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凡人時代之變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另類復讀、失學和西去探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另類復讀、失學和西去探親

班主任李老師瀟灑地走了,學生們繼續上自習課,大家相互低頭接耳的嘀咕著。姬洪軍就想看看現在的學生是什麼樣的狀態,還有要互相認識一下,大致策劃一番。而且,自己作為班長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要有的,不能一年後同學們都還在此見面的。

就見他大咧咧的登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了“互助溝通”四個大字,接著對著同學鄭重的說道:“現在我們都是五年級了,馬上要升初中,這一年對我們非常的重要。是混初中文憑還是繼續深造,現在的基礎非常重要。我們有48個新同學,還有15個老同學,大家得在未來的一年裡,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爭取都考上好的初中。”

“正好,現在是自習課,同學們互相認識溝通一下,請每個同學上來自我介紹一下,主要介紹就是姓名、性別、還有愛好專長,你是擅長語文那還是數學,或者其它的特長說清楚,大家方便以後有互相幫助的方向,最好說說年齡,大家都是同學,沒有什麼可以避諱的。就按照座位,依次來。”

說完,姬洪軍就對著下面的同學巡視了一遍,一個沒有落下,新生都沒有異議還一個個躍躍欲試的,陌生的有幾個男生還不屑的瞪著他,還不服不忿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姬洪軍就對著他們微微一笑,繼續道:“我們都是有遠大目標的,也是要有著榮譽感的集體!如果不想進步和學習,可以不要上來。但是不能影響別人進步。我會把記錄給班主任報備,現在就請李丹開始吧。”

前面都是新生同學,留級的絕大部分都坐在後面,這些都是班主任安排的,對他們15人還算是知根知底的。此時的學生還算單純,但是還都是要臉面的。一是,儘量在同學面前把最好的自己表現出來;二是,老師要是知道有人搗亂,真的找家長要麼勸退那就不好玩啦,反正老師不指望他們來年能考上。

不管有什麼想法,現在有著正確名義的班長發話了,不聽也得聽!63人包括姬洪軍都介紹一遍,姬洪軍自己也做了一個簡略的記錄,以後好管理,尤其是7個留級的男生,不過有個叫李彬的看著很老實,應該很個想學習的。

透過這些,每個人的性格和特長瞭解的也差不多,都互相認識了,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尤其是留級的大部分是男生,只有4個女生。現在的風氣還是很保守,女孩子學習不好就自己早早的退學了,男孩子的話,家裡還是有著更大的期望的,可以多給些時間。

看著他們的樣子,有一半能考上初中就不錯了,態度不端正吊兒郎當的,還本來就是學渣和混子,怎麼能有合格的成績?姬洪軍又上臺了,把四年級的數學非常的糟糕成績,又著重給同學們又說了一遍,徵求補課的意見。

四年級數學是五年級的基礎,他透過輔導小夥伴,看出很多人連分子分母都分不清楚,更不用說奇數、偶數和真分子之類的。

基礎都不懂,更不要說進步了,否則是踩空!新生們都高聲附和:“要求補課!“老生們根本就不懂四年級數學,他們還不以為然呢,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學會學習的方法!

第一節自習課就這樣過去了,也放學了,現在李丹是副班長,兩個人互換三年級班幹部位置。

姬洪軍帶著李丹找班主任,把自習課上的事情又大體複述給他,李老師也沒有想到:現在新生的數學成績特別的差,把他嚇了一大跳,如果來年的升學成績特別差,他肯定是不好交代的。又暗罵這些人真是誤人子弟,簡直就是為了留級準備的。李老師當然同意和周老師商量補課,而且這個還得考試檢測透過,才能繼續新學期的學習,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純粹浪費時間!

五年級算有了新的開始,不都說行百裡者半九十嗎?周老師被同事和學生的補課要求弄的有點莫名其妙的,又特意去鎮上查閱了學生們上學年的成績。一看真是嚇了一跳,這不是害人嗎?周老師被氣的只想罵人!最後升級的學生的數學成績才有一半人剛剛及格,看來真的得好好補課了啊,這四年級的老師都是上面人呢?!

