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

暗暗為老朋友嘆了口氣,然後袁紹把問題又講了一遍,態度上一直都很溫和,很耐心,完全沒有因為曹操喊他一聲主公,就真把曹操當下屬看待的意思,最起碼表面上是這樣的。

曹操在明白問題之後,用力握緊了拳頭,手背上青筋鼓得老高,袁紹見狀,輕輕拍了拍曹操的手背,然後曹操就像是洩了氣一般,身形一垮,變得有些佝僂。

“呼——”

緩緩吐出口濁氣,曹操這才說道:“操以為,李易雖然品行叫人不恥,但確有才幹,乃是使君大敵,若是公孫瓚與李易二選其一,自當先誅滅李易。”

聽到曹操如此一說,辛評與許攸當即對曹操投來善意的目光,而審配和逢紀,則是眉頭輕蹙,顯然是對曹操有些不滿。

現在袁紹賬下的謀臣雖然各有陣營,都有私利,但遠沒有原本歷史上鬥得那麼厲害,更別說像最後那般放著外敵不管,先對自家人不死不休的情況。

畢竟人往往都是在飽暖之後才會有精力花樣作死,現在的袁紹前有李易,後有公孫瓚,旁邊還有黑山黃巾不時蹦蹦跳跳,可謂是危機重重,所以,袁紹麾下的人雖然各有陣營,但整體還算是和諧,就算時常有些爭執,但基本都是就事論事,並沒有故意要把對方往火坑裡推的意思。

但是,曹操是個例外,對審配逢紀他們而言,曹操依舊是個外人,許攸他們建議固守青州可以理解,但這話從曹操嘴裡說出來,他們覺得曹操是想對李易復仇。

審配搖頭道:“孟德此言無異於讓主公對李易放手一搏,恕配直言,李易的確勢大,但還遠遠不到那個地步,而且無論這一戰是勝是敗,主公都難免傷到元氣,之後如何應對公孫瓚?此法斷難不可取!”

說罷,審配便看著曹操,等曹操的反駁,袁紹也是同樣,然而,曹操卻是低著頭不出聲,渾然沒有與審配爭論的意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等了一會,袁紹忍住不問道:“孟德以為正南所言如何?”

曹操低聲道:“其實操以為,正南,還有諸位所言都是在理的。”

袁紹與眾人都是一怔,沒想到曹操會這麼說,這比和稀泥都過分。

不過袁紹涵養很不錯,笑問道:“這是何意,孟德可莫要開玩笑啊。”

曹操苦笑,一臉誠懇的問道:“其實,青州戰與不戰,與大勢關系不大,關鍵在於,若戰,能有幾成勝算。”

袁紹心中一跳,忽然明悟,的確,如何佈局都是互有利弊,真正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能不能打贏的問題。

這時,曹操又道:“在操看來,只要有四成勝算,就值得全力一戰!”

原本被曹操點名要害,袁紹的表情有些放鬆,可聽了這一句,袁紹臉上的肌肉差點抽筋。

而其他謀臣,不管是主張固守,還是主張放棄青州的,臉色都不好看,因為曹操說有四成把握就應當一戰,這簡直就是在笑話袁紹的兵馬戰力不行啊。

一時間,許多人看曹操的眼神都頗為不善。

許攸見狀,趕忙乾咳一聲,為曹操解圍道:“孟德這是為何,只四成勝算就要與李易交戰?”

曹操看了看眾人的反應,嘆道:“現在有四成就很不容易了,而李易佔據整個中原,假以時日,我方勝算就更少了。”

許攸還要再問,袁紹擺手打斷了他,板著臉沉默了一會,然後對曹操問道:“孟德以為,若在青州交戰,應當出兵多少?”

“這……”

曹操想了想,卻是搖頭道:“操對前線情況不甚明了,實在不敢妄言,但是,決計不能比李易的兵馬少了。”

聞言,袁紹眼中稍稍凝聚起來的決心再次被猶豫取代。

對於李易的兵馬數目,袁紹沒有太準確的情報,但袁紹認為,如果袁譚退兵,李易可能只帶少量兵馬在青州露露臉一下,可一旦袁譚在青州與李易擺明車馬,或者他往青州增兵,那李易帶去的人就不好算了,按照袁紹的估計,最少也要兩三萬人,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李易還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增加兵力到五萬,甚至六萬。

有公孫瓚這個威脅在,袁紹動不了這麼多的兵馬,如果強行徵兵,又不能速戰速決,他自家恐怕就要亂套了。

眾人看著陷入沉思的袁紹都沒有說話,他們已經將各種選擇,還有利弊都講了,現在就看袁紹怎麼選擇了。

袁紹眉頭緊皺,他本就不是果斷的人,面對現在這種進退兩難的事情更是如此,過了好一會,袁紹這才問道:“你們說,如果我將青州的兵力保持在兩萬,並示敵以弱,李易會有多少人北上?”

