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凡人時代之變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收穫季和求學關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六章 收穫季和求學關鍵

姬洪軍仰望看著夕陽,紅彤彤的大太陽是如此的嬌豔,感慨萬千,想象著自己化身古賢孝子,儘早的為爸爸媽媽衣食無憂和遮風擋雨。一旁的媽媽笑說:“晚霞啦,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啊,明天一定是個好天氣呢。”

時光匆匆,又到了收穫季,今年大蒜的產出還真不錯,洪軍家種上了足足7畝地,二伯家5畝,建軍家4畝,郎代芷把桃樹林也全都砍了,全都種上4畝大蒜,還在河堤上開荒了3畝地種棉花和紅薯。姬洪軍還傷心那視同寶物的大桃樹,也在無聲無聲中被砍,被燒火了,變成了一抔灰。

收穫大蒜,姬洪軍家是很有經驗的,媽媽準備好充足的物資後勤供應:豬肉和雞肉,還有據爸爸笑著說:“幹活喝啤酒,既解暑又解乏,還解渴的。得多準備點才行的。”媽媽反駁卻說:“你這是打著旗號,瞎忽悠的!還私自喝酒!”

不管怎麼樣這幾天幹的都是重活,人都太累消耗也大,就儘量補充能量是準沒有錯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郎代芷和姨夫就先從小洪軍家開始幹活,姬洪軍和欣燦也趁著放學後跟著搶收。先是收蒜薹、再挖蒜頭、接著削蒜頭、最後剪蒜頭和分級,這些工作每個工序都是一個一個的手工完成,沒有捷徑!

最後裝袋,用自家機動三輪車拉回家,姬洪軍幾乎每次都跟著車回家,因為迎風吹著的頭髮很飄逸,更帥!最是興奮一車車拉回來的都是自己家的錢啊!鋪到準備好的細竹竿織成的寬大的簡易竹床上,晾曬,等著時機再賣錢!

這幾年因為大蒜盤子還小,沒有形成規模還沒有吸引資本家們操縱價格。供應嚴重低於需求,物依稀為貴,一般都是賣的越晚價格越高。

但是如果中間有人高價收購也不錯,這可以減少晾曬損失的重量,還有天氣變化導致發黴,會影響白皮大蒜的美觀,以致使價格跳水!說白了,就是不好看了就變成的混子蒜,成了最低賤的等級。

高等級的白皮大蒜都是出口創匯的,現在中國的普通老百姓還生活在初級階段的溫飽中,有錢人也是講究好看,要面子的也不喜歡吃大蒜,他們覺得有異味。

中國還沒有引入健康飲食的概念,像RB、歐美早已經要求吃的健康,大蒜都是健康生活、居家過日子必不可少的!

爸爸媽媽也和二伯、三伯家商量,他們先自己幹著,這邊幹完了,就用自家的機動三輪車幫著拉運回家。村裡有拖拉機,此時的農村,道路仍是機耕小土路,還是三輪車輕便快捷靈活,更合適普通的農家。

如果中間沒有特別好的行情是不會賣的,最好是兄弟幾家一起賣形成規模能談價錢。或者,和周大表哥再商量有沒有高價的出口商。

長時間種植大蒜也探索出更好的經驗,大蒜需要巨量的無機化肥,一般一畝地4袋共計400斤。再多了就燒蒜苗,還得有一部分有機肥比如豬糞和雞糞,這些大部分都要購買。也開始打專門的除草劑,以前都沒有這產品,據周大表哥說:“這也是從國外剛引入的概念,尤其是美國。”

93年種植大蒜每畝大約的成本是650元,這還刨除蒜種和人工成本,這在此時物價的情況是很大的成本了,小麥的價格每斤都不到0.6元,而小麥的產量一般為800斤,最多不過1000斤,意味著大蒜成本比一個季度小麥的全部收入都高。但是現在化肥、農藥和薄膜的價格更是漲價飛起。總之,老百姓在高價的時候只能掙血汗錢!低價的時候一年到頭白忙活,還累垮了自己的身體!

因為比較科學的管理,姬洪軍家今年白皮雜交大蒜產量都在畝產3100斤左右,個頭絕大部分都在55公分,行情是55公分在每斤1.5元,其它的都在左右浮動。二伯家產量也在畝產3000斤,個頭大半也是55公分,建軍家也只是比二伯家稍微差些。郎代芷家則是和洪軍差不多,他們的田地少管理的勤些。

周大表哥那邊也是差不多,他把家裡的果園全部都刨了挖了都換種白皮大蒜,據說足足有25畝。每當收穫季,他一大家子根本忙不過來,收穫的時候只能請附近縣鄉的臨時工,他的收入一年下來比兩個公務員的弟弟都高很多。只是姬洪軍再見他的時候,都快認不出啦,高大健壯黑長髮的帥哥變成了中年平頭大叔,黑黑的,瘦瘦的,一臉的疲憊和焦慮!

