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49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498

“皮特,上車。”

隨著薛餘的喊聲,薛皮特看到了路邊駕車的小叔。

一路上,薛皮特介紹了楊陽今年夏天,搞的新的創業項目“啟明村品”電商平臺。

今年,村裡線上下體驗店迎來了第一波客人,火爆的選購場面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根據“啟明村品”電商平臺運營近四個月的銷售情況來看,不斷增加的訂單數量和攀升的銷售份額早已給線下體驗店的開門紅奠定了堅實基礎。

說起創辦“啟明村品”電商平臺的初衷,薛皮特至今仍頗為感慨。

楊陽跟他介紹說,去年,啟明村旁邊有個蔬菜種植專業村的芹菜嚴重滯銷。

農民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芹菜爛在地裡而毫無辦法。

不僅一季的收益全無,還得搭上本錢。

當時她親眼看到幾個農戶在地頭上大哭,作為一名村官卻毫無辦法。

楊陽站在那裡,感覺心裡深深的無奈和自責。

就這樣,在網店方面初出茅廬的楊陽,一下子就感覺到了,要成為一名真正稱職村官的使命和責任。

可是要解決農產品滯銷難賣並非易事,楊陽在網上瀏覽後,發現類似啟明村的情形在全國各地也都在上演著:

山西的紅棗滯銷,無人採收只能餵羊。

遼寧的蘋果難賣,次果用來餵雞餵豬。

江蘇東臺西瓜因膨大劑事件滯銷。

泰州銀杏產業陷入困境,白果價格大跌。

還有廣東徐聞的菠蘿、陝西省渭南市的西瓜……

於是,楊陽帶領村委的幾名幹部,實地走訪了當地的多家農戶後。

拿著資料,讓薛皮特幫忙分析,因為,自從薛皮特進村,楊陽沒有時間經營網店,就委託給了薛皮特。

最後總結出了一個結果:

產銷脫節是滯銷屢屢發生的關鍵原因。

農戶喜歡跟風,看見哪家種什麼賺了錢,也跟著種。

他們不去分析市場需要什麼,結果往往就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農產品生產出來了又缺乏好的銷售渠道,甚至有的品質根本得不到市場認可,滯銷就在所難免。

牽牛要牽牛鼻子。

楊陽幾次跟大家研究,認為第一步是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問題,並且把目光鎖定在了電商平臺。“其實我們就是充當了菜販子的角色,透過網際網路把農戶的農產品賣出去。”

薛皮特深入淺出的說了電商平臺的作用。

最後,在五個月的緊張準備後,“啟明村品”平臺問世了,並得到了上級領導,以及一些網絡平臺的支援。

“啟明村品的含義就是從村裡選擇優質農產品,而且啟明村這兩個字還暗合了我們這些綠色產品的身份。”

薛皮特和楊陽在解釋時透出對這份事業的信心與驕傲。

“我是一名村官,創業的初衷就是為了幫農民解決問題,所以對我而言,創業是第二位,扶貧才是第一位。”

出於這樣的想法,楊陽與團隊幾位成員馬上著手走訪自己駐村中的貧困戶,義務為他們釋出農產品銷售資訊,同時又聯絡其他大學生村官,把幫扶範圍擴大開來。

邁出了第一步,楊陽又開始思考把電商模式擴大到農產品批發環節。谷

“啟明村品是零售環節,能給農戶帶來更大收益,但是短期內難達到很大的銷售量,農產品積壓的問題仍然需要解決。”

基於這樣的考慮,建立在同一品牌下的供求平臺也建立起來,但一大波問題也緊跟而來。

楊陽和薛皮特至今還記得,在推廣供求平臺時被一個種姜的大姐發出一連串問題,被問倒時的尷尬:

“你想幫我賣姜可以,但是你知道姜分乾溼,分大小嗎?知道市場價格嗎?賣不出去怎麼辦?錢怎麼支付?我們發貨後對方不付錢怎麼辦?姜壞在路上怎麼辦?物流費誰出?……”

創業的困難超出了楊陽的想象,但她並不會因此退縮。

事實上,在創業的想法萌生之初,楊陽的網店就加入了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來自全國各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幫她出謀劃策,給她鼓勵與支援。

很快,薛皮特研究出了一個新的設計思路。

他們決定選用更自主靈活的雙向溝通形式。

就是把資訊平臺,打造成給農戶們提供的一個個廣告位。

接下來,還想辦法引入擁有豐富經驗的農產品經理人。

這樣擴大了選擇村品供求平臺的市場應用和影響力。

在楊陽的倡導下,啟明村品供求信息網繼續延續了扶貧第一的原則。

進一步對貧困農戶和大學生村官提供免費或優惠平臺服務,這為啟明村品再一次贏得了口碑。

其實,明確創業的想法後,楊陽在下班後便開始投入到更緊張的工作中。

雖然創業是村民個人的事,但她卻從沒把它僅僅當成村民自己的私事,而是關係全村人致富的“公事”。

為了把當地的農特產品資源吸引到電商平臺,她曾騎著電動車把整個縣城的所有農特產店都轉了一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甚至連農貿市場、市集也不放過。

她帶領村民挨家挨戶宣傳,手把手教操作。

有一個願景:

啟明村品電商平臺是一個系列,下一步還會繼續擴充套件到鄉村旅遊。

不僅要把村裡的特色農產品賣出去,還要把外地的遊客請進來。

這樣鄉村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楊陽始終把鄉親們的認可,當成前行的最大動力。

從剛開始鄉親們不知道電商是怎麼回事,到透過反覆的講解,他們開始“觸網”。

這條幫扶路就是啟明村委的初心,也慢慢意識到這條路是沒有終點的。

在與很多大學生村官比起來,楊陽是絕對的後輩。

事實上,以大學生村官為主導的各式各樣的創業項目,早已在全國遍地開花。

有的村官甚至已經堅持了近十年。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楊陽不斷被激勵,更在不斷成長。

“大學生村官就是要為村裡做些實在的事情,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我們退縮了,老百姓怎麼看我們,中國農村的希望靠誰?在村裡創業時,遇到困難解決不了儘管找我們,我們會動用所有的力量幫你創業”。

這段話,楊陽一直記在心裡,這是上級領導鼓勵他們一路前行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