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集美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2章 公子相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2章 公子相會

遼東前軍統領公孫康接到先鋒隊的報告時,正端坐於戰馬之上閉目養神,他的戰馬由前方的親兵執著韁繩引路,並不需要他來操心。

“啟稟將軍,探路的先鋒隊傷亡慘重,已然無力再繼續執行偵察的任務。”

公孫康閉著的雙眼猛然睜開:“奧,他們在何處與敵交手?”

“未曾與敵軍交戰,只是偶然在路上遇到幾名平原林軍士卒,先鋒隊以為是敵方的偵察小隊,便率先發起了攻擊,試圖將敵方一網打盡,廢掉他們伸出的這支觸角。”

“然後呢?為什麼會傷亡慘重,是不是中了埋伏。”

“不是,是敵方隊伍中有一員萬人敵的猛將級人物,他一個人以屠殺的方式斬殺了我方兩百餘名戰士。”

噝!

公孫康倒吸一口涼氣。

從小生長在遼東的他這一輩子只見過兩名萬人敵級別的猛將。

一位是力壓他父親公孫度,強取幽州驅逐劉虞的白馬將軍公孫瓚。

另一位則是當初拼盡全力殺出遼東,與公孫度父子仇深似海的老將軍徐榮。

當然,公孫康並不知曉,他的見識還是太少了。

公孫瓚武力值不過83點,徐榮更是差了不止一籌,僅有76點武力值。

在公孫度父子眼中強悍得一匹的白馬將軍與老將徐榮,放到管大傻子面前,可都不太夠看。

“這員猛將可是號稱國士無雙的瘋狗林峰?”

公孫康的兩隻眼睛都亮了起來,如果真是林峰親身來此,那麼就算是用人命堆,也不能讓林瘋狗有機會逃回自家大營。

“應該不是,林峰的兵器乃是一柄大斧,而先鋒隊送回來的情報表明,他們遇到的敵將用得是一柄又寬又闊的大砍刀。”

聽到敵將不是林峰,公孫康頓時有些意興闌珊。

“既然敵情不明,通知前軍暫時停止前進,原地駐紮,待我稟明父帥之後再做定奪。”

說完,公孫康撥轉馬頭,匆匆向後方的中軍方向飛馳而去。

管大傻子回到文安城外時,廖化早已將化字營集結完畢。

“哈,老廖你動作挺快嘛,俺派來報信兒的人跑回來幾個?”

管亥也不知道當時他的四名親兵有幾人僥倖逃出了重圍,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已經無力全程護送四人安然突圍。

廖化指了指不遠處與他一齊迎接管亥回營的士兵,面無表情地說道:“老管,主公急報。遼東太守公孫度答應了袁紹的援助請求,已然率遼東大軍跨海而來。你不久前遇到了敵軍,很可能就是公孫度的遼東兵馬。”

管亥兩隻怪眼用力上翻:“公孫度是誰,跟公孫瓚什麼關係?”

廖化上去就是一腳。

“想什麼呢,遼東兵馬不會少於三萬,皆為久與塞外蠻夷作戰的精銳之師,接下來我們要打一場極為艱苦的戰役了。”

管亥向兩隻大手的手心裡吐了一口吐沫,一對巨掌相互搓了搓,握在一起捏得咔咔直響。

“那就來唄,管他什麼牛肚豬肚公孫肚,俺非把他肚子裡的下水一把掏出來不可。”

文安城裡一片歡天喜地。

果然如同大公子所言,城外的林軍解除的包圍,退兵五里,駐紮於大柳河畔北岸。

在袁譚的催促之下,城中諸軍皆重新編制,摩拳擦掌等著與援軍一道向林軍發起總攻。

經過連番的戰爭,現如今袁紹總兵力已經降至六萬餘人馬,文安城袁譚手中的兵力僅一萬有餘。另外袁紹自領一萬五千兵馬坐鎮高陽城,許攸領一萬五千兵馬把守武垣城,外甥高幹與大將呂威璜手中兵力最多,率兩萬餘兵馬在幷州與張郃周旋。

