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集美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2章 黯然收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2章 黯然收場

愁雲慘淡的高陽城守府內,袁紹面無表情地端於上首。

在他下首,郭圖與審配分左右面向而坐。

三人盡皆沉默無語,場面冷清清的顯得有些尷尬。

終於,郭圖起身向袁紹深施一禮,面帶愧色地說道:“主公,圖出使不力,未曾料到公孫瓚言而無信,遲遲不肯發兵救援,導致我軍大敗。如今形勢危急,縱使幽州兵至,已然無力回天。依圖之見,主公為今只有先暫避林青州鋒芒,退入幽州境內,託庇於公孫瓚帳下。”

袁紹等人已經接到最新的戰場急報。

文安城外,遼東軍大敗,公孫度父子在逃回海河的路上,被跨海而來的東萊林軍所俘。文安城內的袁譚在求援信裡哭求自家老爹速速派大軍來援,晚來兩三天,不僅文安城不保,袁譚自己也必然步了公孫度父子的後塵。審配安排在遼東軍中的細作也證明了袁譚所言非虛。

束州城沒有任何訊息回饋,但袁軍安排在束州附近的密謀卻發回了驚天的噩耗,束州失陷!

高幹與呂威璜沒能逃出生天,不是被俘便是戰死沙場。

總之,袁紹麾下除了郭圖、審配和駐守武垣的許攸三位謀士,能打的將領已然被林峰一網打盡。

縱使現在公孫瓚尊信守諾,率大軍來援,也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不管是公孫瓚勝了,還是林峰勝了,冀州已經沒有了袁紹生存的空間。

他此時只餘兩條路可走。

一條是解甲歸田,帶著一家老小返回汝南,託庇於袁氏門中,倒也不失以富足的田舍翁度過餘生。

第二條路,收攏麾下所有的力量,率部投靠公孫瓚,暫時蟄伏下來,以待日後。

郭圖眼下便是建議袁紹走第二條路。

審配雖然低眉搭眼不肯開口,想法估計也與郭圖無異。

投入公孫瓚帳下,兩人還有機會輔佐袁紹東山再起,若返回汝南,他二人要麼叛出袁紹門下,要麼乖乖當一輩子帳房先生,幫著袁紹收收地租,管理管理田間的佃戶。

歷史上郭圖、審配皆為袁氏盡忠,誓不降曹,慷慨赴死。

但那是在跟隨了袁紹十幾年之後,兩人無論親族還是事業都已經全部捆綁到了袁氏戰車之上。

現如今兩人剛剛跟隨袁紹三兩年,又不是逢紀那種鐵頭娃,情緒上頭,不管不顧,以一腔熱血表衷腸。

是以審配低頭不語的意思便是在等袁紹的表態。

如果前往幽州,那麼還能繼續跟在袁紹身邊,如果返回汝南,兩人恐怕就要當場請辭,另謀高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紹

也不是笨蛋,郭圖與審配的心理他還是略有察覺。

只是要他捨棄一方諸侯的身份,低頭彎腰投入一直看不起的公孫瓚帳下,總覺得脖子後面硬筋突起,低不下頭來。

郭圖看到袁紹依然在猶豫不決,上前一步繼續進言。

“主公,事已不可為,大丈夫能屈能伸,淮陰侯尚且能忍胯下之辱,您又何妨暫且向公孫匹夫低一次頭呢?”

袁紹長嘆一聲。

想當初少小離家,入朝為官,那時候的他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不久得到漢靈帝的賞識,在官場之上平步青雲,成為首個袁氏子弟中衝破門第桎梏,成為統軍將領的存在。

雖在與董卓的幾次交鋒中偶有受銼,但也打出了汝南袁氏的赫赫聲威,以渤海太守之身,卻統領著冀州五郡,冀州刺史之位在向他遙遙招手。

就是那個可恨的林瘋狗,自從清河一戰惹上了他之後,袁紹充分明白了什麼叫瘋狗之咬入骨三分。

特麼一次都沒贏過,被林瘋狗壓著打了個酣暢淋漓,一個郡一個郡地從他身上掰走,現在連河間也無力再守。

不甘心,是真的不甘心。

可又有什麼辦法?

