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舊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舊臣

這種窒息感,讓江河喘不上起來。江河很想大哭一場!那是和自己又肌膚之親的女人。那是流淌著自己血液,未出世的女兒!

就算兇手此時已為人彘,甚至此時可能已然命喪黃泉。江河依舊不解心中怒火!但是更多的,還是自責。若是那晚自己管住了自己,不天真的認為,自己憑藉著太守的官職和光明的前途,就能給她安全。

若是自己沒有收納二女,此時鄧耀戀上人家,同王虔索要。說不定人家二人郎才女貌,此時還能比翼雙飛。

江河越想越覺得自己不是人。做得蠢事害了三個人身死。

沒過多久,窗外響起淅淅瀝瀝的雨聲。

“下雨了?”江河非但沒有覺得雨聲煩人,心中還感到一陣寧靜。似乎這雨水可以洗脫自己心頭的汙穢和手中的鮮血。

想這事情,想得瘋魔了。

多虧了這一場雨,江河沒有繼續思考下去。

起身來到窗邊,望著雨水落在庭院的池塘中,和池邊的小亭,遠處的矮山形成了一副初夏美景。

“夏雨綿綿,不知城外又有多少土地要受澇啊。興修水利的事情要提上程序來了,別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河水大堤也要加固,萬一河水決堤,會殃及半個兗州!”

“錢糧都可以從系統召喚,如果不夠就從世家那裡籌錢,朝廷定是不會給一錢一米,還都得考自己努力!”

“再過一個多月夏糧就可以入庫,希望在那之前別出什麼事故!”

站在窗前,江河凝望著遠處,嘴裡唸叨的卻是這些東西。失妻喪女的痛哭似乎也減輕了不少。

唸叨著,唸叨著。江河突然回身坐在桌案前,提起毛筆沾了點墨水,拿起呈上來的公文,居然開始批閱起來。

齊凌擔心江河睡不著覺,來到江河房外。雨聲遮蓋了齊凌的腳步聲音,江河一直專注,沒有注意到視窗的齊凌。

見到江河居然在處理公務,齊凌深深敬佩。

法正正想找江河商討一下軍隊改編的事情。這件事情江河在回程之時,就與法正商討過,法正也認為很有必要,現行的軍制混亂,各方統屬繁雜,實在該調整一下。

雨聲潺潺,法正向江河臥室走來,齊凌見法正出現,連忙招他來看。法正還正疑惑,齊將軍叫自己能做什麼呢?

到了窗戶就傻眼了,本以為江河現在心情會好上一些,來找他商討軍隊改制的事情,也能提前編纂好軍隊改制方案。哪想到江河心情居然轉變得如此之大!

憑藉著前幾日的觀察,法正原本估計,江河沒有半年,走不出這件事的陰影。

“遭此變故,身不亂,意不改,忠於民,真人主也!”法正暗暗感嘆。此時就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許自己也會沉溺其中好幾個月,不能忙於正事。

像是江河,在回來之前,在洛陽彷彿行屍走肉一般,來昌邑的路上,才稍稍有一些精神。而眼下居然如同滿血復活,精神抖擻,似乎精力無限,完全不像是悲傷感慨之人!

將齊凌拉到一旁,法正小聲和齊凌說:“齊將軍,主公的心病看來已經痊癒了!如今看來這幾日主公定然沉心政務。再過兩日,正將巡查兗州四方,煩勞將軍日常照料一二。”

“這個定然!吾也擔心主公沉湎政務,躬體不受。我同張、李兩位先生學了幾招強身健體的本事,改日就和主公練練。”末了又加了句:“軍師不必擔心,主公經年戎馬,身體極佳。軍師還是擔心擔心自己的身體吧!”

“你個齊伯翼!”法正笑罵道,卻忘了聲音大小。

惹得屋內之人喊了句:“孝直來我處有何事啊!”

法正一拍頭。“糟糕!”

趨步上前,道:“正前來與主公商討諸師改制之事。”

“進來吧!”

法正朝著齊凌擠了個眼睛,齊凌示意收到,輕緩踱出院內。

桌案前,江河左手持簡,右手執聿。體態威儀,不怒自威。

“參見主公!”

“孝直來我處,怎麼也不說一聲。還要我猜?伯翼怎出去了?”

“額……伯翼方才只是怕有人來打擾主公,竟然阻止在下,說主公尚在休息,不讓臣進。”

“哦?”江河擱下手中的毛筆。“這下雨天,別讓伯翼在受了風寒!快讓他回去休息吧!”

