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活在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一四章吵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一四章吵架

讀書人是幸福的,尤其是在天下節度亂唐之後的宋朝,讀書人就是一個香餑餑的代名詞,這樣的社會環境催生出了讀書人傲嬌的心態。

讀書人愛動嘴、愛辨理、愛管閒事天下人皆知,讀書人愛自由、愛嫉惡、愛打抱不平權貴們皆知,讀書人愛作文、愛比試、愛批判讀書人自知,所以就有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典故。

宋朝的老百姓形容讀書人是,炮仗般的性子,一點就炸,而且還是一串一串的炸,這句話形容的很對,比如說龍州貢院門口聚集的這群來看榜的讀書人。

這次測試說白了就是呂知州一時興起的摸底考,但是不知道那個混球傳出謠言說取中的第一名,明年的解舉試可以免試!

這下還了得?不鬧出些動靜來怎麼對得起咱大頭巾的身份,於是這幫不怕天不怕,地不怕的書生就雲集在貢院門口,叫嚷著說:

“考試不公,評判有失偏駁,憑什麼我青英就考了四十名,他趙三就能排第五?平常在學校裡考試,他的成績都是排在我後面的!”

有帶頭喊的就有起鬨的,於是原本只是上榜成績排後面的學子們腹議排前面的,後來就變成沒上榜的質疑上榜的,平常你在書院裡什麼表現大家都有目共睹,這次居然上榜了,而自己這些‘老資歷’卻得了個落榜!心裡能好受麼?於是這質疑的呼聲越來越大。

讀書寫文章可不是誰歲數大,資歷老誰成績就好的,遍數整個文壇,有多少名聲在外的明士被剛出頭的毛頭小子搞的灰頭土臉,斯文落地。

但是讀書人這個槓,嗯,不吃虧的主,認為自己的文章要比他好,所以不服氣。

這一鬧就是一場大亂,且愈演愈烈,這場測評只是讓開在龍州城內的各大官學私學的學子們參加,其他諸縣的學子都沒有安排參加,本來人家心裡就膩歪,當聽說“第一名可以免試發解舉時”這幫外縣的學子們不幹了,在龍州城裡的,呼朋喚友的也跑來貢院門口,高聲吆喝著“有失偏駁!舞弊徇私!”

不管那座城池,貢院這等十分神聖的地方,都不允許有人鬧事搗亂,尤其是看大頭巾不順眼的軍漢們。

領隊的都頭一揮手,一幫鬧的最兇的學子就被抓了起來。

枷鎖鐵鏈自然是不敢用的,所以數十個兵丁“氣勢洶洶”的“押送”著十幾個學子進了龍州縣衙門。

正在“研究案件”的陳縣令慌忙用手帕擦掉口水,排衙升堂。

“咚咚咚!”

“威武~”

舉著水火棍的衙役用力的敲擊地面,已期望營造出來的威嚴氣勢讓堂下的“案犯”服罪招供。

“陳縣令!我等是江油縣的舉子,敢問此次測考為何限制我等參加?”一位頭戴錦色頭巾的讀書人,不等示威棒結束,就率先質問道。

“大膽!”當庭案目是一位最講究規矩的人,縣令還沒說話,你個毫無功名的舉子倒是先說話了,規矩何在?體統何在?衙門顏面何在?

所以他伸出手指就衝著說話的舉子大聲呵斥道:“你這學子,怎這般不懂禮數,左右給我趕出衙門!”

大宋的讀書人是幸福的但也是悲哀的,因為他們只有考中科舉,才會得到功名,若不然舉子也只是個好

聽的名稱而已,稍微有些權勢的人家就能隨意的欺負欺負。

這一點不像是後邊的明清兩朝,只要過了州府裡舉行的鄉試,得了“舉人”的功名,就算是有了功名,除非被官府剝奪了功名,若不然臨死都是舉人。

而宋朝,州府舉辦的發解舉人試,只是一次性的功名,考中則罷,考不中重新開始,除非你連考數次都不中,國家才可憐你,特奏名賞賜個功名出身。

案目發話,值守的衙役不敢不聽,當即就舉著水火棍走到大廳裡,推搡這群讀書人。

坐在公案後面的陳縣令,趕緊喝道:“萬萬不可放肆,諸位學子都是我龍州有才之士,諸位差役萬不可傷到他們,教我難做!”

說著話人就站起來往堂下走,旁邊的案目板著臉攔住道:“縣尊,此等學子,不安心讀書,只會搗亂縣衙,您剛剛瞧到了,他們來到官府縣衙,居然好無禮數,如此目中無人真是羞辱我龍州縣衙過甚,屬下官擅主,請他們出去學好了禮數再來。”

“不可不可,他們只是年輕氣盛了些,不曉得禮數不為過啊!哎呀,你這個狗才,莫要用棍子傷到他們,仔細我抓你吃板子!”