所以袁譚手中這一萬兵馬,連據守文安城都有些吃力,若非有援軍趕到,就算廖化退兵,他也不敢率軍追殺,只能在城頭眼巴巴看著城外的化字營為所欲為。

只是文安城中的袁軍並不知曉,所謂的援軍並不是來自高陽的自家軍隊,而是跨海而來的遼東兵馬。

怪不得袁譚的智力僅有30點,僅從他這種腦殘的安排便可看出來確實腦容量不太夠使。

為了面子居然向麾下隱瞞了最重要的資訊,也不想想,等遼東大軍殺到,雙方不僅旗號不同,連戰甲號衣也不一樣,他到時又如何向部下解釋。

半日之後,浩浩蕩蕩的遼東大軍開到文安,遮天蔽日的公孫大旗迎風招展,搞得文安城內一片人心惶惶。

怎麼援軍未至,反而又有大量敵軍殺到呢?

遼東前軍公孫康催馬來到文安城門之前,皺著眉頭望著緊閉的城門暗暗發怒。

老子千里迢迢率軍趕來增援你們老袁家,到了地方不說好吃好喝好招待著,咋還吃了一個閉門羹?

有你們老袁家這麼辦事的嗎?

要不是公孫度反覆叮囑,公孫康都有心直接揮軍攻城,以舒緩滿腹的不滿。

“城上的人聽著,吾乃遼東太守公孫家的大公子康,還不速速大開城門,迎接我軍入城。”

文安城上負責把守的將領一陣陣的蒙圈。

遼東兵馬啥時候能在咱們冀州吆五喝六咋咋呼呼了?

“遼東與我河間向來井水不犯河水,不知因何大軍來我河間境內?”

嗬,公孫康的鼻子好玄沒給氣歪嘍。

你聽聽這是人說的話嗎?

還特麼井水不犯河水,要不是你們河間派人到遼東哭天抹淚雞毛子嚎叫地說動了我爹,你以為老子願意跑過來替你們老袁家打生打死啊!

“少廢話,再不讓袁譚開城出來迎接,本公子可就要自己想辦法入城了。”

城頭上的袁軍將領嚇得渾身一哆嗦,壞了,遼東軍想要攻城!

嘣嘣嘣嘣嘣!

一陣緊急的梆子聲響起,文安城頭無數弓箭手探出身來,搭弓引箭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公孫康一看不好,急忙撥馬返回了本陣。

他剛才過於託大,可是親身犯險,走進了城頭上的攻擊範圍,這要是一不小心,那就是萬箭穿心被射成刺蝟的下場。

正當公孫康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咬著牙準備揮軍攻城之時,袁譚接到報告,匆匆來到了北城門。

“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跟友軍起了衝突。”

北門將領一臉的不知所措,如果我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不知道大公子你信不信?

匆匆瞭解了幾句情況,袁譚命人大開城門,他親自滿臉堆笑地迎了出來。

公孫康遠遠望見文安城門大開,當先一人白盔白甲素羅袍,騎乘著一匹渾身上下沒有一根雜毛的白龍駒迎了出來,頓時明白這位應該就是老袁家的大公子袁譚。

於是公孫康也一抖絲韁,催馬迎了上去。

袁譚也是第一時間見到遼東軍中衝出一員小將,周身上下錦衣玉帶花團錦簇,一副富貴逼人的景象,不用猜也知道必然是遼東兩位公子哥中的一位。

“哎呀,前面可是公孫公子當面?”

袁譚雖然不知道這位是老大還是老二,但先說兩句好聽話總是不會錯。

公孫康在馬上一拱手:“吾乃遼東公孫康,足下想必就是渤海袁潭大公子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官二代們頭次相見一般都會將自家老爺子的職位擺出來曬一曬,袁紹眼下的正式職位依然還是渤海太守,雖然渤海郡已經被林峰搶了去。

是以公孫康稱呼袁譚一句渤海大公子並無錯處。

但袁譚聽到這一句,心裡自然很不舒服。

自從丟了渤海郡以來,袁紹的地盤上便很少有人敢當著袁家父子的面說出渤海二字,被人壓走基業的奇恥大辱,乃是袁家父子身上終生難以癒合的傷疤。

如果是別人敢這麼稱呼,袁譚早就拔劍而起刀槍相向了,但人家公孫康可是從遼東跨海而來幫著老袁家打仗的,他是真心發作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