“好吧,只能勞煩公則辛苦一趟,再入幽州,商議你我暫且去投公孫瓚事宜。”

“謹遵主公之令。”

另一邊的審配則眼神飄忽,頗有些神思不定。

武垣城外,林峰手持幾封戰報,樂得前仰後合,捶案頓足。

太爽了!

怪不得張郃日後被曹大白臉排進五子良將,果然有著不止一套。

及時派武安國救援文安戰場,隨後又以弱勢兵力輕取束州城,似乎整個河間戰場盡在張郃的掌握。

按照現如今河間的軍事態勢分析,哪怕林峰並沒有率軍前來,河間全郡也必將為張郃所平定。

郭嘉斜倚在林峰對面,臉上也是濃濃的讚歎之意。

“張儁乂實乃上將之材,有此俊傑輔佐,主公日後可高枕無憂矣。”

林峰更是樂得見眉不見眼。

僅僅張郃發一次威,你就以為這是林軍的巔峰不成?

咱家裡黃忠、趙雲、太史慈、張文遠,也都是放出去獨當一面威震天下的絕世名將,只不過眼下還沒機會展現給世人看罷了。

“對了,奉孝需儘快派遣兵馬將公孫度父子押送過來,催促周倉儘早率軍迴歸東萊。”

郭嘉急忙搖頭:“主公差矣,眼下應當命周倉將軍裹挾公孫度父

子跨海進擊,速速拿下遼東才是。”

別鬧,公孫度雄踞遼東幾十年,眼下正是將遼東納入平原治下的最佳時機,動作稍慢一些,被公孫瓚搶先一步,到時候又要勞師遠徵,大費周章,這是何其不智也。

林峰依然一意孤行。

“公孫瓚不足為憑,縱然將遼東交於他手,日後遣上將提一支勁旅,亦可輕取。但東萊與徐州東莞接壤,而東莞太守劉玄德實為一世之雄,無論如何不可輕忽。”

在林峰心裡,袁紹袁本初都被打得如此狼狽,區區公孫瓚又算得了什麼。

東萊郡雖然有沮授與太史慈這一文一武坐鎮,但眼下兵力不足卻是實情,萬一被大耳朵與關二爺趁機偷襲,還真不一定鹿死誰手呢。

郭嘉的眼光只落在徐州陶謙身上,還真沒把劉備兄弟放在眼中。

不是郭嘉目光短淺,而是大耳朵至今還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原本應該在討伐董卓時大放異彩的三英戰呂布也被林峰偷襲洛陽之舉給攪和了,是以在世人眼中,劉備不過是一名僥倖得到陶謙青睞的幸運兒,東莞太守之職應當便是他此生的巔峰。

“主公似乎從一開始便對劉玄德兄弟二人極為看重,不知這其中可有什麼說法?”

郭嘉充分發揮不懂便問的優秀品質,試圖讓林峰替他解開心中的迷惑。

這可讓林峰如何回答?

難道要告訴郭奉孝,大耳朵日後可是能與大白臉、四眼仔三分天下的絕世梟雄?

就算他說出來,人郭嘉也得信不是?

鬧不好郭嘉聽完馬上會向荀彧寫信,請他速派醫家妙手前來武垣,主公失心瘋了呀!

“奉孝,我曾經與玄德兄弟一起在平定黃巾時並肩作戰,熟知其超絕的能力,此人眼下不過是明珠蒙塵,一旦拭去塵埃,必將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郭嘉未曾料到林峰對劉備的評價如此之高。

其它先拋到一邊不說,他對林峰識人之能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

林峰如此推崇劉備,那私下還是需要提醒荀彧一番,他所掌控密諜的偵察方向,似乎應當適時向東莞方面傾斜一二。

“既如此,嘉稍後便修書一封,將主公之意八百裡加急送往周倉將軍處。”

“甚好。”林峰點頭稱是,“文安城如今已不足道,元儉等人攜得勝之軍攻城,旦夕可下。奉孝對攻打武垣可有良策?”

束州被張郃攻取,文安交給廖化不成問題,高陽的袁紹除非瘋了,不然絕不會冒險來援武垣,圍點打援也無從說起。

是以林峰的目光又重新放到了武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