皂班班頭原本聽見自家縣令呵斥,手抖了一下,剛想跪地求饒,忽然見案目打了手勢,彎下去的腿瞬間又挺了起來,解下腰間帶鞘的刀子就高喊道:“眾為兄弟,這幫讀書人忒不講究禮數,折辱縣令太過,速速趕出衙門,讓他們學了禮數再來。”

一眾衙役聽見他喊話,齊齊的應聲是,原本做樣子的推搡,瞬間有了幾分力氣。

君子動口不動手,一方面是因為,動手顯得粗俗無禮,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手上沒力氣,所以他們許多人雖然也奮力掙扎,但是沒多久,人就被衙役們趕出了縣衙大門。

“粗俗!無禮!我堂堂孔孟傳人,居然被這幫卑賤的衙役趕了出去,真是無禮,氣煞我也!看我去與他們理數!”

還是這個頭戴錦色頭巾的舉子率先發聲,但是這一次周圍人卻無人響應。

“怎麼,安道兄,子武老弟你們這是什麼表情?”

咳!

倆人瞅一眼衙門裡面,隱隱約約坐在公案後面的縣令,嘆口氣道:“王奎兄,這明顯的是陳縣令不想躺渾水,隨意找了個理由趕我們出來!讓我說還是別進去了!”

“果然如此!”王奎狠狠的指著大堂道:“我說這案目怎麼這麼膽大,居然敢不理睬縣令的話就趕我們出來,原來是唱的雙簧啊!”

“唉!王奎兄,你這也才發現啊!我早就明白!”

“早就明白?”王奎瞅著說話的舉子道:“你早就明白怎麼還讓他把我們趕出去!”

說話的舉子指指站立在縣衙門口虎視眈眈瞅著自己這群人的三班衙役道:“他們人多我們又有什麼辦法。”

“你……”

“算啦王奎兄!”第一個安慰他的舉子發話道:“張栽兄也是無奈,怨不得他,最根本的是因為這縣令不想理事而已。”

王奎聽了他解釋,氣鼓鼓的抱著胳膊道:“那你們說怎麼辦?難道眼睜睜的看著這不公平之事兒發生?”

“那怎麼可能!”

一眾學子

紛紛吵道:“我們都沒參加,他憑什麼取第一名免試解舉試?若是我等也參加,這第一名還不一定是誰呢!”

“就是就是!”

一群學子紛紛吵嚷道。

“那你們說怎麼辦?這搖頭老爺不想理事,我們可有什麼辦法?”

“哎!對了!我們可以去找蘇通判!”某位學子靈光一閃的發言道。

“對啊對啊!這龍州可不是他呂知州的私人堂,我們去找蘇通判說理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走走走!”

龍州縣衙大堂,端端正正坐在公案後面的陳縣令,聽著衙門口亂糟糟的聲音越來越遠,就衝著旁邊的案目打個眼色。

案目點點頭,衝著堂下的班頭做個手勢,這班頭就急急的跑了出去,不大會兒人就跑了回來。

“怎麼樣?”案目問道。

“人都走了!聽說是去通判廳說理去了!”

案目點點頭,扭頭看一眼一臉正氣的縣令,再扭頭低聲問道:“可有說我們縣衙不是!”

“沒有沒有!”班頭使勁兒晃著手道:“只是說呂知州,處事不公,沒說我們什麼。”

“啪”一聲響。

公案後面的陳縣令狠狠的拍下驚堂木,衝著倆人厲聲呵斥道:“此乃縣衙大堂,你二人不可私語。”

“是縣令,下差錯了!”倆人抱著拳賠罪道。

陳縣令點點頭,衝著站在大堂外面的一個衙役道:“去,把門外學禮數的舉子喚來大堂問話!”

衙役拱手道個是,蹬蹬蹬的跑了出去,片刻後又跑了回來稟告道:“回縣令,門外眾學子已經離開。”

“離開啦?”陳縣令咳嗽一聲道:“真乃無禮,算啦,等他們學業有成,估計會好些!嗯,既然人離開了,那麼此案就此作結!”

“是,縣令!”

有人形容這些沒有取得功名的讀書人是狗皮膏藥,因為處理他們,若是重了,會惹來非議,對自己官聲不好,處理輕了,這些人又不會改過,所以陳縣令才如此處理。

他為了名聲可以這麼做,別人也不是傻子,哪怕對仕途沒啥興趣的蘇胖子也不想招惹一身是非,所以乾脆稱病不出。

老大不想惹事,下面各廳的主事人更不會自討苦吃,當日輪值的參軍只是敷衍了事的記錄了一下,道聲,整理案情,過幾日再處理,人就閃去了後衙。

沒了辦法,一群外縣的舉子就只好雲集在知州衙門大門口。

趕巧與送劉直遠離去的呂知州碰到了一起,一群人呼啦啦的圍了上來,像菜市口潑婦們罵街一般,三言兩句就把呂知州惹火了,大手一揮,一幫讀書人就被下進了大獄。

說是進大獄,其實也就是押進來讓這些人冷靜冷靜,所以他們也不緊張,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討論著什麼。

就在他們差點討論出火氣時,牢房門口傳來一聲怒喝:“趙大狗,你給小爺等著,等我出去了必找你報仇!”

話音落,另外一道正在變聲期的嗓音響了起來,“哎呦哎呦,蕭兄您能別喊麼,小弟這耳朵都被你震聾了,咱倆蹲一間牢房,沒必要用這麼大嗓門,不嫌嘴角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