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5章 定價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5章 定價問題

新聞發佈會在伯班克的希爾頓酒店內舉辦。

酒店提供的會場並不大,能夠容納的媒體數量只有一百多家。

但這個數字,已經足夠覆蓋北美大多數的主流媒體。

至於那些八卦小報,即使不去邀請他們,像是這樣的新聞,他們也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弄到點什麼東西,甚至乾脆是編造點什麼,報道出去。

羅傑、胖子、賈森,還有泰勒-斯威夫特四人,在【量子音樂】首席新聞官的陪同下,先後進入會場。

見到幾人進來,早已等候多時的記者們,立刻是將手中的話筒、攝像機,以及一切的採訪裝置,全都對準了眾人。

甚至於,有幾個心急的記者,身體還微微前傾,膝蓋彎曲,做出了助跑的姿勢,顯然是打算第一時間衝上去提問。

“咳咳,各位先請稍安勿躁,不要那麼心急,我保證,一會有足夠的時間給你們進行提問。”

新聞官拿起話筒,輕咳了幾聲,說道:“今天的新聞發佈會,要宣佈的只有一件事。請看這裡。”

說著,新聞官一揮手,一旁的白幕上,立刻投放出畫面,卻是一副世界地圖。

世界地圖??

就在臺下的記者們一頭霧水的時候,地圖上,忽然出現一紅一藍兩個旗幟。

旗幟的位置,所有人都不陌生,就是眾人腳下的這座城市,北美,乃至全球娛樂行業的中心,洛杉磯。

“你們現在看到的,是由【量子音樂】承辦,將會於2011年十月開始,直至2012年十月結束,持續一整年的兩場全球大型巡迴演唱會。”

新聞官的話響了起來,“這兩場全球巡演,分別是【Darkness】樂隊的【誕生(ing.Into.The.World)】和泰勒-斯威夫特的【愛的告白】全球巡迴演唱會。”

兩個旗幟在地圖上顯得很小,幾乎完全重疊在了一起。

隨著新聞官的解說,兩個旗幟上,各自延伸出一條線。

代表著【Darkness】樂隊的紅色線條彎曲向下,而代表著泰勒-斯威夫特的藍色線條則彎曲向上。

儘管方向不同,但都是朝著地圖的“右上方”滑動。

每經過一座城市,線條上就會多出一個小旗,這意味著在這一座城市內,會有一場演出。

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兩條線在.asxs.之後,首次出現了重疊,不過又再次分開,繞了一個圈子,然後拉出一條很長的弧線,在愛爾蘭又一次相遇。

一紅一藍兩條線幾乎“走遍”了整個歐亞大陸,甚至代表泰勒-斯威夫特的藍色線條,還在非洲最北部的埃及兜了個圈子。

最終,兩條線從亞洲的島國進入太平洋,一路向東南方,從南美的智利“登陸”,在南美的版圖上兜兜轉轉,最後再次回到洛杉磯“匯合”。

有記者注意到,泰勒-斯威夫特的巡演場次,要略微多一些,達到了一百一十一場,而【Darkness】樂隊,則是只有一百零二場。

而兩條巡演線路的“交點”,如果將.asxs.和終點都計算在內的話,一共是有十九個。

不等記者發問,【量子音樂】的新聞官就開口說道:“大家可以看到,在【誕生】和【愛的告白】兩場巡演的線路當中,有很多重合。而這些重合的部分,將是由【Darkness】樂隊,和泰勒-斯威夫特聯合進行演出,演出時長也會相應進行增加。也就是說,現場的歌迷,只需要花費一張門票,就相當於看到兩場演出!”

