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

“您好,席恩先生,我是帕梅拉,帕梅拉-萊斯特,上個週末去您家裡拜訪過,還記得嗎?”

“是的,我想問問,我們送去的唱片您聽過了嗎?”

“已經聽過了?太好了!您認為它怎麼樣?是不是很出色?”

“什麼?您已經把選票寄出去了?”

“可以問一下您在年度專輯、年度製作、年度單曲三個獎項上的選擇嗎?”

“您給《滾石》專輯投了年度專輯和年度單曲?這真的是太好了!非常感謝您,席恩先生!”

“週末我會再次上門拜訪,希望上次的禮物讓您感到滿意。”

“好的,那我就不打擾您了,祝您生活愉快,西恩先生。”

女白領掛掉電話,在鍵盤上敲打幾下,最新的投票資料很快就更新到了軟體當中。

揉了揉太陽穴,女白領深呼吸了片刻,在表格上檢視一番,很快又再一次拿起電話,繼續向下一位格萊美會員遊說。

在另一間辦公室裡,公關團隊的boss帕妮絲-格裡芬正好也剛剛結束通話電話,看到辦公軟體中彈出的資料提示,立即點開。

距離投票截止日期只剩下最後幾天,現在的資料,具備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和只有部分會員會選擇投票的分類獎項不同,格萊美的四項通獎,幾乎所有參與投票的會員都不會錯過。

這意味著,要在多達兩萬多人的投票中勝出,才有可能拿到諸如年度專輯這樣的大獎。

帕妮絲-格裡芬點開資料統計軟體,按照不同獎項分類,將已知的投票資料羅列成表格,一目瞭然。

在樂隊最為重視的年度專輯獎項上,《滾石》專輯可以確定拿下七千多票,大約相當於百分之三十出頭。

按照格萊美的規則,要先從發行時間符合要求的作品中,投票選出最優秀的五個,作為某一項獎項的提名候選者。

然後再由所有的會員對提名者進行投票選擇,以確定最終的獲獎人。

也就是說,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只要拿下百分之二十多一點的票數,就有可能獲獎。

當然,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哪怕競爭再激烈的年份裡,五個提名者中也會有一名以上的陪跑者,屬於那種完全沒有絲毫希望獲獎的人,這些人當然不可能在公關上投入太多,即使投入,意義也不大。

在另一種極端的情況之下,比如說五個提名者中有三個人的得票數是零,就必須要得到過半的選票,才能夠獲獎。

當然,這種可能性,比前者更低。

一般來說,如果競爭對手不是特別強,拿到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的選票,就能夠有比較大的把握了。

若是競爭對手的實力偏弱,而且不止一人,那麼百分之三十多的選票,也存在獲獎的可能。

但不管怎麼說,《滾石》專輯將將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得票率,幾乎是不太可能拿下這個獎項的。

至少還需要將這個數字提升十個百分點左右,才能說把握比較大。

但同樣的,帕妮絲-格裡芬的團隊,也不可能拿到每一位會員的投票詳情。

在那些沒有統計到的選票中,肯定有一部分會員,將手中的選票投給了《滾石》專輯。

依照帕妮絲-格裡芬從業十幾年的經驗來看,這張專輯至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拿下年度專輯這項大獎。

但在另外兩項通獎上,《滾石》專輯的地位卻不那麼穩固。

比如說年度製作。

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弄混的獎項。

雖然這個獎項大多數時間裡也是頒發給專輯而不是單曲(注意,是大多數,不是全部),但這個獎項實際上是頒發給製作人,重視的是錄音、混音、合成等唱片製作方面的“技術”,而不是歌曲本身。

當然,由於很多大牌明星都自己兼任製作人,所以在獲獎名單或者提名名單上,很多不瞭解這一獎項細節的歌迷都看不出來這一點。

在年度製作獎項的競爭上,《滾石》專輯就處於劣勢,確定拿下的僅僅只有不到四千票,也就是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票數。

一般來說,這個得票比例,基本上是宣告衝獎失敗的數字,除非在最後的幾天裡有大幅度的提升,但那基本不可能。

年度單曲方面,《給我一個避難所()》以超高的熱度和口碑,拿下了近六千票。

這也不是一個十分穩妥的數字,但加上那些沒有被統計到的選票,也並非沒有獲獎的可能,機率大約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這三個獎項,都是《滾石》專輯的衝獎重點,但如今僅僅只能確保其中之一。

