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6章 暗降票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6章 暗降票價

並不是所有的大牌明星,都會為了單純的票房收入,給巡迴演出的門票定一個高價。

比如羅傑前世的那位“黃老闆”,巡演平均票價就只有七八十美元左右,比同等咖位的明星差不多要低了三分之一到一半。

一些“不差錢”的明星,會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主動降低巡演票價。

降價的理由多種多樣,比如說低票價可以明顯抬高上座率,比如自己的主流粉絲群體普遍屬於低收入人群,消費不起高價門票等等。

對於搖滾樂來說,至少在歐美,搖滾樂的主流歌迷,都是中產階級以下的群體。

當然,也包括中產階層。

一二百美元的巡演門票,對這個群體來說,負擔並不算小。

尤其是對於那些會追逐著樂隊的巡演路線,連續觀看演出的歌迷們來說,哪怕便宜上幾十美元,都能讓他們省下一筆不小的錢。

對於樂隊自身來說,巡演的收入或許很高,但卻也算不上重要。

樂隊更在意的,是一場大獲成功的巡演,對樂隊的名氣,以及在樂壇的地位所帶來的提升。

當然,免費是不可能的。

甚至不可能降到太低的程度。

畢竟,“巡演票房總收入”這一項,也是衡量一位巨星實力的標杆。

有許多紅極一時的巨星,就因為在這一項上與其它巨星差距太大,所以才被很多人認為是“水貨”。

嗯,就不舉例了。

同時,由於【誕生】巡演和泰勒-斯威夫特的【愛的告白】巡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作是“聯合巡演”。

因此,在定價策略上,至少不能對泰勒的巡演門票定價構成影響。

比如說,如果【誕生】巡演的平均票價定在五十美元,那泰勒的【愛的告白】巡演該怎麼定價?

七八十美元還算“合理”,超過這個數字,多半就要被歌迷們罵了。

而這個價格,肯定是泰勒不願意接受的。

樂隊可以不在乎巡演票房收入,【量子娛樂】一年的股東分紅,就相當於樂隊開上好幾場大型巡演的收入。

但對於泰勒來說,巡演相關的收入,是她個人收入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在現在,泰勒的巡演票價還不算太高,均價大約是在一百美元出頭。

在後世,泰勒-斯威夫特的巡演門票,還曝出過上千美元的“天價”。

(注:2018年左右,泰勒的巡演和某個票務公司合作,採取類似機票銷售模式的“動態票價”,然後就賣的貴的離譜,據說【平均價】超過六百美元,當時國外的粉絲鬧得挺兇,但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了。)

