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5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5章

二月末,紐約就新聞集團的【竊聽門】醜聞舉辦了聽證會。

雖然時間和地點都不對,聽證會的主角也是詹姆斯-默多克,而非魯伯特-默多克。

但有趣的是,在這起聽證會上,卻是發生了和前世幾乎一模一樣的一幕。

聽證會原本是在順利舉行,老默多克夫婦在聽眾席上進行旁聽,以表示對自己兒子的支援。

就在聽證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有一名男子,拿著一盤“白色泡沫狀物質”衝向魯伯特-默多克,欲對其進行襲擊。

老默多克只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

但他的第三任妻子鄧文迪,卻是反應迅速,在對方襲擊到默多克之前立即起身反擊,一巴掌扇在該男子的臉上。

(注:現實裡這件事發生在英國,時間是2011年。)

從參與聽證會的記者拍攝到的畫面來看,場面十分的火爆,好在除了襲擊者受到了輕微的軟組織挫傷之外,沒有其他人再受傷。

該男子當場被警方帶走調查,而經媒體報道後,這件事也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原本,鄧文迪作為魯伯特-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在其過去的婚姻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換個更直接點的說法,鄧文迪就是個小三,而且還是成功拆散了別人家庭從而上位的那種心機婊。

但因為這次眾目睽睽之下的護夫之舉,卻是立刻挽回了鄧文迪的形象。

甚至有媒體迫不及待地宣稱,鄧文迪就是“新一代愛情勵志女性”。

除了形象上的變化之外,鄧文迪的這一巴掌,還為整個新聞集團帶來了實打實的利益。

在聽證會的新聞播放之後,新聞集團的股價立刻停止下跌,甚至還在此後的幾天之內,出現了百分之六的上揚。

這,幾乎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根據高盛集團內分析師的分析,鄧文迪的這一巴掌,至少價值數十億美元。

也讓【量子娛樂】在短時間內兼併新聞集團的計劃,遭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沒有什麼,比股價更能體現投資者對一家公司的信心了。

而當新聞集團的股東和投資者,都對新聞集團的未來抱有極大的信心時,想要說服,或者逼迫這些股東,低價賣出手中的股份,那難度是非常大的。

“我們早就想到過,併購新聞集團的過程絕對不會一帆風順,這點麻煩沒什麼,我們可以解決的。”

羅傑這番話,既是安慰電話另一頭,高盛集團的代理人,同時也是在安慰自己。

又勸說了幾句,羅傑掛掉電話,起身來到窗邊,望著遠處發呆。

窗外,是夜色下的洛杉磯。

從比弗利山莊看過去,整個洛杉磯的市區燈火通明,彷彿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然而,只有真正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才會知道,洛杉磯繁華的表象之下,掩藏著些什麼。

當然,作為既得利益階層的一員,羅傑不但不會去戳穿這種虛假的表象,還會竭盡全力,讓它看上去更加的美好、充滿希望。

站在窗邊,洛杉磯的夜景盡收眼底,但羅傑的注意力,卻不在這美景上。

而是在思索著,幾天之前的那場聽證會。

“總感覺有點太過於巧合了……”

羅傑低聲自言自語著。

除了時間、地點都不對以外,這場聽證會,整個過程簡直和前世那場發生在一年之後的英國的聽證會一模一樣。

同樣是鄧文迪飛身護夫,同樣是在一番炒作之後,迅速完成“從小三到新一代女性”的轉變。

最重要的是,鄧文迪的這一巴掌,和前世一樣,為新聞集團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市值上漲。

如果說,這只是單純的巧合,那也未免太缺乏說服力了些。

再聯絡到上一次見面時,默多克這個老狐狸的表現,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一切是否都是策劃好的。

“不用懷疑,一定是那個老狐狸策劃出來的……”

