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是女炮灰[快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 958 章 第 958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958 章 第 958 章

皇帝彷彿沒有看到婉淑妃的神色,很是感慨地說道:

“說來,太子是個孝順孩子。便是知道承恩公府不如表面一般對皇家尊敬,卻還是找機會去承恩公府上去見承恩公夫婦。今兒承恩公第三個孫子的嫡長子滿月,太子便早早回稟了朕,說要去吃滿月宴。那孩子,和朕一般,容易心軟。”

婉淑妃見他說得溫情脈脈,自己卻如墜冰窟。

有哪一個父親,會用如此溫情的口吻談起兒子,但是對兒子做的,卻又是那般狠毒的?

這一刻,她忽然懷疑,自己拼死討好皇帝,到底是不是錯的。

連親自尚且不放過,更何況是她這麼個沒有生下皇嗣的女人呢?

皇帝見婉淑妃垂著眸子出神,便柔聲道:“愛妃一顆七竅玲瓏心,想必很清楚朕的想法,也很理解朕,是不是?”

婉淑妃見了他的眼神,心中一凜,連忙點頭:“臣妾知道該怎麼做了,皇上且放心罷。”

太子在承恩公府吃了滿月宴,便移步花廳,跟承恩公府的男人們聊了一陣,見承恩公還要招待其他客人,便提出去看承恩公夫人,並提出不用人帶路。

見了承恩公夫人,太子跟老人家說了些日常瑣事,又問候了老人家的日常,知道老人家一切安好,他便示意承恩公夫人屏退左右。

承恩公夫人屏退左右,關心地看向太子:“殿下,是有什麼事要問老身嗎?”

太子坐到承恩公夫人身旁,低聲問:“外祖母,父皇是否不喜母後,也很是不喜孤?”

承恩公夫人眸中異色一閃而過,人卻笑著道:“這是什麼話?莫不是聽了下人亂嚼舌根了?你父皇都將你立為太子了,這還不能說明他對你寄予厚望麼?”

太子聽了這話,下意識地點頭,可是想到自己成親多年,到如今還沒有一兒半女,東宮的女眷都被下藥,臉上便露出苦澀之色:

“外祖母,你何必騙孤?孤小時,便覺得父皇對母后不好,他雖極力掩飾,可孤卻總覺得不對勁,只是小時不懂。如今大了想起來,還能不懂麼?”

承恩公夫人收起臉上的笑意,握住太子的手:“殿下,你不必想那麼多。你只要記住,你是太子便是。你如今最該做的,便是及早讓妻妾們開枝散葉,若是太子妃有孕,那便更佳。”

太子反手握住承恩公夫人的手,沉聲問道:“外祖母難道從不懷疑,孤成親至今,為何一直沒有孩子麼?先太子妃身體健康,為何兩次滑胎,之後便難以有孕?還有其他妾室,要麼難以懷孕,要麼便是懷上了也生不下來,外祖母便不好奇麼?”

承恩公夫人聽了這話,目光緊緊地盯著太子:“殿下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這不是意外,而是人為麼?”

太子點點頭:“的確是人為。太子妃的侍女查出她房中的鋪蓋、蚊帳以及紗窗,還有日常燒的炭,皆含有麝香。起初她以為是東宮心懷嫉妒的女眷所為,便暗中查訪,卻不想,各個院子都有。”

承恩公夫人大吃一驚:“怎會如此?”

太子握緊了拳頭,咬牙道:“是啊,孤也想知道,怎會如此?便是父皇與母后關係不好,也不必如此罷?可是父皇對孤,委實像是對仇人一般。”

承恩公夫人漸漸收起臉上的震驚,問道:“殿下,你如何能肯定,那便是你父皇命人下的手?”

太子面容猙獰地道:“除了父皇,還有誰敢在東宮如此行事?又有誰,竟如此有能力,能瞞過東宮一眾太監宮女在各個園子裡下藥?”他的俊臉上露出了痛苦之色,

“外祖母,孤也不敢相信,孤也不願意相信。可是,除了他,還能是誰呢?孤不明白,孤不懂,他為何如此待孤!”

承恩公夫人聽了,喃喃地道:“我們以為他當真不介意了,沒想到,時隔多年,仍然如此介意……”

太子忙看向承恩公夫人:“外祖母,父皇介意什麼?”