不過,現在還只是2010年,即便是《愛的告白》巡演開始的時候,也不過是2011年。

在現在整體的大環境下,泰勒-斯威夫特不可能將巡演的票價定到一個很離譜的價位上。

一百美元出頭,比如說一百二十美元左右,是非常符合當下的“市場行情”,以及泰勒自身的咖位的。

畢竟,現在的泰勒,還不是後世那個超A巨星,距離那個層次還有一定的差距。

雖然說差距不大,但在這個圈子裡,哪怕只是差一點,體現在各個方面,差別也是十分明顯的。

就比如說在巡演門票的定價方面,一百五十美元均價的“頂級票價”,只屬於超A巨星。

任何沒有達到超A的巨星,若是敢定這個價格,絕對會被歌迷噴成狗,就連自己的粉絲也不會站在自己這邊。

而反過來,超A巨星主動降低票價,卻會被認為是“善待歌迷”的舉動,而不會有人說他們的咖位下降了。

——至少後者的聲音不會成為主流。

羅傑和泰勒-斯威夫特之間有過簡單的溝通,清楚泰勒打算依靠【愛的告白】巡演賺上一大筆錢。

明星這個職業,畢竟是有“保質期”的。

尤其是流行類的女明星,保質期要更短。

如果不能趁還在當紅的時候多賺點錢,等到不紅了,賺不動錢的時候,“晚年生活”就會過得比較悽慘。

雖然兩人的溝通沒有涉及到具體的巡演定價策略方面,但羅傑卻是大致瞭解泰勒對這次巡演的心理預期。

一億美元左右的收入。

這個數字,是刨除唱片公司、票務公司等等的合作方的分成之後,落到泰勒-斯威夫特自己手中的收入。

按照這一數字來推算,以【愛的告白】巡演的規模和場次,平均票價應該是在一百到一百二十美元之間。

而這樣一來,作為聯合巡演的合作者,樂隊勢必不可能將【誕生】巡演的票價定得太低。

比泰勒的巡演略低一點,是可以接受的。

但最多,也就是低上十、二十美元左右,不能差的太大。

而且這種差價,也最好不要直接體現在門票價格上,而是採取另一種方法:增加“低價票”的比例,或者在“中間價位”的門票上適當地進行降價。

舉個栗子,兩場巡演,假設最低價的門票都是五十美元的“山頂票”,而最前排、最靠近主舞臺的“VIP票”都是最高的五百美元。

想要降低【誕生】的平均票價,方法也很簡單。

多賣點“山頂票”即可。

或者,是將處於中間價位,比如說六十到一百美元的“次等席”的門票,每張略微降價一些。

這樣一來,表面上看,【誕生】巡演和【愛的告白】巡演的票價似乎相差不大。

但實際上,平均計算一下,卻會有十幾、二十美元左右的差價。

“這樣做倒是可以,不過卻有一個問題……”

漢克猶豫了一下,開口道:“粉絲們確實是省了錢,但是對樂隊的名聲並沒有太多的好處……”

漢克的話沒有說透,但是說到這種程度,卻已經是足夠了。

羅傑清楚漢克的意思。

單純從門票的“定價策略”上來看,【誕生】巡演和【愛的告白】巡演,票價從表面上看上去都是一樣的。

最便宜的“山頂票”都是五十美元,最貴的前排票都是五百美元,這有什麼區別?

但實際上,由於“平均票價”的降低,樂隊在整個巡演的過程中,假設每一場都滿座的話,門票這一塊,總收入會減少數千萬美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數千萬美元,實際上是“讓利”給歌迷們了。

但絕大多數的歌迷卻是感受不到這一點。

這等於是做了好事,卻又沒有讓人記住你的好。

然而,對於明星來說,或者對於任何人來說,做好事都是要留名的,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

至少,在漢克看來是這樣。

“不,就按照這個方法。你和泰勒的團隊協商一下,在不同檔次的門票上,我們定價和他們保持一致,但是我們的低價票要賣得更多一些,以降低整體票價。”

羅傑思考了片刻,還是堅持了之前的想法。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羅傑打算“做好事不留名”。

稍稍停頓了片刻,羅傑開口道:“只要這次巡演獲得成功,在明年或者2012年的各個巡演票房排行榜上,必然有【誕生】的名字。到時候,你要注意,儘量想辦法讓《公告牌》或者其它統計這個榜單的媒體,把巡演總人數、總票房收入,還有平均票價這三項資料都羅列出來。”

羅傑這麼一說,漢克立刻就懂了。

在【誕生】和【愛的告白】世界巡演進行前期宣傳、以及巡演期間,採取羅傑所說的這種定價策略,一方面能夠帶給樂隊的歌迷實際上的實惠。

五六十美元左右的“山頂票”,已經算是很便宜了。

【誕生】巡演的每一場,都是數萬人規模的體育館級演出,又不是那種只有幾百人、一兩千人的小型室內演出,更不是Livehouse那種地下演出。

這個檔次的演出,成本非常的高昂,票價自然也不可能太低。

即使再降,也沒有必要。

該買不起的,還是一樣買不起。

樂隊要服務的,是“大多數”歌迷,而不是歌迷當中的某一個特定群體。

能夠讓大多數歌迷,都能夠買到便宜的低價票,這已經是足夠了。

而這種定價策略,也不會影響到泰勒-斯威夫特的【愛的告白】巡演。

按照常理來說,樂隊的巡演,票價應該是略高於泰勒的巡演的。

畢竟,兩者之間的咖位,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不過,以“聯合巡演”這個理由,採取“同等價格”的票價,倒也是說得過去。

