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7章 計劃提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7章 計劃提前

要提前推動【竊聽門】事件爆發,樂隊必然要忙於這個“大專案”,對於《逃離伊甸園》這張專輯,肯定就是顧不上了。

不過這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錄音室的工作已經錄完,剩下的後期制作,完全可以交給MAD唱片的團隊去處理。

如果專輯製作完成之後,【量子娛樂】這邊的工作還沒有結束,那也沒有關係。

將《逃離伊甸園》專輯暫時封存,等待以後發行,也是可以的。

雖然說這會拉長這個專案的週期,間接地提高成本——回款週期的拉長,所帶來的貨幣貶值以及利息損失,通常也會被計入成本當中——但這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普通的明星當然沒有資格討價還價,但【Darkness】樂隊不但是【量子音樂】最大牌的明星,同時還是公司最大的股東,享受一些特權,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就算是同樣作為股東的勞倫斯兄妹都不會說什麼。

何況,只是暫時封存,等到【量子娛樂】所面臨的麻煩有了一個結果,《逃離伊甸園》這張專輯,隨時都可以拿出來推入發行階段。

損失的,無非是“製作成本”這一塊,因為專案週期拉長而導致的貨幣貶值、利息損失等等。

哪怕是往高了算,這張專輯延遲發行個一年,損失頂天也就幾十萬美元。

這點錢,樂隊不在乎,【量子音樂】那幫花公司錢的員工,自然也不會心疼。

在老闆沒有對“績效”劃定一個嚴格的標準的時候,大多數員工都是不會去考慮公司的這個專案,錢花得到底值不值。

除非,公司將專案的收益和員工的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

咳咳,扯遠了。

總之,並沒有太多地考慮,樂隊就做出了暫時封存《逃離伊甸園》的決定。

相較於這點時間和資金上的損失,毫無疑問,還是【量子娛樂】現在所面臨的麻煩,更加的重要,也更加的致命。

在進行了一次投票表決之後,雖然不是全票透過,但卻也以大多數贊成票,透過了一項決議,那就是提前推動【竊聽門】事件的爆發。

一方面,讓新聞集團自顧不暇,沒有精力再去插手環球音樂集團。

另一方面,【量子娛樂】需要在抓緊時間,搞定環球音樂集團的同時,利用【竊聽門】事件的機會,從新聞集團身上撕下一大塊肉來。

從英國巴萊克銀行借來的那筆資金只用了不到一半,再加上【量子娛樂】自有的資金,將資金鏈壓榨到極限的情況下,擠出兩百億美元來,雖然困難,但並非做不到。

這筆錢,當然不足以在收購環球音樂集團的同時,又同時拿下福克斯電視網、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福克斯探照燈電影公司、福克斯廣播公司等等,眾多價值高昂的優質資產。

甚至於,連拿下其中的一個,都顯得十分吃力,需要藉助【竊聽門】事件,不但讓新聞集團同意脫手資產以求自保,同時還要將價格壓榨到極限。

只有這樣,【量子娛樂】才有極小的機會,可以得到其中的一部分。

但即便困難重重,面對著不知道多少年才會有這麼一次的“重大機遇”,【量子娛樂】仍然是做好了準備,無論機會多麼的渺茫,都要全力以赴。

如果不能藉著這次機會,從新聞集團得到足夠多的資源,單單只憑藉著【量子音樂】,哪怕是再吞併掉環球音樂集團,【量子娛樂】也只能做一家唱片業巨頭,很難將自己帝國的版圖擴張到其它領域。

