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黴運陰陽眼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94章 習以為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94章 習以為常

好吧,張坤並不是說這些東西不能吃。

畢竟不管是竹蟲還是毛毛蟲,理論上油炸一下都可以吃,而且味道酥脆誘人,更是營養豐富,據說其蛋白質含量是牛肉的八倍。

更何況在蜀中,蠍子蜈蚣,五毒之物都能油炸了下酒,更別說這些沒毒的了。

可問題是,看著那些一扭一扭的身影,張坤看著就覺得難受,更別說入嘴了。

三吱更是只聽著這名字,就能讓張坤汗毛直立。

唯一稍微正常些的,反倒是最開始看到的香茅草烤魚,可問題是張坤真的不愛吃魚。

而聽到張坤的話,一直顯得很是沉穩的雷雨也不由露出了一絲哭笑不得的模樣。

稍微正常一點的美食,有,肯定是有的啊,只能說張坤的運氣不好,走的這一邊全是些“真特色”美食。

雷雨讓張坤站在原地不等,稍微等他一會,只見他慢慢飄上高空,然後遠遠的飛了出去。

幾分鐘後,雷雨飄了回來,然後招呼著張坤跟他走。

南雲其實除了他出名的風景秀麗之外,其美食也是獨具特色,尤其是早餐,更是別樹一幟。

除了上面張坤碰上的那些“真特色”美食之外,還有更多更加讓人家喻戶曉的食物。

比如現在張坤站在的一家老面包子鋪前,等候著的一籠剛出爐的包子。

這裡的包子和張坤在南湖的包子有所不同,這裡的包子,名號叫破酥包。

雖然同樣是用麵粉發酵做成,從外表看上去也沒什麼區別,但是你要是把包子撥開兩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包子皮下面層層疊疊的酥層,就像千層餅一樣。咬一口更是柔軟松酥,入口即溶。

吃完破酥包後,雷雨又帶著張坤來到一個擺放著一個火盆的小攤前,火盆上放著一張鐵絲網,鐵絲網下面是紅紅的慄炭,網上則是一張攤開的白色的圓餅。

餅很薄,不一會就烤熟了,香氣撲鼻,然後塗上醬料,加入油條、雞蛋或牛羊肉片等,一份餌塊餅就做好了。

餌塊餅看上去和張坤曾經吃過的煎餅果子很相似,但不同的是,煎餅果子的餅是用小麥磨製的麵粉在鐵板上攤烤而成,而餌塊餅則是用煮熟的大米飯壓成圓形薄餅狀,再在炭火上面炭烤而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餌的製作過程中更是手續繁瑣,要經過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各種形狀等多道工序。

在南雲,餌塊餅是能夠和過橋米線齊名的美食。

想想過橋米線在全國的名聲,由此可見一斑。

本來雷雨也帶著張坤去了一家過橋米線店,但是張坤沒有選擇進店品嚐。

理由嘛,就像前面說的,每個地方的特色美食都有很多種,而一個人的肚皮是有限的,所以肯定是要有所選擇的吃喝,優先品嚐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在南湖就能夠吃到的東西,雖然南雲的才是最正宗的,但張坤還是選擇儘量多嚐嚐自己沒吃過的東西。

吃完了餌塊餅後,雷雨又帶了張坤來到一小攤前,這裡賣的是豆麵湯圓。

和張坤以往吃過的元宵湯圓不同的是,這裡的湯圓表層裹了一層黃豆面,細膩餈糯的湯圓裹上滿滿的黃豆香味,再澆上熬得濃香的紅糖水,那真是香甜到了人心坎裡了。

這對本就喜歡甜食的張坤來說,簡直就是無上聖品。

而張坤早餐的最後一站,則是稀豆粉。

在南湖,豆漿配油條堪稱絕配,而在南雲,則是稀豆粉。

稀豆粉用的是上好的白豌豆磨粉,經煮製成稀粥狀而成,再放上一些香菜辣椒麵,配上油條,口感滑/潤紮實,令人回味無窮。

吃完一碗稀豆粉,即使以張坤的“大肚能容”,也稍微感覺到一些吃撐了的樣子。

低頭看了眼稍微鼓起來的肚皮,張坤露出一臉心滿意足的模樣。

“嗝!”