表面上採取一樣的票價,對於這次的聯合巡演有明顯的好處。

而當巡演結束的時候,再由《公告牌》或者其它的第三方媒體,統計出巡演票房,只要將到場觀看人數、票房總收入、平均票價這幾項資料羅列出來,歌迷們自然會發現,【誕生】巡演的票價,實際上是低得不可思議。

這,才是“做好事要留名”的正確手段。

讓別人“不經意之間發現”,而不是滿世界嚷嚷著“我為你做了些什麼。”

而且,在那個時候,一些以為樂隊採取了“高票價”策略的歌迷,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愧疚的情緒。

或許這種愧疚很淡,連他們自己都察覺不到。

但當未來,樂隊有需要的時候,這些歌迷自然而然地就會成為樂隊的支持者。

不過晚上一兩年而已,樂隊有足夠的耐心去等。

“這招厲害!”

漢克思考了片刻,總算是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不由得讚歎道:“這樣一來,要比我原本預想的方法還要好上很多。”

頓了頓,漢克試探著問道:“那,我就聯絡泰勒的團隊,協商一個適當的定價策略?”

“嗯。”

羅傑點了點頭,忽然想起了什麼,又叮囑道:“也別全聽他們的,【誕生】巡演的平均票價不能高於九十美元,這是底線。”

稍稍停頓了一下,羅傑又補充道:“我們現在不缺錢,要的是影響力。試想一下,一百零二場演出,場場爆滿,沒有一個空位,這算不算是史無前例?”

在這種“環遊世界”的大型巡迴演出當中,整個流行樂壇,過去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那種全程沒有一個空位的情況。

或許其中的大部分場次都會爆滿,但動輒上百場的演出下來,總有那麼一兩個場次的人氣要稍差一些,會出現空位。

這其實就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通常是因為路線規劃方面,沒有充分調查清楚當地的情況,又或者是錯誤地估計了歌迷們的消費能力等等。

哪怕是【披頭士】、【滾石】,乃至於一輩子都在靠巡演圈錢的U2樂隊,都沒有做到過每一場演出都“站”無虛席的情況。

當然,這種局面在未來幾年之內就會被打破。

在未來幾年,在唱片業的高速發展之下,各大唱片公司紛紛採取了更加“精準定位”的方式,為眾多大牌明星量身制定巡演策略。

這也使得,像過去那種,偶爾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的情況不再出現。

羅傑隱約記得,前世,第一個做到所有場次全部爆滿、無一空位的,似乎是U2樂隊在2010年代的某一次巡演。

具體是哪一場,羅傑早就記不清了。

畢竟,羅傑並不是一個很純粹的U2粉絲,也沒有特意去關注過他們的訊息。

只是在某個八卦媒體上看到,時間過去這麼久,也就勉強還有那麼一點點印象,至於具體的細節,根本記不起來了。

而在那一次巡演之後,很多大牌明星,都接連達成了這一“成就”,包括黃老闆、Jay-Z、碧昂絲、泰勒-斯威夫特等等。

但只有第一個,才會讓所有人都銘記。

在這個世界,羅傑想要做到的,就是第一。

所有能夠爭取到的“第一”,羅傑一個都不願放過。

而且,這種“資源浪費”的情況,要解決起來其實也並不困難。

稍微降低一點票價,對於歌迷來說,演出的吸引力就會提升一大截。

尤其是對那些“非死忠”的粉絲來說,票價是否在自己的經濟承受範圍之內,才是決定他們是否會去看演出的核心因素。

只要票價降低了,觀看演出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只不過,對於大牌巨星來說,本來上座率就已經很高了,提升到百分之百,最多也只是再多上個位數的百分比。

為了這點上座率去降低票價,得不償失,所以才沒有人這麼去做。

也只有不在乎錢,甚至不將“收入”列入主要考慮因素當中的【Darkness】樂隊,才會這麼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