眾人紛紛面露詫異,沒想到袁紹的腦迴路居然這麼清奇,居然試圖透過這種手段來減少李易的兵馬數目。

但很快,眾人臉上的驚訝就被瞭然取代,甚至個別人臉上還露出了讚歎。

許攸笑道:“李易從豫州到兗州,再到徐州,這其中消耗糧草不知多少,特別是兗州缺糧,所以李易如果出並青州,只能從荊州,或者下邳方向運糧,可謂路途遙遠,那麼,李易這次動用兵馬,應當是能省則省,再加上連連大勝之後,很容易輕敵。”

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審配與逢紀對視一眼,逢紀說道:“主公若是打算讓李易輕敵,進而輕兵北上,可先行派遣使者,送上厚禮,與李易商議以青州為界,並承諾駐軍不過萬人,如此,不怕李易不輕敵!”

袁紹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笑意,他有點小得意,這幫人爭執不休,結果都不如他自己想的計策高明。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持樂觀態度,曹操、田豐、沮授,全都是皺著眉頭,似乎是想勸阻。

眼看著袁紹就要拍板了,田豐終於忍不住問道:“主公,縱然李易兵力與大公子相當,但也難以獲勝啊,如此行事,是否太冒險了些?”

袁紹看了田豐一眼,並沒有因為田豐的質疑就生氣,只是稍稍沉默之後,嘆息道:“若是可以,我也不願如此,但這樣若是勝了,我們很可能只用最少的代價保住青州,至於說敗了,同樣也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田豐拱拱手不再言語,他還以為袁紹只是“別出心裁”,卻沒想到袁紹還存著這份心思。

接著沮授也問道:“主公用心良苦,只是萬一戰事不順,大公子與顏良將軍,還有那上萬將士,如何是好?”

袁紹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道:“你們說,李易現在是否敢對我趕盡殺絕?”

沮授輕輕搖頭道:“李易與主公雖然已成水火之勢,但現在還不到見生死的時候,所以,李易按說不會把事情做絕,但也說不準,李易這人實在有些不尋常,不好以常理度之……”

田豐點了點頭,認同沮授的看法,但剩下的許攸等人卻無一表態,無論與袁譚是否親近,皆是如此。

這時曹操也想要開口,他覺得袁紹這麼做很不妥,天下任何人輕敵他都願意相信,唯獨李易是個例外。

想當初兩人都沒什麼交集的時候,李易就開始借呂布的手針對他,現在想想,曹操是一邊罵人一邊冒冷汗,像李易這般心機深沉的人,說他會輕敵,曹操真的不相信。

只是曹操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因為李易太強大了,他能看到袁紹可能的錯誤,卻無法為袁紹糾正錯誤,而深知袁紹為人的他選擇了沉默。

袁紹見眾人都沒意見,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又道:“諸位以為,這次誰能出使李易?”

眾人互相看看,不少人的視線下意識落在了許攸身上,許攸臉色驀的漲紅,顯然是想起了李易羞辱他的事情。

袁紹還是很厚道的,看到許攸臉面掛不住,便直接說道:“既然諸位沒有人選,那就再讓公則走一趟吧,李易那邊他也算熟悉。”

對此,眾人自然沒有異議,出仕李易可不是什麼美差。

袁紹又道:“雖然不好向青州增兵,但是,袁譚與顏良對陣李易剛猛有餘,謀略卻是略顯不足,不知諸位誰願往青州相助?”

眾人還在思考,但許攸已經當仁不讓的起身道:“主公,屬下請命,此去若不能擊敗李易,屬下提頭來見!”

在場許多人都是暗暗搖頭,如果許攸耐心一點,袁紹有可能會答應,可他如此迫不及待,一副拼命的模樣,袁紹哪裡敢用他?

果然,袁紹笑著對許攸說道:“子遠勇氣可嘉,只是鄴城還有重任,子遠怕是走不開啊。”

“屬下知道了。”

許攸無奈坐下,他想殺李易已經快魔怔了,但袁紹不允,他也沒辦法。

袁紹繼續看向其他人,然而眾人都不言語,包裹一直主戰的辛評也是如此。

袁紹心有不快,正要再言,這時田豐出列道:“主公,老夫不才,願往青州助戰!”