“不過……”

新聞官稍稍停頓了一下,轉頭看了一眼羅傑,說道:“關於【Darkness】樂隊的【誕生】巡演,他們有一件事希望親口向歌迷們分享。”

羅傑從新聞官的手中接過話筒,表情顯得略微有些緊張。

當然,這都是一種演技。

任何明星,至少在公開場合的時候,無時無刻不是在表演,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他們希望被公眾看到的那一面。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羅傑在這方面的進步很大。

輕咳了幾下,“調整”了一番情緒,羅傑才開口道:“關於【誕生】巡演,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要和我的所有歌迷們分享。”

沒有去玩“你想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這個梗,羅傑稍稍沉默了一秒鐘,抬起頭,看著臺下的記者們,開口道:“好消息是,我要當父親了。就在不久之前,安妮已經確認懷孕,我想在此和我的歌迷們分享這個好消息。【誕生】這個名字,就是為我和安妮還沒有出生的孩子起的。”

頓了頓,羅傑繼續說道:“我想你們已經猜到壞消息是什麼了。由於身體和健康方面的原因,安妮無法參加這一次的【誕生】巡演。”

這兩個訊息有些突然,臺下的記者頓時一片混亂,紛紛舉起手,示意自己有問題要提問。

“還沒有到提問時間,請耐心點聽我說完。”

羅傑做了個“安靜”的手勢,等到臺下的記者稍微安靜下來,才繼續說道:“這次巡演,我們的吉他手位置將會暫時換人。我們已經和另外一支樂隊達成了協議,向他們借了一位很棒的吉他手,至於是誰,我們要暫時保密,等到巡演開始的那天,你們就知道了。我唯一能告訴你們的是,他是一位很出色的吉他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和中文裡,“他、她”讀音完全一樣的情況不同,英文的“他”和“她”,發音區別是很明顯的。

羅傑雖然沒有提到這個“神秘的吉他手”的名字,但一個“他”,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

當然,光憑這一個線索,也很難猜到什麼。

畢竟,搖滾樂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男性,出色的女性實在是太少了。

如果說,【Darkness】樂隊在巡演中使用的新吉他手是一名女性,那麼可以猜測的範圍就要小得多,用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但男性?

那範圍可就太廣了。

光是可能和【Darkness】樂隊有所交集的樂隊和“會彈吉他的Solo歌手”,就有數十上百。

其中在吉他技術方面稱得上“不錯”的,也有很多,根本沒法猜。

不過,羅傑卻是沒有給記者發問的機會,而是直接將話筒交給了泰勒-斯威夫特。

後者在不久之前,剛剛和前男友傑克-吉倫哈爾分手,這段只持續了兩個月不到的戀情,在娛樂圈裡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傳出了不少的緋聞。

這起緋聞的熱度還沒有散去,尤其是泰勒-斯威夫特決定將她為兩人寫的歌曲《Red》,加入到《愛的告白》這張專輯的“豪華版贈曲”當中,又成為了一波新的炒作素材。

對於媒體而言,泰勒-斯威夫特這個名字,本身就具備極大的吸引力。

面對記者,泰勒絲毫不避諱自己的“隱私”,幾乎是有問必答,很快就成功將關注度“搶”了回去。

其實這也是羅傑樂於見到的。

和泰勒不同的是,羅傑並不喜歡拿自己的私生活進行炒作。

如果不是必須要給出安妮缺席【誕生】巡演的理由,羅傑甚至都不打算公開安妮懷孕這件事。

某種程度上而言,羅傑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一方面渴望成名,另一方面,卻又不喜歡暴露在鎂光燈下。

新聞發佈會結束之後,羅傑回到公司。

正打算去找麥克唐納,談談《逃離伊甸園》的宣傳問題,羅傑卻是先一步被漢克給截住了。

走進一間休息室,關上門,漢克拿著一疊演出日程表,對羅傑說道:“我需要再次向你確認一下,大約三百七十天左右,超過一百場演出,你們沒問題吧?”