張坤稍稍打了個飽嗝,口中還帶著一點點豌豆香甜的氣息吐出,張坤摸了摸肚皮,感覺隨著剛才肚子裡一口氣的排除,好像肚子裡又有了一點騰挪空間,好像……還能再吃點?

張坤砸吧了一下嘴巴,然後望了一眼小攤前的老闆,伸了伸右手。

“老闆,來一碗稀豆粉配油條,放香菜。”

額,這話不是張坤說的,只見小攤前又來了一位食客,笑呵呵的向老闆招呼道,說完,拄著柺杖一步一步向著張坤這張桌子走來。

張坤這才看到,原來是一位殘疾人,整個左大腿以下都沒了,一隻腳著地,靠著柺杖前行。

來人來到張坤同桌,坐了下來並小心的將柺杖放到一邊,然後還向張坤善意的笑了笑。

張坤立刻回之以微笑。

這時,小攤老闆端著一碗稀豆粉和一疊油條一頓一頓走了過來。

張坤稍稍一愣,覺得老闆走路的姿勢好像不太自然,仔細觀察下,在老闆右腳抬起的時候,褲管微微提起,這才看到右腳褲管下,並不是血肉小腿,而是一根微微反光的金屬假肢。

“來了,稀豆粉配油條,加香菜,慢用。”老闆笑呵呵的把食物放到新來的食客面前,然後又轉回了小攤前。

而新食客看著面前還冒著熱氣的稀豆粉,從桌子正中的圓筒裡拿出一雙筷子,然後端起碗先喝了一口,臉上立刻露出了幸福滿足的笑容。

一切的一切都彷彿那麼的自然而然。可是,張坤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的樣子。

稀豆粉在南雲算是比較受歡迎的早餐,所以這家鋪子的生意還算不錯,有五張桌子,基本都坐滿了人。

張坤目光在五張桌子上掃視了一眼,然後陡然一愣。

是了,他知道哪裡不對勁了,其他食客。

在剛來的那位殘疾食客進來的時候,有不少人都看到了,或者隨便掃了一眼,但是,所有人都是一眼看過就過了,然後繼續享受著自己面前的食物。

一切都彷彿很正常,但偏偏這就是最不正常的地方。

在張坤老家南湖,如果遇到一位特殊的人,一般人難免總會多看上幾眼,不帶絲毫惡意,只是純好奇而已。殘疾人也算特殊人之一。

可是在這裡沒有,所有看到剛進來的殘疾人食客,看過也就看過了,沒有任何再看第二眼的,彷彿習以為常。

是了,習以為常。

前面說過,馬關縣是一個相對貧困的地方。在幾十年前,國家科技還不發達,糧食缺口巨大的時候,全國很多人都處在飢餓垂死的邊緣,而文山州更甚,因為邊境雷區的存在,導致了大量的荒地。

而後來,在選擇是被飢餓活活餓死,還是有可能被地雷炸死的選擇中,很多文山州人都選擇了去雷區排雷開荒。

因此,很多人還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排雷手段。

曾經最高紀錄,是有人在一畝地裡足足挖出了52枚地雷。

而有人排雷成功的,自然也有失敗的。開荒途中不幸觸雷的例子數不勝數。

上面提過,自1979年到2003年,僅南雲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一地,就有因觸雷不幸傷亡5878人。

這五千八百多人裡,有不幸當場死亡的,但更多的卻還是僥倖活了下來的。

這死了的自然就不用說了,而僥倖從閻王爺手裡逃生活下來的,也大多變成了殘疾人。

所以,在馬關縣,偶爾看到一兩個腿腳殘疾的人,真不是什麼令人覺得奇怪的事情。

因為見得多了,所以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習以為常。

想清楚這些事後,張坤沉默了下來,然後,剛剛還覺得還能再填點東西的肚子,此時也已經完全沒有了食慾。

張坤看了眼對面正在大口大口吃著油條就稀豆粉的食客,露出幸福滿足的笑容,又看看在小攤前,洋溢著快樂笑容的攤主,大聲招攬食客。

張坤默默站了起來,結賬,然後招呼雷雨。

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