雖然沒有任何的證據,但羅傑卻是很快得出了這個結論。

而且對此深信不疑。

思考了片刻,羅傑回到書桌前,開啟電腦,發出了幾封電子郵件。

若是能夠從這個方向上開啟突破口,找出新聞集團,或者說魯伯特-默多克在背後策劃了這一切的證據。

哪怕只是捕風捉影的證據,也足以讓新聞集團好不容易才穩定下來的股價,再一次大幅度的下跌。

到時候,新聞集團不知道從哪弄來的,用於穩定股價的資金,全部都會賠進去。

這對於新聞集團來說,絕對算得上是“雪上加霜”的一件事。

當然,以魯伯特-默多克這個老狐狸的手段,想要查到點什麼實質性的證據,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個老家夥,不像是作風激進的詹姆斯-默多克,反而行事十分的穩妥,極少露出破綻。

而且,在面對魯伯特-默多克的時候,即便你發現了他的破綻,也很難利用它來做點什麼。

事實上,如果不是羅傑來自另一個世界,知道在那個世界裡,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同樣有這麼一場被鄧文迪的飛身護夫搶走了所有風頭的聽證會,或許羅傑也不會去懷疑什麼。

或者至少不會這麼確定這裡邊一定有問題。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羅傑所擁有的,一種獨特的“資源”。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記憶,總是能夠在很多地方對羅傑起到極大的幫助。

……

在接到羅傑的郵件之後,【量子娛樂】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力量,去調查聽證會上發生的一切,是否確實是新聞集團精心準備好的一場“秀”。

幾天之後,高盛率先調查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將資料送到了【量子娛樂】的董事會上。

畢竟,高盛集團在北美的勢力可以說是根深蒂固,若是被矇騙過去也就罷了,真的看出點什麼問題的時候,很難有多少東西,能夠瞞過高盛的情報網。

“米切爾-內特,出生於1969年,澳大利亞人。曾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擔任魯伯特-默多克的保鏢,自2005年起銷聲匿跡,之前的那場聽證會,是他時隔五年後首次出現在公眾面前。”

費迪南德簡單地說了一下高盛查到的東西,然後攤開手,說道:“我們可以確定,米切爾-內特襲擊默多克是有預謀的。但這個人在警方手上,如果不使用規則外的手段,我們沒辦法從他嘴裡得到我們想要的證據。”

米切爾-內特,就是在聽證會上,“試圖”襲擊魯伯特-默多克的那名男子。

襲擊者是曾經深受默多克信任的保鏢,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但若是想要就此給魯伯特-默多克“定罪”,卻是遠遠不夠的。

米切爾-內特的身份確實值得懷疑,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可以解釋為,米切爾-內特在失去工作之後,對魯伯特-默多克心懷怨恨,所以才做出了在聽證會上襲擊的舉動。

如果直接將這件事曝光出去,除了和新聞集團打上一場毫無價值的口水戰之外,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還會打草驚蛇,讓新聞集團有所準備。

想要徹底把魯伯特-默多克和新聞集團的名聲搞臭,必須要拿到關鍵性的證據。

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米切爾-內特在紐約警方的手上,正在“接受調查”。

確實,以高盛集團的能力,是完全有辦法繞過警方,與米切爾-內特進行直接接觸的。

但這種接觸,必然是要小心翼翼,不能走漏半點訊息。

不然,過不了幾天,媒體上就會出現“紐約警方涉嫌受賄,華爾街巨頭操縱司法機構。”之類的新聞。

雖然這本來就是事實,但卻是和很多事一樣,能做不能說。

一旦被公開擺到檯面上來,就必然要有人因此而倒黴。

“紐約那邊不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拿不出什麼有力度的支援。”

羅傑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在這件事上沒什麼辦法。

米蘭達-斯特裡普在調查情報方面確實是有一手,但要去“審訊”一位身處於警局當中的“嫌犯”,卻是未免要力有未逮了。

而除了米蘭達之外,樂隊也沒有擅長這些事情的“人才”。

“這件事交給我們吧,運氣好的話,幾天之內就能得到一個結果。”

