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

太史慈心中稍黯,但很快就穩定心神,從旁邊拉過一個木箱,將蓋子開啟,只見裡面裝了許多的錢財,另外還有幾樣金銅器皿,一些玉石雕刻,外加幾口寶劍,雖然不知其品質如何,但既然能被太史慈如此收藏,想來應當不是尋常貨色。

李易略微估摸了一下,這些對典韋他們來說,差不多算是一筆鉅款。

亮出這些之後,太史慈深吸口氣,道:“這些阿堵物,應當不入襄侯法眼,但這些已經是罪將全部積蓄,今日,罪將將其全部獻給襄侯,只是想要懇求襄侯一件事!”

“你說。”

李易現在卻是不笑了,神色也很鄭重。

旁人或許會猜測太史慈是想以錢財賄賂他,然後換取活命的機會,但李易卻是知道,太史慈為的不是這個,所以,他要是繼續嬉皮笑臉的話,未免太不尊重人,弄不好太史慈也會對他心生惡感。

果然,就見太史慈深深一拜,沉聲說道:“罪將刺殺襄侯,罪該萬死,本不應再有奢求,奈何家中母親年事已高,今太史慈行差踏錯,不能侍奉她老人家,已是萬分羞慚,若是再為母親引去災禍,縱然粉身碎骨,亦難心安,所以……”

似乎是有些情難自已,太史慈聲音中已經帶上了哽咽,略微停頓了一下,這才繼續道:“萬般無奈之下,罪將只能冒昧懇求襄侯,將來襄侯北上,莫要因罪將過錯,牽連家中老母,如此,罪將感激不盡,還望襄侯開恩!”

說罷,太史慈再拜,以頭杵地,發出咚咚悶響。

在場除李易之外,也就陳到對太史慈的請求沒有感到太過意外,而剩下的典韋幾個,他們就非常詫異了,萬萬沒想到太史慈留在這裡等死,竟然只是為了讓李易不為難他家中老母。

這……

雖然如此主動的赴死稍稍顯得有些愚蠢且不知變通,但其孝心,絕對值得敬佩!

此時此刻,便是一直對那一箭耿耿於懷的典韋看太史慈的目光也和善了不少,而且,他也有些明白李易為何願意對太史慈網開一面了。

李易並沒有著急回答太史慈的話,而是問道:“你如何知道我將來會引兵北上?”

太史慈微微抬頭,但依舊是俯身子,慢慢說道:“襄侯志向高遠,更兼兵鋒犀利,中原已經無人能當,北上怕是早晚之事。”

李易點點頭,又問:“你今日以性命換我承諾,難道就不怕我將來出爾反爾,亦或者我乾脆直接下令,讓眾人將你圍殺?”

這次太史慈停頓了好大一會,這才有些艱難的說道:“今日罪將若是逃遁,將來再遇襄侯,家人必遭連累,而且家中母親年事已高,不堪顛簸,罪將便是想帶著母親隱居避難,也難有好的去處,所以……”

“與其如此,還不如懇請襄侯寬容,或許還能以罪將性命,換母親平安。”

“即便,即便襄侯不允……罪將也是盡力了。”

李易微微頷首,看著太史慈的目光很是欣賞,沉吟了一會,問道:“你可成家?”

太史慈搖頭道:“罪將雖然小有積蓄,卻從未安定,所以暫未考慮成家之事。”

李易點頭,道:“這麼說你更無子嗣了。”

這次沒等太史慈回話,李易便接著說道:“你既無妻妾,更無兒女,你想要一死了之,我可以應允,今後不會為難老夫人,但你可曾想過,聞聽你身死噩耗,老夫人會是何等反應,而且你也說,老夫人年事已高,你死了倒是乾脆,可老夫人由誰奉養,再過幾年,年紀再大一些,行動不便,又該如何自處?”

“我……”

太史慈最近受的打擊太大,腦袋裡想的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並沒有注意到李易的語氣並不是對一個敵人該有的仇恨,相反,很是溫和,提到他母親時,更是用了非常客氣的稱呼。

對於李易的問題,太史慈遲疑良久,這才喃喃說道:“家中還有一些田宅,還有我託人送回的財物,應當可以……”

太史慈本想說應該能夠供他母親終老,最終卻是難以出口,因為現在這世道,若是哪天戰火燒過去,就算李易不去為難,可當真亂起來,一個老婦人如何自保?