這件事,漢克已經是向羅傑確定了好幾次,但仍然不放心。

至於理由……

看看樂隊以前巡演的“履歷”就知道了。

在樂隊過去的巡演中,連場次超過五十場的都沒有過,而且行程安排往往十分的鬆散。

像這次這樣的“密集演出”,平均每三天多一點就會有一場演出的,樂隊從來沒有嘗試過。

在一年時間裡,進行超過一百場演出,這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或許這種情況,對於流行樂壇的大多數明星來說都是比較普遍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視作是“日常工作”。

但對於羅傑幾人來說,卻是從來沒有這麼“拼命”過。

這也就難怪漢克不放心了。

“放鬆,夥計。”

羅傑做了個安慰的手勢,勸說道:“不用擔心,我們有將近一整年的時間去為這場巡演做準備,你要相信我們,也要相信你自己的能力,我們能做到的。”

“好吧。”

這個答覆早在漢克的意料之中。

漢克搖了搖頭,沒有繼續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而是問道:“票價方面呢?你考慮的怎麼樣了?我們需要儘快決定門票的定價策略,以便和票務公司達成協議。”

一般來說,很多的巡演,在門票定價這一塊,都是由票務公司來提出建議。

說是建議,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明星和唱片公司通常都會採納,或者至少一定程度上採納票務公司的意見。

因為後者才是“最接近市場”的一方,對於價格數字,天然就具備很高的敏感度。

而且由於如今絕大多數的分成模式下,票務公司都是按照一定的銷售比例進行抽成,也不會隨便拍腦門給出一個價格,而是會參考容納人數、市場消費能力等等多方面的因素,給出一個能夠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當然,在眾多票務公司當中,也有那種比較不靠譜的。

甚至於有些票務公司,還會明目張膽地和黃牛合作,從而賺取“差價”。

但以【量子音樂】在唱片業內的資源,顯然不可能去找那些不靠譜的票務公司合作。

在樂隊過去的演出當中,門票的定價策略方面,通常也都是由漢克的團隊,和合作的票務公司根據各方面的因素,討論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

不過這一次,羅傑卻是有不同的想法。

“這次巡演,總的容納量是多少來著?”

羅傑沒有立刻回答漢克的問題,而是提問了一句。

在巡演路線確定下來之後,漢克早就將相關的計劃打包發給了羅傑一份。

不過像是“總容納量”這樣的細節,羅傑最多隻會記一個大概,根本記不住詳細的數字。

“如果全部滿員的話……”

漢克想了想,開口道:“不計算和泰勒合辦的十九場,剩下的八十三場演出,總容納量為三百九十多萬。合辦的十九廠都是露天的超大規模場次,單場容納量都在十萬人以上。”

“知道了。”

羅傑點了點頭,開啟手機裡的計算器,快速計算了一番。

按照如今比較主流的情況,任何一位明星的巡演,票價都不是固定不變的,會根據不同地區的消費能力,以及觀看演出的位置等等因素進行定價。

不過總體上來說,會存在一個“平均價”,即平均每一位觀眾,要花費多少錢來觀看演出。

這個數字,大多數會根據明星的咖位,以及演出的規模來確定。

越是大牌的明星、大規模的演出,平均票價就越高。

如今比較當紅的一些大牌巨星,在舉辦大型巡演的時候,平均票價通常會在一百美元到一百五十美元之間。

這個數字,是指巡演全程,所有場次的平均票價,而不是單獨的某一場。

如果只是單獨的某一場,若是遇到那種熱門的場次,票價翻上兩三倍都有可能。

比如說滾石樂隊的【A-Bigger-Bang Tour】,平均票價就是在一百二十美元左右,但其中比較熱門的幾場單場,平均票價都突破了四百美元。

以【Darkness】樂隊現在的咖位和人氣,將平均票價定在一百五十美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樂隊的粉絲基數足夠大,有足夠多的人會為此買單。

不過,羅傑卻是不太想這麼做。

定個高價,對樂隊的收入當然是有好處的,總共超過四百萬人次的觀看人數,若是能夠保證上座率,高額的票價,單單只是在票房收入這一塊,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但羅傑更多所考慮的,還是大部分歌迷的承受能力。

不要以為歐美人都很有錢,動輒一兩百美元的門票,對於很多粉絲,尤其是年輕粉絲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