承恩公夫人聽了,沉吟著,沒有馬上回答。

太子握住她蒼老的手:“外祖母,你告訴孤罷。孤眼看著,父皇有換太子的打算,只是一時找不著由頭而已。若我一直沒有子女,便是父皇不提,下面的大臣肯定要提的。”

承恩公夫人聽了這話,臉色變了又變:“他當真有此另立儲君之心麼?”見太子點頭,目中一片冰冷,示意太子坐下,自己則走到門外,吩咐丫鬟去請承恩公,這才回來,在太子身旁坐下,沉吟半晌才緩緩地開口,

“皇后,你母后,她……她初夜沒有落紅。為此,皇上懷疑她。後來你母後生下你,還曾與我哭訴過皇上對你的懷疑。”

太子臉色大變,不住地搖頭:“不、不……母后她,不會的,不會的!”

承恩公夫人一邊點頭一邊鄭重地說道:“你的母后當然是清白的,你也絕對是皇上的嫡長子!”

太子松了口氣,卻還是不解:“可是為何沒有……”

承恩公夫人低聲道:“你母后年輕時喜歡舞槍弄棒,還時常騎馬帶著一支小隊去打土匪,因此而失了落紅,此事我與先大長公主都知道。知道皇上的懷疑後,我與先大長公主都曾為你母后作證。”她說到這裡,神色一派冰冷,

“當時皇上一臉錯怪了你母后的意思,還當著我們的面與你母后道歉,我們都以為他是真的信了,如今看來,他是一直不信啊。”

太子的思想受到了衝擊,可還記得關鍵點:“既然父皇懷疑孤,為何還立孤為太子?”

承恩公夫人道:“當年你祖父也手握一支軍隊,你父皇說要立你為太子,將這二十萬兵馬交給你,並暗示將來的江山是你的,你母后又回來勸說你外祖父,你外祖父不想皇上猜忌,又希望你與你母后好,便同意了。”她看向太子,

“這其實,相當於交換。你被立為太子後,你外祖父便退出權力中心了。”

太子聽完喃喃道:“原來如此,孤懂了。”

他不是父皇真心想要立的太子,雖然是父皇主動提議的,但是在父皇心中,只怕等於是外祖父家逼迫的。

對逼迫立的太子,本身又有可能並非自己的血脈,難怪父皇可以狠得下心來了。

承恩公夫人見太子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大為難受,咬著牙說道:“皇上登基前便文不成武不就,只會做好人,這麼多年過去,他仍然沒變,只是心卻更狠辣了,還將刀口對準了我們。”

太子看向承恩公夫人:“外祖母,母後從來不與你們說父皇對她只是表面功夫麼?”

承恩公夫人搖搖頭:“她沒說。我們便是看出來一些,也只是以為皇上天性使然納美人進宮寵愛,難免疏忽了你母后。”她說到這裡嘆了口氣,

“你母后與你父皇青梅竹馬,你父皇在登基前曾遇到過危險,是你母后率領一支軍隊救你父皇的,因著這兩點,你母后如同尋常婦人那般對皇上,可是,皇上就是皇上,如何能給一個女人當普通夫君呢?我們都以為,他們之間偶有不和,是因為這個矛盾。”

說話間,承恩公來了。

承恩公夫人忙將太子說過的話告訴承恩公。

承恩公瞬間變了臉色,一臉擔心地看向太子:“殿下沒事罷?府上有一位大夫,醫術尚可,不如讓臣請來為殿下號脈?”又咬牙道,“皇上也太過狠辣了些,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他竟如此……如此……”

太子道:“已經讓外祖父先前送來的大夫診治過了,只是體弱,沒有別的。”

承恩公夫人點頭道:“既是對女眷下手,便是說明殿下的身體沒問題。”

承恩公一想也有理,便點了點頭,對太子道:“雖如此,殿下也該小心謹慎才是。”頓了頓又道,“至於皇上有另立皇儲的打算,老臣一定會為殿下想辦法,幫殿下的,殿下不必過於擔心。”

太子一臉感激地起身對承恩公行禮道謝:“謝過外祖父。”

承恩公忙站起來:“殿下是儲君,如何能向老朽行禮呢?”說完嘆了口氣,又道,“當初皇上暗示我等與殿下疏遠些,我們便該想到才是。”