“主公真乃寬溫仁厚之人!吾這就讓齊將軍回去休息。”

去屋外隨便轉了一圈,法正回到房內。“齊將軍已經回去休息了。”

“嗯嗯,那便好。”江河抬頭看著法正。“孝直來我處是為了改制之事,這事情我已經想的差不多了。我和你說說。”

“願聞其詳!”

“我打算把軍隊分作兩種。一為守備之軍,二為機動之軍!”

“嗯,主公之意就是將各縣各郡都守備部隊全部編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

“嗯!孝直懂我。如今我雖為兗州刺史,可是所控之地不過東郡、濟北兩郡和泰山郡六縣。連這昌邑城都不敢說是完全掌控!所以,我打算收集兗州全部兵馬於己手,派遣自己的軍隊為守備之軍!”

“所以這改制的第一步,就要控制兗州境內所有軍隊!”江河沉聲道。

法正皺了皺眉毛。“恐怕各地勢力不會就此鬆手吧!”

“嗯!的確不會!眼下不在我手之地尚有陳留一郡,由大將軍的手下孟昶治理。還有泰山東側由崔大帥統領。其餘各縣守軍都由縣令縣長或是我派遣的縣尉統帥。”

“孟昶那裡好說。大將軍在我返程之時已經承諾與我,馬上就將孟昶調走,換上我的人。”

“崔帥是曾是泰山巨匪,加入討逆軍也比我早多了,眼下他趁著我西進洛陽的功夫,將泰山郡剩下各縣都納入囊中。他手裡有萬餘兵馬,不可硬來。”

“唔,主公!法正或有一計,可以破之!”

“哦?孝直快快講來,莫吊我胃口!”

“那姓崔的,不過得了先帝的封誥,有個名頭佔據數縣之地供養軍隊。主公大可以手握重兵,卻討逆無功之名譴責於他!”

“這……若是他惱羞成怒該當如何?除非萬不得已,我不想與他動刀兵。”本來江河打算挖角此人麾下,怎奈此人麾下雖然不是鐵板一塊,可是進度也是十分緩慢。

“主公勿擾!主公再上表朝廷,舉薦此人,說此人有兵馬數萬,嘯聚泰山!有為朝廷獻功之心,實無報國之途。再暗遣書信,讓朝內用力,派遣此人征討國敵。”

“這樣一來若是那姓崔的接受朝廷調遣,為取功勞,定會派遣大半軍隊出動。若是他不願獻功於國,則前罪並罰!就算不能讓朝廷征討此人,也可讓他在泰山威信全無。”

“到時候再下令收兵一處,若是他再不答應,那豈非國賊乎?”

“哈哈哈哈!孝直所言,深的吾心!以孝直之才怎能讓你沒有安身之所!賞你千石糧食,三萬錢!另賜宅邸一處!”

“多謝主公!”法正深深謝禮。“吾在軍營,知曉軍中所用之糧大半出自兗州,兗州之糧實不多矣,願主公收回千石封賞!”

這讓江河掉面子了。怎麼,糧食不夠自己不會想辦法嗎!“孝直不需多言,千石糧食,兗州難道還拿不出來嗎!”

法正才反應過來自己觸雷,連忙道:“主公息怒!天下初定,朝廷在並、益二州仍有戰事,恐怕不久朝廷就會催糧。還望主公節惜民力!”

“嗯!孝直所言有理,是吾錯矣,那就賞你錢五萬!宅邸一處!去有司看看,若是沒有滿意的,我這裡還空著不少房呢。”

“多謝主公厚愛!正必誓死報效!”

“吾得孝直,始可觀政!”

二人相談良久,雨一直下,江河見雨勢未減,便留下法正,同食共寢。法正感激不已,心中不勝感慨。

前世在蜀漢,這可是關羽、張飛、諸葛亮才有的待遇啊!

翌日一早,法正已然準備好了去往各地視察軍隊,這第一站江河定的就是泰山。泰山駐紮的軍隊是劉蕩和於迢統帥的六千泰山軍。

這支軍隊在泰山操練半年有餘,而且因為嬴縣產鐵,奉高城內又有匠坊,這支軍隊的著甲率極高,如今已有三千人著甲。算是江河手下比較精銳的部隊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是江河麾下唯一一隻士兵全部在籍的軍隊,改制初始,自然要開門大吉。

派遣三百人護送法正離開昌邑,江河開始第一天刺史生活。

公文昨日處理得差不多,只剩下一些雜碎事情沒有處理,索性叫來楊善會叫他處理。

可是楊善會反應他那裡的案牘都要堆成山了,江河不信,來到楊善會辦公之處,嗬!公文差點把兩人給埋了。

撿了兩本觀瞧,都是沒用的屁話,更可氣的裡面居然還有各地縣令問江河是否身體康健,並雖公文送上金鄉大蒜若干,說是可以提氣養神。

江河深感無語,金鄉還產金子呢,怎不見你獻上兩塊狗頭金!