對於學習,其實小學生是求知若渴的,有了合格的老師才能事半功倍,四年級的時候大家也不想丟人現眼,看著題目大眼瞪小眼的。可是,那時數學老師是個糊塗蛋,加上班幹部不管事情,能有一半人合格已經算是不錯的。

從此,五年級的學業變的異常忙碌,都在題海中戰鬥,不再是井底之蛙,得好好學習啦!從做題中,還有附加題,這些都是另一個層次的較量。

每天都得6點起床,最早晚上9點睡覺,非常的繁重。早讀、晨課、上午課、下午課和點著煤油燈的晚上的自習課。

大部分同學也沒有其它的心思,都專注於學習。

初秋,一天下午自習課,李老師帶著一個中年男人進了教室,他正色道:“大家先停一下,學區有了新安排,就是校服,每人必須得按照要求訂一套,40元/套。待會,這位馬老師幫著大家一起測量身高,班幹部幫著維持好秩序。”

學生們都是小孩子,有新衣服穿當然是高興的事情,呼啦啦排隊測身高。所謂的測量,馬老師在黑板上隨意把刻度劃在黑板上,以5釐米為單位,同學們流水線式的稍微一比劃,馬老師直接就報數,姬洪軍和李丹幫著記錄,非常的快速,不到15分鐘63個人學生全部搞定。馬老師還笑說:“不用著急,校服10天內就道,大家先準備好費用哦。”

果然,沒到7天,嶄新的校服全送來了,校服像堆成的小山,主色是天藍色的,還有條形的白色的條塊做配飾,還算好看,上面沒有任何的標記,只是統一的服裝。學生們都是迫不及待的自己先換上,此時,同學們也不管男女啦,反正大家穿著都很厚,更不管什麼洗不洗的。這些服裝都是標準化的,有的長了很多,有的肥的可以當裙子穿,不管怎麼樣,新衣服總是受小孩子們歡迎的。如果實在不滿意,還可以換的。

姬洪軍和姬欣燦第一次穿著大家說的校服,美美的樂呵呵的回家,只是有點肥大,其他同學都是如此。一回家,姬洪軍向媽媽要服裝費,媽媽也沒有為難,直接把錢卻給了姐姐,隨意道:“讓你姐姐一起幫你交上,你不用管了。”姬洪軍也不以為意,反正新校服穿上啦。

只是姬洪軍還得幫著馬老師收校服的費用,班裡的人大部分都不差這些錢,而且發放的校服很厚,布料結實,就是自己家買一樣的新衣服也是這個價格,算是一件不錯的換洗衣服呢。

唯獨本村裡的一個女孩子沒有交錢,叫姬小萍,是家裡的老大,還有個弟弟和小妹妹,按照常理來說,他們家不應該缺錢,但是她的爸爸姬大軍不僅沒有給錢,還要讓她退學!因為到目前為止,她的學費還沒有繳納呢。這次李老師也沒有辦法,她的學習成績一般,還得經常照顧妹妹,所有的費用都得交齊才行。

半個月後,只是沒有了以後,姬小萍輟學了。據說他的爸爸跟著拜把子的兄弟一起玩牌,是真正的賭博,輸了大半身價。只剩下了一個院子還有田地,姬大軍要面子,只是向拜把子兄弟借錢,無果,姬小萍也沒有了未來。

姬洪軍看著姬小萍跟老師們訴說家裡的情況,李老師還在勸說:“小萍,不管怎麼樣,得初中畢業才好啊。”小萍搖頭一邊哭著,一邊自己慢慢的孤零零走了,從此離開學校。姬洪軍自己也沒有辦法,無能為力,而且小萍以前經常跟著玩的,但是此時沒有了一起長大的歡樂,只剩下嘆息和挫敗!

事情就是如此,塵世紛擾,儀態萬千。

因為93年夏天種植的大蒜又獲得了大豐收,郎代芷家也有錢了,去年媽媽仍然沒有把西去的願望達成,小姨也想著和郎代蘭一起過去看看姥姥姥爺。但是洪軍家的蘋果樹都給刨了,還沒等高產的收穫季呢,姬洪軍甚為遺憾啊,可誰讓此時水果賤如毛啊,老百姓本來就是從土地裡扣食吃的。媽媽不容懷疑地道:“還總得有人看著,太費功夫啦,而且沒有多少收入,不如都種大蒜!”