就算是當初的寶麗金唱片,曾經一度風光無限,比一年前的環球唱片所佔的市場份額還要高,但僅僅只有唱片業的基礎,卻很難支援寶麗金向其它行業進行擴張。

最終,這家唱片業巨頭的衰敗,也和他們投入巨資,試圖依託唱片業的資源,建立起電影行業的全球發行體系有很大的關係。

這項計劃耗費了寶麗金太多的資金,但成效卻不盡如人意。

【量子娛樂】,絕對不希望走了寶麗金唱片的老路。

自己從無到有一點點建立起來,還要面對該行業“固有勢力”的打壓,這可比收購一家現成的公司,要困難了不知道多少倍。

是單獨在唱片業稱王稱霸,然後艱難地找機會一點點向外推進,還是一舉成為跨行業的超級巨頭,可以說,基本上就看這一次能夠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了。

在會議結束之後,羅傑第一時間趕往市中心,在自己“曾經生活”的第五大道附近,約見了米蘭達-斯特裡普。

“你之前說‘保護’了兩名重要的證人?”

羅傑沒有絲毫客套,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他們是否能夠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做事?什麼時候能準備好?”

米蘭達-斯特裡普這個人,自從被“用在了奇怪的方向上”之後,做事就越來越“歪”,專門替樂隊,或者說是替羅傑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不過,在很多時候,像米蘭達這樣的人,對於超級富豪,尤其是生活在北美這片土地上的超級富豪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不能擺到檯面上來,未必一定會用得到,甚至沒有人會承認自己身邊有這樣一個“重要屬下”,但卻一定要有。

“曾經就職於《世界新聞報》的肖恩-霍爾,還有他的前任上司,安迪-庫爾森。兩人都遭受過新聞集團的死亡威脅,目前處於我們的‘保護’之下。”

米蘭達-斯特裡普在“保護”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顯然是別有所指。

頓了頓,米蘭達繼續說道:“他們被我們‘保護’已經超過了半年,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讓他們知道該聽誰的話。如果您需要,三天之內,他們就會出現在洛杉磯,或者其它任何您希望的地方。”

“不要帶到洛杉磯來。”

羅傑搖了搖頭,否決了這個提議。

考慮了片刻,羅傑開口說道:“送他們分別去倫敦和華盛頓DC,我們需要同時引起唐寧街和白房子的重視,不能給新聞集團反應過來,把事情壓下去的機會。”

(注:北美有好幾個叫華盛頓的地名,一般只有帶DC的是特指首都。)

米蘭達-斯特裡普沒有多問,直接答應下來,“好,還需要我做什麼?比如說讓肖恩-霍爾和安迪-庫爾森知道什麼事該說,什麼事不該說之類……”

“具體的事情盧卡會派人來和你對接,你做好輔助工作就行。”

羅傑猶豫了一下,又忍不住問道:“你確定他們兩個不會亂說話吧?”

“我保證。”

米蘭達-斯特裡普裂開嘴角,陰森地笑了起來:“我保證,他們會很聽話的。”

從米蘭達的語氣裡,羅傑聽得出來,《世界新聞報》的前任主編安迪-庫爾森和前任記者肖恩-霍爾,這兩人最近半年的日子恐怕不會過得太愉快。

不過,對於米蘭達用了什麼樣的手段,對他們做了什麼,羅傑一點都不關心。

在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上,羅傑一向只問結果,從不過問具體的過程。

哪怕出了什麼問題,也可以輕易地將自己從中間摘出來。

又叮囑了幾句,羅傑就離開了酒店,返回家中。

……

幾天之後,一則由BBC電視臺播放的採訪錄影,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接受採訪的,是一個看上去很有親和力的中年人。

這是一個典型的英國白人,體型有些肥胖,這是幾乎所有英國男人共同的標誌,啤酒、油炸食品,以及足球比賽,讓每一個英國人年齡稍大一些,就會控制不住身材的走形。

這個人的五官倒是長得很有親和力,讓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然而,在他臉側,幾道猙獰的傷疤,卻是將這為數不多的“親和感”破壞得淋漓盡致。

“是的,《世界新聞報》正在對整個英國進行電話監聽,上到王室,下到卡車司機,全都在他們的監聽範圍之內。《世界新聞報》的目的,就是透過這種手段來獲取新聞,比如說威廉王子膝蓋受傷的新聞,就是從竊聽電話中得到的訊息。”

節目畫面上,肖恩-霍爾指著自己臉上的傷疤,說道:“我在年初的時候就打算說出真相,這就是那個時候‘他們’留給我的,為了讓我閉嘴。但是我不會屈服,我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我這麼做!所以,當我的傷一好,我馬上就聯絡了BBC,選擇將我所知道的一切公開出來!”

