁人眼中孰輕孰重不好說,但對李易這個穿越者,一個外來戶而言,親情更能進入他的心裡。

感受到李易對自己的情緒,伏壽眼中有著幸福,但同時,也有著藏不住的苦澀。

不多時,兩人來到了到臥室,李易把門一關,便忍不住要與伏壽溫存一二,但讓李易沒想到的是,伏壽卻是推開了他的手,然後直接跪在了地上,哽咽道:“伏壽不能為夫君誕下子嗣,伏壽有罪,自願降為妾,請夫君另擇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