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道人來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道人來訪

楊善會性格剛毅,雖然好相處,可是只要觸碰到他的底線,那可就不得了了!就算是江河有時候做錯了事情,也會忍不住避開楊善會。

即便作為他的主公,面對楊善會時候,江河還是會有些緊張,雖然對他人的要求不如對其自己的要求嚴苛,可是能讓楊善會滿意的還真少。江河因為是楊善會的主公的緣故,算是逃離了楊善會的毒手,可是江河在刺史府上見到楊善會訓斥他人的事情可真是太多了。

實在氣不過,楊善會甚至在江河面前親自鞭笞辦事不力的吏員。江河若勸,楊善會輒言:“此大業之所闕,今日闕一,明日闕一,使大業未竟,臣不可擔其責!”

這話把江河頂得夠嗆,也只好讓他施為。可如今這最好訓斥他人的楊善會居然也開始表揚人了,這倒是讓江河感到新奇。

順著聲音望過去,楊善會的面前站著一個低頭聽訓的年輕吏員。為何說是低頭聽訓?因為這楊善會平時異常威儀,就算是收到他的表揚也宛若收到訓斥般。這個吏員江河有些印象,似乎是叫宗秉之。

江河走進房門,屋內吏員的目光也全都轉移到江河身上,吏員見是江河入內,紛紛整肅表情。宗秉之提醒了一下背對著門的楊善會,楊善會一回頭見是江河,便列於吏員之前,與吏員們齊道:“見過主公。”

是了,刺史府內所有吏員都是江河的部下,並不屬於中央政府的官員序列。哪怕是楊善會兗州別駕這麼大的官職也不是在大陳官員之列。既然大陳習俗如此,江河也便入鄉隨俗。

或許別的刺史家中貧窮,只會僱傭十餘個吏員,可是江河不一樣,他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光是掛在兗州刺史府下的吏員就有六百多人,可以湊出來一個營了!

江河微微頷首,戲謔道:“敬仁平日裡可不會夸人吶!今日是怎地了?”

楊善會自然知道江河話中的意思,便回答道:“臣平日是待人嚴苛,可是守持做得實在是好!”

“哦?”江河不由對這個吏員正視幾分,能讓楊善會當眾誇讚,又豈是庸才?

“宗秉之,見過主公。”宗秉之見江河的目光投向自己,上前長行一禮,道。

“不必多禮,在刺史府多久了?”江河雖然對這個宗秉之有些印象,卻又不甚熟悉,如今覺得他是個人才,也升起了憐才之心,想要考校一番。

“回稟主公,秉之在刺史府已任職七個月了。”

“哦,那時間也不短了嘛。”

二人一陣交流,江河算是弄清楚了這個宗秉之的情況。

宗秉之,字守持,今年二十四,山陽本地人。家中殷實,族裡也出過幾個小官,所以才有門路入了刺史府,入刺史府為吏七個月,每月的評分都是優。現在在刺史府下面的倉曹司任職。

經過一番交流,江河覺得這個宗秉之還算是個可塑之才,而且加入到江河陣營也比較早,於是下令將他調到自己身邊,做個刀筆吏。

此一間事了,便已是黃昏。江河路上睏倦,本想著回屋小睡一晌,卻聽見外面有人通報,說是有人想要見江河一面。

江河納悶,平日想要見江河的人多了去了,因此江河選擇門衛之時都選的是些以貌取人之輩,讓他們先衡量一下。這樣一來江河所見的大抵都是很有必要需要見上一面的人了。

可是身體已經異常疲憊,李靜姝剛回來就支撐不住去休息了,就連李若渠在江河的勸導下也沒有推辭立刻去休息的建議。

“那人是什麼來頭?”江河詢問了一下來報的小吏。

那小吏往日不常能見到江河,眼下膽怯地道:“回稟刺史大人,那人是個雲遊的道士。門衛見他頗有道行,是個不媚世俗的散仙,所以才讓同意稟報上來。”

“哦?道士?”江河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方世界也有道士的存在!

轉念一想,道教雖然是張道陵祖師傳承下來,可實際上在此之前早就有了不少方術派別,他們也算是道教的一個起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這方世界是從秦末開始轉變,那這方士存在,並且演變成了宗教流派也就不足奇怪了。

“嗯,見上一見吧,畢竟是有道行的,別怠慢了。”雖然自己前世是個無神論者,可既然穿越這種不可理喻的事情都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還有什麼堅定的世界觀呢?

況且江河也不是沒讀過武俠、修仙小說的,對腥風血雨的江湖和彈指震動乾坤、長生不老的神仙可是向往已久。

未過片刻,那個小吏口中所說的道人便被引入會客廳中。

那道人一進來便吸引了江河的目光,這人果然不凡!

道人身著已看不清原本顏色的百衲衣,腳上穿著草鞋,全身上下活像個乞丐穿著,可是卻並不骯髒。那道人眉間一點清源凌冽之氣,讓江河一看便知有法術在身,是一個遊行天下的仙人。雖然看上去也就三四十歲,江河估計應該已然五旬有餘。

“貧道淨真道人,見過陽關侯。”道人上前,行了一禮,到讓江河有些錯覺,竟然和自己府上小吏一般,謙恭中帶著一絲平常。

這道人,難不成平日總見官吏?

“道長有禮了,不知來我府上有何要事?”淨真道人的稱呼也讓江河感到不適,平日眾人不是稱呼江河為主公,便是稱呼江河為刺史大人,稱呼江河爵位的還真是少之又少。

“侯爺客氣了,貧道雲遊四海,見泰山巍峨,真不愧岱嶽之稱,可惜山中匪徒繁多,希望侯爺能憐愛眾生,清除匪亂,還齊魯之地一個清淨。”那道人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道長莫不是想在泰山上設廟傳道?”江河一眼便看出了他的想法。

“岱宗深處,本有道宇,惜年月無情,又遭人毀,若能得之,稍稍修繕,便是一座道人清修之所,天尊庇護之鄉。”

“哦?”江河想了想,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雖然這清除匪患在江河的清單之中,可是江河現在還暫時不打算去泰山剿匪,目前他軍事中心在於防患未然和練兵二事。

經過討逆之戰後,江河召集文武百官分析討逆之戰的各個戰役,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江河的士兵訓練度完全不夠!江河的士兵在其他討逆軍隊之中完全就是乞丐兵的存在。

依靠著系統士兵的優勢和幾員可用的武將以及人數優勢和豬一樣的對手,江河在討逆之戰中小勝幾次。

江河可不認為好運會一直眷顧自己!若不練兵,簡直無法禦敵,況且自己糧食不夠,又無法從系統之中大量召喚士兵參戰。不然還在昌邑待著幹嘛,直接殺入洛陽,還能讓小屁孩坐在皇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