太子卻是聽得心中一片冰冷,當然,也異常憋屈。

那麼多不對勁,他從來不留意,也從來不懷疑,以至於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地步。

又坐了一陣,太子起身,提出告辭——皇帝不喜他與承恩公府多聯絡,他如今雖然知道真相,但居於毫無勢力,也不敢與皇帝對著幹。

離開承恩公府上前,太子叮囑承恩公儘快想到辦法,為他謀劃,得了承恩公的保證,這才離開承恩公府。

承恩公十分擔心太子,有心多派人保護太子,又怕招了皇帝的猜忌,思來想去,便讓第二子親自去送太子,這麼一來,第二子帶上些侍衛,便絲毫不會惹人懷疑。

可惜仍然出了事,太子在從承恩公府回東宮的偏僻處,遭遇了大批黑衣殺手。

雖然太子侍衛以及承恩公派來的侍衛拼死保護太子,但以不備對上早有準備的偷襲,太子還是被刺中了兩刀。

承恩公第二子呂二老爺馬上便猜到是皇帝下手,第一時間就想將渾身是血的太子帶回承恩公府上,但一番戰鬥驚動了皇宮的守衛,守衛趕來,順理成章地將太子帶回東宮。

呂二老爺不放心,一邊命人送信回承恩公府上,一邊跟著進入東宮。

蕭遙泡完溫泉回去小憩片刻,剛醒來,便見宮人連滾帶爬地進來稟告:“太子妃,太子殿下遇襲,危在旦夕,皇上下旨請太子妃回宮。”

蕭遙吃了一驚,一邊問到底什麼事一邊命人收拾東西回宮。

前來稟告的宮人所知不多,只說太子是去承恩公府上吃百日宴回來的路上遇襲的,別的便什麼都沒說。

蕭遙道:“莫急,你再仔細想一想,可還有什麼忘了說的?”來人既然說太子遇襲,危在旦夕,那麼她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有任何拖延的舉止的。

可是,她又著實擔心這是皇帝使詐,騙她離開溫泉莊子,在她回去的路上伏擊於她。

那宮人搖搖頭:“請太子妃贖罪,奴婢真的不知道。”又催促蕭遙趕緊回宮。

蕭遙見東西已經收拾好了,便點點頭:“既如此,我們先回宮罷。”說完見粉衣衝自己使眼色,便放下心,帶著粉衣帶著宮人一塊往外走。

上了馬車,粉衣湊到蕭遙耳旁,低聲說道:“方才東宮和承恩公府上皆悄悄派了人來,太子遇襲屬實,太子身受重傷也屬實。”

蕭遙點了點頭:“你留下,將宋良媛扮成婆子模樣帶回東宮。”

雖然宋良媛留在宮外更安全些,但如今太子出事,皇帝很有可能要召見宋良媛,屆時發現宋良媛不在,說不得會發難,到時不僅她遭罪,便是宋良媛,只怕也有性命之憂。

粉衣點了點頭。

蕭遙找了個藉口讓粉衣下車,自己則一路急趕回東宮。

她回到東宮之後,直奔太子的所在。

外間,皇帝居於上首,一臉的擔憂與震怒,他的下手坐著承恩公與承恩公夫人。

蕭遙一臉焦急地上前見禮,等皇上免禮之後,忙問:“父皇,殿下如今如何了?”

“太子傷勢有些重,情況不容樂觀,你且進去瞧瞧太子罷。”皇帝一臉哀容,臉色發白,彷彿一個備受打擊的父親。

蕭遙福了福身,又回了承恩公夫婦的禮,便快步進去了。

親眼見到太子,蕭遙才知道,他傷得有多重。

太子胸口中了一刀,下身靠近大腿根處,也中了一刀——作為一個畫|春|宮圖的大師,蕭遙看到這一刀的位置,第一個想的,便是有人想要徹底的廢了太子,讓他再也“站”不起來,成為徹底的太監。

幾個御醫臉色凝重地在一旁低語,眉頭都皺得緊緊的。

蕭遙略微聽了聽,便知道,太醫們認定,太子這是救不回來了,用些作用輕的藥,能讓太子多熬幾日,若用合適的藥,雖然有效,但亦有可能讓太子就此一命嗚呼,太醫們不敢,怕觸怒了皇帝,人頭落地。

蕭遙一臉悲色地對幾個太醫道:“請務必治好太子,需要什麼,只管開口,本宮無有不應的。”