費迪南德也知道,樂隊屬於是“暴發戶”,各方面的人脈渠道等等都不完善。

高盛主動接下了這個任務,沒有讓羅傑為難。

話題一轉,費迪南德又對羅傑說道:“不過,你們那邊的事情也要儘快。我們會推動官方的一些資源,你的‘證人’那邊不要出問題,小默多克必須要在下個月的初審當中被判有罪。”

羅傑點點頭,說道:“我明白,我們也在這件事上投入了鉅額的成本,相信我,我絕對比你們更加不希望這個計劃失敗。”

“這些事先談到這裡,我們說說另一件事。”

費迪南德擺了擺手,看了一眼康卡斯特的代理人,說道:“按照計劃,一旦新聞集團的股價下跌到十五美元以下,我們就要開始大規模吃進新聞集團的股份。我查過公司的財報,以現在賬面上的現金,如果要預留夠足夠的現金來維持公司的日常經營,恐怕不足以完成這次收購。”

“估計是會差一點。”

羅傑點了點頭,說道:“單單只是每年歸還貸款,就要預留幾十億美元的現金。再加上子公司的各個專案運作,也都需要預留不少錢。按照現在的估算,能夠拿出來收購新聞集團的現金,就只有高盛注資的這四百億美元,最多再多幾十億美元。如果是全額收購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費迪南德沒有立刻發表意見,而是問道:“有解決方案了嗎?”

“目前的考慮是,優先爭取達成分期付款的協議。如果能夠在三到五年裡分批支付收購款項,我們完全付得起錢。”

羅傑先是提了一個“最理想的情況”,又說道:“考慮到收購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意外,我們還準備了兩個備用的方案。要麼只收購部分股份,達到對新聞集團的控股就停手。要麼,就想辦法進行融資,來確保收購不會出現意外。”

對新聞集團的收購,除了各種各樣或光明正大、或陰險毒辣的手段之外,其實到了最後的階段,比拼的還是財力。

若是手上有足夠多的現金,操作起來就要遊刃有餘得多。

就像羅傑前世的迪士尼,就是憑藉著鉅額的現金流,幾乎將整個好萊塢都當成了自家的後花園,根本沒有任何可以一戰的對手。

“如果有需要的話,高盛可以在融資階段提供必要的幫助。”

費迪南德說了一句,然後又像是怕羅傑誤會什麼,連忙解釋道:“高盛對現有的股權份額很滿意,如果公司進行融資的話,高盛只需要保持現有的份額即可,不需要擴大股權。我的意思是,高盛可以幫忙聯絡合適的投資方,我們在華爾街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

這番話說得可以說是相當的“謙虛”了。

高盛在華爾街,何止是“有一定的實力”?

作為曾經的四大、現在的三大投行之一,高盛在華爾街的地位,幾乎可以說是和【量子音樂】在唱片業的地位一樣。

而且由於華爾街的特殊性,放大到所有行業當中,兩者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如果說【量子音樂】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那麼高盛,至少也是一個成年的泰坦巨人。

以高盛的人脈關系,所拉來的“投資者”,自身的實力,都不可能會差到哪去。

而眾所周知,一家公司在接納投資的時候,所看重的,永遠都不會僅僅只是錢,同時還包括了投資者的身份以及所掌握的人脈和資源。

這也是為什麼,喬布斯在回到蘋果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接受了死對頭比爾-蓋茨的資金,而拒絕了太平洋對岸,條件更加寬鬆、投資數目更大的投資。

“如果公司確實有融資需要的話,會在董事會上談到的。”

羅傑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關於【量子娛樂】是否還需要進行擴股融資,以換取更加快速發展的機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這一點上,別說達成什麼共識了,羅傑自己都還沒有想清楚,到底哪一個選擇對自己、對樂隊更加的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