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

“是的,《世界新聞報》的電話監聽不僅僅侷限於英國,在法國、德國,乃至於北美,都有他們的‘新聞來源’。”

在CBS的一檔訪談節目當中,《世界新聞報》的前任主編,安迪庫爾森面對著攝像機鏡頭,侃侃而談道:“這種情況並不侷限於艦隊街,而是蔓延到了整個新聞集團內部。據我所知,在福克斯新聞電視臺中,就有一個叫做‘黑色行動部’,是由新聞集團的董事長默多克親自下令成立,從事在北美地區的非法竊聽,以及對競爭對手進行‘反情報’工作。單單只是我所知道的,受竊聽名單中就包含眾多好萊塢明星,體育明星,政|界人士,以及9-11事件遇難者的家屬等等。”

安迪-庫爾森是肖恩-霍爾曾經的上司,在2007年,因為威廉王子膝蓋受傷的新聞,在王室的強烈抗議之下,經歷了長達兩年的“調查”,《世界新聞報》的編輯古德曼,以及一位叫做穆爾-凱爾的私家偵探,因為“非法監聽王室成員電話”而入獄。

作為古德曼的頂頭上司,安迪-庫爾森也被公司高層要求“避避風頭”,主動從《世界新聞報》辭職,隨後在新聞集團的推動之下,以新聞主管的身份為英國保守黨工作。

按照原本的軌跡,安迪-庫爾森會在明年,也就是2010年,戴維-卡梅倫成為英國首相之後,成為其幕僚團隊的一員,一直到2011年,才因為【竊聽門】事件的爆發,迫於壓力而辭職。

不過,在這個世界,在米蘭達-斯特裡普的“運作”之下,安迪-庫爾森遭遇到了和肖恩-霍爾一樣的局面,即是遭受到新聞集團的“死亡威脅”,要讓他“閉嘴”。

當然,這不是新聞集團的安排,畢竟,和肖恩-霍爾這個無名小卒比起來,無論是曾經擔任《世界新聞報》主編的履歷,還是已經成功在英國保守黨立足這一點,都讓安迪-庫爾森顯得更加的“重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不過,米蘭達-斯特裡普一手導演的一場戲,成功讓安迪-庫爾森相信,在肖恩-霍爾站出來指控新聞集團之後,後者惱羞成怒之下,不單單想要將肖恩-霍爾滅口,還因為自己和肖恩-霍爾之間的關係,對自己也不再信任。

很多時候,真相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讓人對你所編織出的“真相”深信不疑。

在極度的恐懼和憤怒之下,米蘭達-斯特裡普僅僅只是用了一些“小手段”,就讓安迪-庫爾森決定與其合作,“揭露新聞集團的陰謀”。

肖恩-霍爾負責在英國揭發【竊聽門】醜聞,而掌握了更多證據的安迪-庫爾森,則是在北美,將事態擴大到新聞集團無論如何也壓制不下去的程度。

在【量子娛樂】高層的精心策劃之下,安迪-庫爾森對公眾“爆料”的第一站,就選擇了CBS一檔收視率極高的訪談節目。

選擇CBS的原因也很簡單,除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因為業務競爭的緣故,一直和新聞集團旗下的福克斯電視網有很深的矛盾之外,更因為CBS是一家立場極度偏右的媒體。

其實,新聞集團在北美的“竊聽名單”,範圍並不算廣。

至少在羅傑前世,公開的資料中,又或者這一世,安迪-庫爾森所掌握的資料中,新聞集團在北美的“竊聽業務”規模很小。

原因也很簡單,北美和英國,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

日不落帝國的稱號看上去確實很牛嗶,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英國,早就不比當年,像是新聞集團這樣擁有龐大能量的巨頭,只要不正面和唐寧街十號對上,絕對不會對這個國家有太多的忌憚。