但是一說起大蒜,大表哥就興奮,還給姬加元建議:“四舅,還得繼續做蒜種賣,現在全縣開始大力推廣種植大蒜啦。正是大蒜高需求的時候,而且出口現在有很多的風險,不像開始種的幾年是物以稀為貴的,還經常收不回貨款。”

姬洪軍發現村裡和周邊也確實有老百姓開始試種,因為投入大都不敢冒著大風險。這對開拓者就是所謂發家的機會。

如果有大個的高等級蒜頭專門挑出來,至少每斤2元,用三輪車集中一起裝箱,再送縣裡的大蒜批發市場賣給那些出口商!反正有了三輪車都很方便!

大家庭上下都很高興,雖然都被毒太陽曬的黑漆漆的,爸爸、二伯和愛軍哥背後都被曬的起皮、掉皮了。但是,這些辛苦相對於其他的活計,他們認為是值得的!

忙完地裡的搶收事宜,還得回到校園,打打鬧鬧的成了四年級的主題,老師打學生,學生互打,就是不幹正經事情。還有就是換老師,不停的換,老師也不正經的教學,整個搞得亂七八糟,雞飛狗跳的。最後,就剩教育管理者,真真是要知道是哪個芝麻官不務正業好好地做教育,搞得學生都成了奔波在路上的孫行者了!

動盪的四年級終於結束了,留級的還有20個,升5年級的40個人,包括已經留級的20人,小夥伴中小峰、小陽和小震都升級了,但是小坡、田義天華兄弟和幾個人還是要被留級!

可還是要被糊弄一年的!姬洪軍算是看出來了,四年級就是個大坑!他就給小夥伴們出主意並獻計,趕快找人四年級和五年級的老師、還有兩個村的書記,想辦法必須升級走人。否則,上學的年齡就大了以後更是無法跟上,一步慢步步慢!

本村的同學還是比較信服姬洪軍的,他們很聽話的,確實四年級的老師太差了,即使現在成績差點到了五年級趕緊補習還能追上,要是還待一年估計最多混個初中文憑。要麼說有時候水面下的事情更容易處理呢,最後本村的30人升級的28人,有兩個確實太差了,楊大莊沒有人對這上心還是20個人。

升入五年級,還得繼續換學校,五年級就在楊大莊小學大院的教室,在三年級的時候也是在院子裡的。

但是上個學年,楊大莊的小學生們都得去村民的家裡上學,用來做臨時教室上課,一年後又回到小學院子!

據說領導認為學校裡的是危房,要修整蓋樓房!一年後沒有人任何動靜,教室原封未動。只是把學生們又折騰了一遍,也就是說,去年楊大莊的幾個班級更是苦不堪言。

曾經,姬洪軍過來玩過幾次,第一印象就是特別擠,一個兩小間的房子裝下60個學生,想想都恐怖。第二,村民的房子也很差,又沒有廁所,而且沒有操場和辦公室,老師也很受罪。反正是大家一起來折騰嘛!

五年級啦,葛老師年級大了退休了,走了。現在是曾經在三年級代課半年的數學老師李老師做班主任,當時他主要教學五年級的語文課,現在還是教授語文。數學老師還是外地調來的周老師,他曾是這屆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兩個老師都是大家的舊相識,對學生一般要求比較嚴格的。

開學了,學生們都在熱熱鬧鬧的搬東西、打掃衛生呢,李老師看到姬洪軍就擺手要他過去,老師的命令當然得聽,姬洪軍心裡打鼓是不是要修理他?最近他是比較老實的嘛,人在屋簷下就得低頭,但是在四年級下半年的時候,自己可是沒少收拾楊大莊的刺頭們。

就見李老師笑著說:“怎麼樣?來這邊還適應不?以後你就是班長了。”然後,他繼續微笑著就審視姬洪軍,姬洪軍有點蒙,突然聽到班長,這是好事高興啊,老師眼光不錯的嘛。

周圍都是瞎忙的學生,他們大部分都是在老師在的時候做做樣子,當然大部分人也聽到了。但是這個不合規矩的啊,以前要麼是接著四年級班幹部,要麼是留級的矬子裡挑高個。

此刻,姬洪軍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直接把心裡話給老師說了,李老師還點點頭像是對學生的表現很滿意,就笑著更像是專門的警告說:“五年級是畢業班,都是以成績論英雄!以成績論,你最合適,而且有經驗嘛。”

確實,姬洪軍有做班幹部的經驗,雖然以前是副班長,但總是幹班長的活計。順手拈來,他幫著老師登名造冊,新生48人,沒有考上初中的15人,其中李白廟的8人,姬小坤就在裡面。共計63人。只有7個楊大莊的留級生,他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