太醫院院首張士奇一臉為難:“太子傷勢過重,我等只能盡力而為。”他們不敢對盛怒的皇帝說這些,卻可以先給太子妃一些心理準備,免得到時太子一蹬腿去了,太子妃哭號,將壓力全都推到他們身上。

蕭遙一臉聽不進去的模樣,說道:“一定會有法子的,一定會有的。務必想法子救太子殿下。”

太醫們見了,相視一眼,都不再說話。

他們都很清楚,一旦太子去了,太子妃便連個普通皇子妃都不如,是沒法子奈何得了他們的,他們只需要跟皇帝交代就可以了。

又過了一陣,等不及的皇帝和承恩公夫婦進來了。

皇帝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天子威儀,直接下令:“全力治好太子,否則拿你們陪葬!”

蕭遙心知,十有八|九,是眼前這狗皇帝下手針對太子的,因此見了皇帝這般做派,直犯噁心,不過為了避免被皇帝看到自己的表情,她只能做出肝腸寸斷大受打擊的樣子,一邊抹眼淚一邊喃喃地說一切都是假的。

天黑下來,太子仍然沒想到什麼法子,只是開了一些尋常的藥,又讓用人參吊著太子的命。

承恩公夫婦因為是外臣,不好再留在宮中,只得一再叮囑蕭遙照顧好太子,依依不捨地離去。

蕭遙送兩人出去。

承恩公夫人走著走著腳下一個踉蹌,似乎有些站不穩。

蕭遙忙上前,攙扶著她的手,與她一起往外走。

承恩公夫人低聲道:“太子妃,如今殿下生死不知,宋良媛腹中有殿下唯一的骨肉,你要好生保護好她。若太子有什麼不察,宋良媛的肚子,便是東宮唯一的希望了。”

蕭遙點頭:“我省得。只是,我們沒什麼人手,只怕並不好保護宋良媛。”

承恩公夫人忽然揚起聲音說道:“賊人既敢在皇城附近作亂,可見膽大包天得緊,說不得會潛入宮中行兇,我們留下一支小隊給你,你有什麼,只管吩咐。”

蕭遙連忙福身:“謝過承恩公夫人。”

“太子妃折煞老身了。”承恩公夫人連忙回禮,又拍了拍蕭遙的手,才滿心憂慮地離開了。

皇帝滿臉的疲憊與擔憂,在這裡守了一個下午,一邊看太子的傷勢,一邊接見御林軍以及京兆尹,問查詢襲擊太子的逆賊一事的進展。

直到一更天了,皇帝的貼身太監提醒皇帝夜已經很深,請皇帝先行回去歇息,皇帝才一臉放心不下地對蕭遙道:“太子妃,你務必好好照顧太子,若有什麼不妥,即刻來報。”

蕭遙點點頭,紅著眼睛道:“謝父皇關心。”

皇帝深深地看了蕭遙一眼,點了點頭,很快起身離去。

直到回到御書房,他坐下翻開奏摺,腦海裡,還不住地閃現蕭遙那張臉。

那樣一張宜嗔宜喜的美人臉,怎麼看怎麼不像是會竊國的,也不知一善大師是不是算錯了。

不過,不管是否算錯,既已經走到這一步,便不可能改變了,大不了將錯就錯。

只是可惜了那樣一個美人。

皇帝回神,沉聲招來貼身大太監,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

大太監不住地點頭:“皇上且放心,務必會盯緊東宮的一舉一動的。”

在太醫到外間候著之後,蕭遙坐到太子床邊,伸手給太子號脈。

太子的傷勢的確很重,太醫說沒法可想,也不算說錯。

不過,那些太醫能在太醫院待那麼多年,也是有幾分功夫的,他們用來給太子吊命的人參以及開的藥方,的確能讓太子多活幾天。

蕭遙將太子的手放回去,兀自沉思了起來。

第二日,太子未醒,蕭遙一臉擔心地問太醫,太子的情況,得到是同樣的訊息之後,慘白了臉,人也搖搖欲墜,若非貼身丫鬟千秀扶著,她便撐不住跌倒了。

皇帝的耳目將蕭遙的一舉一動都詳細回稟了皇帝。

皇帝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又問:“宋良媛那裡,如今如何了?”

“已經催促趕緊動手了。”大太監忙道。

皇帝點了點頭:“機靈些,讓淑妃也表現一二。”

“是。”大太監恭敬地行了禮,這才站起身來,出去將皇帝的命令吩咐下去。

徒弟小太監杜門不解:“師父,此事不是已經有淑妃做了麼?我們怎地還要再做?這不是多此一舉麼?”