甚至於,這個所謂的“確保”,所代表的把握還不是百分之百,而是百分之八十。

這對於高達1500萬美元的衝獎預算來說,無疑是有些失敗的。

好在,在沒怎麼用心的分類獎項上,《滾石》專輯的優勢很大。

最佳搖滾樂隊就不必說了,這已經是羅傑三人的囊中之物,不可能被別人搶走。

最佳搖滾樂器演奏獎項上,《滾石》專輯的優勢也非常明顯。

幾乎可以確定,《同情惡魔()》將會獲得這個獎項。

至於最佳搖滾專輯、最佳搖滾單曲……

因為衝擊通獎中的同類獎項,這兩座留聲機的難度就很大了,幾乎可以確定會丟掉。

大機率三座獎盃,其中包含一項通獎。

還有不到一半的機率,可以拿下第二項通獎……

這份成績單,實際上足以交差。

畢竟,在三年之前,《燃燒》專輯衝擊最佳搖滾樂隊的分類獎項時,羅傑就砸進去了一千多萬美元。

同樣數字的預算,能夠拿下一座年度專輯的獎盃,用來交差,肯定是夠了。

但帕妮絲-格裡芬卻並不滿意。

三年前的【darkness】樂隊,和現在相比,影響力要差太多。

而且《燃燒》專輯的質量確實不錯,但和《滾石》比起來,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

再加上樂隊在格萊美上已經沉寂了足足兩年時間,這會讓大多數會員在投票時更傾向於【darkness】,而不是那些每年都會見到的老面孔。

在各項硬實力都有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同樣的衝獎預算,本就應該拿到更多的獎盃。

在帕妮絲-格裡芬的觀念中,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麼這支公關團隊的素質根本稱不上合格。

如今,團隊已經達到了“合格”的標準,但帕妮絲-格裡芬想要更多。

比如說,“優秀”的評價。

在娛樂圈,公關團隊存在的意義,並非僅僅只是頒獎季,而是涉及到明星們的各個方面。

例如正面形象的運作、從醜聞中脫身等等,都需要公關團隊出謀劃策。

帕妮絲-格裡芬的團隊在和羅傑的【darkness】樂隊的合作中,每年的收入並不僅僅只是頒獎季這一些收入。

但對於一支公關團隊來說,頒獎季的成績,就相當於一張價值極高的名片。

無論是在未來的合作中提出更高的薪酬要求,還是向其他明星拓展業務,這張名片的作用都至關重要。

娛樂圈的公關市場,競爭可是很激烈的。

僅僅只是合格?

顯然還遠遠不夠!

清點了一遍資料,帕妮絲-格裡芬立刻叫來助理,吩咐道:“安排下去,在最後這幾天裡,全力遊說還沒有寄出選票的會員,必須確保年度專輯和年度單曲!”

“另外,吩咐財務那邊,立刻準備好五百萬美元,禮物清單我發到你的郵箱,你有24小時的時間。”

“最後一件事,替我預約錄音學院的院長梅森先生,時間定在兩天後,打電話的時候,告訴他,他欠我父親的人情,現在該還了。”

(注: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院,簡稱錄音學院,格萊美的主創機構。)

…………

在太平洋對岸,很多人都認為,所謂的“人情”,是東方人,或者說亞洲人的概念。

而西方人並不講究人情,只看利益。

大多數時間裡,這一點確實沒錯,但有人的社會,就有人情存在。

除非是完全沒有個人感情的機器人,否則總會受到關係遠近親疏的影響。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人情,本身就是利益的一部分。

即便是在只講究利益的北美,規則內的人情,往往也能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

帕妮絲-格裡芬打算用自己父親送出的人情,為自己事業的擴張增添籌碼。

而羅傑,則打算為了給樂隊履歷上增添一筆濃重的痕跡,欠下一個不小的人情。

時間回到聖誕節之前,羅傑的朋友、有時扮演所謂“宿敵”角色的高中同學,如今在一支名為【閃現】的二線樂隊做吉他手兼主唱的吉姆,帶著羅傑的禮物,返回了洛杉磯。

“聖誕節快樂,邁克爾老師。”