至於那些家財,若是沒人照應,更是可能成為取禍之道。

這些事情太史慈心中一直都清楚,只是被眼前形勢所迫,讓他不敢去想,也不願去想,他只能將眼前能做的事情做了,算是得一個勉強的心安。

奈何,李易卻是毫不留情的將之戳破,讓他連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太史慈趴伏在地,雙手扣著地縫,哪怕指甲都拗斷了也仿若不知。

現在他是真的後悔了,對於孔融,他是問心無愧了,可結果呢,即沒有建功,更未得孔融承認,反而被懷疑排擠,現在,便是想最後給家中老母親做點事情都如此艱難。

早知如此,他就不射那一箭了,甚至,乾脆別跟著孔融來到豫州,那麼,一切讓他為難的事情就全都不存在了。

太史慈心中非常絕望,絕望的想要落淚。

就在太史慈的情緒快要控制不住的時候,李易忽然說道:“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乾脆將你母親接到襄陽吧,那裡太平,應當能讓你安心。”

太史慈不禁出了下神,然後猛的抬頭看向了李易,也是今天第一次正視李易。

李易問道:“如何,你可願意?”

太史慈一臉的不可置信,張了張嘴,過了好一會方才小聲問道:“襄侯所言當真?”

李易笑道:“我現在也算是坐擁三州之地,位高權重,說話自然是要算話的。”

太史慈眼中頓時露出感激之色,身體更是激動地微微顫抖,他之所以會擺出如此恭順的態度來向李易認錯,領死,然後提出讓李易不要為難他母親的要求,正是因為太史慈覺得李易這樣的人物,或許會有小家子氣的一面,但只要讓李易出了氣,讓他找回了面子,應該就不會再去特意為難一個沒有威脅的人。

現在李易的回應比他想的更好,太史慈感覺李易不是誆他的,而是被他的孝心給感動了。

“多謝襄侯,多謝襄侯!”

太史慈連著對李易拜了兩拜,然後小心道:“襄侯可能容罪將書信一封,只要片刻就好。”

李易眼中微露疑惑之色,問道:“書信作甚?”

太史慈如實說道:“自然是向母親說明此中原委,另外,襄侯若是派人去青州,也方便作為指引。”

太史慈話音剛落,就見李易哈哈大笑了起來,太史慈一臉莫名,不知道李易為何發笑,他覺得自己寫一封信說明情況是很正常的,而且他也必須得把錯誤攬到自己身上,不然他老孃去了荊州,天天罵李易殺她兒子,就算李易再怎麼不計較,那日子也是沒法過的。

看到太史慈的不解,陳到實在忍不住,又見李易沒有阻止的意思,便俯身小聲道:“太史將軍,主公是要讓你親自去將老夫人請到荊州啊。”

“嗯?”

太史慈先是一臉詫異,似乎是認為自己聽錯了,而此時李易也收住笑聲,正面露微笑得看著他,太史慈不由一陣恍惚,這才終於想起,李易自從進來到現在,好像一直都沒對他露出過殺意。

“我……”

太史慈咽了咽口水,似乎想對李易說什麼,但最終只是深深的低下頭去。

喜悅,自然是有的,雖然太史慈不是惜命的人,但能不死自然還是不死的好,更何況他還有牽掛。

可是,他卻不知道該如何接受李易的善意。

在太史慈看來,他射了李易的一箭,李易殺他是理所應當,便是他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有活命的可能,可偏偏李易還真就想要放他一馬,這算是恩情也好,或者大度也罷,對於太史慈來說都有些太過厚重了,重逾千鈞,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李易不解的看了太史慈一眼,他本以為太史慈會第一時間對自己千恩萬謝的,可現在這樣子,卻是叫他好生奇怪,於是問道:“子義意下如何,雖然那日子義射我一箭,當時我也確實受了些驚嚇,但要我因此便害你性命……唉,卻是萬萬下不去手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史慈將腦袋垂得更低了一些,啞著嗓子道:“太史慈何德何能,能被襄侯如此對待,還請襄侯收回決定,太史慈願以一死贖罪!”

太史慈說罷,便猛的伸手去抓之前被他放在地上的長劍,不過典韋動作卻是更快,沒等太史慈抓住,典韋就先一腳踩住了劍刃,然後就對著太史慈當頭罵道:“我主寬宏大量不與你計較,而且你正好還有老母需要供養,如此豈不正好,可你這是要幹什麼,學個娘們一樣尋死覓活?”

