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兗州大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兗州大學

既然江河的身份已經在江家人中半公開了,江河便不打算在高魚多待幾日,以免惹禍上身。之前帶著李氏姐弟二人也就算了,江河可不想搭上整個高魚江家來為自己陪葬。在沒有找到薛縣縱火一事的真兇之前,江河不希望任何人因為自己而死去。

第二日江樵把江河叫到了他所住的庭院之中。

江樵希望江河能夠予以江家一定的照拂,眼下之意很是明白,江家已經十餘年沒有出孝廉了。家裡面除了江河之外,沒有一個做官的,怎能夠稱得上是世家呢?

可是江河今年的名額已滿,且江家眼下並無合適的人選,江樵的兒子江泯今年也才十六歲。且經書功底也不佳,江河也不想昧著良心去舉薦他,於是約定好讓江家明年派遣子弟到昌邑讀書,江河派人親自教導,爭取在三年之內,舉上一個孝廉或者秀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陳的秀才可比孝廉值錢!

大陳的秀才一年只有兩個,而孝廉卻是一個州就可以舉兩個。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幷州、涼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再加上司隸,一年也有二十六個呢!

江河是希望江家能夠在三年之內出來一個秀才的,若是實力不允許,自己也得動用關係把人送到孝廉的位置上去。

江樵明白,雖然江河如今認祖歸宗,可是並不代表著江河的資源就是江家的資源。畢竟中間隔閡已深,還需慢慢填補。

再讓他放寬心,好好處理政務之後,江樵便讓江河回去了。

在高魚城逗留了一日,江河等三人便踏上了歸途,這次因為有江家提供的馬匹,不到一個時辰,三人便來到了大野澤畔的渡口,打算乘船南下,途徑巨野縣,抵達昌邑。

畢竟現在的時間雖說還來得及,但是江河打算早些回去佈置一下婚禮的具體內容。因為近來兗州府庫不實,這次的婚禮本來就資金有些不足,若是在倉促舉辦,實在是對不起李靜姝。

八月二十六日,正午。江河一行三人結束了回鄉之旅,江河可沒想到這次回鄉不僅僅回了李靜姝的鄉,自己居然也能認祖歸宗,找到了自己的“鄉”。

安置好了李氏姐弟,江河來不及休息就來到兗州正堂,處理這段時間擠壓下來的檔案。只能由江河審批的檔案一共也沒有多少,江河很快就處理完畢。哪怕自己多累一點,江河也不願意把這一份工作交給他人。

因為江河規定必須由自己處理的檔案,除了正常的朝廷重要文件之外,其餘都是江河自己給這個時代的禮物。

興水利,是為了抗旱抗澇,兗州本來就地處水患之地,近來又有旱災,這是為了補齊兗州的短板。

重教育,是為了教化開導一方,雖說這封建教育會固化人的思想,可是若是能讓更多的人識字,不也是好事嗎?江河也想過把後世的教育帶到如今,可是卻尷尬的發現未必比四書五經更適合現在。

在眼下的大陳,思想統一可比什麼科技進步來得要強。江河的初步規劃就是在兗州治下的一百零二個縣,每個縣都要修建一所小學,每年起碼要教授五十人。

六郡之中,在原有的八家書院的基礎上,拆分新建為十八家書院,每家書院每年也是起碼教授五十人。

另外在昌邑設立一所“兗州大學校”,簡稱兗州大學。蒐羅各方名士、名師,包括各地聲名顯赫的隱士、各書院抽調來的先生和江河的各個屬下。組建成一個大約五十人的教師團隊,明年從各書院招收學生,並向社會招生。

當然了,江河也可以販賣這個兗州大學的入學資格給各大世家,來緩解府庫不足,來收回前期的投入。

畢竟江河現在如此之窮,也和他追求發展,步子邁得太大有關。

當然了,就算如此說,江河興建起來的城北工業基地仍然如火如荼地進行。雖然產出並不讓江河滿意,可以總算留下一點科技的種子。進來發明出來的多是無用之物,唯有玻璃稍稍合江河的心思。

其實燒製玻璃並不難,難的是去除玻璃中的其他顏色和氣泡,同時還要增加玻璃的韌度、強度等屬性。

可就算如此,當宋應星把一塊充滿氣泡的綠色紅色融合的一塊橢圓的玻璃交到江河手裡的時候,江河還是發出了慨嘆。

縱然終江河一聲,這玻璃的燒製水平還是這樣,江河也願意一直維持城北工業基地的發展,畢竟這樣一塊不能說是玻璃的玻璃,拉近了大陳和二十一世紀的距離。

至於火藥,現在則是已經成立專門的生產、研究機構,名為火藥司,和琉璃司等其他機構共屬於宋應星的工業總理府之下。

這個工業總理府也是城北工業基地的一個特有的機構,嚴格來說它不是政府機構,是江河私人支援的一個“公司”型別的機構。

但是在工業總理府下工作的多是具有官身的吏員,都是掛名在刺史府中的小吏。領著雙份工資,這也算是江河對科技的支援。

如今的城北工業基地已經出具規模了,原先的荒原如今已經可以見到繁榮的前景,城牆也緩緩立起,雖然只有寥寥幾段尚未完工的城牆,但是已經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不再是之前的完全暴露荒野式的樣貌了。

這在江河眼中當然是遠遠不夠,他可是打算把城北工業基地打造成一個無法被攻陷的堡壘。在離開昌邑之前,江河與楊善會和法正兩人徹夜長談,就是為了確定城北工業基地的城牆圖紙和具體施工專案。

在江河的預期之中,這個城北工業基地以後不僅僅是江河的科技中心,是個兵工廠。它還是江河永不陷落之城。

不僅如此,江河打算將兗州大學也建在其中,城北工業基地到處都在蓋房子,隨便劃出來一塊地,上面的房子就可暫時供教學使用。將老師和學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意味著掌握了人才,而這些人才就代表了兗州的民志。

江河打算,不管收不收世家們的錢糧,都得把世家們的子弟吸納進自己的兗州大學裡來!這不僅能促進學術進步,更能延伸自己的政治力量。

城北工業基地的治安也是重中之重,江河吩咐在城北工業基地工作的民夫必須是有家有室的,這樣的民夫不愛鬧事,只想著快點幹完就回家。如今城北工業基地還是草創階段,哪怕損失了半點,對於日後都是莫大的損失!

處理完這些事情後,江河又去視察了刺史府大小官員的工作情況。楊善會眼裡不揉沙子,平時對部下就管理嚴格,江河走後更是提高了標準,實在是讓江河挑不出毛病來。

江河來時,楊善會正在表揚一個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