吉姆顯得很謙遜有禮。

社會永遠是最好的學校,在高中時桀驁不馴的吉姆,如今已經學會了什麼叫做尊敬。

伸手遞上兩個盒子,輕聲道:“上面的這個小盒子是羅傑託我帶來的,他的樂隊在巡演的路上,沒有辦法回來,讓我向您問好。”

如今邁克爾早已退休,在家裡安享晚年。

usc混合高中不是什麼名校,作為一所公立學校的音樂老師,邁克爾-斯科特也顯得很不起眼。

在羅傑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邁克爾-斯科特唯一做出的比較有“價值”的事情,便是向羅傑介紹了安妮,使羅傑的樂隊找齊了最後一塊“拼圖”。

樂隊在紐約的那段時間,由於距離的緣故,雙方很少見面。

但搬到洛杉磯之後,不說經常拜訪,但羅傑每隔幾個月,總會來陪陪這位不起眼的退休老師。

做出這個決定,並非因為羅傑和邁克爾-斯科特的關係有多親近。

在高中時代,邁克爾-斯科特確實很看好羅傑的天賦,但那是羅傑的“前身”的經歷,對現在的羅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羅傑看重和邁克爾-斯科特的師生關系,還是在於邁克爾-斯科特的人脈。

在介紹安妮加入樂隊時,邁克爾-斯科特就不經意間說出過自己在樂壇認識很多“大人物”,如果有需要,羅傑可以找自己幫忙。

這些年,經過安妮從自己父親那旁敲側擊打聽到的資訊中,也能看出,邁克爾-斯科特並不像表現出來的那麼簡單。

據唐納德-克拉克所說,在成為一名音樂老師之前,邁克爾-斯科特曾經在一家位於西好萊塢大道的錄音室工作了近二十年,而且還是那裡的高層,只是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邁克爾-斯科特落魄到只能加入一所普通的公立高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可是全北美最知名的頂級錄音室之一,有這份履歷在,別說認識幾個數十年前的大明星,就是認識一群,也是很正常的。

而那幫人,或許絕大多數都墮落、退隱,不再與唱片界有任何的聯絡,但少數在這個行業發展到現在的,無一不是擁有著極為驚人的人脈關系。

雖然這些人情還能起多少作用還不好說,但哪怕只能借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也是極大的助力。

哪怕,這份人情僅僅只能用一次。

羅傑也不是白痴,自己的高中老師年齡大了,只想安享晚年,沒什麼利益追求。

或許看在“曾經看好的學生”這個身份上,會願意幫自己一次,但也只會幫這麼一次。

畢竟,再怎麼看好的學生,也不是自己的兒子或者孫子。

幫一次,已經很難得了。

“是吉姆啊,你可是好久沒來看我這個老頭子了。”

邁克爾-斯科特年齡大了,腿腳有些不方面,慢悠悠地走了過來,指著旁邊的櫃子說道:“放到那吧,我們去花園走走。”

吉姆放下禮物,上前兩步,攙扶著邁克爾-斯科特,慢慢朝屋後的花園走去。

“以前教過的那些學生裡邊,我最看好的,就是你和羅傑了。沒想到,你們還是讓我吃了一驚啊,尤其是羅傑那個小混蛋,上學的時候痞氣十足,現在的這個成就,連我都嚇了一跳。”

邁克爾-斯科特感嘆著。

“老師……”

吉姆想起了自己的任務,正要開口,說出羅傑的請求。

邁克爾-斯科特抬了抬手,說道:“讓我猜猜看,是不是羅傑那個小混蛋想求我辦事?”

“是的,邁克爾老師。”

吉姆見狀,也不隱瞞,開口道:“他們想要衝擊這一屆的格萊美,三項通獎。如果您能幫忙的話……”

“我會給老朋友們打幾個電話。我這個糟老頭子已經脫離了時代,起不了什麼作用,你跟羅傑說一聲,該爭的,還是得靠自己,外力只是輔助。”

到了這個年齡,已經很少有什麼事,能讓邁克爾-斯科特產生劇烈的精神波動。

點頭答應下來,邁克爾-斯科特又問道:“你們這樣子,是和好了?上學那會,不是還鬧得不可開交嗎,怎麼和好的?跟老頭子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