大太監賈禮道:“又不是頭一遭辦事,怎地還問這等問題?淑妃若辦妥了,我們自然不必出手,若辦不妥,我們悄悄協助她辦妥,又不用擔著名兒,豈不是比親自動手更好?”

杜門忙點頭,諂媚笑道:“師父說得是。”

賈禮揮了揮佛塵,道:“去罷。”又命另一個徒弟務必注意東宮的一舉一動。

當晚,賈禮又去跟皇帝稟告蕭遙的舉動:“太子妃似乎很憂心太子,一直在照顧太子殿下,今日一直在問太子殿下的傷勢,得知太醫們無法醫治,便悄悄託人去承恩公府以及建安侯府,拖兩府在外頭延請名醫。”

皇帝聽了嘆息一聲:“她一片痴心為太子,便由著她罷。”

他已經問過張士奇了,太子這傷,便是天上神仙來了,也救不回來的。

想到這裡,皇帝站起身,道:“太子不醒,朕甚是掛心,這便去看看太子罷。”

他去到東宮,見太子面無血色地躺在床上,看著像個死人。

那麼一剎那間,他有些心軟——若太子當真是他的嫡長子呢?

皇帝收回紛亂的思緒,仔細端詳著太子的臉,覺得像自己,可是認真看,卻又不像,他看著看著,想起當年的舊事,很快意興闌珊地離開東宮,直奔先皇后那宮殿,對著皇后的牌位喃喃自語:

“你到底有沒有背叛朕?太子到底是不是朕的兒子?你若還在,又要哄朕說太子那軟綿綿的性子像朕,是朕的兒子,是不是?”

他說到這裡,聲音驀地大了起來:“你放肆!朕何曾軟綿綿了?是你們,是你們都瞧不起朕!”

幽幽燭光中,先皇后的牌位寂然無聲。

皇帝深吸一口氣,放低了聲音,彷彿溫情訴說一般:“你不是說朕性子軟綿綿麼?朕如今要讓你看看,朕的心有多冷,又有多硬!可惜,你已經看不到了,哈哈哈……”

他笑完之後,咬牙切齒地說道:

“你們這些人,一個個的,總跟朕提起你們對朕有恩,對皇家有恩,恨不得天天讓朕還債,朕揹著這些債務,煩透了你們!豈不聞,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們不過是朕的臣子,有什麼資格稱恩?一切都是你們該做的!”

皇家沒有特地封鎖消息,所以很快,全京城幾乎都知道,太子遇刺,身受重傷,危在旦夕。

幾個皇子為了表兄友弟恭,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去東宮探望昏迷不醒的太子。

三皇子夫婦記著蕭遙當初下水救星兒的恩情,見了蕭遙之後,好一頓安慰,馬上送上他們帶來的百年野山參,三皇子妃看著瘦了不少的蕭遙道:“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太子妃不必過於憂慮,該好好注意身體才是。”

蕭遙努力擠出笑容:“謝三皇子妃關心。”

二皇子妃因為蕭遙下水救星兒此事,認定蕭遙是個值得相交的人,也柔聲對蕭遙道:“太子妃瘦了許多,該好生注意身體才是。”

蕭遙謝過二皇子妃,引一行人到太子房中,便捏著帕子憂心忡忡地站在旁。

李維也來了,因男女有別,除了一開始互相見禮,他基本上沒有與蕭遙說話。

進入太子房中,他眼角餘光瞥見蕭遙滿臉擔憂,目光泛紅,便抿緊了薄唇,移開目光。

看完太子,他跟著二皇子幾個離開,臨走前到底忍不住:“太子妃殿下還請以保重身體為上——”

蕭遙微微福了福身,謝過李維,言行舉止與謝過二皇子妃和三皇子妃並無任何不同。

李維見狀,又抿了抿薄唇,便離開了。

走到東宮門口,他與其他皇子一般,循例去給自己母妃請安。

趙貴妃看向李維:“太子如何了?當真傷得很重麼?母妃庫房裡有一株超過五百年的人參,本該送過去的,只是你父皇不許給太子妃添亂。”

李維點頭:“太子大哥目前病情沒有任何起色,一直以人參吊命。若有五百年的人參,想來是用得上的。”

趙貴妃點了點頭,當即命貼身宮女去將人參找來送去給東宮,隨後又屏退左右,這才低聲道:“維兒,如今這麼個情況,你也該為自己的未來想想才是。”

李維點頭:“維省得。”腦海裡,浮現的,卻是那張顯得消瘦了許多的嬌顏。

她應該難過得夜不成寐罷?

