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3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34

萬慧來說:

“小豔,那你不上班了?”

楊小豔放低聲音,故作神秘的說:

“想不想知道我的第二個喜訊呢?”

萬慧來用疑問的表情看著楊小豔:

“難道你放著鐵飯碗不端,去出攤位,是你說的第二個喜訊?”

“當然不是。我還上我的班。只是那個攤位上請來人照看就好了。關鍵是我現在呀,有貨源嘍!這才是喜訊!”

萬慧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什麼貨源?貨源?這是什麼意思呢?”

於是,楊小豔便給萬慧來慢慢講起了楊松和楊柏在深圳創業的故事。

楊柏考上一個工作崗位的事情,萬慧來已然知曉,她還開玩笑說:

“你們家楊柏真是後知後覺,從學校都畢業這麼多年了,才發揮出來上課聽到的知識內容。”

關於楊松,在他沒有找到工作後,就再沒有聽楊小豔說過他的訊息。

楊小豔說,楊松開始去深圳的時候,由於考不上那些招聘的工作,就只能到車站幫人扛行李賺生活費。

好在,楊松的心態很不錯,對於去深圳也有著長期的打算。

一天,一位港商給了他一塊巧克力。

巧克力的甜蜜味道,讓楊松覺得那是人間最美味的食物。

而巧克力來自香港,他想香港也許真是人間天堂,該去試試才對。

於是楊松隻身一人,到了香港。

打零工的身份讓他受盡了白眼和歧視,但目前,也只能靠這個暫時養活自己。

做零工時,楊松認識了一位看倉庫的退休英文老師。

這位老師,當時身體不好,楊松經常熱心幫忙,一來二去,兩個處的很近。

在這位老師的幫助下,沒怎麼學過英語的楊松,開始自學英語。

沒過多久,他英文水平突飛猛進,甚至能假裝ABC了。

從此,楊松過上了與以往不同的生活。

很快,他找到了一份銷售服裝的工作。

由於特別勤奮,並在後來成為一名銷售經理。

後來再次遇上那位港商,在他的指點下,楊松將省吃儉用攢下的9000元港幣投進股市,沒想到,半年之後就賺了25萬。

這筆錢在日後成為他創業的第一桶金。

那位英文教師要在深圳創辦一家服裝公司,請了楊松做為深圳的代理合夥人。

萬事開頭難,公司建立初期,可謂“兩袖清風”。

唯一的基礎就是搭起的不到百平方米的活動房屋。

要在這裡建公司,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錢、人,再後來就是市場。

於是,楊柏在楊松的勸說下,也辭了職,和哥哥一起做這家公司。

楊柏開始的感覺,曾經過慣了“供給制”的生活,一下子拋開了“鐵飯碗”要自己找飯吃,談何容易。

彷彿飄進大海的一葉扁舟,不知駛向何方。

其一,借雞生蛋,培育自身造血機能:

怎樣再次籌措資金?

而向市場,在“借”字上做文章。

於是,就公司現有資產按市價估算去貸款。

於是,服裝公司真的在一座大廈中,慢慢的發展壯大起來了了。

楊柏親眼見公司的初步建設過程,真心的想和楊松好好的做下去。

這個決心,就已然說明了問題。

而楊松早在1978年時,他就看懂了改革開放的政策。

衝破了以前思維的條條框框。

但是,回到家裡,當時都不理解什麼是改革開放。

是不是坐下來就開放了?

後來來到深圳,大家理解了,市場開放是要放人家進來,自己更要走出去。

讓一些人眼裡的資本家進來,這需要膽量。

跟香港人合資辦廠,這對於楊松和楊柏兄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步子。

首先是他們心理上的。

但楊松是這樣跟楊柏說的:

大不了,你就一份工作,還可以再找回來。

我呢,來深圳本就是一窮二白,實在不行,無非就是打回原型。

所以,依楊松的態度,就是一拼到底了。

楊柏想,自己在工作在東北已經丟了。

來到這裡,如果也只是打工,掙點有數的錢,也是可以的。

但想到和楊小豔分居兩地,撇家舍業,還是有些不值得的。

如果像楊松所說,來深圳就應該順應形勢搞創業。

全國都沒有這麼好的機會,只有這裡有,為什麼不好好珍惜?

而且深圳的不少香港人一次次來內地考察。

他們認為內地的改革開放政策是不錯的,更是值得相信的。

特別是楊松得到了那位港商的指點後,迅速得到了第一桶金。

他的信心和勇氣也倍增,更讓楊柏覺得,時機也許真的就是在身邊。

於是,他們想都不想的,就抓住了這次投資機會。

公司剛剛成立,在深圳,他們一個政府官員都不認識,也聽不懂當地人講話。

可貴的是到處都是外地人,很多深圳人不得不說普通話。

楊松他們一點點的給公司的手續跑審批。

香港的合夥人說:

“還沒有批下來的話,你就先把裝置買進來,只能先有雞蛋後有母雞了。”

楊松和楊柏當時也很矛盾,直到批下來才放心。

幾個月後,他們又遇到了新的難題。

一是,合資企業要搞審計。

他們又不懂會計。

他們只好讓楊小豔的會計同學跑來幫忙弄了賬。

二是,合資企業沒有上級監管單位,外貿的和內貿的都不管。

只要有了事情,就不知道找哪裡才好。

後來,聽說,成立了進出口管理委員會暫時管理。

而且,在任何地方做生意,都應該先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好好的學當地的語言,也是做生意的一個很關鍵的事情。

總之,當第一批服裝出廠後,他們的喜悅是無法表達的。

楊小豔去看楊柏的時候,正趕上楊松和楊柏商量著要把廠裡的服裝銷向東北。

而正在這個時候,光復路和黑水路的批發市場剛剛啟動。

各方面的政策都非常的好。

楊小豔看著楊柏廠裡生商的時尚衣服,相當激動,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他們看著楊小豔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僅你感覺穿著好看,還要穿給別人看!”

當楊柏把他們的想法告訴楊小豔時,楊小豔說:

“我能行嗎?只是當個模特還行。”

楊柏說:

“自己家人不行,誰還能行?”

於是,決定讓楊小豔在上班的空閒時間,監管光復路市場的攤位。

萬慧來聽了,也非常的驚訝:

“真沒有想到,他們發展的這樣好!”

楊小豔再次把衣服拿出來說:

“這些都是楊柏廠裡生產出來的,就是當紀念品存放,你都要收下。怎麼能還回來呢?”

萬慧來聽了,點點頭說:

“那當然,我怎麼可能不收呢?還要利用週末的時候,穿上為你的攤位做模特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