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何處望神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選妃(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選妃(二)

進到緣選的十名女子,四名是世家之女,分別是裴家的裴凝韻、謝家的謝婉清、陳家的陳蘇葉、李家的李南星。

剩餘的六名女子,是各地敬獻而來的女子,巴郡蘇白薇、錢塘商海月、鄴城楊柳青、米脂杜若紅、長安何玉兒、壽春唐秋。

緣選落選的女子,並不會灰溜溜的返程,而是會由皇帝賜婚給當朝的二品以上的官員家中的公子。

獻來的女子能入圍到緣選的,對於地方官員來說,其實這一趟已經賺到了,至少可以和朝中重臣結親了,在朝中又多了一個靠山。

而世家敬獻的女子,則是奔著太子妃和晉王妃的位置去的,一品二品官員的公子對她們來說不過是過江之鯽。

自梁國重建定都洛陽之後,如此大規模選妃還是頭一次,緣選的令牌誰都沒見過,不過世家們有的是辦法打聽。

女子們早就練好了摸字痕判字的本事,只可惜到了四月十五這一天,所謂的令牌不過是皇帝事先寫好的十張字條封在十個紅色的錦盒裡。

待十名女子蒙著眼各自拿到一個錦盒站成一排,皇帝做了個手勢,身邊的內監便喊道“開眼!現姻緣!”

女子們紛紛解下矇眼的紅色布帶,開啟各自的錦盒。

內監們依次唱名報知結果

“裴凝韻、歸!”

“謝婉清、歸!”

“陳蘇葉,吉!”

“李南星,歸!”

“蘇白薇,歸!”

“商海月,歸!”

“楊柳青,吉!”

“杜若紅,吉!”

“何玉兒,歸!”

“唐秋,吉!”

唱名結束,女子們在內監的指引下分成兩排站立。

右邊的四位是陳蘇葉、楊柳青、杜若紅、唐秋,東宮和晉王府的女官已經和她們站到了一起。

其餘的人都在左邊,等著皇帝下一步的賜婚。

皇帝的目光在十個女子身上掃了一遍,點了點頭“很好,接下來就讓太子與晉王自己來選了。賜婚的事朕會下旨,爾等先行退下”

太子正襟危坐在皇帝右側,晉王在太子右邊下方坐下端著一杯茶。

東宮屬官全都低著頭,不是畏懼,而是羞愧。他們給太子謀劃的結好世家鞏固根基的主意無望了,陳蘇葉雖是南海陳家出身,可南海陳家一向都是置身事外明哲保身的做派。即便太子選了陳蘇葉,南海陳家也不會就此支援太子。

太子打量了四名女子一下,沒有言語,而是也端起來一杯茶小抿了一口。

晉王放下茶杯起身,面向皇帝跪下“父皇,古有孔融讓梨,今天皇兒倒要斗膽搶在太子哥哥前面先選妃,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梨子可以讓,女人必須搶,度兒好樣的,朕準你先選!”

晉王起身還沒來得及細看便已說出來他看中的人“杜若紅、唐秋”

太子有些愕然,晉王先選了人,意味著太子只能接受陳蘇葉和楊柳青了。

不過對於東宮屬官來說,總算面子上過得去了,至少與南海陳家結親了。而這楊柳青則是北庭都護府大都護楊慶豐的女兒,楊慶豐雖不是世家出身好歹也是一方諸侯,

自然又得了一分實惠。

杜若紅和唐秋倒是真正的小家碧玉了,杜若紅是幫助叔父應付獻女的詔令的,唐秋也是替自己的表姐來應徵的。本想著前幾輪就會被淘汰,孰料竟然留到了最後,杜若紅成了晉王妃,唐秋成了側妃。

太子眼見氣氛太過尷尬於是起身也朝皇帝跪下“兒臣謝父皇恩典,也謝過二弟這一份孔融讓梨之心!”

名分已定,東宮的女官和晉王府的內監便各自把四名女子帶了出去。

剩餘的六名女子也被宮中女官和內監帶去了賢良館暫歇。

面對晉王和太子的舉動,皇帝皮笑肉不笑的回到“很好,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朕見到你們兄弟二人能不為女色所惑,能不為利益相關而爭鬥,朕心甚慰!甚慰朕心!真是子好不愁多!”

周圍的內監、官員、宮女紛紛下跪“皇家祥和,天下太平,父慈子孝,陛下英明!”

皇帝眯著眼停頓了一會兒,直到山呼陛下英明的聲音停止才說話“朕的好兒子們選擇了自己滿意的賢妻,很好!著欽天監選好黃道吉日,太子與晉王同時大婚!在京文武官員都要到場道賀!”

在場的還有蕭顯王復陳餘等人,聽到皇帝令太子與晉王同時大婚,還要百官都去道賀,都差點罵了出來。

這皇帝一是赤裸裸的讓官員們掏錢送禮,而且還是雙份,二來又是逼著大部分人不得不站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元修文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懼皇帝“陛下,臣分身乏術,太子殿下與晉王殿下同時大婚,臣就只去東宮道賀了。因為東宮離臣家很近!”

