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32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329

也許,在這種舊思想的毒害下,王長的奶奶又由於解放前就已雙耳失聰,解放後,常年患有眼疾。

久居家中的她,幾乎迴避了新社會的洗禮。

王長很小就和她生活在一起,受她的影響之深,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奶奶給王長講的事例,那段日子,他在一點點的尋找故事舊址的時候,都被他一一認證了。

當時,每年,地方士紳或族長都要向官府公舉節婦烈女,各級官府要給予相應表彰,給她們建牌坊、立節孝碑。

此外,地方官還要選那些影響大、有代表性的典型上報朝廷,皇帝會擇情“御賜詩章匾額緞匹”,以示表彰。

在各地所修的的志書上,人物傳一節,所選的人物就包括官員、士紳、節烈。

因為社會上對節婦烈女崇尚備至,很多婦女在喪夫後,或以身殉夫,或終生寡居。

在長春,清代節烈女性的地位甚至要超過官宦、鄉賢。

可見,當時,在國家和社會的認可度上,和這些節烈女性相比,官宦和鄉賢就差得遠了。

此外,長春地方官還在李公祠的西鄰,為這些女性修建了節孝祠,長春府知府王昌熾專門撰寫楹聯:

“仁政以窮民居先,願兩廡孤孀,盡效夫馬婦懷清,共姜矢志。潔操為聖世所重,看千秋特祀,同贏得守臣致祭,宗伯題名。”

當時,長春府的節烈們不僅被供奉在節孝祠中,受到人們的祭拜,其事蹟被一再傳頌。

地方官還會透過各種渠道,將其事蹟上報給主管教育和社會風化的奉天學政,轉請朝廷表彰。地方也會為她們樹立貞節牌坊。

“失去丈夫承擔家庭重擔”成節婦

在清代的長春,什麼樣的女性能成為社會的楷模?

一般來說,女性在丈夫去世後,能做到不改嫁,同時能承擔起撫養幼孤、侍奉公婆的責任,使家境大為改善者,就會備受推崇,成為楷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長春縣誌》上就記載了一位張氏,不僅是節婦,還拯救了全家人的事情。

懷惠鄉人張氏,丈夫叫李彥亮。李彥亮27歲時就身染重病,在他快離世時,他對張氏說:

“我雖然有個哥哥,但總象長不大的人,就象我是大哥一樣。以後照顧多病的媽媽,就依靠你了。”

張氏哭著答應了。當時,李彥亮的母親生病臥床已經十多年了。

飲食一切,雖還有嫂子,但不如張氏侍奉得“體貼稱懷”。

李彥亮死後,張氏極為悲傷,悲傷過後,生活還得繼續,張氏把家庭料理得非常好。

但李彥亮的哥哥沉迷賭博,還欠下鉅債,無法償還。是張氏把自己的首飾奩交給他,讓他用來還清債務,同時,要求他不能再賭。

這位李哥“深自慚悔”,於是“亟謀治生,以圖振奮”。

幾年下來,家境就達到了小康水平。

可以說,是張氏的做法成就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這樣的節婦,還有田高氏。

這位高姓女孩19歲就嫁給了長春後石家油坊的田廣泰,她敬夫如賓,治家教子,都很出色。

但幸福的日子只過了6年,田廣泰就留下一個4歲的兒子撒手人寰,當時“家運方艱,上有翁姑需養,下有稚子待哺”。

而且,田廣泰還有很小的弟弟。在這種情況下,田高氏心如鐵石,絕不改嫁,她白天照顧家人,晚上紡布。

“堂上二老朝夕問安侍膳,奉養無缺”,幾十年如一日,從無厭怠之意。特別是對自己的兒子“教以義方,弗納於邪”。

在她的料理下,家境“漸至豐厚”。

田高氏的付出自然也得到回報,她晚年得享子孫之奉,最終在72歲時故去。如此算來,田高氏守寡竟長達47年。

如此典型,當然要受到表彰。

為彰其節孝,長春的廩生何給,以及曾參與長春文廟建立工作的太學生王振以“事關風化”,請遠在奉天的學政將田高氏的事蹟報給朝廷,結果光緒頒下聖旨,“準其坊建”。

清光緒十六年五月初六日,一座嶄新的節孝坊在石家油坊村村東的大路上樹起來了。

據記載,該“坊高一丈,座高一尺四寸,身高四尺二寸,寬二尺,厚八寸,頂高二尺二寸。”

上面還刻一副坊柱聯:

“志矢柏舟,玉度真堪霜並潔;揚芬彤管,冰心可與月同輝”。

除了建坊,還要立樹石碑。田高氏的孫子叫田錦堂,是一位讀書人,在長春廳庠生賈虎臣門下讀書,他向賈虎臣說了自己奶奶的故事,請他給書寫了碑文。

當時長春府的秀才們,會經常到鄉下“採風”,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發現這些節烈女性的事蹟。比如袁趙氏的事蹟,採風人就是廩生別榮桂和庠生胡雲藻。他們兩當時還在長春廳儒學讀書,聽說袁趙氏的事蹟後,將其報給長春廳儒學訓導王迎壽,在層層申報後成功獲批。於是袁趙氏的兒子袁錫齡“遵例建坊於裡”。王迎壽親自撰寫碑文,由後來的吉林三傑之一的宋小濂書寫,可見對此事的高度重視。

立志不改嫁,堅守貞操,撫育子女,直到老死,這只是一種要求。

在元明兩朝,非常鼓勵女性殉節,這種行為更是慘烈。

在清代的長春,這種事例也有許多。

比如長春府懷惠鄉的袁氏,她的丈夫王清山在病重時,有本家兄弟王清海來看視。

王清山就私下和王清海說:

“你的這個弟婦苦日子到了呀,她只一個女兒,家裡還貧,將何以守?你將來幫她找個歸宿,讓她們母女有個好去處,但千萬不要多索要錢財”。

結果,袁氏聽到這些話後,覺得自己不能“以身與人易錢也。”

在王清山死後,袁氏不分晝夜,拿出自己的舊衣服,為女兒改制十數件小衣服。

幾天後,王清海帶著親戚和家裡其他人商量袁氏再嫁之事。

等打算把商議結果和她說時,發現袁氏已經自縊而死。

高丹是薛研女友高瑩的堂姐。

兩個人一起出現在大街上,被王長盯上。

王長待高丹一個人出來時,便把她帶到了曾立過“貞節”牌坊的西寺,逼高丹跪在牌前,讀上述王長寫在紙上的“故事”後,殺害了高丹。

接下來還想打高瑩的主意,卻意外的被薛研發現。

薛研不動聲色的跟在王長後面,一路上看的明明白白。

於是,到了一片到處是農田的地方,好久不見有人家的一種僻靜角落。

王長剛把高瑩撲倒在地,薛研便從後面,拿出早已準德好的切豆腐串的長刀,捅進了王長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