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48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485

楊陽早上起來剛剛吃了碗粥,村長常山大叔便走了進來:

“楊陽書記,咱們昨天不是說好了今天進山嗎?”

提起進山,楊陽想起讓她有所觸動的一件事。

那是她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一天,她和另一位鄰村的村官張澤到山上的一個小村子搞扶貧調查。

臨近中午,突然下起了大雨,山路崎嶇泥濘,他們一時回不到鄉里,就臨時決定在農戶家裡吃午飯。

飯很簡單,是撈麵條,但楊陽他們倆吃的這碗撈麵條很不一般。

那碗麵,是山裡三家人湊在一起做的:

張家的麵條,李家的蒜苗,王家的雞蛋。

當楊陽瞭解到這一情況時,心裡不覺陣陣酸澀,淚水打著轉兒往外流,一點點滴到碗裡。

她沒有去擦,和著眼淚,吃下了這頓飯。

這件事真的刺激了楊陽,山裡的百姓太窮了。

老百姓這麼窮,卻對幹部這麼好,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心裡有指望,指望幹部們幫他們脫貧,指望幹部們給他們帶些出路來。

楊陽從那一刻起,暗下決心,不能當混日子的幹部,要實實在在做些事情。

從此,開始主動瞭解全體村民的基本情況。

日常工作中,更是主動地承擔起打掃衛生、接電話、值班、打字等許多瑣碎工作。

更主動和大家一樣,週末節假日不休息。

作為姑娘家,讓她改變最大的也是主動和大家一樣,端著大碗蹲在地上吃農民們常吃的糊塗面、糝子飯。

當然,也主動向領導和同事們匯報思想,打消他們對自己的偏見和顧慮……

幾個月後的今天,楊陽已成為鎮政府幹部隊伍中的骨幹力量。

其中的一次講話,也讓楊陽成長了許多。

一次村民大會上,準備了一天腹稿的楊陽只說了5分鐘,便大腦空白了……

別看楊陽曾在學校學生會工作,還是學校裡的驕子,又生活在農村,但以鄉村幹部的身份站在農民面前,畢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她永遠都忘不了第一次在村裡召開群眾大會時的情形。

為了開好那個大會,楊陽認真準備了一天。

她把要講給百姓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

但那天,當面對著參加會議的群眾時,楊陽那冗長的腹稿,只持續了5分鐘,然後,大腦便一片空白,再也講不出什麼。

那時,還是村主任常山大叔,忙接過話頭,上到國家政策,下到家長裡短,講話始終不離主題,整整講了50多分鍾,聽得老百姓連連點頭。

當時,楊陽一陣窘迫和尷尬,坐在一邊羞得無地自容。

當天晚上,楊陽失眠了。

5分鐘和50分鐘,不單單是時間的差距。

在農村,它代表了一個鄉幹部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山裡面農民文化程度不高,相對資訊不暢,所以眼界也不是很高。

尤其是遇到問題和矛盾時,需要幹部很好地引導,舉一反三、曉之以理。

這絕對是一門硬功夫!

從那天開始,楊陽每次跟村領導在一起時,特別留意領導和同事們處理農村工作的方法。

她開始虛心的細細看,偷偷學,慢慢品,好好用。

如今的她,顯然是成熟了許多。

比如現在開個群眾會,楊陽會開了。

給老百姓們講話時,也不用再準備,也能即興講個50分鐘了。

遇上村裡的矛盾,她也大致會處理了一些,不至於那麼緊張了。

一句話,別的幹部能做到的,楊陽也能做,其他幹部不能做的,楊陽也能做!

村長常山大叔今年52歲,中專文化。

他199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有著27年的黨齡。

在從事基層工作之前,他曾先後在鎮第二小學和鎮中心小學任教。

在2004年便開始從事啟明村的村委工作,截止目前已有十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

開始的時候,他還兼任著村裡的計生專幹。

後來,又分別擔任過村裡的副書記和副主任。

隔了一段時間,他擔任村黨總支副書記、村委會主任,主要負責村委會的全面工作。

從楊陽來到村裡任村高官開始至今,常山大叔現任村長工作。

從接觸常山大叔開始,楊陽便覺得,常村長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對工作充滿了熱情和幹勁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楊陽第一天見到常村長,要請教一下他的基層工作經驗時,常村長一臉認真地說:

“要不我先寫一個草稿,寫一些事例,這個方法是不是合適?”

正如常村長對楊陽的態度,對村裡面的大小事務,他都親力親為,很少可以見到他坐在村委會辦公室。

既便是一個大雨天,常村長也不可能被困在村委會辦公室進行工作。

除了對待工作的高度負責,常村長是一個不吝讚美的領導。

他對待村委會的工作人員,能看到每個人身上的發光點,以一種潛移默化、細緻入微的方式給予別人肯定與認可。

如今啟明村委會領導班子從常村長到任開始進入一直保持這原班人馬,大家一起工作了整整十多年,整個領導班子早以形成家人般的依戀關係,除了工作,生活之中也處處幫助。

當時楊陽請教常村長這麼多年基層工作的經驗時,他認真思考了一下,談到這個感悟有很多,但感觸最深的是以下兩點:

首先,從事基層工作要有長遠的目光和寬廣的胸懷,要為村民著想,學會換位思考。

常村長半開玩笑地說到:

在基層工作,大多數時間都在“吵架”。

村民在不懂和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都會來村委會跟我們吵架,我每天都要吵很多架,只有吵過了他們,才能把正確的思想輸入他們的頭腦。

而且這個吵架只能是暫時的,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你要善於健忘。

當時吵完就完了,不能記仇,也不能和村民置氣。

在堅持正確的原則的前提下,也要換位思考,給村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宣洩心中的不滿,只有當他們充分宣洩之後,基層幹部才能和村民坐下來慢慢談,爭取取得一個共贏的結果,即使不能實現共贏,也要充分保證村民的利益。

另一點最重要的是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和政策,經常思考,靈活運用政策。

比如,上級部門制定的政策,往往就是一個操作綱領,拿到基層來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