太史慈被典韋罵得臉色漲紅,可他卻無力反駁。

太史慈雖然是個武將,但與典韋卻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典韋是個粗人,腦子也簡單,李易對他好,他就報答李易,燒殺搶掠啥的,李易讓他幹,他拎刀子就上,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管他誰呢,就算是皇帝也照砍。

可以說,典韋是一個很簡單的人,簡單且快樂著,但太史慈就不一樣了,他既有堂堂八尺男兒胸懷報負,也有一個仁義之士的操守和固執,他考慮的事情太多,自然也累的多。

比如之前,太史慈在孔融手下幹的不痛快,換典韋早撂挑子了,而他卻一直堅持著,直到最後。

李易適才雖然沒有說明,但意思已經很明顯,就是想將他收入麾下。

面對李易的如此態度太史慈不感動是不可能的,他也願意報答李易,可是,這人情真的太大了!

典韋見太史慈不吭聲,卻是認為他不知好歹,又要罵他,卻被李易抬手制止了,李易問道:“子義莫非有何顧慮,或者說擔心我將來會舊事重提,迫害於你?”

太史慈趕忙搖頭道:“罪將不敢,只是,只是……”

見太史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李易皺皺眉,想了一會,忽然問道:“你可聽說,當初荊州牧劉景生,一連數次,派刺客害我性命之事?”

太史慈怔了下,但還是說道:“罪將略有耳聞。”

李易笑道:“前面幾次也就罷了,最後一次,主謀卻是當時的荊州別駕,蒯越,是他遣人毒殺於我,而且險些得手,不過嘛,現在他是我的右軍師。”

太史慈臉上頓時滿是不可置信之色!

蒯越的大名他自然是知道的,最初的時候,李易在文官方面的左膀右臂是賈詡和郭嘉,可慢慢的,雖然李易對那兩人的倚重並未下降,但在外人看來,蒯越已經是後來居上,儼然成了李易身邊第二人的存在,可謂是位高權重。

結果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刺殺過李易,而且還是最為卑鄙的下毒,這可比太史慈的冷箭要嚴重多了。

冷箭雖然是暗算,但畢竟是戰場上的事情,成功了太史慈就是英雄,而蒯越那個,就算成事,估計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往外說。

看著太史慈一副被驚呆的模樣,李易笑道:“當時途徑豫州,與子義初見,我便知道子義乃是少有的將才,傾慕至極,只是礙於當時情形,實在無法招攬,而且我知子義為人,做不出那等背叛之事,所以,我只能將想法擱置,一直等到現在,今次我出兵豫州,目的有三,其一是為了豫州本身,其二是與孔融了結仇怨,最後,正是為了子義將軍啊!”

“我,罪將……”

太史慈還在喃喃,李易卻是有些著急了,一把拉住了太史慈的手臂,而太史慈根本沒想到李易竟然有那麼大的力氣,饒是他武藝高強,但還是被李易一下子給拎了起來。

“隨我出來!”

李易將太史慈給拽出了院子,又出了大門,然後往邊上街口一指,只見那裡聚集著不少的百姓,跟著就聽李易說道:“看到了沒有,我大軍破城之後,不但對百姓秋毫無犯,更沒有搜刮百姓財物,反而為城中每家每戶,分發三日口糧,作為安撫之用,此舉可算仁義?”

雖然是問話,但李易卻沒有給太史慈回答的時間,他跟著又道:“我出兵豫州如此匆忙,一路直奔譙縣,不敢歇息停留,為何?不過是為了儘量不耽誤春耕農事,不想百姓青黃不接罷了,等到明日,就會有官員巡城,催促百姓春耕,你說說,天下能有幾人似我這般在意百姓,如袁紹曹操這些般窮兵黷武之輩,能及我萬一?”

“當然,天下也是有愛民之人的,比如陶謙,甚至孔融,可惜他們雖有善心,卻不知百姓所求為何,而且如今亂世,他們更無保全百姓的手段,一旦遇到殘暴之輩,百姓必然遭到屠戮,之前徐州慘劇便是印證。”

“所以,這天下之大,既有愛民之心,又有護民之力,唯有我一人而已,你若是助我,便是為天下百姓出力,最後更能光耀門楣,餘蔭子孫,何樂不為?”

李易這一通話雖然自誇的厲害,可他卻是面不紅氣不喘,反倒太史慈像是做了什麼虧心事一般,臉色漲紅。

李易看著太史慈,最後說道:“話已至此,你若還是想不明白,寧願化作枯骨也不願為這天下出上一份力,便是我李易認錯人了,你就自行了斷去吧!”

說罷,李易一揮衣袖,作勢要走,太史慈卻是終於頂不住了,噗通跪下,雙眼中似無力,又似解脫,緩緩拱手道:“罪將!便將這條性命交給襄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