既想搭上江河這條線,又不願出錢,江河忍不住看了一眼這金鄉縣令到底是誰。這一看不要緊,把江河眼珠子給驚掉了。居然是肖澄這廝!

江河剛才看公文一目十行,如今返回去再看一眼,見到文章裡多有“義父”字眼。這才恨不得把眼睛戳瞎。

這樣一個紈絝子弟怎麼就當上了縣令!

深感無奈的江河也不想追究什麼了,不用說,自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肖澄仗著自己的身份,只當個縣令,還真謙虛。不過江河估計這金鄉縣背後真正的主事未必是肖澄,更多可能是他父親肖化在主持政務。

這麼一想,江河也就放心了。肖化之前做過縣令,又繼承家產在成縣打拼了許久,之前更是有著鹽業的生意,料理一個戶不過萬餘的縣應該問題不大。

不過這也給江河提了個醒,這些仗著討逆之攻濫竽充數的官員自己也需處理處理。泰山太守李左鶴、東郡太守袁淑、山陽太守劉累、濟北太守趙覺、濟陰太守王虔等人除了袁淑是自己的人外,其他四人都有可能包庇自己的親信。

看來自己不得不將整個兗州查處一遍。

江河突然想起個人來!

韓敬!當初自己因為與他政見不和,讓他做個泰山督郵,任上他也證明自己。昨日自己批閱公文,發現這韓敬最近很是勤勉,況且自己眼下無人可用,他似乎是個很好的選擇。

還有郭陽、蒯良、趙採等人,雖然同袁淑、楊善會等人比起來功勞低微,可也是專心致志,忠於職守,作為最早加入到江河的文官體系中的文官。江河決定將這些人調到刺史府任職。

陳留郡不日就將劃到江河的治下,江河打算在挑個太守去治理當地,可是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想法。

法正和楊善會必須留在自己身邊,一個負責軍政、一個負責民政,二者簡直就是江河主政兗州不可缺少的智囊。

江河本來想從郡丞中挑選一個作為太守,可是郡丞和太守之間差距過於懸殊,完全不是副手轉正那麼簡單。況且泰山郡丞方濟、濟北郡丞唐榆、東郡郡丞丘閔沒有一個感覺可以擔負起陳留太守的職責。

正好楊善會就在身邊,江河問道:“敬仁,你以為陳留太守該選誰擔任呢?”

換做他時,太守的選擇定是朝廷決定,可是剛經歷戰爭,鄒楚、江河等一眾討逆新貴包攬政權,宛如大唐節度使一般。

楊善會根本沒想,直接說了句:“兗州諸臣,吾以為唯有五人可堪一用!”

“哦?敬仁請講!”

“主公軍師法正彼時還未至兗州,況且他是軍師,不理政務,不在此列!為首就是東郡太守袁淑,陽源他為政有聲,安撫民心,實有王佐之才,可惜功績甚小,不然就該是他在此處以備主公顧問。”

“嗯,陽源的能力我很放心。然後呢?該不會就是你吧!”

“主公謬讚了!臣以為瞿清之能力在吾之上!”

“什麼?瞿清?瞿明之?哦!我想起來了!他的能力的確不錯,如果沒記錯的話,他頂替了劉勝的位置,做了茌縣縣令吧!”

“是了!瞿清眼下還在茌縣做縣令。此人功績極高,政策下發,茌縣都是最快完成的,督郵韓敬視察,哪個縣都能挑出毛病,唯獨在茌縣挑不出毛病來。”

“嗯!在巨平的時候他還是我的二把手,眼下我居然把他忘在山溝溝裡!是我的過錯啊!即刻起草,調他來昌邑吧!對了!還有韓敬,連同郭陽、趙採、蒯良,都一起叫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都是身邊老人,做事信得過!眼下偌大個兗州,沒有幾個信得過的人辦事,還真是寸步難行啊!”

“諾!”楊善會俯身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