不過,在洪軍和欣燦的再三哭訴下,還是留了一棵桃樹和那顆只知道往上瘋長的杏樹。姬洪軍也總是喜歡往上爬著玩,他為了不是吃最高最大的杏,而是想登高望遠,看看這大片的田野,看看一望無際到底有多遠。

說著要去走親戚,孩子們要麼在上學,要麼都太小,路途太遙遠都不宜帶著,再說洪軍姐弟升入五年級,馬上也要升初中啦。

但是這次必須得去了,舅舅就要在初冬的時候結婚,這對於郎家可是件大事,舅舅可是郎家僅有的兒子,媽媽和郎代芷也很重視,再說由頭是推脫不掉的。楊大莊的李姨,有一子一女,他的丈夫是楊大莊的書記,只是經常醉酒。附近鄉的牛姨,她還是三的娘的外甥媳婦,三女和一個剛生的男嬰兒。

本村的還有四家,啞巴賈小姨、她大姐海姨和小峰的媽媽,小峰家還有一個跟姬洪軍同歲的姐姐;最後是小喜的媽媽,姬洪軍只是叫姨,準確的說她是蜀省人,因為姥爺家地處高原邊緣,還和蜀省交接地方,小喜姨的姥姥家跟媽媽一個村,關係比較親密,她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慎磊,一個是小東。

還有十幾個阿姨,她們都是隴南的老家附近的,現在也都在周圍十裡八鄉建立自己的家。只是因為距離太遠很少見面,一一聞訊都過來送行,請郎代蘭姐妹給老家帶點問候。

魯西南,家裡沒有什麼貴重的特產,帶的禮物是家裡種植的棉花,請楊大莊的專業師傅幫著彈成一包包的,軟軟乎乎的,還有自己縫製好的4床厚棉被,姐妹兩個每人3個大包加一個箱子和一塑料袋子的大蒜,路上姐妹兩個照應著浩蕩蕩的去了。包裡面有路上吃的開水煮白雞蛋、香腸、袋裝的泡麵。探親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也有了更好的選擇啦。

媽媽不在家,那小孩子就更自由,姬洪軍家主要還是媽媽管著,只要不殺人放火隨便折騰。有時候村裡大人給姐弟兩個開玩笑,說:“洪軍,你媽媽不再回來了,你跟你姐姐兩個都被扔啦。”

當然,姬洪軍知道他們這些人對姐弟都是玩笑話,這在他們眼裡都根本不可能的事,還有沒有媽媽管束太愜意了。

有時候苦難可以讓一個大家庭抱團,更和睦,更團結,不再如之前雞毛蒜皮的事情非得掰扯清楚。

三伯家孤兒寡母忙活著將近10畝田地,還得給三伯買藥買營養品,他那乾乾的瘦瘦的身體,看著都令人心酸。可是,還得供著姬建軍讀書。他現在已經是初三學生,馬上就要升學關鍵時期,是讀中專還是高中?這都需要給予指引和幫助。姐姐心愛虛歲也有18歲了,也得幫著規劃未來。

家裡的二伯和爸爸這些年對外界接觸的有限,對這些也是拿不準。現在大環境,考中專還是不錯,可以早點就業養家。但是,據愛春姐建議說:“以後國家還是更重視大學,最好還是讓建軍上高中,以後考大學更有前途。”

可是,這些都牽扯到一大筆費用的問題等等,這些都不是一般的家庭負擔的起的,此時的決定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大事,得慎重!但是商量的結果:有關升學是必須的,到時候看成績吧。

即使伯伯叔叔是親人,也不敢隨意幫著做決定,他們擔不起這個責任。但是姬建軍的爸爸媽媽他們當然希望兒子更好,只是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允許,可是又不甘心耽誤兒子的前途,只能一顆紅心兩個準備啦。

秋天真是氣爽漫長,尤其是晚上,最近幾年農村的孩子有了練武熱,就是本家的有點練武底子的二哥和外地朋友合夥開的學武速成班。他家小時候就沒了爹,5個兄弟和一個跛腳的媽媽相依為命,五個為了活命只能各想辦法當學徒,有的跟著小劇班吹喇叭,有的學做木匠,還有的跟著混日子做二流子,到處走村竄巷。但他們算是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長大的,人心都不壞。

二哥不想被欺負,從小就想學武術,沒有錢也沒有人幫忙指導,就到隔壁鄉的一個有名望的武術師傅家附近盯著,找機會爬牆頭開始是偷偷的學,後來都熟識了。老師傅看著二哥挺能吃苦,人也本分勤奮就被收徒弟。

二哥成人後身高只有160釐米,好在很敦實健壯。他們兄弟五個都到了結婚娶媳婦的年紀,但是他們家真是一貧如洗,只有兩間房的老土屋,沒有任何一個好姑娘家肯願意的,嫁過來就是掉進火坑裡!

可是,本村的田姓大妞對二哥一見鍾情,她身高足有170釐米,在本地女孩子裡是大高個,是朵美麗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