如今人人都知道,太子很快不行了,到時父皇會立新太子,她便只能一輩子守寡,老死在後宅。

從此以後,她便是想去溫泉莊子泡溫泉,想到外頭走走,越是不能了,她只能在一個不大的園子裡,慢慢枯萎,變老。

這樣的命運,這樣的命運……

是他一手導致的,是他努力促成的。

趙貴妃見李維心神恍惚,眸中露出痛苦之色,便伸手拍了拍他:“維兒,你在想什麼?”

李維回神,搖了搖頭:“沒什麼。”

趙貴妃彷彿沒有發現他的異樣似的,道:“沒什麼便好。如今人心浮動,只怕你那幾個兄弟,都會想盡法子拉攏關係。你父皇將徐大姑娘指婚給你,這便是現成的關係,你務必好好維持,多去徐將軍府上走走,與徐大姑娘多熟悉熟悉。”

她柔聲說道,“徐將軍只得徐大姑娘一個女孩兒,自是萬般寵愛的。你好好待她,讓她高興與幸福,徐將軍自然記著你的恩,對你鼎力相助。若徐大姑娘有孕,生下嫡長子,更是不愁徐將軍不支援你了。”

李維聽著這些話,腦子裡一片混亂。

一時是趙貴妃口中的讓徐大姑娘高興與幸福,一時又是蕭遙那張清減了許多滿是愁容與憂慮的臉,截然相反的聲音與畫面匯合在一起,如同一把利刃,直直插|進他心口,痛得他鮮血淋漓。

蕭遙坐在飯桌旁,看了看桌上的糕點,嘆了口氣。

千秀低聲道:“太子妃且忍一忍,明兒三少爺和二姑娘來府上探望太子妃,會悄悄帶些肉食過來的。”

蕭遙點頭:“沒事,我忍得住。這些糕點,你且收回去罷。”她接連幾頓都是偷偷吃這些充飢,現在看了便沒有胃口了。

其實東宮後廚有不少吃的,可惜她因為太子食不下咽,根本不敢吩咐人去做。

次日,建安侯府也承恩公府上,都有人來東宮探望太子,無一例外,兩家都帶了從外頭請來的大夫。

賈禮向皇帝稟告:“有的是京城幾家藥房的大夫,有的是行走江湖的鈴醫,有的是兩副張榜之後來揭榜的人士,從清晨到如今,來了幾撥了,但似乎都對太子殿下的傷勢束手無策。”

皇帝點頭:“病急亂投醫不妥,然太子妃掛心太子,該體恤才是。你去吩咐一聲,讓侍衛多給太子妃方便,只是排查需要仔細些,莫要讓刺客混入其中。”

賈禮點了點頭,出去了。

傍晚時分,他又來稟告:“太子妃怕是瘋魔了,便是女子也請進去了。”

皇帝聽了目中露出同情之色:“太子妃這是哀慟欲絕啊,不愧是建安侯府的人,至情至聖。”一邊說一邊從御書房走出來。

幾個正等候召見的大臣聽了,紛紛點頭,心想皇上對太子妃的評價很高啊。

不過,太子妃衣不解帶照顧太子,又因太子食不下咽,的確是個合格又得體的太子妃。

皇帝在人前表達了一番對太子的擔憂以及對太子妃的欣賞後,又親自去東宮看太子,見太子仍和原先那般躺在床上,只是臉色更差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帝看向太醫,那些太醫全都低下頭,不敢看他。

皇帝震怒,再次威脅太醫一番,又對著太子發表一番心疼不捨之意,再叮囑蕭遙好生照顧太子,這才回去處理政務。

翌日皇帝剛上完早朝,便見一個小太監行色匆匆地跑來,在賈禮耳邊快速說了些什麼,賈禮那一貫沒什麼表情的老臉,瞬間變得精彩起來。

皇帝眯起眸子,等著賈禮前來。

賈禮小跑著來到皇帝身邊,跪下對皇帝說恭喜:“恭喜皇上,恭喜皇上,昨夜有神醫入東宮,據幾個太醫雲,殿下再吃幾服藥,定能醒來!”