而在北美,單單只是規模超過新聞集團的超級巨頭,少說也有兩位數之多,新聞集團自然是要“低調行事”。

不過,也不知道是因為來自澳洲的默多克家族,對北美的“國情”瞭解不夠深入,還是腦子進了水,在這份涉及並不算廣的“竊聽名單”當中,卻是包含了一個全北美社會的逆鱗。

9-11遇難者的家屬。

自南北戰爭結束以來,9-11事件,是北美人距離戰爭和死亡最近的一次。

在9-11之前,從未有哪一個北美人,感覺到戰爭和死亡的陰影距離自己如此之近。

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9-11讓北美人意識到了自己心中的軟弱,才有了後來對外越來越強硬的白宮。

而後世的某位“推特治國”的總統,在大選中,面對那位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左派夫人,乾脆直接將對方的“難民政策”與9-11聯絡在了一起,不斷提醒北美的公眾,接納難民就等於忘記9-11的仇恨,從而扳回劣勢,贏得選舉。

再過上七八年甚至十幾年,北美人依然對9-11事件無法釋懷,就更不要說現在了。

所以,當安迪-庫爾森在節目上爆料,宣稱新聞集團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一直在監聽著9-11遇難者家屬的電話,以求獲取新聞線索時,無論是節目現場的觀眾,還是看著電視直播的北美右派老白男們,頓時就坐不住了。

“等一下,安迪,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

主持人在一片嘈雜聲中,連忙確認道:“你剛才說,福克斯新聞臺在監聽9-11遇難者家屬的電話?”

“是的,不止是福克斯新聞臺,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新聞集團旗下,這種做法是具備普遍性的。”

安迪-庫爾森強調著【竊聽事件】本身,說道:“雖然我曾經受僱於《世界新聞報》,但我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我和他們同流合汙。曾經,我選擇了辭職來逃避,因為我不敢和新聞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對抗,我怕給我自己,還有我的家人帶來災難。但現在,我決定站出來,公開這一切!”

說著,安迪-庫爾森站了起來,對著攝像機鏡頭,大聲說道:“我已經向警方報案,更多的細節和相關證據,我也會在徵得警方同意之後對媒體公開。《世界新聞報》,福克斯新聞臺,還有新聞集團這種侵犯公眾隱私的手段,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

“這白痴。”

辦公室裡,羅傑關掉電視機,對身旁的盧西恩-格蘭奇吐槽道:“說了不知道多少遍,讓他多提提9-11的事,你看他這都在扯些什麼?狗屁的隱私權,誰TM在乎那玩意?”

由於要忙其它事情的緣故,羅傑並沒有看這場訪談的直播,而是在忙完之後看了一邊重播的錄影。

此時,距離肖恩-霍爾接受BBC電視臺的採訪已經過去了近一天的時間。

距離安迪-庫爾森參加CBS的訪談節目,也已經過去了十幾個小時。

對於肖恩-霍爾那邊,羅傑倒是沒說什麼。

畢竟英國和北美雖然同出一源,但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羅傑對那邊的情況不瞭解,自然不會過多的評判。

不過,對於安迪-庫爾森在訪談中的表現,羅傑是有些不滿的。

明明只需要將【竊聽門】事件和9-11事件聯絡在一起,就能讓新聞集團承受巨大的壓力,結果安迪-庫爾森卻是沒有聽從米蘭達-斯特裡普的吩咐,自作主張地拼命鼓吹什麼隱私權。

隱私權?

自“大資料”的概念推出以來,發展到現在,人們還有“個人隱私”這東西存在嗎?

恐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社交媒體和廣告公司,都比你更瞭解你自己。

當然,在西方國家,人們對於自己的“隱私”看的還是很重的。

只不過和“隱私權”相比,揭開9-11這塊巨大的傷疤,無疑是更能引發北美人的憤怒。

只不過,看上去,來自英國的新聞主管先生,似乎並不能正確地理解這一點。

“問題不大,你也別生氣了。”

盧西恩-格蘭奇勸說了幾句,拿出手機翻了片刻,遞到羅傑眼前,說道:“看看這個,白宮今天早上已經釋出了正式的通告,要求FBI立即接手這起案件,並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出調查結果。”