肖恩-霍爾的話,七分真,三份假。

新聞集團旗下,以《世界新聞報》為首的眾多媒體,為了獲取新聞,確實是採取了監聽電話等方式,而且在監聽的名單中確實包含英國王室,以及許多的工會要員——其中也包含卡車司機工會的執行會長。

不過,要說《世界新聞報》在監控整個英國,那就有些離譜了。

別說區區一個《世界新聞報》,就算是整個新聞集團,再將他們的勢力擴張十倍,也沒有這個本事。

英國的領土面積再小,那也是一個獨立的、高度發達的國家!

想要完成這樣的事,以一家私人公司的力量,是絕對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肖恩-霍爾要公佈真相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職業道德”,而是為了私利。

幾個月前,因為安迪-庫爾森離職,作為安迪-庫爾森的重要助手,肖恩-霍爾也被《世界新聞報》辭退。

失去了工作,沒有了收入來源,又整天被銀行催債,逼不得已之下,肖恩-霍爾才想到了這個辦法:威脅要公開真相,向《世界新聞報》勒索一筆錢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也不知道是肖恩-霍爾索要的數額太大,《世界新聞報》認為不划算,還是“談判”出現了其它的什麼問題,總之雙方談崩了。

儘管《世界新聞報》對其進行了警告,肖恩-霍爾仍然是聯絡了媒體,公開宣稱自己有關於《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的證據。

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世界新聞報》以及它背後的新聞集團,不過直到此時,新聞集團也並沒有打算真正“殺人滅口”,而是以死亡威脅,讓肖恩-霍爾主動閉嘴。

——畢竟,現在是一個文明社會,直接肉體毀滅什麼的,或許在社會底層還偶爾能夠見到,但到了一定層次之後,極少有人會做出這麼極端的選擇。

哪怕是要“來黑的”,頂多也就是威脅一番。

然而,肖恩-霍爾這個不學無術的傢伙,哪裡懂得這麼多彎彎繞繞?

看到一輛越野車筆直地朝著自己撞來,肖恩-霍爾嚇得褲襠都溼了,只以為自己惹惱了《世界新聞報》,對方要殺自己滅口。

在被米蘭達-斯特裡普派去的人救下之後,後者也成功地讓肖恩-霍爾相信,自己和《世界新聞報》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必須要有一方徹底倒下才會結束。

至於如何讓肖恩-霍爾相信這一點,那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在BBC電視臺將這段採訪錄影播出之後,頓時在整個西方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

由於文化的原因,西方社會對於“隱私”這兩個字重視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

甚至於,很多人寧願為了保證自己的隱私,而不顧安全威脅。

——比如說某個國家政|府打算在城區的公共區域布控大約三千個治安攝像頭來降低犯罪發生的可能性,但卻引起了很多人的抗議,認為這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最終,這件事也不了了之。

連一國政府,想要在“公共區域”布控攝像頭,都會遇到這麼大的阻力。

一家媒體,直接用竊聽、監控的手段來監視著每一臺電話、每一部手機,這讓高傲的老白男們如何忍受得了?

在新聞播出的當天,《世界新聞報》總部所在的辦公樓,就被一群憤怒的抗議者包圍了起來。

看那些人恨不得將《世界新聞報》職員撕碎的表情,要不是有大批警察在這裡維持秩序,恐怕《世界新聞報》的總部都要被他們一把火給燒了。

就在《世界新聞報》的高層焦頭爛額地將這個訊息通報給新聞集團的總部時,在華盛頓,又爆出了一個更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