看到田豐站了出來,袁紹頓時眉開眼笑,他手下謀臣雖然不少,但最讓他放心的就是田豐與沮授了。

“好!”

袁紹很乾脆,直接倒了杯酒,往前一送,道:“青州戰事,就仰仗先生了!”

田豐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只是那平日的瓊漿,今日飲起來卻是格外辛辣,因為田豐並不想去青州,甚至不支援袁紹的決策,但是,袁紹的選擇也是無奈之舉,為了儘可能的幫袁紹爭取勝算,他只能選擇走上一遭。

事情到這裡就基本定下了,袁紹又與眾人說了一些細節,就打算歌舞酒宴輕鬆一下,但在這時,一個親衛匆匆入內,向袁紹拜道:“東郡緊急軍情!”

袁紹眉頭一挑,旋即不知想到了什麼,臉色忽的有些發白。

田豐直接上前從親衛手中拿過信函,開啟大略稍了一遍,稍稍鬆口氣,最壞的情況沒發生,但也不算樂觀。

田豐將書信交給了袁紹,袁紹看罷,臉色稍緩,但怒意不減,一聲冷哼,將書信仍在了地上。

眾人面面相覷,審配小心翼翼的對田豐問道:“東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田豐看了袁紹一眼,然後嘆息道:“李易在兗州免稅,而且大肆宣揚,在河北的東郡百姓也都知道了,於是他們便聚集在府衙,詢問此事,本來也不算難辦,只要各縣統一口徑,說沒有這回事就可以了,可是……可是沒想到,臧洪為了安撫民心,居然在東武陽應允百姓免了今年賦稅!”

審配一呆,脫口道:“他怎可如此行事!”

田豐面沉似水,繼續道:“然後開陽百姓聽聞之後,以為當地縣令貪墨,不給他們活路,圍了縣衙,現在,已經掀起民變,亂民不下萬人。”

眾人臉色都很難看,本來青州就有大麻煩,結果沒想到東郡也出問題了,雖然起因與李易有關,但主要還是他們自己人折騰出來的。

這時所有人都看向袁紹,但他們都知道袁紹心情極差,誰也不敢輕易開口。

過了好一會,袁紹方才咬牙切齒的問道:“誰能為平叛!”

文丑、張郃、高覽等人互相看了看,然後齊刷刷起身抱拳道:“末將願往!”

看到手下將領勇猛,袁紹稍稍欣慰,但旋即就更加鬱悶,方才說李易的時候,這些人都不吱聲,顯然是對李易心裡沒底。

壓下心中不快,袁紹問道:“兩千兵馬,加上當即守軍,十天平叛,然後安撫百姓,誰能做到?”

高覽和文丑頓時就慫了,前者感覺十天平叛太難,後者倒是不怕打仗,但讓他安撫百姓,心裡卻是一點底都沒有。

最後還是張郃咬咬牙,道:“末將願往!”

“好!”

袁紹贊了一聲,然後去下佩劍,遞給張郃,交代道:“執此劍,包括臧洪在內,一切官員聽你號令,務必誅殺賊首,但是,切記殺戮不可太過!”

“末將領命!”

張郃接劍再拜,袁紹點點頭,雖然東郡的問題不算太嚴重,卻是再也沒有了飲宴的性子,對眾人擺了擺手,道:“先以東郡的事情為先,儁乂今日就點兵出發,時間緊迫,大家散了吧!”

袁紹說罷,眾人齊齊退下,除張郃有軍令在身,先行一步外,其他人都是結伴而行,一邊走一邊說話,唯有曹操卻是另類,獨個落在最後,顯得很是孤單。

也不是沒人願意與曹操結伴,許攸就來找了曹操,但曹操自豫州戰後,整個人都變得沉默寡言,許攸招呼了曹操幾句,聊不起來,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

曹操離開袁紹府邸,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匾額,嘆了口氣,也不上馬車,直接往自己的小院走去,好在距離不不遠,沒多久曹操就到了,然後他一進院門,就看到夏侯惇盛了一盆水,在前院嚓嚓的磨刀,且非常專注,就算曹操進來,夏侯惇也沒有注意到。

看到夏侯惇,曹操身上的那種疏離感明顯淡了許多,主動上前問道:“元讓這是作甚?”

夏侯惇頭也不抬的說道:“磨刀!”

曹操聽出夏侯惇語氣有些不善,但也不在意,正要再問,卻見夏侯惇起身,握住長刀猛的一揮,發出呼呼聲響,然後雙目泛紅,盯著曹操,一字字的問道:“我日日磨刀,生怕寶刀腐鏽,不能殺人,可孟德呢,孟德的刀如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