現在的白宮,還是在北美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的主導之下。

總體上來說,黑炭的立場相對偏左,但在拉攏右派的支援上也是不遺餘力。

——這是白宮十分矛盾的一點,既要在左派和右派之間做出一個選擇,但又不能完全放棄另一邊的選票。

具體表現在這件事上,第一時間發聲,表明立場,來爭取右派的好感,就是很明顯的體現。

“看來我們的錢沒有白花。”

羅傑笑著調侃了一句。

在觀海總統競選的過程中,【量子娛樂】可是提供了不少的競選資金。

在花了錢之後,幾年的時間裡,【量子娛樂】都沒有對對方提出過太多的要求。

所以,當安妮透過代理人找上門,要求觀海總統兌現在競選前的“承諾”時,對方只是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畢竟,【量子娛樂】所提的要求,表達出嚴懲新聞集團的態度,這一點,並不算是違背白宮的立場。

這是新聞集團自己做得太過分了,讓人抓住了把柄,即便是白宮裡的那位想要伸出援助之手都沒有辦法。

更不要說,雙方之間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關係。

——和其它的頂級巨頭不同,作為一家傳媒集團,新聞集團極少參與到驢象兩黨的博弈當中去,秉持一個中立的態度。

甚至於,為了做到“絕對中立”,他們連競選年都很少參與,不但不會兩面下注提供資金,在播放和競選有關的節目時,還要儘量地一碗水端平。

播放了一次驢黨候選人的競選演講,就必須要再將象黨的候選人請到節目中來做一番宣傳。

這種絕對的中立,讓新聞集團成功地避免了驢象之爭,但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卻也無法從“官方”層面獲取任何的幫助。

當然,作為一家頂級巨頭,新聞集團在“官方”的可用資源還是有很多的,甚至包括觀海總統幕僚團隊當中,就有親近新聞集團的人。

只不過,在【竊聽門】這樣,是非分明,根本沒有辦法洗白,而且又影響力驚人的大事方面,那些與新聞集團親近的官員連避嫌都來不及,哪還會主動上去幫忙?

至於說新聞集團的另一個助力,華爾街,這個時候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憤怒。

在公開的“竊聽名單”中,包含了幾家華爾街公司的高層。

雖然在諸如高盛這樣的巨頭面前,那幾家市值幾億美元的證券公司都只是小角色,不值一提。

但要知道,這僅僅只是公開的資訊。

那沒有公開的呢?

自己,會不會也在新聞集團的竊聽名單上?

華爾街從來都不是什麼乾淨的地方,若是自己的某些秘密,被新聞集團掌握……

僅僅只是這個猜測,就讓華爾街的巨頭們對新聞集團升起了強烈的忌憚。

幫助新聞集團?

那根本不可能。

這些傢伙,巴不得新聞集團趕緊去死一死才好。

只要新聞集團倒下,就算他們手中掌握著自己的一些黑料,那也沒關係了。

當然,以華爾街巨頭們一貫謹慎的作風,在看清楚局勢之前,絕對不會主動跳出來做什麼。

萬一新聞集團有什麼足以翻盤的底牌,到時候還能示好一番。

但若是新聞集團無法翻轉局面,等待他們的,就不會是什麼讓人愉快的訊息了。

“我們現在該準備下一步了。【竊聽事件】剛剛爆發,影響力還在擴散之中,我們必須第一時間把這件事炒作起來,讓全世界都知道。”

盧西恩-格蘭奇提醒道:“新聞集團畢竟成立了這麼多年,底蘊很深,如果不能在他們反應過來之間就把事情鬧得足夠大,說不定就會被他們翻盤。”

頓了頓,盧西恩-格蘭奇又是繼續強調道:“還有,我們還得趁著新聞集團自顧不暇,儘快搞定環球,落袋為安。”

“確實是這樣。”

羅傑想了想,說道:“這樣好了,我留在北美,盯著這邊的情況。你去一趟歐洲,和維旺迪的人談談。在失去了新聞集團這個買家之後,想必維旺迪的心理預期會降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