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章 調音與排練 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章 調音與排練 上

經過一上午的實地考察,並且與主辦方的工作人員詳細溝通過之後,調音師團隊很快確定了正式的方案。

到了下午,西奧多帶著幾個調音師,將存放在酒店的拖車和裝置拉到舞臺現場,開始擺弄起來。

單單從拖車的數量上就可以看出來,在參加弗恩希爾音樂節的樂隊之中,沒有比murphy樂隊更加奢侈的了。

足足三輛加掛著改造車廂的拖車,都是為這一支樂隊服務。

或許比不上那些成名已久的大牌樂隊,但在獨立音樂節上,murphy樂隊所表現出的奢侈,絕對是獨一無二。

其它樂隊,大多是使用主辦方提供的裝置而已,甚至有些樂隊連樂器都需要主辦方提供。

而像murphy樂隊這樣,直接將調音室塞進改裝車廂,掛在拖車後邊,直接拉到音樂節現場的,在這一屆音樂節中,也僅此一家。

裝置的數量很多,也很雜。

有很多裝置,羅傑甚至都叫不上名字。

單單只是安裝、除錯,就要花去很長的時間。

這些東西,羅傑幾人不懂,也插不上手,只能在一旁無聊地等著。

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耳機裡才傳來聲音:“裝置安裝好了,你們先演奏一段試一下效果。”

這套裝置在紐約已經除錯過一次了,效果非常出色。

但是,雖然裝置、團隊以及樂隊成員都沒有任何變動,但換了不同的場地,由於適應性的原因,很多裝置的引數都需要重新調整,因此試音和調音,仍然需要重新進行,而且是十分關鍵的一環。

在現場演出的試音環節,很容易分辨一支樂隊是否專業。

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而言,最常見的一個錯誤,就是在試音的一開始,主唱立馬上臺,拿起麥克風:“喂,喂?hello?wtf,為什麼沒有聲音?”

這當然不是因為麥克風沒有通電,或者沒有開啟,而是因為它被設定為“啞音”狀態,當然不會有聲音。

無論是在調音、彩排還是演出的時候,沒有用到的麥克風永遠都是處於啞音狀態,以避免出現不該有的雜音。

事實上,只要是在舞臺上,永遠都會有至少一名調音師,專門盯著不同的麥克風,如果麥克風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比如音箱附近,就要立刻關閉。

如果這種情況下,調音師的反應不夠快,出現了嘯叫,很可能就會把喇叭或者功放給燒壞掉。

大多數情況下,調音的順序,是從鼓開始,然後依次是貝斯、吉他、鍵盤、其它樂器,最後才是人聲。

雖然羅傑三人確實沒有經驗,但卻是被叮囑過的,自然不會犯下這樣的低階失誤。

鼓的調音,也不是讓鼓手噼裡啪啦來一段激情四射的solo,而是用普通或者偏慢的速度,從輕力度到重力度,逐漸打上一遍。

一般而言,最好以60-80速4分音符為佳。

所謂的80速4分音符,是音樂中常用的一個表示速度的術語。

4分音符指的是單個音符的音長為四分之一個節拍,80速,則是指在一分鐘的標準時長裡,有80個四分音符。

不單是鼓,其它樂器也同樣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計算。

在試音的過程中,地鼓、軍鼓、踩鑔、小通鼓、落地通鼓、各種擦片,要分別調音。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要求鼓手敲的時候每一下力度均勻,並配合調音師來改變力度,而不是讓調音師來配合鼓手。

這也是很能考驗出鼓手基本功是否出色的一個過程。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鼓麥一旦設定好了位置,就絕對不要去動它了。

通常鼓麥的位置都由調音師來決定,不過會根據鼓手的習慣做出調整,以避免不小心敲到鼓麥上。

單件樂器之後,就是兩件兩件的敲,比如地鼓跟軍鼓、軍鼓跟通鼓等等。

這個過程會很長,這是因為調音師需要調節串音的問題。

在解決了所有問題之後,調音師會要求鼓手把節奏打起來,來一次整體的調音。

但這仍然不是讓鼓手放飛自我,來一段即興solo。

事實上,這個時候需要的,僅僅只是一段基本的演奏,把每一件鼓和鑔片都用上就可以了,速度仍然不能太快,以穩為主。

在鼓之後,就是貝斯的試音。

貝斯的試音過程和吉他大致類似。

在大多數小型演出中,貝斯的待遇往往較低,比如壓根沒有樂器音箱的拾音,也就是樂器訊號直接進調音臺。

這種情況是最可憐的,基本上不要想什麼自己想要的音色了,出來的一般都是帶著強烈失真、超級巨大的電噪,以及一坨翔一樣的音色。

稍微好一點的情況,樂器訊號會先進di盒,然後再進調音臺。

經過di盒的訊號修正以後,非平衡訊號會變成平衡訊號,高阻抗的輸出會變成低阻抗的輸出。

這樣說可能不太容易理解,簡單來說,就是降低電噪音,並且音色不會差得離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di盒的質量足夠好,至少可以保證進入調音臺的音色,是可以聽的,而不是一坨翔。

除了上邊這兩種拾音方式以外,在正規一點的樂隊演出中,至少會有一個樂器音箱,拾取第二條音軌。

當然了,哪怕是再怎麼低端的演出,吉他手也一定能享受到這樣待遇的。

至於貝斯嘛……大家都懂。

這種時候一般會有兩種拾音方式,一種是直接用箱頭自帶的傳輸到調音臺。

這種方式比較省事,但是如果箱頭的質量一般,實際上效果不會比直接用di盒的單軌拾音好到哪去,甚至可能更差。

第二種待遇則要高很多,就是在音箱前架一支麥克風,直接拾取音箱播放出的樂器聲音。

這也是最常見、最好用的方法。

但是,大多數麥克風無法拾取貝斯的低頻訊號,因此這一種方法多用於吉他。

如果貝斯用到,大多數時候目的也不是拾取低頻訊號,而是中高頻訊號,以增加di訊號缺少的空氣感。

而羅傑的待遇還要更高一些,除了di訊號、中高頻的麥克風拾音之外,還有一個專門的低頻麥克風,拾取音箱播放出的低頻訊號。

比喬治的吉他拾音,還要多出一個麥克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