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5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56

北京的夏日裡,紀良穿著草綠色的軍褲,白色的確良襯衫,戴著一副方型的眼鏡,文質彬彬的。

他來到火車站,見入口處,進進出出的人群絡繹不絕。

不少人為了等待同伴,還坐在自己的行李上。

時值夏季,天氣炎熱,很多的乘客中,無論男女,一眼望去都是穿著時下流行的白色的確良襯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隔著欄杆,紀良見火車站內,一輛輛運貨列車上的工作人員,還有一群群工人,正在站內忙忙碌碌,架子車上堆滿了各種打包好的大件兒行李。

目前,火車除載人之外,還是載貨運輸的主力軍。

火車站外的車輛也是停放得鱗次櫛比。

有麵包車,有小汽車,停在高大氣派的車站外,讓人眼前一亮。

到處還都是腳踏車的王國。

紀良推著一臺飛鴿牌腳踏車,站在出入口等待著陳嬌從長春來。

紀良的這臺飛鴿牌腳踏車,得到了他特別的珍愛。

腳踏車,還給了他很多關於陳嬌的回憶。

過去他曾騎的腳踏車,質量不好,多年來一直不過關,整天不是這壞就是那裡壞的。

弄得他都不願意再買了,一直在對付一臺舊腳踏車,一走起來,無論是推著,還是騎著,哪都叮噹作響的。

一天中午,陳嬌來了電話,用十分驚喜的語氣告訴他:

“我有一個好消息,保證你會開心的!”

她告訴紀良,給紀良買了一輛腳踏車,紀良剛想拒絕,她便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

說這是天津自行車廠生產的飛鴿牌腳踏車,今年在長春市腳踏車總廠投產的。

這個產品,得到了省領導的重視。

報紙發表評論員文章《願“飛鴿”高翔》。

天津出產的飛鴿牌腳踏車,是1949年後試製生產的第一批腳踏車,名氣很大,深受歡迎,與上海“永久”、“鳳凰”牌腳踏車並稱為中國三大名牌腳踏車。

在這個時候,能擁有一輛“飛鴿”牌腳踏車,那是很多年輕人夢想和榮耀的代名詞。

美國老布什總統,在1974年他任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在北京常騎著腳踏車,走街串巷,入境問俗,尋求友誼。

而目前,這種飛鴿腳踏車的特點是電鍍工藝非常先進、車圈效能非常好,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不瓢”,另外噴漆技術也非常先進。

特別是1985年1月1日,長春腳踏車總廠正式使用飛鴿牌腳踏車商標,成為長春市民民生方面的一件大事。

因為飛鴿腳踏車名氣非常大,所以就和永久牌腳踏車一同進入了政治語境,分別代表兩種不同型別的人。

被指“飛鴿牌”的這些人,是指他們動機不純、意志薄弱。

他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到艱苦地方去,是一種投機行為,為了給自己鍍金、積累個人資本,早晚要飛走的,所以叫他們為“飛鴿牌”的。

與此相反的就是永久牌,這種話語尤其是指知識青年,曾經提倡知識青年要紮根農村一輩子,不當匆匆過客,但是說句實話,哪個知識青年不想離開農村呢?不想透過升學、招工、當兵的途徑離開農村呢?

這樣看,絕大多數人還是屬於“飛鴿牌”的,趨利避害,人之常情。

但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知青一代人在艱苦的環境中還是得到了巨大的鍛鍊,會為後來事業上的成功提供很好的基礎,這也是說不定的事情。

有了這樣的想法,紀良就在電話裡說:

“陳嬌,我不想要飛鴿牌的腳踏車。你就不怕我飛走了?”

陳嬌說:

“不怕!”

紀良笑了:

“你倒是想的開。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做飛鴿牌的,快點飛來北京。”

“我是支援長春品牌,必須買的。都給你郵走了。”

紀良很感動的說:

“陳嬌。興什麼,你就給我買什麼。你自己都不見得有。我真的無以為報!”

陳嬌說:

“我的戶口辦完,就辦工作,可能就快到你身邊了。那個時候,你再提報答也不遲。”

陳嬌對紀良,已是放下了很多幻想,只是離不開,又忘不掉,只好順應本心了。

說起這戶口依然是命根子,方方面面都離不開。

現在,又多了居民身份證開始啟用,這是戶口制度的重大改革,今天看確實是個重大變化,而且是觀念上的變化。

過去的戶口本是一戶一本,集體含義,與吃喝住行息息相關,經濟充分佔絕對優勢,只能在當地使用。

而居民身份證呢,則強調個人身份,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時空限制大大解除。

據說以後這身份證要更有用,比如外出也好,辦什麼事情也好,尤其是進行經濟交往,身份證往往是第一位的。

陳嬌還提醒紀良不要丟了剛辦的身份證,要是怕放在口袋裡忘記了,就跟戶口放一起,在家裡找個穩妥的地方存放。

紀良說:

“戶口既是農業經濟的產物,也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代表著保守安居,代表著嚴格的屬地控制,而身份證則代表著開放流動,代表著公民身份的確認,民生不僅是你得到了什麼,更主要的是從法律上,保護你能得到這些東西的權利,所以從這小小的證件上完全可以看出更大的民生進步。以後,有可能,身份證都要隨身攜帶,放在戶口裡,束之高閣,還有什麼意義?”

陳嬌聽了紀良的一大套理論,插不進話,只是最後提醒他,別忘記了按時去火車站取腳踏車。

如今,陳嬌的工作調來了北京,要和紀良朝夕相處了。

但坐在火車裡的她,不但沒有太多的興奮,反而有些擔心和害怕。

鄰座的幾個人聊的熱火朝天,其中的一個婦人有個兒子要結婚,是來北京幫兒子籌備和佈置新家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好不熱鬧。

“今年結婚流行單缸洗衣機,聽說要180元左右呢!”

“原來結婚是老四大件:手錶、收音機、腳踏車和縫紉機。

這才幾年了,改成新四大件了:

電視、立體聲收錄機、洗衣機和電冰箱”

“聽說北京的年輕人結婚,開始穿西裝了。”

“那算什麼,彩電一定要日立的,收錄機就一定要三洋的立體聲收錄機!”

“聽說這夏普雙卡四喇叭的GF777是最高級的收錄機。全自動洗衣機那可是奢侈貨,大部分北京家庭買的還是單缸非自動洗衣機或雙缸半自動洗衣機,一臺日本進口的松下全自動洗衣機要700多塊,沒幾個人能買起......”

陳嬌聽了,望向窗外,喃喃自語:

“結婚,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