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8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84

“明天是小年了!”

晚飯後,薛德珠撕掉了當天的日曆,驚奇的叫道。

薛研一聽,忙拍了下自己的腦殼:

“爸爸,我才想起來了。小年,咱們這裡有什麼習俗嗎?這周的作文讓寫年俗。”

薛德珠邊用紗紙打磨著手裡的一根木棒,一邊歪著頭問:

“研兒,中午你不是說這周作文讓你們寫......寫什麼來著?反正不是這個題目。我在回來的路上還琢磨著,週日領你去兒童公園,讓你寫個關於孝心的作文。”

薛餘一聽兒童公園,忙跑過來,坐在薛德珠的懷裡說:

“爸爸,我也要去兒童公園。”

正在桌子上看書寫字的萬慧來轉過頭來問:

“孝心的作文,去兒童公園?”

薛德珠馬上興致勃勃的講了一個孝子墳和故事。

說那是建於1913年,位於舊城西門外,墓主是一個叫王夢惺的道士和他母親。

1899年,王夢惺母親病故,葬母後,入遼寧千山道觀。

到了1910年,王夢惺返回母親墓邊苦守,且終日不與外人交談,忍凍受餓以盡孝道,世人為其孝心所感動。

當時的吉長道尹顏世清贈其頭箍,長春南嶺駐軍的曹錕(民國總統)贈其“孝有可風”匾額。三年後,王夢惺去世,世人將他們母子合葬一處,並在王夢惺墳旁建起了一座道觀,這就是名噪一時、觀者如雲的長春孝子墳。

孝子墳最初是用青磚砌成,為直徑5尺,高約15尺的兩層六角形建築,其南面懸掛一塊匾額,上書“百代馨香”,兩旁有磚刻的對聯,旁邊有“夢惺王公祠”字樣。

墓前有一塊高一尺多,寬約半尺左右的石碑。

到了三十年代,修建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時,孝子墳雖在慢車道上,但還是保留了下來,工程為此更改路線和排水管線。

後來,由守墳道士陳至生(慶才)用捐款對孝子墳進行整修,建築材料由青磚改為石材,形成孝子墳後期的面貌。

解放後,孝子墳仍然是長春人和外地來長春的遊客經常光顧的地方,當時留下的老照片,背景也多是於此。

直至到了1958年,孝子墳被長春市政府拆除,墓中骸骨和骨灰被轉葬於朝陽溝墓地。

孝子墳拆毀後石碑和石構件散存在人民公園(今兒童公園)院內。

薛德珠講的繪聲繪色,最後還說道:

“我聽了這個故事,都挺感動的。一定帶你們去兒童公園找找。”

薛德珠講故事期間,萬慧來幾次都想打斷他,還是強忍了下來。

此時,她再也沒有辦法忍了,把手裡的書本一合,高聲說:

“薛德珠!現在別說沒有了什麼孝子墳。就是有,也已不再是宣傳封建孝道的工具,而成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材!你不要帶著孩子,教他們那些愚昧封建的孝道觀念。”

薛德珠說:“孝道不好嗎?孝子總比逆子強吧?”

“我跟你說不清。今晚上也別因為這個爭了。”

萬慧來說著,拿起剛才趴在桌上寫的那張紙,說:

“薛研,這是咱們這裡過小年的習俗,你可以用來參考。別不認識我的字,念念,連讓弟弟也瞭解瞭解。”

薛德珠聽了,向薛研努努嘴說:

“快接著,別惹你媽媽生氣。”

薛研接過萬慧來手裡的紙張,大聲朗讀起來。

“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更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小年的由來。

農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

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年裡,這家人做的善事和惡事,等著玉皇大帝賞罰,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

萬慧來有意讓孩子們不去接受那些舊俗。

其實,過去的年代裡,東北當地對小年,也是很有講究的。

人們管小年也叫灶王節。

時間自然是農曆臘月二十三。

舊社會時過小年的舊俗是祭灶,因此又稱灶王節。

解放前民間在灶旁牆上供灶王爺、灶王奶奶像,兩側貼有對聯: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為“一家之主”。

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是送灶王爺上天的時候。

為送灶王爺上天,以秫稈劈成細蔑兒做馬、犬、雞等,並備草料喂上。

吉林地區又有在灶門臉粘灶糖的習俗,長春地區則用灶糖直接抹在灶王爺的嘴上。

人們想當然的認為這樣就把灶王的嘴給粘住,上天不能說壞話。

祭灶在傍晚掌燈時進行:給灶王爺燒三炷香,全家向灶王爺磕頭後,將灶王爺像揭下來與所扎馬、雞、犬等物一起燒掉,鳴爆竹以送之。

渾江等地東南部山區,送灶王爺上天時,口裡還念道:

“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上方,見玉皇,好話多說,壞話少講,過年回來多給你供香火。”

等扶余等西北地區,部分信佛的人家還流傳給灶王念長經的習俗。

自新中國建立後,信奉灶王的觀念已很淡薄,供奉灶王爺的習俗已基本絕跡。

而舊時的蒙古族祭灶保持原始祭火遺俗,有其獨特民族傳統。

祭灶時全家人都到院中或灶門旁,家長上香之後,點上一捆柴草,把牛羊肉、燒酒、黃油等祭品投入火中。

在長輩的帶領下,全家人依次跪下,向火堆磕頭。

主祭(家長)望著熊熊火焰,向火禱告,請神庇佑,保佑明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這些舊俗,各地都有改變,甚至不再提及。

萬慧來覺得,移風易俗,是種進步,更是向科學邁進。

所以,對孩子的這方面的教育上,和薛德珠簡直就是無法溝通。

而對女人的行為認知上,更是讓萬慧來無語。

科室時的豔麗,前幾日穿了件裸露後背的毛衣。

在走廊上,和為萬慧來送鑰匙的薛德珠正好偶遇。

“薛大哥!你來了!”

薛德珠愣眉愣眼的看了看豔麗,竟然不認識一般的徑直走開了。

萬慧來晚上下班回來,問薛德珠:

“我們科豔麗,你不認識她嗎?”

“為什麼說我不認識她?扒了皮我認識她的瓤!”

萬慧來嘆了口氣說:

“我和豔麗是有矛盾,但你不要那麼明顯的不搭理人家。還好,今天,她跟我說你沒認出來她。”

薛德珠翁聲翁的說:

“我可不是因為她跟你有矛盾就不搭理她。我是因為她穿的像個女流氓,我噁心她!”

萬慧來把剛喝進嘴的一口水全噴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