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隴蜀勢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九章 隴蜀勢態

與關西聯軍的交談,並未如同江河所想的一般困難。

甚至來說,關西聯軍所提出的要求,遠遠低於江河能夠承受的最大限度。

在高平的會議上,江河坐在主位,以朝廷的名義接管了整個涼州,並對關西聯軍的大小軍事力量予以認定和賞賜。

同幽州、荊州一樣,江河暫時不打算插足其中事物。不過關中他還是要握在手裡的,這也是他與關西聯軍第一個衝突點。

因為關西聯軍從來都不是“涼州聯軍”,關西聯軍相當一部分將領都以關中為根基。面對這一點,江河採用了分而化之的理念,把關西聯軍一分為二。

涼州派將領繼續留守涼州,而關中派江河則被江河對待。

由於江河要在關中推行新政,所以當然不能讓其繼續在地方割據,江河把關中派將領又一分為三。第一種,願意加入江河軍,成為普通軍事將領的,江河封給他們高官,同時撥給士卒,大加賞賜。

第二種,不願加入江河軍,但同意遷移族人、部曲的。江河把他們遷移到已經廢棄了的涼州北地郡,讓他們駐守邊關,同時答應他們會向北地郡輸送難民、糧食,讓他們把北地郡重新開發出來,作為根基。

第三種,那就是不願加入江河軍,且不同意搬遷的。對於這種頑固派,江河在會上加以安撫,准許其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但領地數量大為縮減。

儘管江河極力安撫,但他們仍然不滿,可不滿沒有關係,符合這種情況的只是一少部分人,若真論硬碰硬,江河絕對不怕他們。

甚至在會上所答應給這第三種情況的對應權利,江河也沒打算履行。只等著這一場和睦的討論結束之後,便吞併他們的武裝,讓他們徹底消弭於歷史的長河當中。

由於江河的策略並不算嚴苛,甚至第一次承認了關西聯軍對於治地統治的認可,不少將領都表示願意歸順江河,而不是大陳朝廷。

在他們看來,大陳朝廷現在不過是江河的印戳罷了,江河想以天子口吻昭告天下,也只需皇帝來蓋個章。甚至於那個寫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印章都在江河手裡,皇帝也許久沒有見到。

大陳朝廷是不會容忍地方割據,而江河則同意了他們對於涼州的治理。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江河,而非那個正統的大陳朝廷。

江河的賞賜和此次軍費一共算下來,又佔了今年財政預算的一小半,不過好在宋儀給他了一個大禮包,讓他又一口氣吃成了個大胖子。

關中土地肥沃,江河攻佔的時機也很好,等到戰火徹底褪去,整個關中重新回到和平之中是建寧六年四月的事情了。

而這時候,距離冬小麥的收割,也只剩下了一個月時間。這次關中的豐收,加上庫房中堆積的糧草,江河再次感到一統天下的步伐已經逐步加快。

在涼州旅遊一圈,從唐宋歷朝詩人的著作中抄了幾篇雄渾壯闊的詩篇之後,江河率軍從涼州回到了長安。

大陳的長安令他有些失望,關中土地極其肥沃,滋養出了周、秦兩個一統天下的霸主。可大陳起於山東,又選擇立都在洛陽。為了打壓山西勢力,關中被無情剝削。

糧食、人口被歷代大陳國君運到山東。雖然關中的土地依然肥沃,可失去了人的耕種,卻也稱不上繁華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長安城中,江河在謀劃的是如何入蜀。前世,蜀中歷來有著“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的傳言。

當年討逆之亂還未興起,蜀中就已經是流賊遍地。等到中原大亂,入蜀的韓匡已經作大。如今的韓匡已經徹底成為蜀中王者,統治蜀中已近十年。

韓匡本是陳榮部下,後來脫離洛陽陳氏,趁著天下大亂,率領一直叛逃部隊從漢中入蜀,一路上所向披靡,攻佔蜀中自立為王。

中原上各路英豪你方唱罷我登場,唯有這韓匡是穩坐釣魚臺,不為所動。雖然他也曾南攻南中,西克諸羌,但是對於中原鬥爭實在沒有太大興趣。

韓匡自立為王,本來就是宣佈與大陳勢不兩立。儘管如此,江河還是派出使者,勸誡韓匡,命其投降。

蜀道艱難。使者帶著江河之命,用了足足兩個月才來到成都,面見韓匡。

歸途之上,使者心情鬱悶,走的更慢,一來一回已經到了建寧六年的仲秋。

這時候,江河已經從長安回到洛陽,而關中也在江河的治理下逐漸步入正軌。

由於沒了宋儀這個釘子,江河一統北方,處於前線的領地越來越少,需要駐守的士兵也越來越少,江河收攏起來天下的士兵,又蕩清了地方世家。等到使者回來的八月時節,江河已經在洛陽聚起了兵馬二十餘萬。

若不是海州大船尚未造好,江河已經要計劃開始討伐徐然一統天下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江河接見了從蜀中返回的使者王樂。

作為江河近臣的王樂,經常以滑稽之臣在公眾面前展示。

王樂一上殿,就讓殿上眾尚書覺得頗有喜感。

“殿下,臣自蜀中歸矣。”王樂來到江河身前,稍稍鞠躬,表情卻不顯往日輕鬆。

“王卿何故深鎖眉頭?”江河問道。“就算韓匡不欲投降,也不過是讓他在蜀中多快活兩年罷了!等我擊敗徐然,收服江南,那蜀中又能支撐多久?”

“非然也!非然也!韓匡要歸附主公。”

這話顯然讓江河也意想不到,坦然來說,他並未想著讓韓匡歸附,此次派遣使者,也是探查蜀中虛實,為日後出兵做打算的。“這不是好事嗎?”

“殿下,是臣說得不明白了。臣重新說。”王樂再拜。

“臣遵殿下之命,自長安走褒斜道入漢中,中間辛苦不能敘述。蜀道實難,非大軍所能行進。既入成都,韓匡冷我數日,方才接見。”

“韓匡設下重賓之禮待我,問我宋儀之事,臣如實答之。言殿下有百萬雄師,蜀中不能自保。本以為韓匡諸臣會予以反駁,誰料競相勸解其主,要投靠殿下!”

江河聞言疑惑道:“這不就是王卿方才說說嗎?既然韓匡同意,可有什麼條件?”

“非然也!殿下!”王樂再拜曰:“是投靠殿下,非投靠大陳皇帝。韓匡要殿下您封他為蜀中安樂公。並言若殿下封之,願意僅主成都,漢、蜀、巴、南之地可盡為殿下封國。”

“狗奸賊!”江河聞言不由大罵:“好算計!這是離間我君臣之言!大膽王卿!如此不道之言,你也敢說出來!”

“殿下恕罪,殿下恕罪!”王樂早就知道江河會因此“憤怒”。所以早就做好準備,等待江河發怒,便連忙求饒。

如此場合,江河僅是因為禮法而裝裝樣子,並不會真正責罰王樂。不過這場宴會的討論內容也就自然而然的轉向了韓匡的條件和對蜀攻略的事情上來。

大殿之上,袞袞諸公坐而論道,商討伐蜀之策。就在這時,人群之中冒出來一個人頭,高聲道:“殿下,臣有言要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