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3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38

薛研見哥哥滔滔不絕,便走上前來,擋在了哥哥的前面,大聲說:

“我也會說,大家聽我說!火炕生出豆芽菜,火炕孵出小雞崽!苞米掛在牆上曬,苞米住進木樓裡!”

薛研毫不掩飾,搶哥哥風頭,一句話逗的大家笑了起來。

“火炕”當然一定能引起大家的話題,於是你一嘴他一舌,果真聊了起來,把個薛拯給曬那裡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火炕”是東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室內的大部分平面空間都被炕佔據。

所以人們的室內生活主要是在炕上。

家裡來客人要請到炕上坐。

平日吃飯、讀書寫字都是在炕桌上。

孩子們抓“嘎拉哈”、彈杏核、翻繩等遊戲也是在炕上玩。

特別是在東北農村,家家會把火炕利用起來。

用一個盆,裝上黃豆或者綠豆,放上少量水,放在炕上。

由於火炕的溫度,盆水升溫,豆兒生芽,兩晚的時間,一盆鮮豆芽兒就誕生了。

火炕上,誕生的還不只是豆芽兒菜。

黃黃的草筐,一窩雞蛋,幾個星期之後,雞蛋殼裡走出了小雞崽。

原來,農民把雞蛋放在草囤裡,放在火炕上,使蛋受熱。

幾個星期之內,一個個新的小生命在溫暖的火炕上慢慢孕育成熟。

而長春這個地方,正處於中國黃金玉米帶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

玉米更是主要的種植糧食品種。

在東北農村曬苞米,也就自然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風景。

一入秋,家家戶戶就把苞米串在一起,掛在房山牆上……

而在東北的農家院裡,您還常常可以看到一種“空中樓閣”。

下邊是以木樁支撐,上面卻似一間木房,俗稱“苞米樓子”。

裡面裝滿金黃色的苞米棒,再襯以皚皚白雪覆蓋的屋頂和庭院,頗具東北農家的自然風貌。在靠近東北和北部山區的地方“苞米樓子”幾乎家家都有。

其建造式樣非常實用,倉底距離地面較高,完全是自家儲糧的一種非常好的手段。

既可以防止老鼠偷吃糧食,又可以防止糧食受潮發黴。

“苞米樓子”滿滿當當,說明農民的日子過的吃穿不愁。

老何又是隔牆來了一句:

“薛研!你還搶你哥哥的寵,你要馬上要成二無賴了!”

“這老何,跟個孩子,怎麼講這個話?”

老何並不理會別人對他的指責,繼續跟薛研說:

“你是喜歡有個弟弟呢?還是喜歡有個妹妹?”

薛研認真的想了想,回答說:

“何伯伯,我不想要弟弟,也不想要妹妹!”

“為什麼呀?弟弟妹妹都是你的兵啊!免得你整天跟在你哥哥身後當他的兵了。”

老何說完,就有人朗聲說道:

“薛研說的對,他們又不是在農村,要是有個弟弟能幫自己撿柴火,要是有個妹妹能幫自己摘蘸醬菜的......”

沒有等薛研說話,就有人打斷話來,說:

“還別說,這幾年,這附近也沒有多少,房前屋後柴草垛,園子種滿蘸醬菜的房子了嘛。

大家望望周圍的幾家院子,真的是“功能”不一樣了。

薛德珠家裡首先就改成了木工兼休閒聊天娛樂區域。

而在北方的平原上,村落星羅棋佈的散落在原野上,一村一屯,一家一戶突出的特點就是柴草垛。

城裡人既便是很少燒柴,也有個柴草堆在院內或院個,那裡也可能是些煤,也可能是些和煤用的黃土,更可能是些引火的柴火。

柴草垛是人家重要的生活標誌,誰家的柴垛高、大、整齊,誰家的日子過的就富裕殷實。

這裡農村的柴草垛是以自家栽種的苞米、高粱等莊稼秸稈為主,也有雜樹枝等。

各家的柴草垛大小不一、高矮不同,成為北方平原景色的重要內容之一。

而東北人愛吃蘸醬菜,人盡皆知。

真正的蘸醬菜講究的是“新鮮”。

所以,東北人的房前屋後都有自家的菜園子居多。

現吃現摘,再蘸著農家大醬一併入胃,那是星級酒店無法體會的樂事。

自家的小菜院子裡,品種繁多:

黃瓜、辣椒、西紅柿、茄子、豆角、白菜、大蔥、香菜……

越來越多的新鮮品種的蔬菜日益豐富著家人的餐桌。

一邊體驗著採摘的樂趣,一遍享受著來自大自然的給予。

說起菜品的種類,老何禁不住想起長春當地的一種名菜叫“亂燉”。

所謂“亂燉”,是指把各種菜放在一起大鍋燉。

關於這道菜還有一個故事。

於是,老何便津津有味的自己改變了話是,講起故事來。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漁民給皇帝打鰉魚,但只能打,不準吃。

一天,漁夫的母親病了,白天夢裡,都吵著想吃鰉魚。

廚師和漁民是要好的鄰居,漁民給皇帝打鰉魚,自己家裡卻沒有一條鰉魚給病重的母親吃。

廚師見了,既同情又心酸。

於是,好心的廚師就去河邊,撿了一條小鰉魚回來。

清洗之後,加了一些必要的做魚佐料,把魚給漁夫的母親燉上了。

剛剛燉上,廚師便想起官府對鰉魚的管控,禁不住後背有些發麻。

於是,他隨便回到家裡,拿些日常做菜的食材,回來了。

由於怕官府追查,他在鰉魚鍋裡面又加了其他的雜魚和菜。

不一會兒,香味引來了衙門的官差,官差喝問:

“是燉魚嗎?”

廚師說:

“不是,是亂燉。”

官差揭開鍋蓋,發現裡裡然有魚,聞著香味是鰉魚的香味。

剛要發作,廚師地用勺子舀出一條魚來給官差看。

真的不是鰉魚,是鯽魚。

再舀出一條是鰱魚。

再舀出一條是鯉魚......

而有些面目全非的像是鰉魚,又看不真切。

鍋裡還有一些其他的菜。

廚師一邊舀魚給官差看,一邊訴說著漁夫孃親生病的事。

想到並無真憑實擾,誰又無爹孃。

於是,官差就饒過了廚師和漁夫。

“亂燉”因此得名

老何剛講到這裡,便有人高聲說:

“老何,你說的有鼻子有眼,那你知道清朝皇帝去長白山祭祖,必須上道什麼菜嗎?”

老何被問住了。

“白肉血腸殺豬菜!也就是吉菜!”

大家聽了頻頻應聲點頭稱是。

東北人有吃酸菜的習慣,用酸菜做主要原料的滿族傳統菜餚有很多,首屈一指的就是白肉血腸殺豬菜。

這道菜以豬肉、血腸為主要原料,再用農家酸菜一起燉煮,就成為“吉菜”中的名菜——白肉血腸殺豬菜。

白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明亮鮮美,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再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