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7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78

候斌開始見薛研進錄像廳的時候,真的恨不得上前一把就把外孫子抓過來,狠狠的揍上一頓。

但他還是忍下來了,繼續跟了幾次。

回到家裡,幾次想開口告訴張淑,也還是忍了下來。

這一次,他在薛研的身後,由於夜深人靜,說話聲特別的清晰。

候斌聽得出來,薛研和小夥伴還談到了對未來電影的期許。

他想,如果自己這個時候,把薛研當個幹了壞事的孩子抓回去,不僅傷了薛研的自尊心,更讓薛研覺得自己就是幹了壞事,更做實了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

於是,候斌決定,只要薛研晚上出來一次,他就跟一次,先不打擾。

更不能告訴萬慧來,因為她最近太忙於醫院的事情,據說,組織上又要給她新的擔子。

候斌從錄像廳出來,便想著一會要趁天沒亮就去早市買點豬肉。

想用好吃的,先拴住外孫子的胃,然後,心情好了,再好好的跟他談談。

想到這裡,候斌摸了摸上衣口袋裡,那張豬肉票。

從去年年底開始,全市又開始了憑票賣豬肉。

其實肉票並沒有正式取消,只是不再起到過去那麼大作用了,因為農貿市場上的豬肉越來越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去年豬肉卻出現了暫時的短缺,用經濟學術語講就是供給衝擊。

價格上漲,最高時4塊錢一斤,老百姓非常不滿,於是又開始憑票供應。

行政上就是不許本地豬肉外流,老百姓很高興,可以買到便宜豬肉了。

“對了,再給這小子,買點動物餅乾。雖然這玩藝沒爐果好吃,可外孫兒喜歡。”

說到動物餅乾和爐果到底哪個好吃,其實沒有可比情。

爐果這個食品對於薛研這麼大的孩子來說,並不是非常陌生的,但卻已不時尚。

爐果,這是一種長方體的小點心,說是餅乾也可以,是薛拯小時候比較愛吃的食品。

而動物餅乾,就是把餅乾製作成小動物形狀,有小兔子、小猴子,小狗、小雞等等形狀。

在商店出售時,用牛皮紙袋子或者用報紙袋子裝著,特點是糖分很少,油也不大。

雖然如此,但是也能有少量的油脂參透出紙口袋外面,對肚子裡沒有多少油水的孩子們非常有吸引力。

這樣的食品對於許多的孩子來講,是極其盼望的一種美食,對於很多家庭來講,簡直就是奢望。

所以,薛研心心念念的動物餅乾,是過年過節也很少見的食品。

萬慧來這些日子被領導委派去查“紅包”現象。

事情的來由是這樣的。

一個很平常的上午,萬慧來剛剛查完房。

科裡便收到一個外傷病人。

手術之前,病人家屬把她拉到一邊“說點事兒”,邊說邊往萬慧來的兜裡塞了一個紅包。

因為馬上要手術了,萬慧來沒有時間和病人家屬“拉扯”,同時也擔心病人家屬心裡不踏實,便暫時收下了紅包。

手術一結束,他就把紅包裡的100元錢交還給了對方。

本想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沒想到,病人家屬第二天又塞給他一個紅包。

開啟一看:裡面有兩張百元大鈔。

這讓萬慧來哭笑不得:

“原來病人家屬以為我嫌錢少,又給我加了100塊錢。”

類似的尷尬事,戴剛遇到過不止一次。

有一次,科室接了一個病人,手術前患者家屬給她塞紅包遭到萬慧來的拒絕。

不料第二天病人居然轉到別的醫院治療了。

萬慧來說:

“事後,我琢磨了一下,可能家屬認為醫生不敢收紅包是因為對手術沒有把握。”

後來的一些事情,也證實了萬慧來的理解。

有的病人家屬見醫生不肯收紅包,便認為是醫生醫術不行,或者醫生不肯盡力。

甚至還發生過病人家屬因為醫生拒收紅包而毆打醫生的“怪事”。

“唉,這種不良風氣實在應該杜絕。”

領導把萬慧來從科室調出來,專門負責醫院的這個問題調查和處理解決工作。

接到了這個任務一段時間後,萬慧來並沒有認為這個現象特別好杜絕。

醫院裡的醫生,尤其是手術醫生及麻醉師、護士長拿紅包,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行為。

這個問題也可以從醫德醫風角度來看,這也算是一個視角。

但是萬慧來不是這樣看,她的觀點是,這是在舊體制崩潰新體制沒有建立之前,患者自己的自救措施,或者說是自我保護措施。

實際上等於患者替國家拿一部分錢來養這個公立醫院。

因為國家拿出的人頭費實在是太少,這樣呢,就是患者付出了公立醫院改革的時間成本,並使公立醫院繼續頂著個公共性的帽子,面子上是過得去的。

在這樣的條件下,醫患之間的矛盾,就不再是道德層面上展開,而是近乎一種買賣合同的糾紛,就是我自己花了這麼多錢,你為什麼沒有提供值這麼多錢的服務。

有時呈現出違反常識的現象,比如說一般都公認醫學領域是高度資訊不對稱的行業。

醫生說一是一,說二是二,醫生是資訊主導權的絕對控制者。

可是生活中,卻經常出現患者與醫生叫板的現象,指出醫生的毛病或者錯誤。

反常的現象反映了不正常的醫療形態,也反映了人們的心理:我這個錢要花得值個!

在醫療問題上人們關注的還是醫德醫風、醫患關係話題。

萬慧來覺得這個討論有意義、有價值。

主要強調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同時還提出改善醫患關係主導在醫療,提出處處為患者著想,發揚醫乃仁術這樣的傳統。

但萬慧來覺得,僅憑這樣的號召而沒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一切可能都是空話。

看病難、吃藥貴,一旦得個大病,除極少數人以外,大家都擔心即使傾家蕩產也治療不起。有這種恐懼,人們已經認為醫生收紅包、被請吃是正常的了。

但單純討論醫德醫風話題,可是我們實行的是既要馬兒快些跑,又不給馬兒加點草的政策,在極端清苦極端勞累的條件下僅靠醫德醫風來支撐。

醫院裡,簡直就是一架超負荷運轉的機器。

門診兩位醫生,一位一個上午看病人34個,另一位35個,大大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數額,兩位醫生一個上午沒有喝上一口水,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因為長長的患者隊伍在那裡排著,按照衛生部規定像長春市醫院這類醫療單位,日門診量是1800人,可是這裡每天都在2700到3000人次。

再看手術室,有的醫生一天要作好幾個手術,累的大汗淋漓,飯都吃不上;護士忙得腳不沾地。

有的護士推著小車一天要走上15公里,到了晚上大腿一按一個坑。

醫生護士們長期超負荷工作,體質嚴重下降,患有各種疾病的人達到60%。

那麼,他們掙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