眾人都為元修文捏了一把汗,大鴻臚顏子昂又發問了“陛下,太子大婚按照祖制須在正殿完成,接受百官朝賀。而晉王作為藩王只能以禮制在王府舉行婚禮,等候陛下的賜福詔令!”

“什麼祖制不祖制,按祖制朕也當不了這皇帝了,太子也好,晉王也好,都是朕的兒子,朕一視同仁!”

顏子昂還想繼續據理力爭被元修文拉住“不可君前失態!”

皇帝的意思就是要給文武百官出難題,到了這時候,除了幾位重臣,其餘人都跳了出來。

“還請皇上下詔明示,太子大婚在何時何地,晉王大婚在何時何地,不然臣等手足無措!”

“臣等戰戰兢兢,既怕違了聖意,又怕禮數不周怠慢了太子與晉王,還請陛下詳查!”

“臣等請皇上明示聖意,昭告天下!”

“臣等請皇上恪守禮制,君臣名分不可亂!”

皇帝看著眾人急急忙忙的請求他下詔明示,有的是為晉王爭取到正殿大婚,有的是為正太子之位。

在皇帝看來,這樣吵吵嚷嚷的朝堂才有意思,也是他想要的,如果是鐵板一塊,皇帝便危險了。

已經年過花甲的皇帝終究還是疼惜次子,待眾人臉上冒汗面紅耳赤時一揮手“眾口難調,不過是朕一句話的事。太子與晉王大婚,都在這崇德殿舉行,同時接受百官朝賀。此事無須再議!”

顏子昂此時也忍不住了“臣請辭去大鴻臚之職,臣不願百年

後被人罵不學無術數典忘祖!”

“臣光祿寺正卿蔡奇也同顏子昂一樣,情願辭官!”

“臣禮部侍郎李正也請辭!”

“臣太常寺卿劉安廣請辭!”

一下子蹦出來數十個要當場辭官的,太子和晉王都低著頭喝茶。

皇帝卻不怒不慍揮了揮手“准奏!還有要辭官的都可以站出來或者上表,朕都準了。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做官之人!”

蕭顯元修文本來還在勸阻顏子昂他們,一聽皇帝這番話便停了下來。

倒是陳餘跪地“陛下,太子與晉王大婚在即,這幾位都是熟知禮儀籌劃佈置的大臣,要是讓他們就此辭官,恐怕會影響”

皇帝的左手摸了摸右手小指“尚書令倒是很會做人,朕當惡人,你當好人,大婚還沒舉行,你便先替太子考慮了!不錯”

陳餘跪在地上不知所措,太子放下茶杯跑過來跪下“父皇的決定兒臣都服從,還請父皇不要責罰這些官員!”

皇帝瞪了太子一眼“嗯,今日本是牡丹花開,在芳林苑賞花玩水的好時節,都退下,五日後朕再召集朝會,籌備太子與晉王大婚之事!”

皇帝說完起身對著趙阿貴喊了聲“阿貴,你上次說的那只頭上有獨角的鹿還在嗎?”

趙阿貴忙在前面引路“回陛下,幾個小廝來報昨日還曾在溪水邊出現過。”

皇帝帶著內監們徑直去打獵,留下太子與文武大臣們面面相覷。晉王還在繼續喝茶,彷彿這事與他無關一樣。

皇帝很快就走遠了,太子和蕭顯元修文等人又來安撫先前要辭官的大臣。

“若不是為了太子,我等何苦為這五斗米折腰”

“太子殿下太過柔弱謙和了,這”

“咳,咳,什麼為了太子,太子與晉王兄友弟恭,敦睦祥和,”

“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都是皇子,我等應盡心盡力輔佐,不失禮不失節,做好我們臣子本分就是了!”

晉王終於不再喝茶走向還在議論紛紛的大臣們,他這一過來,如同教書先生進了課堂。

場面瞬間安靜,晉王給太子先行了禮再對眾人說道“各位都是大梁的重臣,所言所語都是為了大梁。剛才有位前輩說得好,做好我們臣子本分,本王也是皇上和太子手下的臣子。其實這場大婚,在各位眼裡是無比重要的,而在本王心裡根本沒有做好要擇一人終老的打算,本王才十八歲,比各位的子女都要小許多。在你們眼裡我是晉王,而我只是個十八歲的少年而已。但既然是天子詔令,本王不得不遵,所以這大婚要舉行,選中的女子也要善待!”

晉王說完便帶著自己的隨從回府,不再理會背後的官員們議論。

此時的太子猶如手捧著穀子進了鴨舍,大臣們左一句為了太子,右一句保住國本,又說什麼晉王少年老成城府太深云云。

最終太子忍不住呵斥了一句“妄議宮廷之事當治何罪?都散了!”

大臣們便三三兩兩的散了,蕭顯等幾位重臣打了個呵欠也俱各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